陈前;李丽萍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8、10(IL-18、IL-10)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及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各30例,并对ACS 组予瑞舒伐他汀体外干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分别测定各组 IL-18、IL-10水平。结果 ACS 组患者的 IL-18表达水平高于 SAP 组,ACS 组 IL-10表达水平低于 SA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CS 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后,IL-18降低而 IL-10升高。结论炎症是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之一,IL-18、IL-10是反映冠脉粥样病变斑块稳定性和炎症的重要指标,瑞舒伐他汀具有降脂作用外的抗炎作用而稳定斑块。
作者:颜雯;白晓苏;陈雪云;李涛;张伟勇;廖欢;任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阿罗格螨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首先行皮肤点刺试验,纳入以粉尘螨或屋尘螨为主要变应原的患者120例,采用计算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给予螨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结合基础抗组胺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60例)仅给予抗组胺药物对症治疗。1年及2年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年、2年后,试验组有效率分别为61.7%、80.0%。对照组分别为51.7%、61.7%。治疗1年时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治疗2年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螨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确定尘螨过敏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能缓解症状,疗效持久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黎;叶俊儒;陆茂;唐懿;刘彦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声触诊成像(VTQ)引导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12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未在声触诊成像引导下做穿刺活检。观察组则在声触诊成像超声引导下,对恶性程度高的部分作穿刺活检,评估声触诊组织成像引导穿刺活检在颈部淋巴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淋巴结数目为60枚,阳性44枚,其中11例为反应增生性肿大,6例为结核性肿大;其余27例为恶性病变,其中15例为淋巴瘤(6例为霍奇金病,9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为转移性淋巴结癌(8例为转移性腺癌,3例为转移性鳞癌,1例为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率为73.3%,明显低于观察组(8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颈部淋巴结诊断中,应用声触诊成像引导穿刺活检,诊断阳性率较高,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金华;陈湘;曾福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并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治疗肝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行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的患者96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肿瘤局部切除术,实验组给予联合肝叶切除术,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根治性切除率为80.39%,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29.41%,高于对照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叶切除并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可显著提高肝门胆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疗效显著。
作者:王官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后巩膜炎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4年12月后巩膜炎患者22例(25眼),误诊为眼底病9眼、眼眶病10眼、青光眼3眼、其他眼病3眼,给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后巩膜炎。结果22例患者按后巩膜炎治疗2~3周后症状缓解,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复查眼部 B 超显示筋膜囊水肿明显减轻,增厚的巩膜较治疗前变薄。18例获3个月~1年随访,复发2例。结论后巩膜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容易误诊,B 超、CT、MRI 等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初次诊断的确诊率。
作者:陈前;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金乌骨通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雌性 Wistar 大鼠40只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实验组,每组10只。骨质疏松模型成功后,实验组大鼠灌服金乌骨通胶囊,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卵巢切除组按照实验组的方法给大鼠灌服等容积的蒸馏水,治疗3个月,测定大鼠腰椎和胫骨上端骨密度及外周血清中雌激素(E2)、降钙素(CT)的含量。结果假手术组腰椎、胫骨上端骨密度明显高于卵巢切除组及实验组(P ﹤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腰椎、胫骨上端骨密度明显高于卵巢切除组(P ﹤0.01)。假手术组血清 E2明显高于卵巢切除组及实验组(P ﹤0.01),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血清 E2虽较卵巢切除组有所升高,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卵巢切除组血清 CT 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 ﹤0.01),正常对照组、实验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血清 CT 较卵巢切除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金乌骨通胶囊减轻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卵巢切除大鼠血清 CT 升高有关,而且不依赖于雌激素的表达。
作者:邵越峰;马守战;贾思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割手术对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以郑州艾格眼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择期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100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非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60例为对照组,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40例为观察组,手术前后定期行角膜内皮镜检查,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 CV)、平均细胞面积标准差( S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CD)、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值(RHC)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 CD、SD、CV 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中1个月、术后3个月 RHC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以细胞形态为主,呈可逆性改变特点。
作者:门愿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设计一种能明显降低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消化道重建方法。方法选择勉县医院外2科2003年8月至2013年6月接受近端胃大部切除、改良间置袢式空肠术的全部病例,共34例进行观察。结果本研究无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瘘、狭窄及倾倒综合征和胃瘫发生;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11.8%(4/34),88.2%(30/34)的病例无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结论改良间置袢式空肠术是一具有以低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为显著优点的操作简单、安全的理想术式。
作者:杜维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联合运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与耳声发射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新乡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出生的新生儿中选取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新生儿单用耳声发射进行筛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未通过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联合应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及耳声发射,可有效提高灵敏度及筛查率,为新生儿听力损伤发现与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汤园园;刘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汕头市澄海人民医院接诊的8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单独甲氨蝶呤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肿胀关节数、肿胀指数、疼痛指数以及晨僵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握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红细胞沉降率以及 C-反应蛋白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ACR20、ACR50以及ACR70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显著,有效抑制了炎性细胞因子,对病情的缓解有明显效果,可临床推广。
作者:谭源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材料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效果。方方法将100例(125颗牙)需要进行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的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和金属铸造桩核修复,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1年后,实验组在修复体完整性、颜色匹配性和边缘适合性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2年后,实验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纤维桩是一种理想的桩核材料,具有比金属桩核更好的修复体完整性、颜色匹配性和边缘适合性,修复成功率高,还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稳定性,可以为患者提供满意的美学修复效果。
作者:张明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西青医院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8例前列腺癌并存代谢综合征(前列腺癌合并 MS 组)以及65例单纯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前列腺癌组),包括身高、年龄、体质量、腰围、血压、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以及病理 Gleason 评分。结果前列腺癌合并 MS 组与单纯前列腺癌组比较,年龄、血压、三酰甘油(TG)、病理 Gleason 评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而肥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S 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体质量指数、FPG、TG 可能影响血清 PSA 的水平,MS 患者前列腺癌的发生率低,MS 可能为前列腺癌的保护因素。
作者:刘书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 LISS)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4年10月共收治闭合性胫腓骨多段骨折24例,均予手术治疗,根据手术内固定方法分成两组,髓内钉固定组16例,LISS 钢板固定组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及术后 Johner-wruhs 评分等。结果髓内钉固定组手术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均低于LISS 钢板固定组(P ﹤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 Johner-wruhs 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和锁定钢板(LISS)内固定均是治疗闭合性胫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后带锁髓内钉并发症更少,骨折愈合率更高。
作者:张庆;张广程;狄东华;赵建忠;王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不同方案治疗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8例传染性软疣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六组,每组48例。分别采用电灼、刮除、冷冻、挑刺法、血管钳挤压、常见药物(以中药酊为例)方法治疗,治疗期2个月。比较分析各组治疗疗效、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不良反应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比较:刮除组(93.8%)、挑刺组(93.8%)﹥电灼组(85.4%)﹥血管钳挤压组(75.0%)﹥冷冻组(66.7%)﹥中药酊药物组(64.6%),刮除组、挑刺组总有效率相比血管钳挤压组、冷冻组、中药酊药物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重度率电灼组(25.0%)﹥血管钳挤压组(20.8%)﹥挑刺法(18.8%)﹥刮除组(12.5%)﹥中药酊药物组(6.3%)﹥冷冻组(4.2%),冷冻组、中药酊药物患者疼痛程度重度率相比电灼组、血管钳挤压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刮除法、挑刺法治疗传染性软疣疗效显著,且患者疼痛不良反应程度适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电灼法疗效显著,但疼痛感较重,适合成年人。
作者:胡鹏飞;葛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笔者近期收治1例以反复摔倒为主诉入院的帕金森病患者,误诊时间长达1年,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慧;廖日洪;袁春星;仲崇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病原微生物检测对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细菌性腹泻患儿176例,均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病原菌的药敏结果,分析其防治措施。结果176例患儿粪便样本检测出病原菌169株,其中志贺菌87株,孤菌属54株,气单胞菌15株,其他菌种13株。检出病原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根据病原微生物检验和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和生长发育。
作者:何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疗和局部化疗对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接诊的74例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同时配合定位放射治疗法和局部化疗法。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远期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8%)显著高于对照组(62.2%),不良反应发生率(18.9%)显著低于对照组(4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射治疗法和局部化疗法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效果理想,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在智;苗喜顺;黄志翔;张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言语失用合并Broca失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脑梗死后言语失用合并Broca失语患者3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磁刺激组与常规组,每组1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与言语康复治疗,磁刺激组在常规药物与言语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比较两组患者言语失用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磁刺激组言语失用得分(9.26±0.62)分,高于常规组的(6.55±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7,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后言语失用症状,安全性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艳丽;郭根明;李千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持续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使用机械通气和 ETCO2监测,查看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气状况、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差[P(a-ET)CO2]值和颅内压的关联性。结果两组P(a-ET)CO2差值较小,表明 PaCO2和 PET CO2关联性强,PET CO2能体现 PaCO2。结论 PET CO2监控方便且能实时分析病情,值得推广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陈劲飞;肖化选;姚润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4年3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应用微创 PFNA 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2~18个月,36例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6例,良8例,差2例。结论 PFNA 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患者恢复快速,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昆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