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方案治疗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比较

胡鹏飞;葛亮

关键词:传染性软疣, 刮除法, 挑刺法, 电灼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方案治疗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8例传染性软疣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六组,每组48例。分别采用电灼、刮除、冷冻、挑刺法、血管钳挤压、常见药物(以中药酊为例)方法治疗,治疗期2个月。比较分析各组治疗疗效、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不良反应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比较:刮除组(93.8%)、挑刺组(93.8%)﹥电灼组(85.4%)﹥血管钳挤压组(75.0%)﹥冷冻组(66.7%)﹥中药酊药物组(64.6%),刮除组、挑刺组总有效率相比血管钳挤压组、冷冻组、中药酊药物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重度率电灼组(25.0%)﹥血管钳挤压组(20.8%)﹥挑刺法(18.8%)﹥刮除组(12.5%)﹥中药酊药物组(6.3%)﹥冷冻组(4.2%),冷冻组、中药酊药物患者疼痛程度重度率相比电灼组、血管钳挤压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刮除法、挑刺法治疗传染性软疣疗效显著,且患者疼痛不良反应程度适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电灼法疗效显著,但疼痛感较重,适合成年人。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序贯及同步放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5例采取同步放化疗者为同步组,另35例给予序贯放化疗者为序贯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1年、2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同步组近期总有效率(71.4%)优于序贯组(45.7%),同步组治疗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77.1%、62.9%,优于序贯组(54.3%、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同步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理想,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能耐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孙自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及转归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门诊治疗的0~12月龄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患儿,按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分析其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预后情况,观察其相关性。结果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其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χ2=58.84,P ﹤0.01),尤低于人工喂养的婴儿(χ2=8.075,P ﹤0.01);在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患儿中,纯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的婴儿呼吸道感染天数较同期的人工喂养婴儿少(χ2=21.00,P ﹤0.05;χ2=25.24,P ﹤0.01),慢性呼吸道症状也较少发生。结论母乳喂养有利于减少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并缩短其病程。

    作者:江红;区子昌;熊志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舞钢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2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50例,行常规骨瓣开颅术)和观察组(52例,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3、7 d 两组颅内压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颅内压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1%(9/52),低于对照组的36.0%(18/50);观察组治疗良好率为67.31%,高于对照组的38.0%;随访1个月,两组神经受损程度均较术前有所好转,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根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认知功能和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认知功能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持续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注,观察组予盐酸右美托咪定0.3μg/ kg 持续静脉输注。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清 TNF-α、IL-6、IL-8水平,并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定和对比术前及术后1、7 d 的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1 d 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7 d 认知功能评分均恢复到正常水平。观察组手术开始后至术后24 h,血清 TNF-α、IL-6、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血清中 TNF-α、IL-6、IL-8水平,从而减少炎性因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有效改善老年甲状腺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淑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剂量瑞芬太尼对舒芬太尼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反应的干预效果

    目的:评价小剂量瑞芬太尼对舒芬太尼全麻诱导插管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1~60岁,体质量40~90 kg,需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手术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观察组(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舒芬太尼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顺序注射咪唑安定2 mg、舒芬太尼0.3μg/ kg、丙泊酚1~2 mg/ kg、罗库溴铵0.6~0.9 mg/ kg 和瑞芬太尼(体质量﹤60 kg 用25μg、体质量≥60 kg 用50μg)合并注射,各药间隔1 min,距末次注药1~1.5 min(即诱导开始后5 min)用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 (T2)、插管后3 min(T3)和插管后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声带运动等不良反应及用药处理情况,评价插管成功率。结果与 T0时间点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 T1~4时间点 MAP 显著下降(P ﹤0.01),对照组 T2~3时间点 HR 显著增加(P ﹤0.01,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T2~3时间点 HR 显著下降(P ﹤0.05)。两组均未发生声带运动,插管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心动过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对舒芬太尼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反应有明显干预效果,在有效保持 BP 尤其是 HR 稳定同时,获得插管条件优不良反应少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建珍;祁喆;李国燕;薄志华;李蔚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割手术对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以郑州艾格眼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择期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100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非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60例为对照组,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40例为观察组,手术前后定期行角膜内皮镜检查,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 CV)、平均细胞面积标准差( S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CD)、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值(RHC)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 CD、SD、CV 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中1个月、术后3个月 RHC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以细胞形态为主,呈可逆性改变特点。

    作者:门愿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伴抑郁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伴抑郁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伴抑郁胃食管反流病患者96例,根据用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8例。阿米替林组给予三联及盐酸阿米替林治疗,美利曲辛组给予三联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评分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 GERD Q、HAMD、HAMA、PSQI 评分低于治疗前,其中美利曲辛组降幅大于阿米替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美利曲辛组不良反应率(10.4%)低于阿米替林组(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伴抑郁症的难治性 GERD 病患者予以三联疗法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口服方案,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反流症状、缓解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伟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肌肌钙蛋白 T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T(cTnT)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期间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肌肌钙蛋白 T 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T 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心电图 ST-T 改变患者 cTnT 为(0.24±0.1)ng/ ml,明显高于心电图 ST-T 未改变者(P ﹤0.05);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重度狭窄与完全狭窄患者的cTnT 同轻度狭窄、重度狭窄和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nT ﹤0.2 ng/ ml 患者的短期预后好于 cTnT ﹥0.2 ng/ ml,两组 CAG 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肌肌钙蛋白 T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其对短期预后的指导意义重大。

    作者:张秋兰;谭占山;刘后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疗和局部化疗对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疗和局部化疗对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接诊的74例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同时配合定位放射治疗法和局部化疗法。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远期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8%)显著高于对照组(62.2%),不良反应发生率(18.9%)显著低于对照组(4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射治疗法和局部化疗法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效果理想,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在智;苗喜顺;黄志翔;张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阿罗格螨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首先行皮肤点刺试验,纳入以粉尘螨或屋尘螨为主要变应原的患者120例,采用计算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给予螨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结合基础抗组胺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60例)仅给予抗组胺药物对症治疗。1年及2年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年、2年后,试验组有效率分别为61.7%、80.0%。对照组分别为51.7%、61.7%。治疗1年时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治疗2年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螨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确定尘螨过敏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能缓解症状,疗效持久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黎;叶俊儒;陆茂;唐懿;刘彦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治疗

    目的:探讨改良 B-Lynch 缝合联合欣母沛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改良 B-Lynch 缝合联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予以改良 B-Lynch 缝合联合欣母沛治疗,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出血量、止血时间,记录两组输血率、产褥病发生率、子宫切除率、病死率及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中输血量分别为(876.39±241.26)ml、(9.26±1.05)min、(451.26±158.36)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输血率和产褥病发生率分别为17.24%、6.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改良 B-Lynch 缝合联合欣母沛能够有效控制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率。

    作者:黄志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不同术式对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

    目的:比较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88例,其中传统开腹组43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组45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镇痛剂使用例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 VAS 评分。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镇痛剂使用率、VAS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短于或低于传统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基层医院治疗老年阑尾炎的一项较理想术式。

    作者:吴绍全;李凯;熊瑱;覃裕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胸腔镜下59例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佛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59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59例接受传统开胸手术的肺癌患者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淋巴结清除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显著小于开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淋巴结清除站数、淋巴结清除数目及转移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疗效确切,可达到传统开胸手术的清扫范围,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陈伟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心跳呼吸骤停救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救治效果,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的救治成功率。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6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复苏时间、病因、复苏场所及成功率数据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是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病因,且抢救治疗成功率较其他病因偏低,复苏地点与复苏开始时间对临床抢救成功结局具有一定的影响,66例患者经过心肺复苏的救治,共有28例患者成功,其余失败,成功率为42.4%。结论患有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易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及早采取措施进行救治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白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250例进行生化检查患者的资料,比较初检与复检差异的相关指标。结果初检严重溶血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血钾水平高于复检,同侧采血的钠、血糖、钾离子水平高于对侧采血,血标本纤维蛋白充分析出的血糖、尿素、氯离子水平高于未析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严重溶血、不同的采血方式、血液标本处理不当等均影响临床生化检测结果。

    作者:宁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在早期诊断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在早期诊断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确诊的早期青光眼患者80例(109眼)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120眼)视力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 OCT 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各象限视神经纤维层( RNFL)厚度及视盘参数。将测得的平均 RNFL 厚度与视野 MD 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颞侧、鼻侧、上方、下方、平均 RNFL 厚度分别为(88.5±5.3)、(87.2±4.9)、(140.3±9.4)、(138.7±9.0)、(113.1±8.4)μ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水平杯盘比、垂直杯盘比、杯/盘面积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平均 RNFL 厚度与视野 MD 呈负相关(r =-0.562,P ﹤0.01)。结论 OCT 可直观、精确显示出视神经病变的微观层面,能检测出早期青光眼患者的 RNFL 厚度与视盘参数改变情况,可作为早期诊断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作者:余兆敏;宋卫平;邓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颈部动脉超声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颈部动脉超声诊断短暂性脑缺血( TIA)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睢县人民医院 TIA 患者64例为 TIA 组,另选同期5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颈动脉超声检查两组颈动脉狭窄情况及斑块情况,分析颈部动脉超声诊断价值。结果 TIA 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发生率分别为50.0%、28.1%、1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组无狭窄率显著高于 TIA 组(P ﹤0.05);TIA 组64例患者共48例检出斑块,检出率为75.0%,正常组4例(7.3%)检出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组硬斑发生率较高,但与 TIA 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TIA 组斑块类型以软斑为主,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升高(P ﹤0.05);TIA 组 Vs 平均值为(33.61±10.25)cm/ s、脑血流量为(712.36±101.58)ml/ min,与正常组的(42.36±13.25)cm/ s、(1025.18±135.94)ml/ min 比较显著降低(P ﹤0.05)。结论颈部动脉超声可反映 TIA 患者与正常者颈动脉差异,对大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有较高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景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的社区获得性支原体肺炎患儿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41)和观察组(n =41),均给予祛痰、退热、氧疗、雾化、补液、镇静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用药3 d,间隔4 d 后再继续用药3 d,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泼尼松口服,上述治疗手段持续给药1周,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5.51±1.53)d、退热时间(3.12±1.14)d、咳嗽消失时间(8.96±2.37)d、X线阴影吸收时间(7.58±2.49)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8.76±3.01)d、(5.61±1.54)d、(12.84±3.41)d、(12.04±3.5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76%)与对照组(19.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支原体肺炎可加快康复进程,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唐辉英;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病原微生物检测对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治疗价值

    目的:探讨病原微生物检测对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细菌性腹泻患儿176例,均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病原菌的药敏结果,分析其防治措施。结果176例患儿粪便样本检测出病原菌169株,其中志贺菌87株,孤菌属54株,气单胞菌15株,其他菌种13株。检出病原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根据病原微生物检验和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和生长发育。

    作者:何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联合胎儿纤维连接蛋白预测早产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胎儿纤维连接蛋白预测早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醴陵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4例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分别进行超声宫颈长度(CL)及宫颈分泌物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检测,追踪妊娠结果,比较 CL、fFN 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早产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114例孕妇中早产62例(54.39%),CL≤30 mm 早产率为70.27%,fFN(+)早产率为70.24%,分别明显高于 CL ﹥30 mm 及 fFN(-)孕妇。CL≤30 mm 且 fFN(+)早产率为98.15%。CL 联合 fFN 检测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08%、98.15%,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组(P ﹤0.01)。结论超声联合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可提高对早产的阳性预测值,对联合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孕妇应给予及时干预,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肖雪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