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危险因素与性别的相关性

黄鸿;姚德飞;杨丹丹;冯焕勇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危险因素, 性别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与性别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960例,根据性别分为男性、女性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男、女两组对比显示,男性组仅父亲患高血压、吸烟率、饮酒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酸显著高于女性组(P <0.05),女性组仅母亲患高血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胱抑素 C 高于男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比,其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旋甲状腺素抑制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采用左旋甲状腺组抑制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0例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观察组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甲状腺结节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结节缩小24例,对照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甲状腺结节体积和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甲状腺结节体积和 TSH 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低于治疗前水平(均 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体积和 TS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观察组5例患者服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分别为心悸2例,胸闷2例,震颤1例,无凝血功能异常和 Graves 病例。结论短期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阻止组织结节发展,且安全性好。

    作者:洪文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输卵管插管联合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输卵管插管与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舞阳县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输卵管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输卵管疏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输卵管插管联合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胱抑素 C、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总结分析胱抑素 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卢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24 h 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将其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52例以及糖尿病肾病组53例,并同时选择50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四组患者的 CysC、HbA1c 以及 UmALB 水平。结果检测结果表明 CysC、CysC、Um-ALB、BUN、Cr 指标随着肾损伤程度增加而明显升高,各项指标表现为: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单纯糖尿病组>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ysC、HbA1c 以及 UmALB 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及检出率,为其早期诊断以及预后评价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马云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效果。方法将北流市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92例 ACS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剂量20 mg/ d,观察组剂量为40 mg/ d,1次/ d,以连续用药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及 C-反应蛋白(CRP)水平改善情况,记录随访6个月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5),其中观察组患者 TC、LDL-C 水平较对照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 <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 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观察组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51%(4/4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应用40 mg/ d 阿托伐他汀治疗,降脂及抑制炎症因子效果更明显,有助于减少心脏血管事件发生,而且安全性高。

    作者:罗仕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脐单孔与传统多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经脐单孔与传统多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许昌市中医院收治并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孔组与多孔组,每组54例,分别以单孔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统计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单孔组手术时间低于多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孔组放置引流管率为11.11%,住院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高于单孔组的0.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孔组住院并发症:疼痛5例、切口感染1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结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较于传统腹腔镜手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多无需置管,手术时间更短。

    作者:赵俊立;马伟琳;宋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β2微球蛋白与Grace 评分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β2微球蛋白等指标与 Grace 评分的关系。方法入选45例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进行 Grace 评分,检测血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尿酸、胱抑素 C、脂蛋白α值。结果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剔除了 C-反应蛋白、尿酸、胱抑素 C、脂蛋白α,建立的方程为:Grace 评分=98.486+8.829(β2微球蛋白),Grace 评分与β2微球蛋白呈正相关。结论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β2微球蛋白越高,其 Grace评分亦越高,联合应用 Grace 评分及β2微球蛋白检测,在对疾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评估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rhBNP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对患者基础体征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对患者基础体征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舞钢职工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 rhBNP。统计治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SaO2)等体征指标,检测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SaO2等基础体征指标[(88.64±9.13)次/ min、(98.56±6.23)%]及 LESV、LVEDV、LVEF 等心功能指标[(103.15±52.38)ml、(58.37±43.62)ml、(52.37±9.58)%]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hBNP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有利于促进患者基础体征尽快恢复,改善心功能,疗效确切,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可行性探讨

    目的:总结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差异分为保留膀胱手术组38例、膀胱切除根治手术组40例(根治组),以 Kaplan-Meier 方法计算两组患者术后1、2、3、5年的生存率。结果保留组术后1、2、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37%、92.11%、73.68%、47.37%,其保留膀胱生存期为(47.52±2.8)个月。放化疗期间17例因血液毒性导致白细胞不足30×109/ L,5例出现膀胱炎,但膀胱功能良好。随访期内复发18例(47.37%)。根治组术后1、2、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50%、95.00%、72.50%、47.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00%。随访期间8例远处转移,7例盆腔复发。两组患者术后各阶段生存率相近,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留膀胱手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以达到与根治术相似的临床疗效,两种术式的生存率相近,保留膀胱手术是可行的。

    作者:胡卫东;赵传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恩替卡韦治疗 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 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ETV)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恩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α-2b 治疗,研究组在干扰素的基础上给予 ETV 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3、5年 HBeAg 阴转率、HBeAg 血清学转换率、血清 HBV DNA 转阴率、血清 ALT 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1年、3年、5年血清 HBV DNA 定量与 Child-Pugh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 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 ETV 治疗,能有效抑制HBV DNA,并提高 HBeAg 转阴率及 HBeAg 血清学转换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作者:郑崇广;薛美华;吴超扬;岑伟平;马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内镜下套扎序贯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序贯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梧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4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 组20例,采取内镜下套扎序贯硬化治疗;B 组10例,采取内镜下硬化治疗;C 组10例,采取内镜下套扎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A 组静脉曲张消失率略高于 B、C 组,再出血率略低于 B、C 组,但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 A 组(P <0.05),C 组复发率明显高于 A 组(P <0.05)。结论内镜下套扎序贯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消失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近远期临床疗效显著,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先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在预防孕产期肺栓塞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对预防孕产期肺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300例具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防治效果。结果观察组肺栓塞发生率为0.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分别为2.00%、3.33%,与对照组的2.67%、4.00%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观察组 PT、PLT 水平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 D-dimer、Fbg 水平分别为(1.32±0.51)mg/ L、(4.42±0.45)g/ 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48±0.86)mg/ L、(7.38±0.20)g/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等指标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防治孕产期肺栓塞,具有明显的安全性、有效性,充分改善高凝状态,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并比较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的80例保胆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完全腹腔镜实施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比其他手术方式更加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进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后路经椎弓根截骨治疗脊柱畸形围术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后路经椎弓根截骨治疗脊柱畸形的围术期并发症。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后路经椎弓根截骨治疗的146例脊柱畸形患者,其中至少出现一种并发症者30例,分析其并发症情况。结果30例患者经6~30个月随访,并发症为:椎弓根螺钉置入椎管、截骨端合拢压迫或牵拉神经、截骨处残留骨块压迫神经、急性脊髓损伤、感染、断钉及脱帽、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交界性后突、切口延迟愈合、螺钉切割、局部呼吸异常、皮下血肿、硬脊膜损伤。结论后路经椎弓根截骨治疗脊柱畸形具有明显效果,但往往伴有神经损伤、出血、硬膜损伤、切口感染、胸腔积液等并发症,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作者:韦涵渝;彭小忠;武振国;杨智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危险因素与性别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与性别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960例,根据性别分为男性、女性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男、女两组对比显示,男性组仅父亲患高血压、吸烟率、饮酒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酸显著高于女性组(P <0.05),女性组仅母亲患高血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胱抑素 C 高于男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比,其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黄鸿;姚德飞;杨丹丹;冯焕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种术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新密市妇幼保健院89例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 A、B 组,A 组46例,B组43例,A 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B 组采取经腹子宫肌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随访观察两组妊娠结局、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 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 B 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6±0.58)d、(3.64±1.25)d、(51.36±3.14)ml,较 B 组(2.97±1.05)d、(4.95±1.33)d、(97.58±7.64)ml 显著较低(P <0.05);A 组术后妊娠率、术后流产率、术后自然流产及复发率与 B 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1例术后尿频,B 组1例切口感染,2例腹痛,1例尿频,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2.130,P <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均有一定疗效,腹腔镜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较长,但出血及术后康复优于开腹手术,两种手术妊娠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双双;黄伟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T 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 CT 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均分为 CT 组和 MRI 组。CT 组:采用 CT扫描仪进行检测;MRI 组:采用 MRI 技术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股骨头坏死的检出情况。结果 CT 组阳性检出率为57.50%,MRI 组为80.00%,MRI 组检出率明显高于 CT 对照组(P <0.05)。CT 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例数分别为16例、6例、1例、0例,MRI 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例数分别为11例、10例、6例、5例,在Ⅰ期、Ⅱ期例数上未见明显差异,而在Ⅲ期、Ⅳ期,MRI 组明显高于 CT 组(P <0.05)。结论磁共振技术检测股骨头坏死检出率更高,分级更准确,可作为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占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丙泊酚与七氟醚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丙泊酚与七氟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行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麻醉,对比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定向力以及睁眼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不仅镇痛、镇静效果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缩短睁眼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郭满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恩平市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4例 HFMD 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发热、疱疹、呕吐、惊颤、神经系统受累等主要体征与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1.89%)高于对照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呕吐消除时间、惊颤控制时间、神经系统受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 HFMD 合并病毒性脑炎能迅速改善症状,加快恢复,改善预后,对降低危重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

    作者:吴伟波;冯茂霭;冯奕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妥洛特罗贴剂佐治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妥洛特罗贴剂佐治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哮喘急性发作患儿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加用妥洛特罗贴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哮鸣音、咳嗽、气急、湿啰音消失所需的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晨间、睡前的大呼吸流量水平均得到提升,且观察组提升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咳嗽2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率6.67%;观察组皮疹1例、贴药处红肿1例,不良反应率为4.4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中用妥洛特罗贴剂佐治可降低治疗时间,提升大呼吸流量,不良反应较少且严重,该佐治方法兼具疗效及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尹书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尿道等离子与高频电刀前列腺切除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PKE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良性前列腺增生男性患者94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离子组和电切术组,每组47例。电切术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等离子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PKEP)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等离子组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电切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等离子组并发症发生率(6.3%)低于电切术组(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T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膀胱冲洗与尿管留置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庆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