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手术切口治疗心脏穿透伤的临床效果

余小平;易云峰;陈检明;焦昌结;钟京

关键词:心脏穿透伤, 胸正中切口, 胸前外侧切口
摘要:目的:比较胸部正中切口与胸部前外侧切口对心脏穿透伤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4年40例心脏穿透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患者采用胸部前外侧切口(第1组),14例患者采用胸部正中切口(第2组)。结果胸部正中切口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大于行胸部前外侧切口的患者(P ﹤0.05),而其他方面如远期存活率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切口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伤道位于心脏体表投影区域以及是否存在复合伤。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递法明片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口服递法明片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16例(16眼)的临床资料。采用玻璃体腔注射一次初始计量为0.5 mg(0.05 ml)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液(含0.5 mg 康柏西普),术后给予患者口服递法明片2个月进行治疗。术后1、3、6个月随访复诊,行佳矫正视力(BCV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压检查。随访期内若发现仍为活动性 CNV 或 CNV 病灶扩大或新病灶出现则行再次注射治疗。结果术后1、3、6个月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28±0.03、0.36±0.03、0.38±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1.506,P =0.000);术后1、3、6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1、3、6个月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61.0±8.56、233.9±6.71、229.0±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86.28,P =0.000);术后1、3、6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 FFA 检查结果示15眼 CNV 完全闭合,1眼 CNV 大部分闭合。随访期内10眼行1次玻璃体腔注射治疗,5眼行2次玻璃体腔注射治疗,1眼行3次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平均注射次数1.43次;随访期内玻璃体腔注射后未出现高眼压症状。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眼部及全身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口服递法明片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史志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二甲双胍对冠心病患者血清 hs-CRP、TNF-α水平和心率变异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冠心病患者60例,其中30例行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另30例行二甲双胍及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 hs-CRP、TNF-α水平及心率变异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 hs-CRP、TNF-α水平和心率变异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率变异指标均明显提高,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冠心病,能够降低血清 hs-CRP、TNF-α水平,提高心率变异各项指标。

    作者:姜晓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根据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病症,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98例,按照住院时间顺序依次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方法治疗下的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分析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36.73%),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病症,对其应用腹腔镜切除术可减小手术创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显示疗效更佳。

    作者:黑涛;赵正国;杨伟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孕产妇产后出血经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产后24 h 出血量、止血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产后24 h 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为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观察组的止血满意度为96.08%,对照组为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对照组为5.88%,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被应用于孕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艳青;刘竺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预防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9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大多发生于胃肠手术后(胃癌根治术2例,右半结肠切除术4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例,直肠癌根治术3例,脾切除术1例,肠粘连松解术2例,阑尾切除术5例),合并有心肺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合并症。老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监护生命体征、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炎、生长抑素治疗、营养支持是主要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控制合并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论老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术后腹腔内炎症反应等原因所致,控制手术范围及时间、术中冲洗腹腔、减少腹腔积液可以减少其发生率,非手术治疗大多能缓解。

    作者:沈伯明;王永锋;俞伟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血糖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DCI)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 ASAH 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 ASAH 患者70例,根据患者入院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n =41)和高血糖组(n =29),比较两组患者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治疗期间 DCI 发生情况及随访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高血糖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 ﹤0.05)。高血糖组患者治疗期间 DCI 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血糖组重度残疾、植物生存、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 ﹤0.05)。高血糖组患者治疗期间 DCI 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血糖组重度残疾、植物生存、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 ﹤0.05)。DCI 与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均呈正相关(r =0.481~0.556,P ﹤0.01)。结论 ASAH 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是导致 DCI 发生、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积极控制血糖水平能使 ASAH 患者获得大收益。

    作者:李翠平;胡薇薇;杨巧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CT 影像诊断人感染 H7N9禽流感和甲型 H1N1流感重症肺炎的对比

    目的:对比人感染 H7N9禽流感和甲型 H1N1流感重症肺炎的 CT 影像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甲型 H1N1流感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0例。同时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确诊为人感染 H7N9禽流感合并重症肺炎的15例患者。两组均行全面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H7N9患者 ARDS 发生率明显高于 H1N1患者;H7N9患者可见的小叶间隔变厚、网格状密度影、胸腔积液表现明显高于 H1N1患者;H7N9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人感染 H7N9禽流感合并重症肺炎比甲型 H1N1流感合并重症肺炎病情进展更快,病死率更高,CT 影像诊断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

    作者:邹家基;邹子仪;史小平;张竞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对比分析椎间孔镜术与传统椎板间开窗术治疗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椎间孔镜术与椎板间开窗术在中青年 LDH 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方法选取20例 LDH 中青年患者分组治疗,采用椎板间开窗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椎间孔镜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 VAS 疼痛及 ODI 评分均较各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0.05),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改良 Macnab 疗效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0%、80%,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中青年 LDH 的治疗中,椎间孔镜术与椎板间开窗术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均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相比椎板间开窗术,椎间孔镜术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等临床指标上有更加显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中青年 LDH 提供新思路,可推广。

    作者:石裕明;王荣生;何立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分析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恶性胸腔积液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能有效提高其疗效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可作为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刘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益气软肝汤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

    目的:探讨益气软肝汤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治疗组则使用益气软肝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1.11%)和总有效率(96.2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18.52%)和总有效率(62.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使用药物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19%)高于治疗组(12.97%),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气软肝汤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效果显著,安全可靠,疗效肯定,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申长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玻璃体切除术中脉压波动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玻璃体切除术中脉压(PP)波动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需行玻璃体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高血压病史和年龄将其随机分为老年高血压组(实验组,30例,30只眼)和老年正常血压组(对照组,30例,30只眼)。测量患者入院时( PP1)、玻璃体切除术术前结膜切口时(PP2)、切除玻璃体开始时(PP3)、玻璃体切除手术结束时(PP4)各时间点的脉压值,观察记录术前和术后所有患者视力及眼压变化,并确保患者的安全及手术顺利进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无特殊情况发生,术后所有患者视力均有提高(P ﹤0.01),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手术可以有效控制老年人的眼部疾病恶化,使老年患者的视力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在手术切除过程中及术后,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加强手术关注力度,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刘金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CT 与 MRI 成像在初诊食管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 CT 与 MRI 成像在初诊食管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初诊食管癌的患者2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胸部 CT 及 MRI 检查。观察患者的病理学结果及其 CT、MRI 特征。结果在T1、T2期食管癌诊断中,MRI 诊断的灵敏度与准确性明显高于 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 在 N0、N1期诊断中灵敏度高于 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将 CT、MRI 联合诊断准确性、灵敏度与单独应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 与 MRI 对诊断食管癌均有明显作用,MRI 在 T1、T2期及 N0、N1期诊断中敏感性较高,将 CT 与MRI 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灵敏度,临床医生可将 CT 及 MRI 联合应用作为诊断食管癌的首选方法。

    作者:牛智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早期自然流产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早期自然流产的实际影响,为临床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产妇共计136例。其中,自然流产孕妇68例为流产组,要求实施人工流产的孕妇68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IGF-Ⅱ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结果流产组 IGF-Ⅰ、IGF-Ⅱ、IGFBP-1三项指标水平分别为(120.45±13.45)、(115.46±12.35)、(46.53±4.31)μg/ L;对照组三项指标水平分别为(186.42±12.45)、(178.53±13.09)、(98.45±12.45)μg/ L。组间比较,流产组产妇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早期自然流产孕妇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会显著降低。

    作者:黄雪云;黄若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 C 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 C 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并获完整随访的42例桡骨远端 C 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AO 骨折分型:C1型9例,C2型18例,C3型15例。全部患者均采用掌侧入路,掌侧锁定接骨板固定。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腕关节功能结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62.5±13.2)min;术中出血量少;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42例患者术后获得6~20个月随访;X 线片检查显示骨折愈合时间5~12周,平均8.2周;末次随访时,患者腕关节活动度为背伸40°~60°,掌屈45°~80°,旋前60°~90°,旋后60°~80°;腕关节 VAS 评分:完全无痛34例,轻度疼痛6例,中度疼痛2例;按改良的Gartland-Werley 疗效评分:优25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肌腱激惹,无正中神经卡压;2例患者出现骨折背侧骨片移位,未对腕关节功能造成影响,不予处理。结论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 C 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腕关节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奇生;王一民;曾瑞芬;黄醒中;张宏波;李中檀;罗福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异氟烷对成龄和老龄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目的:探讨异氟烷对成龄和老龄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影响的差异性分析。方法选取20只老龄 SD 大鼠,随机分为 Caged 组和 Iaged 组,另选取20只成龄 SD 大鼠,随机分为 Cadult 组和 Iadult 组,给予 Caged 组和 Cadult 组吸入纯氧气和含有40%氧气的混合气体;Iaged 组和 Iadult 组的大鼠吸入40%氧气的空气和3%的异氟烷,随之异氟烷浓度降至1.2%吸入。观察吸入异氟烷 SD 大鼠的海马蛋白质组的影响。结果 Iaged 组机械痛阈(67.27±15.11)高于 Caged 组(47.46±12.02),Iadult 组机械痛阈(65.46±12.02)高于 Cadult 组(23.86±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SD 大鼠经异氟烷麻醉后,Iadult 组的编号1、2、3的蛋白质含量高于 Iaged 组的编号1、2、3的蛋白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adult 组编号4的蛋白质含量低于 Iaged 组编号4的蛋白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使用异氟烷进行麻醉具有持久性,可使 SD 大鼠海马区蛋白质组的延迟相发生改变,不同年龄的大鼠也具有差异性。

    作者:陈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体5-吡咯啉羧酸还原酶在组织发育及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5-吡咯啉羧酸还原酶(P5CRs)是广泛存在于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中的管家蛋白,位于细胞质和线粒体中,以NAD(P)H 为辅酶,将谷氨酸、鸟氨酸合成的5-吡咯啉羧酸(P5C)还原为脯氨酸并生成 NAD(P)+,同时,P5CRs-脯氨酸代谢循环反应与机体组织三羧酸循环(TCA)、尿素循环、以及磷酸戊糖途径密切相关,在细胞增殖、凋亡,皮肤、骨骼、脑等组织发育及口腔、头颈、淋巴瘤等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调节的作用。通过了解 P5CRs 的相互作用网络及多重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了解组织器官发育及肿瘤的发生机理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作者:张超;孟照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参苓健脾化湿汤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参苓健脾化湿汤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25例,以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给予观察组参苓健脾化湿汤治疗,对照组中高血压患者给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 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lc)水平。结果观察组显效例数占比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1.27%(26/63)、88.89%(56/6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58%(14/62)、70.97%(44/62);观察组 FPG、2 h PG 水平分别为(6.4±0.9)mmol/ L、(8.7±1.4)mmol/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0.6)mmol/ L、(8.2±1.2)mmol/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参苓健脾化湿汤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预后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一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C14呼气试验在消化性溃疡诊疗中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诊治中应用 C14呼吸试验的临床效果及诊治成本。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2月消化道溃疡患者100例,观察组50例于确诊后采取 C14呼吸试验,检验结果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采取HP 根除及溃疡治疗。对照组50例直接采取 Hp 根除及溃疡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诊疗成本-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与对照组(90.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人均治疗费用667.61元,对照组705元,两组效果分别为92.0%、88.0%,成本-效果比为9.347,因此观察组治疗性价比更高。设药物治疗价格下降10%,则观察组成本为600.85元,对照组为634.50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6.51、7.21。结论 C14呼吸试验能够准确筛选出消化性溃疡 HP 阳性患者,成本-效果性价比较高,具有一定的卫生经济学价值,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潘光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益生菌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 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调控及疗效研究

    目的:评估益生菌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 Th1/ Th2平衡的调节作用及其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45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布地奈德吸入剂组)22例和观察组(布地奈德吸入剂+益生菌联合治疗组)23例,通过检测血浆 IgE 水平,血浆 Th1细胞相关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Th2细胞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IL-4)]表达水平,观察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评估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药物治疗都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D +3、CD +4、CD +8百分比,CD +4/ CD +8比值,IgE、Th1、Th2及 Th1/ Th2与 IL-4、IFN-γ,生活质量评分,症状评分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CD +4/ CD +8比值,Th1、Th2及 Th1/ Th2与 IL-4、IFN-γ,生活质量评分,症状评分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和益生菌+布地奈德吸入剂联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都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益生菌+布地奈德吸入剂联合治疗方法疗效更好,能有效改善患儿 Th1/ Th2免疫失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吕冰;王桂兰;成学俊;梁欢容;刘新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近远期疗效对比评价

    目的:评价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近远期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8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24例行腹腔镜根治术。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0.05),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远期疗效:经6~36个月随访,两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结直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近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而两种术式的远期疗效相近;因此,腹腔镜根治术整体疗效更优,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井文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