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62例临床观察

王琦

关键词: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 综合疗法, 儿童,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疗法对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由长沙爱尔眼科医院门诊收治的62例儿童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综合疗法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对其弱视程度、注视性质、临床效果以及屈光参差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62例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03%,中心注视与旁中心注视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95,P=0.0005),不同屈光参差程度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19,P=0.0086),不同弱视程度的总有效率比较,轻度弱视与中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390、13.7879,P<0.05);中度弱视与重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疗法对儿童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但其治疗效果受到弱视程度、注视性质以及屈光参差程度的影响。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延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对其采用连续性血液透析( A组)、间歇性血液透析( B组)、腹膜透析( C组)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比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肌酐、尿素氮得到有效清除,三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的透析次数、心力衰竭次数、住院时间、生存率等数据要优于B组和C组,但A组的日透析费用要明显高于B组和C组,三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但该种治疗方法治疗费用较高,对患者经济负担较大。

    作者:余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接骨板( LCP )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并提出术中要点。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3年在安阳市人民医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并发术后假体周围的骨折23例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并研究分析术后疗效,总结手术要点。结果全部23例患者均为Vancouver分型B 型,均行LCP再次固定,手术均取得成功。随访12~24个月,骨性愈合时间15~20(17.3±4.9)个月,少数患者因骨质情况差,愈合进程缓慢。髋关节Harris评分为68~92(80.6±6.1)分。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LCP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需要在精确的Vancouver分型基础上进行,也是手术的关键所在,结合患者的病情及骨折部位的综合研究,才能获得有效的骨性愈合。

    作者:殷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经阴道分娩母婴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对经阴道分娩母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大范围开展分娩镇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8月非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及产科合并症、拟经阴道分娩足月临产孕妇6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 EA)组和非镇痛( NA)组,每组30例。入待产室常规监测两组孕妇无创测量血压( NBP)、心率( HR)、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胎儿娩出即刻采集脐静脉血作血气分析;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行Apgar评分;记录各产程时间,是否使用缩宫素,宫口扩张至6~7 cm时VAS评分及Bromage评分,产后24 h内出血量,初乳始动时间,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EA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较NA组延长( P均<0.001),缩宫素使用率高于NA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NA组(P<0.001);产后出血率、Bromage评分、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EA组新生儿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为9.2±0.7/9.2±0.6,低于NA组(9.6±0.5/9.6±0.5,P<0.01),10 min两组Apgar评分均达到10分;脐静脉血气分析:EA组除pH值低于NA组(7.241±0.077 vs 7.282±0.058,P<0.05)外,其余各参数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方法效果确切,不影响产后泌乳过程,不增加产后出血,不影响产妇下肢活动,对经阴道分娩产妇无不良影响,未见有实际临床意义的新生儿不良影响,对新生儿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杨絮;杨泳;吕国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雾化吸入法与孟鲁司特相结合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将许昌市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孟鲁斯特咀嚼片,治疗组则采用雾化吸入法联合孟鲁司特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雾化吸入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感染后咳嗽患儿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提高有效率,缩短患儿的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明显,可作为主要治疗方式被广大医院所采用。

    作者:陈强;程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目的:针对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预后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年在禹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进行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治疗的40例患儿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新生儿低血糖无脑损伤的40例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低血糖程度、低血糖持续时间、母亲高危妊娠、糖尿病母亲、患儿体质量、患儿性别、患儿胎龄、5 min Apgar评分、患儿开奶时间、患儿惊厥、剖宫产、神经系统后遗症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低血糖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低血糖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亲高危妊娠、患儿性别、患儿体质量、患儿胎龄、剖宫产、糖尿病母亲等因素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5 min Apgar评分低于5分的患儿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者的惊厥发生率分别为40.0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开奶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损伤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OR值增加,低血糖性脑损伤发生的危险性就增高,严重的感染、宫内窘迫、长时间持续性的低血糖可增加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发生的危险概率。结论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患儿低血糖程度越严重、低血糖持续越久、开奶时间越晚、惊厥发生率越高,脑损伤发生率越高,且低血糖性脑损伤的预后质量越差,造成低血糖性脑损伤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为了降低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发生率,需要针对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降低发生率,促进患儿脑损伤细胞功能的恢复,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闫红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Hcy、UA与头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尿酸( UA)与头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淅川县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层螺旋CT连续扫描,分为头颈部血管有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两组各43例。再将头颈部血管有动脉粥样硬化组根据血管狭窄分为轻、中、重度,比较各组的血清Hcy、UA水平。结果有动脉粥样硬化者的血清Hcy、UA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动脉粥样硬化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患者的血清Hcy、UA水平明显高于轻度、中度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Hcy、UA水平均升高时,重度狭窄者明显高于血清Hcy、UA水平单一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高Hcy及UA水平均与头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相关,若两者同时升高,极易使患者重度狭窄。

    作者:柴转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纳络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目的:分析纳络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按随机抽签方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纳络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 NBNA)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5 d和10 d的NBNA评分比对照组及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纳络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能够进一步阻止HIE患儿发生脑缺血缺氧,保护神经细胞,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杜登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有效治疗新生儿气胸的可靠方法,为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绵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气胸患儿92例,随机分成常规呼吸机组和高频呼吸机组,每组46例,分别实施传统常频通气治疗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值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结果高频呼吸机组治疗后24 h和48 h氧全指数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呼吸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544,5.7208,P均<0.05);高频呼吸机组治疗后24 h和48 h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均显著优于常规呼吸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3553,6.3803,P均<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新生儿气胸患儿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常频通气治疗方法比较,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新生儿气胸患儿实施治疗的理想选择之一。

    作者:王洪宇;唐昌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肩锁关节手术颈丛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肩锁关节手术颈丛阻滞麻醉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08例肩锁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在术中间断静脉注射氟芬合剂;观察组于颈丛阻滞前1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颈丛阻滞成功后即开始静脉右美托咪定0.2~0.5μg/( kg·h)持续泵入,观察两组神经阻滞时、切皮时、复位及固定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警觉/镇静( OAA/S )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的MAP、HR及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MAP、HR、OAA/S水平在神经阻滞时、复位及固定时、手术结束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阻滞在肩锁关节手术中,整体麻醉效果优于传统的氟芬合剂联合颈丛阻滞。

    作者:张伟;李晓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联合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直肠全系膜切除( TME)联合双吻合器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将1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TME术联合结肠造瘘治疗,观察组采用TME术联合双吻合器治疗。比较两组观察指标,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和局部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天数等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随访6~30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ME术联合双吻合器治疗中低位直肠癌能达到TME的治疗原则,能与造瘘取得一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

    作者:古明锋;袁兰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对新乡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的19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并的各种高危因素(如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胎盘附着位置异常、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等)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全部选择再次剖宫产术,低危组瘢痕子宫孕妇分娩方式分为再次剖宫产术( RCS)和阴道分娩( VBAC),对低危组瘢痕妊娠再次分娩方式选择、分娩结局、医疗费用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9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高危组58例,低危组134例,其中29例阴道试产,2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2.41%;RCS 113例,再次手术产率为84.33%。VBAC组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及产褥病率均低于RCS组( P<0.05),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剖宫产史并非阴道分娩的绝对禁忌证,对再次妊娠者进行仔细产前评估,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

    作者:杨红伟;李晓娟;党萍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结石取净率、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结果42例患者成功施行经皮肾穿刺并建立经皮肾微通道,一期取石33例,结石取净率为82.5%,手术时间50~120 min。并发症主要为发热感染症状,发生率为4.8%;术后随访3~6个月,2例患者结石复发,ESWL治疗2~3次痊愈。结论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损伤小、并发症少、结石一次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西妥昔单抗不同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比较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不同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西妥昔单抗双周方案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妥昔单抗单周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部分缓解率(PR)为66.67%,对照组为70.0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DCR)均为90.00%,两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脱发、痤疮样皮疹,多数较为轻微,不良反应分级以0~Ⅱ级为主,Ⅲ~Ⅳ级很少见。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改善,不影响接下来的治疗。两组毒副反应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单周方案与双周方案分别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相近,且不良反应均能耐受,而双周方案更为方便,能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田睿;杨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索联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索三者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于永城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索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三者药物联合诊治,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不适现象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78.00%(39/50)、优良率达到98.00%(4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00%(28/50)、80.00%(4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索联合使用对胃溃疡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庄贵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1~4年随访,行X线检查检测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优良率(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提高手术效果,恢复患者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华斌;苏光辉;汪向东;陈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加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后,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较高。结论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魏秀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同时配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飞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踝退行性骨关节病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对踝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安乡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35例踝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行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18例行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χ2=21.7936,术后Mazur评分及VAS评分比较t=2.1720、2.1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踝退行性骨关节病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踝关节疼痛,恢复其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高健;陈德超;刘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 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将1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KEP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6个月观察组前列腺症状评分、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能更为精确、快速、彻底地切除前列腺组织,疗效优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作者:姚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行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行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收治的采用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治疗的64例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采用外后侧入路在胫前肌、腘肌和比目鱼肌两个间隙分别显露胫骨前外侧髁及后外侧髁,在直视下复位骨折,分别用“高尔夫”与“T”形锁定钢板固定胫骨平台前外侧和后外侧骨折。手术治疗后按照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胫骨平台骨折修复情况,在按照HSS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无明显的塌陷。6~14周后骨折全部愈合,Rasmussen评分为6~18分,其中优28例,良30例,可6例,优良率高达90.62%;HSS评分为57~92分,其中优22例,良3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7.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行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安全度高、创伤小,而且有助于骨折复位,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利用。

    作者:陈士秀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