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行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的临床分析

陈士秀

关键词:胫骨后外侧, 平台塌陷骨折, 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行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收治的采用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治疗的64例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采用外后侧入路在胫前肌、腘肌和比目鱼肌两个间隙分别显露胫骨前外侧髁及后外侧髁,在直视下复位骨折,分别用“高尔夫”与“T”形锁定钢板固定胫骨平台前外侧和后外侧骨折。手术治疗后按照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胫骨平台骨折修复情况,在按照HSS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无明显的塌陷。6~14周后骨折全部愈合,Rasmussen评分为6~18分,其中优28例,良30例,可6例,优良率高达90.62%;HSS评分为57~92分,其中优22例,良3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7.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行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安全度高、创伤小,而且有助于骨折复位,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利用。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加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后,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较高。结论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魏秀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下腹部手术史行腹式输卵管结扎术意外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下腹手术史行腹式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手术意外及后遗症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下腹部手术史行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及后遗症的成因及防治措施。结果对67例下腹部手术史行腹式输卵管结扎患者的各种并发症、手术意外、后遗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处理。结论严格把握有下腹手术史腹式输卵管结扎术的适应证,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开展术前心理咨询和指导是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凤群;杨晓凌;吴间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宫颈内口环扎术与间苯三酚用于宫颈机能不全中对妊娠时间及新生儿分娩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宫颈内口环扎术与间苯三酚用于宫颈机能不全中对妊娠时间及新生儿分娩率的影响。方法从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中随机选择21例进行研究,均实施宫颈内口环扎术,并给予间苯三酚治疗。观察记录21例患者的妊娠结局,并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和术后治疗,入组的21例患者中18例(85.7%)足月产,2例(9.5%)早产,1例(4.8%)流产,20例(95.2%)新生儿存活。结论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实施宫颈内口环扎术,并应用间苯三酚治疗可以有效延长妊娠时间,提高足月新生儿分娩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90例口腔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正畸治疗。9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头影测量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治疗组治疗后头影测量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总有效率上治疗组(100%)明显优于对照组(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疗效显著,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亚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观察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因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因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原阳县红十字医院收治的62例感染后咳嗽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77.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结论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因感染而引起的小儿咳嗽效果显著,且该种药物组合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帮助更多患儿受益。

    作者:银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经阴道分娩母婴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对经阴道分娩母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大范围开展分娩镇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8月非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及产科合并症、拟经阴道分娩足月临产孕妇6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 EA)组和非镇痛( NA)组,每组30例。入待产室常规监测两组孕妇无创测量血压( NBP)、心率( HR)、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胎儿娩出即刻采集脐静脉血作血气分析;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行Apgar评分;记录各产程时间,是否使用缩宫素,宫口扩张至6~7 cm时VAS评分及Bromage评分,产后24 h内出血量,初乳始动时间,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EA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较NA组延长( P均<0.001),缩宫素使用率高于NA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NA组(P<0.001);产后出血率、Bromage评分、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EA组新生儿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为9.2±0.7/9.2±0.6,低于NA组(9.6±0.5/9.6±0.5,P<0.01),10 min两组Apgar评分均达到10分;脐静脉血气分析:EA组除pH值低于NA组(7.241±0.077 vs 7.282±0.058,P<0.05)外,其余各参数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方法效果确切,不影响产后泌乳过程,不增加产后出血,不影响产妇下肢活动,对经阴道分娩产妇无不良影响,未见有实际临床意义的新生儿不良影响,对新生儿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杨絮;杨泳;吕国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62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综合疗法对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由长沙爱尔眼科医院门诊收治的62例儿童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综合疗法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对其弱视程度、注视性质、临床效果以及屈光参差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62例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03%,中心注视与旁中心注视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95,P=0.0005),不同屈光参差程度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19,P=0.0086),不同弱视程度的总有效率比较,轻度弱视与中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390、13.7879,P<0.05);中度弱视与重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疗法对儿童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但其治疗效果受到弱视程度、注视性质以及屈光参差程度的影响。

    作者:王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胆道结石患者1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置入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管置入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并发症2例(2.00%),对照组14例(15.5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开腹手术,在临床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蔡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培养检出马耳他布鲁氏菌1例报道分析

    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容易感染羊、牛、猪等家畜,人类与病畜接触或食用病畜肉、奶及奶制品而被感染[1],主要经过三种传播方式传染:通过很细小的伤口侵入;在解剖感染了布鲁氏杆菌的牲畜时,病菌有可能会形成气溶胶,可以通过口腔、眼结膜感染其他人;口腔感染,比如在手沾染了感染布鲁氏杆菌的牲畜尸体后,再吃东西也会感染。现报道我院1例因发热从血培养中检出马耳他布鲁氏菌的病例。

    作者:史艳玲;张翠花;赵红九;潘广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羟考酮与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羟考酮和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PCIA)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患者100例,年龄20~36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盐酸羟考酮组( A组)和曲马多组( B组),每组50例。两组产妇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毕立即接静脉输注镇痛泵,药物配方为A组:羟考酮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计100 ml,2 ml/h泵入;B组:曲马多10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计100 ml,2 ml/h泵入。于术后6、12、24、48 h行静态 VAS 评分、动态 VAS 评分和宫缩 VAS 评分,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镇痛满意度。结果两组各时点静态和动态VAS评分、镇痛满意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宫缩痛VAS评分:6、12、24、48 h时A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羟考酮与曲马多均可降低剖宫产术后静息痛和运动痛,羟考酮降低剖宫产术后宫缩痛效果更好,患者更满意。

    作者:魏晓永;王涛;董正华;吴艳玲;王丽娟;姜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行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行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收治的采用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治疗的64例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采用外后侧入路在胫前肌、腘肌和比目鱼肌两个间隙分别显露胫骨前外侧髁及后外侧髁,在直视下复位骨折,分别用“高尔夫”与“T”形锁定钢板固定胫骨平台前外侧和后外侧骨折。手术治疗后按照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胫骨平台骨折修复情况,在按照HSS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无明显的塌陷。6~14周后骨折全部愈合,Rasmussen评分为6~18分,其中优28例,良30例,可6例,优良率高达90.62%;HSS评分为57~92分,其中优22例,良3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7.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行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安全度高、创伤小,而且有助于骨折复位,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利用。

    作者:陈士秀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经常规检查符合诊断标准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取石术,术中行胆道镜常规探查;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次数、术后通气时间、下床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及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俊生;程平;刘安成;张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对新乡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的19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并的各种高危因素(如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胎盘附着位置异常、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等)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全部选择再次剖宫产术,低危组瘢痕子宫孕妇分娩方式分为再次剖宫产术( RCS)和阴道分娩( VBAC),对低危组瘢痕妊娠再次分娩方式选择、分娩结局、医疗费用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9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高危组58例,低危组134例,其中29例阴道试产,2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2.41%;RCS 113例,再次手术产率为84.33%。VBAC组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及产褥病率均低于RCS组( P<0.05),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剖宫产史并非阴道分娩的绝对禁忌证,对再次妊娠者进行仔细产前评估,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

    作者:杨红伟;李晓娟;党萍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外段血管内支架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支架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兴化市人民医院近一年就诊的2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对其实施支架介入治疗,针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明显好转7例,好转10例,显效3例,无效1例,恶化1例。结论应用支架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很好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骞;缪桂华;金小庆;蔡国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FSUI)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采用TVT-O手术治疗38例中、重度FSUI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患者1个月、6个月大尿流率及B超残余尿测定,采用ICI-Q-SF评分评价TVT-O手术临床效果及手术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16±4)min,术中出血(10±3)ml,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2~5 d,平均2.9 d,住院时间3~6 d,平均4.2 d。术后1个月、6个月随访尿流率及B超残余尿测定,大尿流率无下降趋势(P>0.05),残余尿无增加(P>0.05),ICI-Q-SF评分明显改善(P<0.01)。术后仅1例患者拔出导尿管1周后出现排尿困难,经膀胱训练、理疗等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其余患者术后均获得满意的尿控效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切口渗血,无膀胱、尿道、直肠损伤,无耻骨后血肿形成,无植入物排斥、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TVT-O治疗FSUI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尤其对重度FSUI患者,症状改善更为显著。

    作者:张炯;褚健;曹建伟;储传敏;陈元贵;黄钢;庄剑秋;章益峰;郎根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80例,在改善心功能的基础治疗上配合其他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观察其疗效。结果显效41例,好转30例,无效5例,4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88.8%。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需注意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在改善心功能治疗时配合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李跃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舒芬太尼用于高龄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高龄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Ⅱ~Ⅲ级,需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四肢手术的高龄(年龄≥80岁)患者45例,随机分三组:舒芬太尼0.15μg/kg 组( S1组)、舒芬太尼0.25μg/kg组(S2组)及芬太尼2μg/kg组(F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分别记录基础值(T0)、插管前1 min(T1)、插管后1 min(T2)和插管后5 min(T3)的收缩压(SP)、舒张压(DP)和心率(HR),并计算各时间点 SP 与 HR 的乘积( RPP);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及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三组T1时间点BP和T3时间点SP、S2组T2时间点SP和F组T3时间点DP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均<0.01),F组T2时间点DP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P<0.05)和S2组同时间点( P<0.05),S1组和S2组T1时间点SP、S2组T2时间点BP均显著低于F组同时间点( P<0.01或0.05)。S1组和F组T2时间点HR均显著大于同组T0时间点( P均<0.01)和S2组同时间点( P<0.05)。三组T1、T3时间点RPP均显著小于同组T0时间点( P<0.01或0.05)。F组T2时间点RPP显著大于同组T0时间点( P<0.05)和S2组同时间点(P<0.05)。S2组声带活动发生率、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使用率小于S1组,罗库溴铵、新福林使用率均显著小于S1组和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0.25μg/kg用于高龄患者全麻诱导,不仅能抑制插管反应,减少不良反应,而且能保持插管前后心血管功能稳定和心肌氧供需平稳,安全可行。

    作者:王建珍;薄志华;祁喆;李尉波;李国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对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探讨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对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行子宫全切术的12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处理,观察组采用超声波臭氧雾化结合碘氧灌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经综合干预后阴道洁净度、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均未发生阴道残端感染。结论术前超声波臭氧雾化结合碘氧灌洗可以改善阴道洁净度,有效降低阴道残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田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照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 NHISS 评分和 ADL 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前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和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HI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瑞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NHISS评分,提高ADL评分,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牛智领;李倩男;郝静;刘远洪;牛好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同时配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飞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