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用几丁糖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王少华;秦博

关键词:术后肠粘连, 腹部手术, 医用几丁糖,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医用几丁糖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博白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并行腹部手术的19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98例术毕直接关腹,研究组100例则在关腹前采用医用几丁糖均匀涂抹腔内创面受损处和周围,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及肠粘连发生率和粘连程度等。结果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切口甲级愈合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为12.0豫(12/100),对照组为29.6豫(29/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研究组肠粘连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明显药物过敏或排斥反应。结论医用几丁糖具有良好的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研究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的复杂肾结石患者40例,诊断均符合复杂性肾结石标准,无手术禁忌证。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2~65岁,平均45岁。左侧肾结石16例,右侧肾结石19例,双肾结石5例,结石直径2.1~4.3 cm。合并高血压病2例,糖尿病3例,泌尿系感染10例。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在100~150/60~90 mm Hg(1 mm Hg =0.133 kPa),糖尿病患者口服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8.0 mmol/ L 以下。泌尿系感染术前输注抗生素约1周,感染控制后再手术。所有患者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先建立经皮肾镜取石通道。置入肾镜,用气压弹道碎石杆或钬激光击碎结石,用取石钳取出较大结石,小结石可通过冲洗氯化钠注射液冲出。取出所有结石后,C 臂 X 线机透视检查残留结石,如发现有小结石残留,采用逆行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毕留置双 J 管及肾造瘘管,术后第3天复查腹部平片。术后1个月复查 KUB 并拔除双 J 管。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成功建立经皮肾工作通道碎石取石,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后上盏结石残留6例,中盏结石残留8例,下盏结石残留4例,多发结石残留9例。本组无患者出现大出血、气胸、肠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19±21)min;术后第3天结石清除率为70豫(28/40),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7.5豫(35/40)。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利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大叶性肺炎合并肺脓肿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小儿大叶性肺炎合并肺脓肿的临床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黄石市爱康医院30例确诊为大叶性肺炎合并肺脓肿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年龄多为3~13岁,其中3~6岁者8例,7~14岁者22例,均有持续高热,高体温达41℃,热程长达10 d。咳嗽。均行胸部 CT 加三维重建检查:25例为单侧病变,其中右侧15例,左侧10例。合并肺膨胀不全10例,胸腔积液2例,胸膜粘连1例。22例肺炎支原体IgM 阳性,痰培养肺炎克雷伯菌5例,大肠埃希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结论对持续发热、超高热的儿童需早期及时行胸部 CT 加三维重维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治疗及干预预后。治疗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必要时选用头孢四代及碳青酶烯类,足量雾化吸入,4次/ d,健侧卧位,叩背排痰,3~4次/ d,2 min/次,促进痰液排出,缩短病程,防止肺纤维化,影响肺部功能。

    作者:宋治军;范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观察放置无支架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妇女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对比无支架固定式宫内节育器(以下简称无支架固定式 IUD)与其他类型 IUD 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知情选择,对选用无支架固定式 IUD 和其他 IUD 的对象进行随访,记录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039例无支架固定式 IUD 放置成功率为97.1豫,高于其他 IUD 放置成功率(92.3豫);且无支架固定式 IUD 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8.87‰)低于其他类型 IUD(76.54‰)。结论无支架固定式 IUD 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避孕方法,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茶英;王撬撬;王娇琴;王东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在晚期肺腺癌患者应用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兰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治疗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同时给予维生素 B12、叶酸、地塞米松预防不良反应。对照组给予紫杉醇+顺铂,同时给予地塞米松、西咪替丁、苯海拉明预防变态反应。结果两组疾病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之和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培美曲塞组对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等同于紫杉醇组,但临床不良反应轻。

    作者:苏华;耿开建;代翠莲;董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博利康尼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目的:探讨博利康尼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偃师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照不同的治疗手段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原有的基础上采用博利康尼联合酮替芬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和效果以及后期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豫,观察组为98.0豫,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博利康尼联合酮替芬治疗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臧丰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PCI 术后血 NT-proBNP 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 PCI 术后血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功能的影响,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 ACS 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 ACS 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2例,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于围术期持续微量泵入盐酸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NT-proBNP 水平和超声心动图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 NT-proBNP 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 NT-proBNP 水平均显著下降(P <0.01),试验组下降更显著(P <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心功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能够明显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全血 NT-proBNP 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户学敏;姚鹏;邱军;戴志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新野县人民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双侧输卵管切除不孕患者56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双侧输卵管堵塞但未采取切除治疗的不孕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内分泌测定、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观察输卵管切除术对患者的基础内分泌、促性腺激素用量以及超促排卵周期中获卵情况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基础内分泌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低于2年的患者和手术时间高于5年的患者基础内分泌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临床促性腺激素用量和用药天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获卵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在短时期内基础内分泌无明显的改变,但双侧卵巢反应性有明显变化。临床建议,行输卵管妊娠手术的患者如果想保留生育功能,则好保留输卵管,但病情进展要求输卵管切除的患者则应大程度地降低对输卵管系膜损伤。

    作者:朱俊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术者手体积与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医师手体积与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12年5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5386例,2011年6月以后胎头娩出困难者采用大 S 拉钩辅助胎头娩出。分四组统计,徒手胎头娩出术者手体积<300 ml 为 A 组,>300 ml 为 B 组,S 拉钩辅助胎头娩出后术者手体积<300 ml 为 C 组,>300 ml 为 D 组。记录手术医师姓名及手体积、胎儿体质量、胎先露、胎头嵌入产道程度、子宫切口是否撕裂及撕裂程度、术后产妇疼痛程度。结果5386例剖宫产手术中子宫切口撕裂538例,其中 A 组127例、B 组246例、C 组81例、D 组84例,子宫切口撕裂与手术医师手体积、胎儿体质量、胎先露、胎头嵌入产道程度呈正相关(P <0.05)。结论术者手体积对子宫切口撕裂有直接诱发作用,采用大 S 拉钩辅助胎头娩出能有效避免子宫切口撕裂,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 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术对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 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术对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并择期行根治术患者共70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行开腹手术)和观察组38例(行腹腔镜手术)。比较各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及外周血 IgG、IgM 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外周血 IgG、IgM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 D2根治术具有创伤少、恢复快、免疫功能影响小等特点,其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作者:梁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泌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解痉、利尿、镇静及营养支持等常规对症治疗,Ⅰ组加用低分子肝素25 IU/(kg·d),Ⅱ组加用低分子肝素50 IU/(kg·d),Ⅲ组加用低分子肝素75 IU/(kg·d);比较三组新生儿体质量,终止妊娠孕周,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24 h 尿蛋白量及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等。结果三组新生儿体质量及终止妊娠孕周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Ⅲ组治疗后24 h 尿蛋白量水平显著低于Ⅰ、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治疗前后 AT-Ⅲ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种剂量低分子肝素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均安全有效,但75 IU/(kg·d)低分子肝素应用在降低患者尿蛋白量方面优势明显。

    作者:乔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硬膜下积液形成机制及脑室镜辅助下小骨窗治疗理念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形成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通过采用脑室镜观察假膜腔、病理特点和对手术组和非手术组脑容积变化进行分析后推测硬膜下积液机制,根据推测机制采用小骨窗开颅明胶海绵填塞增加假膜壁层脏层粘连而消灭死腔治疗硬膜下积液,术前术后对 IL-6和 IL-8检测评价手术效果。结果脑中线移位、基底池受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萎缩、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脑容积与硬膜下腔之间压力不平衡导致脑脊液通过撕裂蛛网膜进入硬膜下腔,采用小骨窗开颅明胶海绵填塞治疗慢性硬膜下积液有效率为93豫,术后 IL-6和 IL-8因子浓度高于术前(P <0.05),在长期随访中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小骨窗开颅明胶海绵填塞增加假膜壁层脏层粘连治疗硬膜下积液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秋建;束汉生;田绪平;张辉;宣善井;巢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光山县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后的苏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进行麻醉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为(9.2±2.7)min,拔管时间(21.3±5.7)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7.1±2.2)min,均明显高于试验组的(5.9±1.6)、(8.9±2.6)和(4.5±1.3)min。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豫,对照组为34.00豫,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临床意义显著,有利于患者意识的清醒,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瑞;刘明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时段水平的尿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的价值诊断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水平的尿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平顶山市中医医院2014年全年收治的住院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及非糖尿病患者98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清晨尿、午餐后尿、随机尿、夜间尿及24 h 尿蛋白含量,研究不同时段尿蛋白含量差异及其与24 h 尿蛋白之间关系。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清晨尿、午餐后尿、随机尿、夜间尿及24 h 尿的尿液量和尿蛋白总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夜间尿与清晨尿液、午餐后尿液及随机尿相比,其与24 h 尿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更高。结论夜间尿蛋白含量检测可替代24 h 尿蛋白定量用于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进行诊断。

    作者:李素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目的:探究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诊断的测验(MHT)对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随机选取的重庆市农村中、小学共200名儿童进行调查。根据是否是留守儿童将其分为观察组(留守儿童)和对照组(非留守儿童),观察分析两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两组儿童学习焦虑、恐怖症状及对人焦虑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儿童心理健康的水平在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及冲动倾向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100例儿童中隔代看护心理健康率仅为10豫,明显低于单亲留守;对照组100例儿童中心理健康率高达95豫,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1.4969,P =0.0344)。结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留守的经历对其心理影响较大,父母应留一方以照顾孩子。

    作者:谭成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室性早搏患者窦性心律震荡异常改变分析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患者窦性心律震荡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博爱县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门诊及住院经常规心电图诊断室性早搏患者308例,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窦性心律震荡结果分为异常组(研究组)和正常组(对照组),结合两组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窦性心律震荡异常的原因和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中起源于左室和右室的早搏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室性早搏患者窦性心律震荡异常与特定的临床特点密切相关且预示自主神经紊乱存在。

    作者:曹文慧;杨永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与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肥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为早期手术组,在48 h 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为晚期手术组,在48 h 后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中转开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早期通过腹腔镜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中转开腹率,缩短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较少,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解俊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陈旧性腓总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陈旧性腓总神经损伤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7月至2013年12月的29例陈旧性腓总神经损伤患者,根据损伤的类型、受伤的时间、恢复情况、镜下吻合口神经生长情况及术中肌电刺激结果的不同,分别采取单纯松解、重新吻合、与邻近神经干“开窗”端侧缝合、肌腱移位重建术。结果本研究除2例功能替代术患者外,余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6个月。27例中优11例,良9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4豫。结论对于陈旧性的腓总神经损伤,由于损伤到修复时间的延迟已造成不同程度的恢复能力的丧失,但积极的手术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关键是手术干预的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黄鹏博;王奇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阴道彩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阻力指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 TVCD)检测子宫内膜厚度( ET)及阻力指数( RI)对异位妊娠( E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似 EP 患者186例,在早孕阶段应用 TVCD 检测了 ET 及 RI,同时测定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RG)、肌酸激酶( CK)水平。结果经过随访,终筛选出诊断明确的异位妊娠63例( A 组),自然流产45例(B 组),宫内妊娠38例(C 组)。①A、B 组 ET 显著低于 C 组(t =43.251,39.133,P <0.01),A 组和 B 组 ET 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 =1.5583,P >0.05)。②A、B 组 RI 显著高于 C 组(t =32.446,34.042,P <0.01),A、B 组间 RI 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 =1.1110,P >0.05)。③A 组β-HCG 水平低于 B、C 组(t =3.6206,10.939,P <0.01),B 组β-HCG 水平低于 C 组(t =6.5034,P <0.01)。④A、B 组 PRG 水平低于 C 组(t =18.254,14.098,P <0.01),A、B 组间 PRG 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 =0.8818,P >0.05)。⑤A 组 CK 水平高于 B、C 组(t =7.1253,9.2792,P <0.01),B、C 组间 CK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 =1.2656,P >0.05)。结论用阴道彩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其阻力指数,并结合血β-HCG、PRG、CK 水平检测,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鲁卫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肛裂后位与侧位切扩术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肛裂后位切扩术与侧位切扩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肛裂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肛裂后位切扩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肛裂侧位切扩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创口愈合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位切扩术与侧位切扩术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手术方案,以尽量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缩宫素鼻喷雾剂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缩宫素鼻喷雾剂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以探寻适合的人工流产方法。方法将70例早孕拟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35例。A 组异丙酚麻醉术前应用缩宫素鼻喷雾剂,B 组单用异丙酚麻醉。观察两组宫颈扩张效果,比较扩宫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镇痛效果。结果 A 组术中出血量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宫颈扩张效果、扩宫时间和镇痛效果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术前应用缩宫素鼻喷雾剂与异丙酚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效果良好,不影响镇痛效果和宫颈扩张,可联合应用。

    作者:周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