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瑞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开封县第二人医院2011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5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与复发率以及术后1、2 d 的疼痛评估。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略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离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更好的疗效,其不仅操作简单、创伤小、疼痛轻,而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一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形成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通过采用脑室镜观察假膜腔、病理特点和对手术组和非手术组脑容积变化进行分析后推测硬膜下积液机制,根据推测机制采用小骨窗开颅明胶海绵填塞增加假膜壁层脏层粘连而消灭死腔治疗硬膜下积液,术前术后对 IL-6和 IL-8检测评价手术效果。结果脑中线移位、基底池受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萎缩、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脑容积与硬膜下腔之间压力不平衡导致脑脊液通过撕裂蛛网膜进入硬膜下腔,采用小骨窗开颅明胶海绵填塞治疗慢性硬膜下积液有效率为93豫,术后 IL-6和 IL-8因子浓度高于术前(P <0.05),在长期随访中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小骨窗开颅明胶海绵填塞增加假膜壁层脏层粘连治疗硬膜下积液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秋建;束汉生;田绪平;张辉;宣善井;巢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该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分析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室功能和心律失常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51例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和心室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2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豫。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律失常情况,提高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炎症标志物和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在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并诊断为 AHF 的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入院后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 d 持续3 d,随后10 mg/ d 直至出院。对照组未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主要终点事件为 AKI 发生和炎症标志物的改变。次要终点事件为院内和3个月随访期内全因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患者 AKI 的发生率(13豫)低于对照组 AKI 的发生率(15豫),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213)。两组患者的 N 端脑钠肽、超敏 C-反应蛋白、胱抑素 C 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的院内病死率(4.3豫和3.8豫,P >0.999)和90 d 随访全因病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AHF患者住院期间服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能是安全的,但对于降低炎症标志物和 AKI 是无效的。
作者:李荣;苏星烽;陈爱文;甘敏;李少霞;陈玉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诊断的测验(MHT)对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随机选取的重庆市农村中、小学共200名儿童进行调查。根据是否是留守儿童将其分为观察组(留守儿童)和对照组(非留守儿童),观察分析两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两组儿童学习焦虑、恐怖症状及对人焦虑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儿童心理健康的水平在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及冲动倾向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100例儿童中隔代看护心理健康率仅为10豫,明显低于单亲留守;对照组100例儿童中心理健康率高达95豫,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1.4969,P =0.0344)。结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留守的经历对其心理影响较大,父母应留一方以照顾孩子。
作者:谭成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转移因子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忻城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58例)在此基础上辅以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退热时间减短[(3.20±1.25)d]、复发次数减少[(1.50±1.50)次]、总显效率增高(93.10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转移因子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蓝菲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光山县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后的苏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进行麻醉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为(9.2±2.7)min,拔管时间(21.3±5.7)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7.1±2.2)min,均明显高于试验组的(5.9±1.6)、(8.9±2.6)和(4.5±1.3)min。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豫,对照组为34.00豫,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临床意义显著,有利于患者意识的清醒,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瑞;刘明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等离子电切镜治疗下尿路疾病的体会。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镜治疗下尿路疾病110例,其中前列腺增生92例,膀胱肿瘤12例,输尿管开口囊肿2例(1例同时行膀胱结石碎石),联合钬激光治疗膀胱结石7例(2例同时行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后随访3~36个月。结果全组无电切综合征等大的围术期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患者。9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89例排尿通畅,其中输血4例。膀胱肿瘤出现闭孔神经反射2例,无大出血及膀胱穿孔发生。输尿管囊肿及膀胱结石均1次顺利完成手术。结论等离子双极电切镜可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等多种下尿路疾病,安全、效果可靠。
作者:邹永平;王国政;汪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卒中后抑郁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治疗加心理疏导)和观察组(44例,加用氟西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及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分。结果治疗4、8周后,观察组 HAMD、MMSE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8周后患者 Barthel 指数评分及 GQOL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应用氟西汀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及精神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新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基因表型乳腺癌肿瘤间质中癌相关肌纤维母细胞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不同基因表型乳腺癌各10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CD34、SMA 的表达情况。结果 CD34在各种基因表型的乳腺癌间质中均不表达,而 SMA 在各种基因表型的乳腺癌间质中均稳定表达,且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癌相关肌纤维母细胞在各种基因表型的乳腺癌间质中较一致存在,可以作为乳腺癌公共治疗靶点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王浩;曹海玲;康如;关伟南;韩靖;黄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仰卧位外侧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仰卧位外侧切口,对照组采用侧卧位后外侧切口。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下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未发生术后假体脱位,功能恢复快。结论采用仰卧位外侧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便于术中患者观察与管理,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少并发症,加快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志雄;黄子云;吴金道;石裕明;李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 PCI 术后血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功能的影响,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 ACS 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 ACS 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2例,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于围术期持续微量泵入盐酸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NT-proBNP 水平和超声心动图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 NT-proBNP 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 NT-proBNP 水平均显著下降(P <0.01),试验组下降更显著(P <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心功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能够明显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全血 NT-proBNP 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户学敏;姚鹏;邱军;戴志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进展性脑血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87例被确诊为进展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施以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施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和血液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PT、PLTAR、PSRV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 HCT 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血栓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林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提高小儿大叶性肺炎合并肺脓肿的临床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黄石市爱康医院30例确诊为大叶性肺炎合并肺脓肿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年龄多为3~13岁,其中3~6岁者8例,7~14岁者22例,均有持续高热,高体温达41℃,热程长达10 d。咳嗽。均行胸部 CT 加三维重建检查:25例为单侧病变,其中右侧15例,左侧10例。合并肺膨胀不全10例,胸腔积液2例,胸膜粘连1例。22例肺炎支原体IgM 阳性,痰培养肺炎克雷伯菌5例,大肠埃希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结论对持续发热、超高热的儿童需早期及时行胸部 CT 加三维重维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治疗及干预预后。治疗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必要时选用头孢四代及碳青酶烯类,足量雾化吸入,4次/ d,健侧卧位,叩背排痰,3~4次/ d,2 min/次,促进痰液排出,缩短病程,防止肺纤维化,影响肺部功能。
作者:宋治军;范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陈旧性腓总神经损伤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7月至2013年12月的29例陈旧性腓总神经损伤患者,根据损伤的类型、受伤的时间、恢复情况、镜下吻合口神经生长情况及术中肌电刺激结果的不同,分别采取单纯松解、重新吻合、与邻近神经干“开窗”端侧缝合、肌腱移位重建术。结果本研究除2例功能替代术患者外,余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6个月。27例中优11例,良9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4豫。结论对于陈旧性的腓总神经损伤,由于损伤到修复时间的延迟已造成不同程度的恢复能力的丧失,但积极的手术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关键是手术干预的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黄鹏博;王奇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欣母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腔填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 出血量、术后24 h 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豫,对照组为21.9豫,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可迅速有效的止血,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曾兰娟;罗光霞;涂湘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调查驻马店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并且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81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测定导致过敏的变应原,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统计不同性别和年龄变应原分布的差异。结果驻马店市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检出率多的为粉尘螨589例(90.89豫)、屋尘螨557例(85.95豫)。过敏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驻马店地区导致变应性鼻炎发病的吸入性变应原主要的是粉尘螨、屋尘螨。
作者:王霞;隋克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博利康尼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偃师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照不同的治疗手段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原有的基础上采用博利康尼联合酮替芬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和效果以及后期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豫,观察组为98.0豫,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博利康尼联合酮替芬治疗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臧丰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襄城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2例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92例患者术中出血量(356.4±58.9)ml;治愈率为75.0豫(69/92),好转率为23.91豫(22/92),病死率为1.09豫(1/92);术中出血发生率为7.61豫(7/92),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豫(24/92);住院时间(18.9±2.4)d。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效果较好,临床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并做好术前预防及术后处理措施,以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郭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估腹型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核工业416医院收治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159例,根据患者腹围分组,腹围正常者(男性<90 cm,女性<85 cm)7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8例,女34例;合并腹围增高者(男性≥90 cm,女性≥85 cm)87例为观察组,其中男45例,女42例。所有患者行24 h 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特点。结果观察组24 h 收缩压变异系数、日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男性患者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均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男性患者24 h 收缩压变异系数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型肥胖时,高血压患者 BPV 增高,且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明显。
作者:曾琳琳;刘振良;李萃萃;胡立禄;张成伟;毕松杰;尹锐;钟新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