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研究及治疗进展

朱毅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研究, 治疗, 进展
摘要: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抢救,在急性中毒症状恢复后,再次出现以急性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一般发生在急性中毒后的2个月内临床表现为精神症状、智能低下、肌张力增高、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随年龄增大发病率越高,发病率约10豫~30豫。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治疗非常棘手,预后差。因此本研究从迟发脑病病理生理、影像学、血清学、基因及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术者手体积与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医师手体积与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12年5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5386例,2011年6月以后胎头娩出困难者采用大 S 拉钩辅助胎头娩出。分四组统计,徒手胎头娩出术者手体积<300 ml 为 A 组,>300 ml 为 B 组,S 拉钩辅助胎头娩出后术者手体积<300 ml 为 C 组,>300 ml 为 D 组。记录手术医师姓名及手体积、胎儿体质量、胎先露、胎头嵌入产道程度、子宫切口是否撕裂及撕裂程度、术后产妇疼痛程度。结果5386例剖宫产手术中子宫切口撕裂538例,其中 A 组127例、B 组246例、C 组81例、D 组84例,子宫切口撕裂与手术医师手体积、胎儿体质量、胎先露、胎头嵌入产道程度呈正相关(P <0.05)。结论术者手体积对子宫切口撕裂有直接诱发作用,采用大 S 拉钩辅助胎头娩出能有效避免子宫切口撕裂,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啶对高血压患者开颅术麻醉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用于高血压行开颅手术患者麻醉处理中的作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行开颅手术且合并有基础性疾病的高血压患者10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52例常规给予罗库溴铵、咪达唑仑麻醉诱导,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维持;右美托咪啶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结果两组 T0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随着麻醉的进行,对照组 HR 和 NE 水平先上升后下降,MAP 水平上升,右美托咪啶组 HR、MAP 和 NE 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两组间 T1、T2、T3、T4时间点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高血压开颅手术患者的麻醉中不仅可提高镇静、镇痛、催眠作用,还具有较好的稳定生理指标作用,安全性好,适合临床采纳。

    作者:贺东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方法选取襄城县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收治并确诊的5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早发型(观察组)27例,晚发型(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终止妊娠的方法、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两组孕妇均以剖宫产为主要分娩方式,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性引产率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及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孕妇肝脏损害、肾脏损害、胎盘早剥、产后出血、HELLP 综合征以及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重,发病早,并发症多,对母婴危害极大。对患者予以密切观察,并采取合理的分娩方式可改善母婴的围生结局。

    作者:谢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与胆囊癌根治术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胆囊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囊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5月Ⅰ~Ⅱ期胆囊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对照组24例行胆囊癌腹腔镜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5年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3例(13豫),对照组术后并发症9例(38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术后1、5年生存率分别为92豫、75豫,对照组分别为67豫、42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胆囊癌采取胆囊癌根治术比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陆恒;申祝青;全主见;胡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仰卧位外侧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采用仰卧位外侧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仰卧位外侧切口,对照组采用侧卧位后外侧切口。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下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未发生术后假体脱位,功能恢复快。结论采用仰卧位外侧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便于术中患者观察与管理,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少并发症,加快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志雄;黄子云;吴金道;石裕明;李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

    目的:探讨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门市人民医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患者,其中产后出血18例,异常妊娠子宫出血12例,均对其进行放射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经过治疗后,30例患者出血状况均得到明显控制或立即停止,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且经过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子宫出血复发状况。结论采用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可有效减少患者出血,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效率,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焱;祝建婵;钟彦培;布占红;朱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驻马店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

    目的:调查驻马店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并且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81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测定导致过敏的变应原,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统计不同性别和年龄变应原分布的差异。结果驻马店市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检出率多的为粉尘螨589例(90.89豫)、屋尘螨557例(85.95豫)。过敏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驻马店地区导致变应性鼻炎发病的吸入性变应原主要的是粉尘螨、屋尘螨。

    作者:王霞;隋克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血栓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进展性脑血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87例被确诊为进展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施以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施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和血液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PT、PLTAR、PSRV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 HCT 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血栓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林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泌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解痉、利尿、镇静及营养支持等常规对症治疗,Ⅰ组加用低分子肝素25 IU/(kg·d),Ⅱ组加用低分子肝素50 IU/(kg·d),Ⅲ组加用低分子肝素75 IU/(kg·d);比较三组新生儿体质量,终止妊娠孕周,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24 h 尿蛋白量及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等。结果三组新生儿体质量及终止妊娠孕周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Ⅲ组治疗后24 h 尿蛋白量水平显著低于Ⅰ、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治疗前后 AT-Ⅲ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种剂量低分子肝素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均安全有效,但75 IU/(kg·d)低分子肝素应用在降低患者尿蛋白量方面优势明显。

    作者:乔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卒中后抑郁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治疗加心理疏导)和观察组(44例,加用氟西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及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分。结果治疗4、8周后,观察组 HAMD、MMSE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8周后患者 Barthel 指数评分及 GQOL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应用氟西汀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及精神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新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襄城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2例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92例患者术中出血量(356.4±58.9)ml;治愈率为75.0豫(69/92),好转率为23.91豫(22/92),病死率为1.09豫(1/92);术中出血发生率为7.61豫(7/92),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豫(24/92);住院时间(18.9±2.4)d。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效果较好,临床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并做好术前预防及术后处理措施,以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郭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几丁糖预防宫腔镜术后宫腔粘连

    目的:探讨几丁糖预防宫腔镜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4例因早孕要求进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几丁糖5 ml 子宫腔内局部应用组(实验组)及无任何干预措施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宫腔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宫腔粘连轻、中、重度粘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宫腔内应用几丁糖可以减少宫腔镜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病率,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满意的预防方案。

    作者:李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在晚期肺腺癌患者应用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兰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治疗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同时给予维生素 B12、叶酸、地塞米松预防不良反应。对照组给予紫杉醇+顺铂,同时给予地塞米松、西咪替丁、苯海拉明预防变态反应。结果两组疾病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之和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培美曲塞组对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等同于紫杉醇组,但临床不良反应轻。

    作者:苏华;耿开建;代翠莲;董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清降钙素原与 C-反应蛋白水平联合检测感染性疾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 C-反应蛋白水平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娄底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5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重症细菌感染患者34例,一般细菌感染患者60例,病毒感染患者56例,另选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用免疫荧光分析法与免疫比浊法对其血清降钙素原与 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四组血清 PCT 与 CRP 浓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上升,但 PCT 的差异性明显高于 CRP(P <0.01)。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高于 C-反应蛋白,为提高感染性疾病的确诊率,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与 C-反应蛋白效果更佳,并可根据检测结果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作者:李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光山县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后的苏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进行麻醉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为(9.2±2.7)min,拔管时间(21.3±5.7)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7.1±2.2)min,均明显高于试验组的(5.9±1.6)、(8.9±2.6)和(4.5±1.3)min。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豫,对照组为34.00豫,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临床意义显著,有利于患者意识的清醒,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瑞;刘明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甲醛中毒伴心肌损害1例

    甲醛别名蚁醛,按照其分子结构,归属于不饱和脂肪醛类[1]。甲醛在工业、建筑业、农业等各行业中使用相当广泛,如石油生产与加工、木材防腐、建筑材料制备、畜牧业、化妆品加工与生产等[2]。根据近年来的文献报道显示,甲醛运用广泛的同时,其不良反应也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3]。研究发现,服用甲醛30 ml 能使人在3 h 内发生急性中毒,从而导致死亡;一般成人致死量为30~60 ml[4]。

    作者:谢保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0豫、5豫,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秀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硬膜下积液形成机制及脑室镜辅助下小骨窗治疗理念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形成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通过采用脑室镜观察假膜腔、病理特点和对手术组和非手术组脑容积变化进行分析后推测硬膜下积液机制,根据推测机制采用小骨窗开颅明胶海绵填塞增加假膜壁层脏层粘连而消灭死腔治疗硬膜下积液,术前术后对 IL-6和 IL-8检测评价手术效果。结果脑中线移位、基底池受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萎缩、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脑容积与硬膜下腔之间压力不平衡导致脑脊液通过撕裂蛛网膜进入硬膜下腔,采用小骨窗开颅明胶海绵填塞治疗慢性硬膜下积液有效率为93豫,术后 IL-6和 IL-8因子浓度高于术前(P <0.05),在长期随访中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小骨窗开颅明胶海绵填塞增加假膜壁层脏层粘连治疗硬膜下积液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秋建;束汉生;田绪平;张辉;宣善井;巢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 MRI 检査的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别对 MRI 平扫成像结合增强成像对于术前分期的判断和 MRI 平扫结合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于术前分期的判断进行比较,同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内膜正常组与子宫内膜癌组不同分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对 MRI 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MRI 平扫结合增强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后,对内膜癌的诊断灵敏度达到98.1豫。并且 I 期诊断准确率为84.4豫,Ⅱ期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3.8豫,显著高于单纯的 MRI 平扫加增强成像的诊断准确率。内膜正常组的 ADC 值为(1.40±0.16)×10-3 mm2/ s,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组[(0.98±0.14)×10-3 mm2/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 ADC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采用 LSD 检验对三期之间的 ADC 值进行两两比较,Ⅰ期和Ⅲ期比较、Ⅱ期和Ⅲ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Ⅰ期和Ⅱ期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显著提高术前癌变分期的准确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力的帮助。

    作者:梁菊香;邓新源;罗志程;沈成威;李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等离子双极电切镜治疗下尿路疾病

    目的:总结等离子电切镜治疗下尿路疾病的体会。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镜治疗下尿路疾病110例,其中前列腺增生92例,膀胱肿瘤12例,输尿管开口囊肿2例(1例同时行膀胱结石碎石),联合钬激光治疗膀胱结石7例(2例同时行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后随访3~36个月。结果全组无电切综合征等大的围术期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患者。9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89例排尿通畅,其中输血4例。膀胱肿瘤出现闭孔神经反射2例,无大出血及膀胱穿孔发生。输尿管囊肿及膀胱结石均1次顺利完成手术。结论等离子双极电切镜可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等多种下尿路疾病,安全、效果可靠。

    作者:邹永平;王国政;汪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