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碎裂QRS波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意义

耿黎明;许献杰

关键词:碎裂QRS波, 心电图, 心肌梗死, 病理性Q波
摘要:目的 分析碎裂QRS波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确诊为下壁心肌梗死,出院随访有完整心电图资料的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碎裂QRS波对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价值.结果 碎裂QRS波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敏感性高于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与病理性Q波相结合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敏感性更高.结论 碎裂QRS波与病理性Q波相结合能明显提高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在危重型手足口病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1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重要脏器保护、退热及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 观察组在体温、C-反应蛋白下降方面优于观察组,PICU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在机械通气时间上,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作者:裴红莲;李玉萍;王雪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再给予中医内服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过程中咳嗽消失时间、哆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中不良反应均少而轻微,停药后均可自行恢复正常,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减少治疗时间,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37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超声诊断结果.所有患者给予胸腔穿刺术,进行病理诊断,将该病理诊断结果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胸腔穿刺术病理诊断显示,37例患者中渗出液27例,漏出液1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渗出液19例,准确率为70.4%;漏出液8例,准确率为8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胸腔积液准确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尚晓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诊治50例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科治疗5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急性阑尾炎症状及体征均不明显,病情重且进展快,易出现坏疽、穿孔及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老年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不典型,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肺癌头皮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1 病例报道患者,女,49岁,农民,因“确诊左肺小细胞癌5月余,发现头部肿块3个月”于2013年8月21日入院,患者5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咳少许白痰,偶带有血丝,呈间断性,伴有活动后气短,在当地诊所及卫生院予以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患者病情未见好转后就诊于我院,行胸部CT示:左肺中心型肺癌并上叶阻塞性肺不张.遂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左肺上叶管口新生物,完全阻塞支气管.病理示:挤压变形的异性细胞,提示小细胞癌可能.随后就诊于陕西省肿瘤医院行胸部增强CT:左肺中心性肺癌伴阻塞性肺不张,侵及纵隔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支气管镜:左肺上叶见有菜花样隆起并侵犯主支气管.病理诊断:(左肺)小细胞癌,免疫组化:Syn(+)、CgA(+)、TTF-1(+)、P63(-)、LCA(-)、CD56(+).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ECT:颅顶骨、第9胸椎、左侧骶髂关节异常骨代谢旺盛灶,考虑肿瘤骨转移.确诊为左肺小细胞癌广泛期,骨转移瘤.明确诊断后在该院予以EP方案化疗3个周期,每隔3周为1个周期[具体为足叶乙甙(VP-16)0.1g,第1~4天;顺铂(DDP) 40 mg,第1~3天].

    作者:周涛;王红侠;路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右旋美托嘧啶用于多指离断再植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右旋美托嘧啶在多指离断再植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对65例同时2指以上断指再植患者,右旋美托咪啶和布比卡因混合液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后复合右旋美托嘧啶微量泵泵入,观察其麻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右旋美托嘧啶复合后麻醉镇痛效果好,苏醒迅速,能有效抑制术中的躁动反应,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且缩短了手术时间.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和布比卡因混合液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后,复合右旋美托嘧啶微量泵泵入可为多指再植手术提供安全的麻醉,镇痛效果好.

    作者:郝红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多发性骨髓瘤化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在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对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开始后每5天进行一次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比率(RET%)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检测,观察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化疗开始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在第15天下降到低点,化疗后20 d指标回升.网织红细胞比率在化疗后的第15天回升,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在第10天开始回升.结论 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在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上比白细胞和血小板早,因此网织红参数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过程中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良好指标.

    作者:谢辉;王敬真;沙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人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佳时机.方法 选取天津市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急诊手术组和择期手术组.其中急诊手术组患者52例,包括30例早期急诊手术组患者和22例延期急诊手术组患者;28例择期手术组患者.两组患者年龄70~80岁,平均68.4岁,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 择期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急诊手术组为3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择期手术治疗方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急诊手术治疗方案,治疗时机较好.

    作者:聂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36例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进行治疗,B组34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吗啡啉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后,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4%,A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瑞敏;李波;杨亚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滑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检查,病变部位为胃底贲门部16例,胃窦部57例,弥漫型20例,体部23例;胃壁增厚情况:局限性98例,广泛性18例;进展期胃癌94例,早期胃癌22例;远处脏器转移14例;胃癌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21例.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及胃镜结果均相符.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够明显提高胃癌的检出准确率,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胃癌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利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乳腺癌再发甲状腺癌(附1例报告)

    乳腺癌和甲状腺癌是两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性质的疾病,尤其是成年女性,是这两种疾病的高发人群.乳腺癌和甲状腺癌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这对于指导这两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近些年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治疗措施,其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通过1例典型的乳腺癌再发甲状腺癌的女性患者的报告,探讨其发生机理及治疗方案,以供临床工作者们学习和借鉴.

    作者:李洋;潘运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胃镜下喷大黄粉治疗胃溃疡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胃镜下喷大黄粉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遂平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4例胃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胃镜下喷大黄粉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胃镜下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并给予患者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24 h后再出血率及1周后隐血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h后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周后隐血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胃溃疡出血患者胃镜下喷大黄粉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再出血现象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龚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周口市专科病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6例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1年后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年后,56例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46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40例;血清学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35例,HBeAg转阴10例,HBeAg血清学转阴8例.未发现较明显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不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梦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期治疗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期治疗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93例,以产妇孕周差异为依据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31例,A组孕28~ 29周,B组孕30 ~31周,C组孕32~33周,对三组产妇的预期治疗时间、孕龄延长、新生儿体质量增加及围生结局进行对比.结果 B组产妇的预期治疗时间、孕龄延长、新生儿体质量增加均明显高于A、C两组(P<0.05),C组产妇的预期治疗时间明显高于A组(P<0.05),但两组产妇的孕龄延长、新生儿体质量增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孕周的增加,新生儿病死率及窒息率均有所下降.结论 给予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预期治疗能有效改善产妇新生儿的围生结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岳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肝吸虫病致肝硬化腹水治愈后50年随访仍存活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62岁,于1962年2月因严重肝硬化腹水,镜检大便发现大量密集的肝吸虫卵,诊断为肝吸虫病致肝硬化腹水.于1962年2月用氯喹啉治疗,每片0.25 g(含基质0.15 g),前30 d,2次/d,每次半片;后30 d,2次/d,1片/次,共服60 d,治疗结束后检查示大便虫卵未转阴[1].该药疗程长、疗效差、不良反应大,曾引起溶血性黄疸致死1例[2],引起合并症致死2例[3].随于1963年用硫酸二氯酚(日本产),50 mg/(kg·d),分3次口服,连服60 d,治疗结束后检查示大便虫卵未转阴.该药疗程长、疗效差、不良反应较多,但都能耐受[4].于1965年用油剂六氯对二甲苯治疗(重庆西南制药厂供应),0.1 g/(kg·d),连服5 d.服药后每天淘洗大便捡虫.服药第3天开始有少量成虫排出,停药后1~4d为排虫高峰,持续排虫13d,共排出成虫5027条.服药5d之内,排出的成虫体形完整,体内器官清晰可见,后期排出的成虫腐烂、变形,虫体后半段被胆汁染成蓝绿色(见图1).

    作者:万运松;张振彦;王德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化疗方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EM+ DDP)对复发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使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156例复发卵巢癌患者,其中对照组(74例)采用顺铂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另外实验组(82例)采用GEM+ DDP治疗,比较两种方案治疗效果,并分析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完全缓解22例(26.8%),部分缓解38例(46.3%),总有效率为73.2% (60/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4% (41/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皮疹等过敏反应,但程度较轻,患者耐受性较好,而对照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并且对心脏毒性较大.结论 GEM+ DDP方案明显提升复发卵巢癌的总有效率,适用范围广,患者对不良反应耐受性高,临床使用价值高.

    作者:卢路定;韩光明;李毅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Sistrunk术治疗小儿甲状舌管残留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甲状舌管残留畸形的临床诊治方法及减少术后复发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小儿甲状舌管残留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在全身麻醉下行Sistrunk术治疗48例,行扩大切除术2例.结果 本研究患儿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标本均经病理学确诊,未发现恶变;随访0.5 ~2年均无一例复发.结论 完善术前检查,充分认知甲状舌管残留畸形的解剖学特点,正确的术前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规范的Sistrunk术式和良好的手术技巧才能保障彻底切除甲状舌管残留畸形,这是预防和降低术后复发的关键.

    作者:魏华;丁勇;孔燕;王银春;李红权;卢秋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对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长葛市中医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6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用时与住院时间,对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中,甲状腺全切除术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民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期应用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许昌县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6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每组43例,给予两组患者吸氧、原发病治疗、抗生素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参考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代春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四维超声在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在胎儿畸形中运用四维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武鸣县妇幼保健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间应用四维及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进行检查的1168例孕妇,对比二维及四维超声在诊断胎儿形态改变以及畸形部位的直观性和准确性,比较两者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 经过临床证明,发现存在畸形的胎儿82例(86处),其中二维彩超诊断出68处,符合率为79.1%;四维彩超诊断出82处,符合率为95.3%,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维彩超能够更加直观、准确的诊断胎儿体表畸形,和二维彩超比较,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作者:李月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