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丁勇;孔燕;王银春;李红权;卢秋宁
目的 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早期康复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之上接受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BI的ADL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相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运动能力,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杨富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在胎儿畸形中运用四维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武鸣县妇幼保健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间应用四维及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进行检查的1168例孕妇,对比二维及四维超声在诊断胎儿形态改变以及畸形部位的直观性和准确性,比较两者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 经过临床证明,发现存在畸形的胎儿82例(86处),其中二维彩超诊断出68处,符合率为79.1%;四维彩超诊断出82处,符合率为95.3%,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维彩超能够更加直观、准确的诊断胎儿体表畸形,和二维彩超比较,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作者:李月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表阿霉素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胃癌中晚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顺铂、甲酰四氢叶酸钙+5-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表阿霉素、顺铂、甲酰四氢叶酸钙+5-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比较两种化疗方案的效果和毒性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6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表阿霉素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在临床上有更好的疗效,但有一定胃肠道反应.
作者:于立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CNL)与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MCNL术和URL术治疗1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观察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URL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拔出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MCNL组;而术后结石清除率MCNL组优于UR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较大结石和近肾盂输尿管交界部位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建议采用MCNL术式治疗.
作者:杨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6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肺癌患者、肺良性疾病患者各40例为甲组、乙组,选取40例同期体检正常患者作为丙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各组研究者血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糖链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结果 甲组CEA、CA125、CYFRA21-1、NSE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3种标志物联合检测中CEA+ CA125+ CYFRA21-1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联合检测方法,其次为CEA+ CA125+ SCCAg;两种标志物联合检测中,CEA+ CA125敏感性高于其他联合检测.结论 通过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肺癌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从而为临床尽早治疗提供准确依据,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洁平;李乐;董丽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诊治的42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和观察组(甲状腺全切除术),每组21例,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保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活跃期人工破膜对产程进展及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栾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单胎、头位孕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其破膜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人工破膜,对照组为自然破膜,观察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产程和分娩情况.结果 进行人工破膜的观察组孕产妇活跃期所需时间较短,羊水粪染及产后出血情况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过程中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1%,与对照组的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跃期人工破膜能够缩短产程,提高分娩率,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姚红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西平县中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4个月随访期内观察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9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培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许昌县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6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每组43例,给予两组患者吸氧、原发病治疗、抗生素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参考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代春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对发病6h内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与介入治疗并比较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溶栓方法,观察组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的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 近期疗效:研究组50例中住院期间院内死亡2例,院内病死率为4%,血管再通率为96%;溶栓组50例中住院期间院内死亡10例,院内病死率为20%,血管再通率为80%,两组院内病死率与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对患者进行随访12个月对远期心脏事件进行统计,研究组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0.04% (5/48);溶栓组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0.00%(9/30);两组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发病6h内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疗效确切、安全,血管再通率高,心脏功能恢复更为良好,远期病死率低.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以目标乳酸水平和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脏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符合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中心静脉压(CVP)组和乳酸组,前6h,两组均按感染性休克的EGDT给予集束化治疗,之后中心静脉压组以CVP为指导进行液体复苏.结果 乳酸组患者与CVP组患者在CVP、呼吸机使用时间、氧合指数、血管活性药物用量、B型利钠肽(BNP)及72 h液体总量、病死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以CVP指导的液体复苏优于目标乳酸指导的液体复苏,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宗立永;寇会玲;赵衍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胃镜下喷大黄粉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遂平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4例胃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胃镜下喷大黄粉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胃镜下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并给予患者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24 h后再出血率及1周后隐血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h后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周后隐血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胃溃疡出血患者胃镜下喷大黄粉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再出血现象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龚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AMI的82例患者(观察组)和9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cTnⅠ、MYO、CK-MB检测,并对两组3种检测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cTnⅠ、MYO、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MI患者随疾病发作时间延长,cTnⅠ和CK-MB血清水平呈上升趋势,MYO呈下降趋势;3种检测指标以MYO出现峰值的时间短,其次为cTnⅠ和CK-MB.结论 血清cTnⅠ、MYO、CK-MB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6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MRI检查,由放射科医师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将其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I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6.4%,特异性为86.4%;诊断前列腺增生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2.4%.结论 MRI诊断前列腺疾病有较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徒手旋转胎头助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潢川县人民医院分娩的孕妇10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助产,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分娩,比较两组产妇顺产率、产伤率、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伤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徒手旋转胎头助产能够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伤及产后出血,保证良好的母婴结局.
作者:邓开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在危重型手足口病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1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重要脏器保护、退热及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 观察组在体温、C-反应蛋白下降方面优于观察组,PICU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在机械通气时间上,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作者:裴红莲;李玉萍;王雪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甲状舌管残留畸形的临床诊治方法及减少术后复发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小儿甲状舌管残留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在全身麻醉下行Sistrunk术治疗48例,行扩大切除术2例.结果 本研究患儿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标本均经病理学确诊,未发现恶变;随访0.5 ~2年均无一例复发.结论 完善术前检查,充分认知甲状舌管残留畸形的解剖学特点,正确的术前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规范的Sistrunk术式和良好的手术技巧才能保障彻底切除甲状舌管残留畸形,这是预防和降低术后复发的关键.
作者:魏华;丁勇;孔燕;王银春;李红权;卢秋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导致误诊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6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发生误诊的相关原因.结果 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无典型性临床症状,极易导致误诊发生.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晕厥、呼吸困难、咯血、咳嗽、胸痛等,且影像学特征呈现出多样性特点.结论 给予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及时、准确的诊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误诊现象,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段立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如何更好地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通过对2013年1月入住无陪护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与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无陪护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与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和配合行为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对无陪护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预防护患矛盾,改善护患关系,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更大的益处.
作者:张莉;许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选择性剖宫产对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商丘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5例足月儿患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自然分娩,观察组为选择性割宫产,并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5例中选择性剖宫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5例(84.6%).对照组为住院患儿10例(15.4%).选择性割宫产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患儿在住院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胎龄的增加,选择性剖宫产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剖宫产是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选择性剖宫产手术时机对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