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李丽

关键词:MRI, 前列腺疾病,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6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MRI检查,由放射科医师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将其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I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6.4%,特异性为86.4%;诊断前列腺增生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2.4%.结论 MRI诊断前列腺疾病有较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使用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其中45例给予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另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口服西地那非治疗,设为观察组.组内比较:分别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平均肺动脉压(PAP)、平均体动脉压(S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等临床指标;组间比较:比较治疗后两组的各临床指标;并观察比较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AP、氧合指数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P、PaO2、氧合指数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P、PaO2、氧合指数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过程中和用药后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动脉高压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口服方便,具有安全、便捷、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书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乳腺癌再发甲状腺癌(附1例报告)

    乳腺癌和甲状腺癌是两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性质的疾病,尤其是成年女性,是这两种疾病的高发人群.乳腺癌和甲状腺癌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这对于指导这两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近些年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治疗措施,其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通过1例典型的乳腺癌再发甲状腺癌的女性患者的报告,探讨其发生机理及治疗方案,以供临床工作者们学习和借鉴.

    作者:李洋;潘运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焦作市人民医院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缓慢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其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可以提高其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且治疗期间可明显降低如脑血管痉挛、脑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汤小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原因及诊治

    目的 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并探讨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焦煤集团中央医院收治的98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原因,探讨相关诊治过程.结果 98例患者中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6例,发病率为6.1%.临床分析得出,引起胃瘫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抑郁、焦虑,或术前存在胃流出梗阻.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易引起胃瘫综合征,临床应采用胃镜检查、X线消化道造影以及其他药物等治疗胃瘫综合征,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张卫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降酶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应用中药降酶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 将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4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70例),给予治疗组降酶丸治疗,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疗程2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降酶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好的降酶以及改善症状的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失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颜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时期应用纳洛酮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应用纳洛酮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疗效比较及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长葛市卫校附属医院诊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早期常规治疗,未应用盐酸纳洛酮)和观察组(早期应用盐酸纳洛酮),每组各40例,对两组伤后5d内呼吸、心律异常情况,伤后3d脑水肿程度,以及伤后2周GCS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伤后5d内呼吸、心律异常发生率显著降低,伤后3d脑水肿程度明显改善,伤后2周GC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李文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老年性胆结石48例

    目的 观察手术方法治疗老年性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普外科48例老年性胆结石手术患者的疗效.结果 48例中显效25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死亡0例,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 手术治疗老年性胆石症临床疗效较好,应结合其自身具体疾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式,并规范实施.

    作者:李云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86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治疗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186例经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25例食管癌患者发生各类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7例,急性呼吸衰竭5例,脓胸7例,乳糜胸1例,膈疝2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例.25例中治愈23例,死亡2例.结论 食管癌切除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其中以吻合口瘘及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多而严重.

    作者:仲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2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型过敏性紫癜易被误诊,腹痛程度轻重不一,但腹部体征与腹痛不平行,结合胃镜检查有指导临床治疗意义.结论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临床上不少见,在皮疹出现前易误诊、漏诊,胃镜检查有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麦隽;廖楚云;綦巧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生长抑素对胃肠动力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急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生长抑素对胃肠动力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生长抑素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机制.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间在禹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急性胰腺炎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氟尿嘧啶治疗,治疗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两组患者需同时接受缓痉止痛、增加营养、抗感染、胃肠减压和禁食等方面的支持治疗,经过5d治疗后,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腹胀症状、肛门排便排气情况、呕吐情况以及患者日平均胃肠减压引流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腹胀症状、肛门排便排气情况、呕吐情况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日平均胃肠减压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生长抑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肠动力,但是在改善胃动力方面效果不明显.

    作者:刘建庄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CA19-9、CA242、CEA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242(CA242)、癌胚抗原(CEA)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诊断中的联合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息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126例胰腺癌患者、63例胆管癌、63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检测其血清内CA19-9、CA242、CEA水平.结果 胰腺癌患者CA19-9、CA242、CEA水平显著高于胰腺良性疾病、胆管癌患者(P<0.05),三者联合检测特异性更为明显.结论 CA19-9单项检测能够增加胰腺癌诊断时的敏感性,CA19-9、CA242、CEA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其特异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导致误诊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6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发生误诊的相关原因.结果 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无典型性临床症状,极易导致误诊发生.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晕厥、呼吸困难、咯血、咳嗽、胸痛等,且影像学特征呈现出多样性特点.结论 给予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及时、准确的诊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误诊现象,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段立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诊治50例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科治疗5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急性阑尾炎症状及体征均不明显,病情重且进展快,易出现坏疽、穿孔及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老年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不典型,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联疗法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无效的非糜烂性反流病

    目的 观察黛立新+兰索拉唑+莫沙比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无效的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将96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黛立新+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莫沙必利+兰索拉唑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三联疗法对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无效的非糜烂性反流性有效.

    作者:胡充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碎裂QRS波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意义

    目的 分析碎裂QRS波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确诊为下壁心肌梗死,出院随访有完整心电图资料的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碎裂QRS波对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价值.结果 碎裂QRS波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敏感性高于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与病理性Q波相结合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敏感性更高.结论 碎裂QRS波与病理性Q波相结合能明显提高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作者:耿黎明;许献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滑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检查,病变部位为胃底贲门部16例,胃窦部57例,弥漫型20例,体部23例;胃壁增厚情况:局限性98例,广泛性18例;进展期胃癌94例,早期胃癌22例;远处脏器转移14例;胃癌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21例.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及胃镜结果均相符.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够明显提高胃癌的检出准确率,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胃癌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利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伴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清丰县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伴发心房颤动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西地兰后口服地高辛治疗,观察组加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治疗中胺碘酮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兆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纳洛酮与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

    目的 探讨纳洛酮与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中重度ACO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单用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昏迷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与高压氧治疗中重度ACOP疗效确切,可显著缩短患者昏迷时间,降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

    作者:程雪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6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6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肺癌患者、肺良性疾病患者各40例为甲组、乙组,选取40例同期体检正常患者作为丙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各组研究者血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糖链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结果 甲组CEA、CA125、CYFRA21-1、NSE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3种标志物联合检测中CEA+ CA125+ CYFRA21-1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联合检测方法,其次为CEA+ CA125+ SCCAg;两种标志物联合检测中,CEA+ CA125敏感性高于其他联合检测.结论 通过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肺癌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从而为临床尽早治疗提供准确依据,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洁平;李乐;董丽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601例住院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住院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对西平县人民医院2012年2601例住院孕产妇进行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结果 HBV感染118例,感染率为4.53%.其中HBsAg(+)、HBeAg(+)、抗-HBC(+)感染37例,感染率为1.42%;HBsAg(+)、抗-HBe(+)、抗-HBC(+)感染55例,阳性率为2.41%;HBsAg(+)、抗-HBC(+)感染15例,阳性率为0.57%;HBsAg(+)、HBeAg(+)感染3例,阳性率为0.11%;单独HBsAg(+)感染8例,阳性率为0.30%.结论 住院孕产妇感染HBV出现五种模式,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可能发生垂直传播,HBV感染情况不容忽视,应当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密切关注并采取措施防止母婴传播.

    作者:史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