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杨书强

关键词:西地那非, 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 肺动脉高压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其中45例给予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另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口服西地那非治疗,设为观察组.组内比较:分别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平均肺动脉压(PAP)、平均体动脉压(S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等临床指标;组间比较:比较治疗后两组的各临床指标;并观察比较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AP、氧合指数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P、PaO2、氧合指数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P、PaO2、氧合指数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过程中和用药后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动脉高压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口服方便,具有安全、便捷、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869例流产病例ICD-10编码逻辑核查分析

    目的 探讨流产ICD-10编码的错误情况,找出对策.方法 对869例流产病例在病案统计管理系统的综合查询菜单中设置逻辑条件进行核查,根据流产的临床诊断标准和ICD-10分类原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流产应该根据其目的、孕周、并发症和伴随疾病等具体情况进行分类.结论 逻辑核查可以批量对ICD编码进行质控,可以高效、精确地发现问题所在,提高编码准确率.

    作者:李仕林;沈洁;赵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人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佳时机.方法 选取天津市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急诊手术组和择期手术组.其中急诊手术组患者52例,包括30例早期急诊手术组患者和22例延期急诊手术组患者;28例择期手术组患者.两组患者年龄70~80岁,平均68.4岁,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 择期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急诊手术组为3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择期手术治疗方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急诊手术治疗方案,治疗时机较好.

    作者:聂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再给予中医内服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过程中咳嗽消失时间、哆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中不良反应均少而轻微,停药后均可自行恢复正常,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减少治疗时间,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86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治疗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186例经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25例食管癌患者发生各类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7例,急性呼吸衰竭5例,脓胸7例,乳糜胸1例,膈疝2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例.25例中治愈23例,死亡2例.结论 食管癌切除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其中以吻合口瘘及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多而严重.

    作者:仲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行相应手术治疗,经1年随访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1年,36例中恢复良好19例,中度残疾12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 早期诊断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对症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素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与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CNL)与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MCNL术和URL术治疗1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观察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URL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拔出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MCNL组;而术后结石清除率MCNL组优于UR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较大结石和近肾盂输尿管交界部位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建议采用MCNL术式治疗.

    作者:杨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整体效果

    目的 探讨如何更好地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通过对2013年1月入住无陪护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与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无陪护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与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和配合行为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对无陪护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预防护患矛盾,改善护患关系,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更大的益处.

    作者:张莉;许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出血风险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蕲春县人民医院确诊的急性缺血性结肠炎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记录两组治疗3d及治疗7d腹痛、便血缓解的例数;观察研究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变化;所有患者2周后均复查结肠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治疗3d及治疗7d腹痛、便血缓解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PT、APTT、血小板计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有4例低分子肝素钠注射部位出现直径0.5~1.0 cm皮肤瘀斑,其余病例无意外出血事件发生.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缺血性结肠炎有利于早期缓解腹痛、便血症状,明显提高治愈率,且出血风险小.

    作者:张周欢;胡志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T-钙黏蛋白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喉鳞癌组织中T-钙黏蛋白(T-cadherin)的表达情况,探讨T-cadherin与喉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55例喉鳞癌组织和55例癌旁组织中T-cadherin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T-cadherin在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87.27%,而在喉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仅为30.91%,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adherin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肿瘤分化和颈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负相关.结论 在喉鳞癌组织中存在T-cadherin的表达缺失或低水平表达,提示T-cadherin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鹏;谢景华;孟庆翔;何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期治疗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期治疗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93例,以产妇孕周差异为依据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31例,A组孕28~ 29周,B组孕30 ~31周,C组孕32~33周,对三组产妇的预期治疗时间、孕龄延长、新生儿体质量增加及围生结局进行对比.结果 B组产妇的预期治疗时间、孕龄延长、新生儿体质量增加均明显高于A、C两组(P<0.05),C组产妇的预期治疗时间明显高于A组(P<0.05),但两组产妇的孕龄延长、新生儿体质量增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孕周的增加,新生儿病死率及窒息率均有所下降.结论 给予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预期治疗能有效改善产妇新生儿的围生结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岳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探析

    目的 对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大量输血治疗的临床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患者成分输血后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值均较输血前显著升高(P<0.05),成分输血以红细胞悬液为主,其次为血浆、血小板以及冷沉淀等.结论 经合理的成分输血可有效满足大量输血患者的输血需求,提高患者的Hb、WBC、BPC值,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侯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肝吸虫病致肝硬化腹水治愈后50年随访仍存活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62岁,于1962年2月因严重肝硬化腹水,镜检大便发现大量密集的肝吸虫卵,诊断为肝吸虫病致肝硬化腹水.于1962年2月用氯喹啉治疗,每片0.25 g(含基质0.15 g),前30 d,2次/d,每次半片;后30 d,2次/d,1片/次,共服60 d,治疗结束后检查示大便虫卵未转阴[1].该药疗程长、疗效差、不良反应大,曾引起溶血性黄疸致死1例[2],引起合并症致死2例[3].随于1963年用硫酸二氯酚(日本产),50 mg/(kg·d),分3次口服,连服60 d,治疗结束后检查示大便虫卵未转阴.该药疗程长、疗效差、不良反应较多,但都能耐受[4].于1965年用油剂六氯对二甲苯治疗(重庆西南制药厂供应),0.1 g/(kg·d),连服5 d.服药后每天淘洗大便捡虫.服药第3天开始有少量成虫排出,停药后1~4d为排虫高峰,持续排虫13d,共排出成虫5027条.服药5d之内,排出的成虫体形完整,体内器官清晰可见,后期排出的成虫腐烂、变形,虫体后半段被胆汁染成蓝绿色(见图1).

    作者:万运松;张振彦;王德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亳州市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亳州市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2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地区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十二指肠溃疡(PU)、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和胃癌(GC).本地区贲门黏膜撕裂发病率较其他地方偏高.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年龄为中年组,其次是青年组,少的为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冬、春季,而夏秋季较少.结论 本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构成比与国内发病率基本一致,但MWS发病率高于其他地方,提示临床诊治过程中应加以注意.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可能与年龄、气候、季节、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

    作者:陆兴俊;房修罗;赵太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徒手旋转胎头助产的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徒手旋转胎头助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潢川县人民医院分娩的孕妇10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助产,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分娩,比较两组产妇顺产率、产伤率、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伤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徒手旋转胎头助产能够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伤及产后出血,保证良好的母婴结局.

    作者:邓开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内科腹痛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垣县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内科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内器官疾病占85%,腹腔外器官疾病占15%.常见病因为急性胃肠炎(30%)及胃十二指肠溃疡(25%).结论 内科腹痛病因较复杂,缺乏典型特征,诊断明确之前,应谨慎使用镇痛剂及抗生素.

    作者:刘新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瑞舒伐他汀与考来烯胺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与考来烯胺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40例和考来烯胺组40例,治疗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结果 治疗12周后瑞舒伐他汀组TC、LDL-C、T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来烯胺组TC、LDL-C下降,HDL-C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无明显变化.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考来烯胺均可有效调脂.

    作者:胡京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

    目的 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早期康复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之上接受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BI的ADL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相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运动能力,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杨富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期应用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许昌县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6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每组43例,给予两组患者吸氧、原发病治疗、抗生素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参考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代春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36例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进行治疗,B组34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吗啡啉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后,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4%,A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瑞敏;李波;杨亚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型农药中毒的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新型农药中毒的救治方法.方法 选取渑池县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46例新型农药中毒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救治方法.结果 46例患者中45例经救治,及时脱离了危险并痊愈出院,剩余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查找中毒原因及了解是何种药物中毒,正确评估中毒程度,彻底清除毒物,合理应用解毒药物,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杨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