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

杨富珍

关键词: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治疗, 基础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早期康复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之上接受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BI的ADL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相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运动能力,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h内溶栓与介入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发病6h内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与介入治疗并比较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溶栓方法,观察组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的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 近期疗效:研究组50例中住院期间院内死亡2例,院内病死率为4%,血管再通率为96%;溶栓组50例中住院期间院内死亡10例,院内病死率为20%,血管再通率为80%,两组院内病死率与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对患者进行随访12个月对远期心脏事件进行统计,研究组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0.04% (5/48);溶栓组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0.00%(9/30);两组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发病6h内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疗效确切、安全,血管再通率高,心脏功能恢复更为良好,远期病死率低.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胃镜下喷大黄粉治疗胃溃疡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胃镜下喷大黄粉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遂平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4例胃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胃镜下喷大黄粉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胃镜下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并给予患者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24 h后再出血率及1周后隐血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h后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周后隐血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胃溃疡出血患者胃镜下喷大黄粉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再出血现象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龚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联疗法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无效的非糜烂性反流病

    目的 观察黛立新+兰索拉唑+莫沙比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无效的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将96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黛立新+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莫沙必利+兰索拉唑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三联疗法对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无效的非糜烂性反流性有效.

    作者:胡充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焦作市人民医院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缓慢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其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可以提高其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且治疗期间可明显降低如脑血管痉挛、脑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汤小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周口市专科病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6例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1年后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年后,56例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46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40例;血清学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35例,HBeAg转阴10例,HBeAg血清学转阴8例.未发现较明显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不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梦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碎裂QRS波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意义

    目的 分析碎裂QRS波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确诊为下壁心肌梗死,出院随访有完整心电图资料的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碎裂QRS波对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价值.结果 碎裂QRS波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敏感性高于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与病理性Q波相结合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敏感性更高.结论 碎裂QRS波与病理性Q波相结合能明显提高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作者:耿黎明;许献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徒手旋转胎头助产的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徒手旋转胎头助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潢川县人民医院分娩的孕妇10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助产,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分娩,比较两组产妇顺产率、产伤率、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伤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徒手旋转胎头助产能够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伤及产后出血,保证良好的母婴结局.

    作者:邓开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妇科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洛阳市嵩县中医院妇科就诊的符合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的121例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措施.结果 21例联合手术中出现子宫穿孔2例,及时在镜下电凝血及缝合,避免了开腹处理.术后患者恢复正常,出院后随访,未发生与联合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使用避免了单一内镜的局限性,提高了安全性,应该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以突出其优势.

    作者:谢丽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探析

    目的 对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大量输血治疗的临床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患者成分输血后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值均较输血前显著升高(P<0.05),成分输血以红细胞悬液为主,其次为血浆、血小板以及冷沉淀等.结论 经合理的成分输血可有效满足大量输血患者的输血需求,提高患者的Hb、WBC、BPC值,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侯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绝经后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效果

    目的 观察绝经后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应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林州市人民医院于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绝经后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小剂量雌激素雌三醇治疗,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防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健康评分和阴道细胞成熟值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应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有明显的疗效,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婷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CA19-9、CA242、CEA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242(CA242)、癌胚抗原(CEA)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诊断中的联合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息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126例胰腺癌患者、63例胆管癌、63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检测其血清内CA19-9、CA242、CEA水平.结果 胰腺癌患者CA19-9、CA242、CEA水平显著高于胰腺良性疾病、胆管癌患者(P<0.05),三者联合检测特异性更为明显.结论 CA19-9单项检测能够增加胰腺癌诊断时的敏感性,CA19-9、CA242、CEA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其特异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安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4例急性肠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接受环丙沙星治疗,治疗组20例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显著改善13例,改善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显著改善18例,改善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治疗方便有效,经济实惠,且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乳腺癌再发甲状腺癌(附1例报告)

    乳腺癌和甲状腺癌是两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性质的疾病,尤其是成年女性,是这两种疾病的高发人群.乳腺癌和甲状腺癌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这对于指导这两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近些年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治疗措施,其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通过1例典型的乳腺癌再发甲状腺癌的女性患者的报告,探讨其发生机理及治疗方案,以供临床工作者们学习和借鉴.

    作者:李洋;潘运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对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长葛市中医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6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用时与住院时间,对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中,甲状腺全切除术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民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s-CRP水平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11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的格拉斯哥(GCS)评分分为轻型组(GCS 13~ 15分)37例、中型组(GCS 9 ~ 12分)35例、重型组(GCS3~8分)44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个时间段的血清hs-CRP含量.结果 各组在入院时,入院1、3、5、7、15 d 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明显高于轻、中型组(P<0.05),中型组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预后不良患者在入院时、1、3、5、7、15 d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结论 动态检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s-CRP水平对判定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向成;蒋福刚;周小沅;李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滑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检查,病变部位为胃底贲门部16例,胃窦部57例,弥漫型20例,体部23例;胃壁增厚情况:局限性98例,广泛性18例;进展期胃癌94例,早期胃癌22例;远处脏器转移14例;胃癌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21例.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及胃镜结果均相符.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够明显提高胃癌的检出准确率,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胃癌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利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性粒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诱导痰中的作用与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组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吸烟人数的增加,其发病率在全球亦有明显上升趋势,由于COPD的危害性比较大,严重者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研究表明,COPD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性粒细胞(PMN)是其主要的炎症细胞,PMN所致的炎症损伤与COPD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进一步探明PMN在COPD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诱导痰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特别是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

    作者:胡学术;王俊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诊治的42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和观察组(甲状腺全切除术),每组21例,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保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37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超声诊断结果.所有患者给予胸腔穿刺术,进行病理诊断,将该病理诊断结果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胸腔穿刺术病理诊断显示,37例患者中渗出液27例,漏出液1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渗出液19例,准确率为70.4%;漏出液8例,准确率为8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胸腔积液准确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尚晓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2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型过敏性紫癜易被误诊,腹痛程度轻重不一,但腹部体征与腹痛不平行,结合胃镜检查有指导临床治疗意义.结论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临床上不少见,在皮疹出现前易误诊、漏诊,胃镜检查有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麦隽;廖楚云;綦巧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