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h内溶栓与介入治疗的疗效比较

李海霞

关键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溶栓, 介入治疗, 效果
摘要:目的 对发病6h内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与介入治疗并比较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溶栓方法,观察组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的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 近期疗效:研究组50例中住院期间院内死亡2例,院内病死率为4%,血管再通率为96%;溶栓组50例中住院期间院内死亡10例,院内病死率为20%,血管再通率为80%,两组院内病死率与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对患者进行随访12个月对远期心脏事件进行统计,研究组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0.04% (5/48);溶栓组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0.00%(9/30);两组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发病6h内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疗效确切、安全,血管再通率高,心脏功能恢复更为良好,远期病死率低.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三支同时闭塞择期开通

    三支血管同时急性完全闭塞主要依据心电图、心肌酶、胸痛症状、冠状动脉造影,治疗先行强化三联抗栓、抗凝治疗,再综合患者整体情况,择期分次手术也很可行.1 临床资料1.1 基本病史:患者,男,52岁因“胸痛1月余,加重1d”于2010年4月29日入院,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6年;抽烟20年,每天20支;饮酒20年,每天100 ml.1.2 查体:体温36.5 ℃,心率87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1/60 mm Hg(1 mm Hg =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散在细湿哕音,心脏听诊律齐,各瓣膜未闻及心脏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李林华;曹晶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肾透明细胞癌并发微小病变肾病1例

    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男,65岁,以“双下肢水肿10 d”为主诉人院.现病史:10 d前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后出现双下肢水肿,伴尿量减少(具体不详),无肉眼血尿、尿频、尿急,无发热、皮疹、关节疼痛、口腔溃疡、脱发,遂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WBC 12.88×109/L,Hb 173 g/L,血小板(PLT) 291×109/L,中性粒细胞73.64%;尿常规:尿蛋白+++;生化:血清白蛋白(Alb) 20 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27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40 U/L,碱性磷酸酶(ALP) 138 U/L,血清总胆固醇(T-CHO)9.7 mmol/L,血尿素氮(BUN)14.9 mmoL/L,血肌酐(Cr) 134 μmol/L.肺部CT示:慢性支管炎,肺气肿,纵隔淋巴结肿大.全腹部CT示:上腹部未见明显变化,右肾占位(2.63 cm× 2.63 cm),左肾囊肿,给予“左氧氟沙星针,奈替米星针,丹红注射液,丹参川芎针”等对症治疗,效差,来我院就诊.门诊以“①肾病综合征;②右肾占位;③肺部感染”收入我科.自发病来,精神状态良,饮食、睡眠可,大便正常,小便量减少,每日约1000 ml,体质量增加20 kg.

    作者:张方杰;刘瑞琪;许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869例流产病例ICD-10编码逻辑核查分析

    目的 探讨流产ICD-10编码的错误情况,找出对策.方法 对869例流产病例在病案统计管理系统的综合查询菜单中设置逻辑条件进行核查,根据流产的临床诊断标准和ICD-10分类原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流产应该根据其目的、孕周、并发症和伴随疾病等具体情况进行分类.结论 逻辑核查可以批量对ICD编码进行质控,可以高效、精确地发现问题所在,提高编码准确率.

    作者:李仕林;沈洁;赵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西平县中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4个月随访期内观察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9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培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s-CRP水平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11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的格拉斯哥(GCS)评分分为轻型组(GCS 13~ 15分)37例、中型组(GCS 9 ~ 12分)35例、重型组(GCS3~8分)44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个时间段的血清hs-CRP含量.结果 各组在入院时,入院1、3、5、7、15 d 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明显高于轻、中型组(P<0.05),中型组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预后不良患者在入院时、1、3、5、7、15 d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结论 动态检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s-CRP水平对判定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向成;蒋福刚;周小沅;李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86例,以未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0例为对照组,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6例为观察组,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年龄、吸烟史、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尿酸血症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史、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尿酸血症等因素.

    作者:王先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肺癌头皮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1 病例报道患者,女,49岁,农民,因“确诊左肺小细胞癌5月余,发现头部肿块3个月”于2013年8月21日入院,患者5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咳少许白痰,偶带有血丝,呈间断性,伴有活动后气短,在当地诊所及卫生院予以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患者病情未见好转后就诊于我院,行胸部CT示:左肺中心型肺癌并上叶阻塞性肺不张.遂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左肺上叶管口新生物,完全阻塞支气管.病理示:挤压变形的异性细胞,提示小细胞癌可能.随后就诊于陕西省肿瘤医院行胸部增强CT:左肺中心性肺癌伴阻塞性肺不张,侵及纵隔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支气管镜:左肺上叶见有菜花样隆起并侵犯主支气管.病理诊断:(左肺)小细胞癌,免疫组化:Syn(+)、CgA(+)、TTF-1(+)、P63(-)、LCA(-)、CD56(+).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ECT:颅顶骨、第9胸椎、左侧骶髂关节异常骨代谢旺盛灶,考虑肿瘤骨转移.确诊为左肺小细胞癌广泛期,骨转移瘤.明确诊断后在该院予以EP方案化疗3个周期,每隔3周为1个周期[具体为足叶乙甙(VP-16)0.1g,第1~4天;顺铂(DDP) 40 mg,第1~3天].

    作者:周涛;王红侠;路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滑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检查,病变部位为胃底贲门部16例,胃窦部57例,弥漫型20例,体部23例;胃壁增厚情况:局限性98例,广泛性18例;进展期胃癌94例,早期胃癌22例;远处脏器转移14例;胃癌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21例.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及胃镜结果均相符.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够明显提高胃癌的检出准确率,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胃癌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利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6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MRI检查,由放射科医师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将其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I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6.4%,特异性为86.4%;诊断前列腺增生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2.4%.结论 MRI诊断前列腺疾病有较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2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型过敏性紫癜易被误诊,腹痛程度轻重不一,但腹部体征与腹痛不平行,结合胃镜检查有指导临床治疗意义.结论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临床上不少见,在皮疹出现前易误诊、漏诊,胃镜检查有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麦隽;廖楚云;綦巧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性病门诊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探析

    目的 分析性病门诊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方法 对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性病门诊自愿进行艾滋病检测的180例艾滋病咨询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提供免费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同时记录就诊者的临床检测结果.结果 就诊原因中,性接触及出现性病症状为主要原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出阳性5例,检出率为2.8%,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梅毒抗体阳性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检测后男女咨询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性病患者检测后咨询率明显高于未患性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性病门诊对性病患者开展检测咨询服务,有助于提高HIV感染的检出率,给予患者有效干预,对于艾滋病的防治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能够有效节约资源.

    作者:郑曙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整体效果

    目的 探讨如何更好地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通过对2013年1月入住无陪护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与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无陪护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与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和配合行为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对无陪护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预防护患矛盾,改善护患关系,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更大的益处.

    作者:张莉;许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Sistrunk术治疗小儿甲状舌管残留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甲状舌管残留畸形的临床诊治方法及减少术后复发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小儿甲状舌管残留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在全身麻醉下行Sistrunk术治疗48例,行扩大切除术2例.结果 本研究患儿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标本均经病理学确诊,未发现恶变;随访0.5 ~2年均无一例复发.结论 完善术前检查,充分认知甲状舌管残留畸形的解剖学特点,正确的术前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规范的Sistrunk术式和良好的手术技巧才能保障彻底切除甲状舌管残留畸形,这是预防和降低术后复发的关键.

    作者:魏华;丁勇;孔燕;王银春;李红权;卢秋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期治疗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期治疗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93例,以产妇孕周差异为依据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31例,A组孕28~ 29周,B组孕30 ~31周,C组孕32~33周,对三组产妇的预期治疗时间、孕龄延长、新生儿体质量增加及围生结局进行对比.结果 B组产妇的预期治疗时间、孕龄延长、新生儿体质量增加均明显高于A、C两组(P<0.05),C组产妇的预期治疗时间明显高于A组(P<0.05),但两组产妇的孕龄延长、新生儿体质量增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孕周的增加,新生儿病死率及窒息率均有所下降.结论 给予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预期治疗能有效改善产妇新生儿的围生结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岳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梗死康复治疗时机的探讨

    目的 探讨脑梗死进行康复治疗的时机对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总结鲁山县中医院收治的20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发病后3d即开展康复训练的150例为观察组,发病后15 d开展康复训练的50例为对照组.治疗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统计指标,比较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均值为(50.3±8.5)分,生活能力评分均值为(70.1±9.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发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作者:严传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在危重型手足口病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1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重要脏器保护、退热及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 观察组在体温、C-反应蛋白下降方面优于观察组,PICU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在机械通气时间上,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作者:裴红莲;李玉萍;王雪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36例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进行治疗,B组34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吗啡啉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后,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4%,A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瑞敏;李波;杨亚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徒手旋转胎头助产的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徒手旋转胎头助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潢川县人民医院分娩的孕妇10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助产,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分娩,比较两组产妇顺产率、产伤率、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伤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徒手旋转胎头助产能够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伤及产后出血,保证良好的母婴结局.

    作者:邓开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型农药中毒的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新型农药中毒的救治方法.方法 选取渑池县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46例新型农药中毒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救治方法.结果 46例患者中45例经救治,及时脱离了危险并痊愈出院,剩余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查找中毒原因及了解是何种药物中毒,正确评估中毒程度,彻底清除毒物,合理应用解毒药物,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杨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h内溶栓与介入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发病6h内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与介入治疗并比较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溶栓方法,观察组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的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 近期疗效:研究组50例中住院期间院内死亡2例,院内病死率为4%,血管再通率为96%;溶栓组50例中住院期间院内死亡10例,院内病死率为20%,血管再通率为80%,两组院内病死率与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对患者进行随访12个月对远期心脏事件进行统计,研究组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0.04% (5/48);溶栓组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0.00%(9/30);两组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发病6h内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疗效确切、安全,血管再通率高,心脏功能恢复更为良好,远期病死率低.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