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后发生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相关预测因素研究

孙辉;陈谦谦;徐勤成;孙晓斐;魏子秀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探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B 型钠尿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胱抑素 C( CysC)与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后发生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 CRT 的 DCM 患者36例,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静脉血检测 BNP、TNF-α、CysC 水平;术后随访1年,CRT 起搏器记录随访期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VT)、心室颤动(VF)的发生次数并经程控仪分析。结果共完成随访34例,其中无事件组23例(67.65%),VT/ VF 组11例(32.35%);两组相比较,仅 LVED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NP、LVEF、TNF-α、CysC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VEDD 是 DCM 患者 CRT 治疗后发生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准确的预测因子,没有发现 BNP、LVEF、TNF-α、CysC 与此有关。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4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巩义市人民医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认真整理分析。结果出血原因主要为门静脉高压导致胃部疾病(48.44%)、食管静脉曲张(26.56%)、重症胃黏膜疾病(12.50%)、消化道溃疡(7.81%)、消化道肿瘤(4.69%)。所有64例患者经过治疗,显效38例、有效20例、无效2 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导致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多种,明确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出血部位,并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景会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镜诊断和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镜诊断特点,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禹州市中心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收治的55例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针对性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人群(P <0.05);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胃镜下溃疡型21例、肿块型14例、结节型12例、浸润型8例。非霍奇金病患者45例、霍奇金病患者10例;T 细胞来源9例、B 细胞来源46例。给予患者积极针对性治疗后,3年以上患者生存率为32.7%(18/55)。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通过胃镜检查、病理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诊断,并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苏红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电视纵隔镜在纵隔肿物诊断及肺癌分期中的应用

    目的:对电视纵隔镜在纵隔肿物诊断与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未明确诊断的纵隔疑难疾病患者42例与疑似或确诊的肺癌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行电视纵隔镜检查与治疗,对诊断结果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手术死亡事件及术后并发症;42例纵隔有疑难疾病患者的电视纵隔镜确诊率为97.62%,48例疑似或确诊肺癌患者淋巴结分期判断准确率为100%。结论电视纵隔镜具有术野清晰、可靠安全等优点,可作为对纵隔肿物与肺癌进行临床诊断与分期的常规、有效诊断方法。

    作者:宋召喜;王宪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对24 h 脉压的影响,了解氨氯地平及替米沙坦对动脉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180例老年高血压1、2级患者,分为口服氨氯地平组及口服替米沙坦组,服用3、6个月,观察动态血压,比较服药前后的脉压(PP)水平。结果服用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24 h P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氯地平可能会减小血压变异性,增加血管顺应性。

    作者:任小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直肠冲洗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直肠冲洗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口市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 A 组与 B 组,A 组26例患者给予单纯保肛手术进行治疗,B 组34例患者在保肛手术治疗过程中给予直肠冲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近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过程中,B 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较 A 组小,生存率较 A 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中直肠冲洗治疗能够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刘跃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导乐陪伴联合导乐仪 GT-4A 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联合导乐仪 GT-4A 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在天津市第一医院分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导乐陪伴联合 GT-4A 镇痛,对照组单独采用导乐陪伴,不使用导乐仪。观察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分娩镇痛有效率、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与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2 h 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陪伴分娩联合 GT-4A 仪分娩镇痛效果好,产程短,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是分娩镇痛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孔笑楠;刘永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荧光支气管镜检查肺癌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荧光支气管镜( AFB)对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行AFB检查并终经支气管镜确诊的肺癌患者100例,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普通白光( WLB)和自体荧光成像(AFI)两种光源镜检查方式进行对比。结果112块呈恶性改变组织中,AFI漏诊3处,漏诊率为2.7%;WLB漏诊31处,漏诊率为27.7%。结论 AFB检查能提高中央型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可及早发现肺癌黏膜局部浸润,准确判断气道内肿瘤的侵犯范围,并能早期发现肺癌术后复发及支气管黏膜的转移。但该方法亦可引起一定的假阳性,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应注意鉴别。

    作者:王睿荣;徐曼;杨岚;魏亚芝;王周勋;王娟;王媛;巨永利;李媛;李彩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长葛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附属医院2012年9月至2013 年 9月收治的13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其意愿将其分为 A 组与 B 组,A 组88例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B 组42例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实行手术,并均痊愈出院,A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优于 B 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腹腔镜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其手术指标均优于开腹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史宝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近年在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住院的76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胸痛、胸闷、盗汗;发病部位左侧21例,占27.6%,右侧43例,占56.6%,双侧12例,占15.8%。胸水呈淡黄色或深黄色76例,分隔胸水呈暗红色血性4例,胸水常规示李凡他试验阳性71例,发病急性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逐渐以单核细胞为主,晚期以淋巴细胞为主。合并不同程度的肺实质结核病变68例,占89%。结论掌握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从而降低肺结核的传播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率。

    作者:周麟玲;徐胜楠;刘博;常爱娜;王海涛;张仁敏;刘宁;刘淑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儿童慢性咳嗽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对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接诊的120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儿中反复呼吸道感染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22例,细菌性肺炎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26例,胃食管反流13例,鼻窦炎12例,支气管异物 3例,结核感染1例,鼻后滴漏综合征20例。结论本研究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支原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鼻后滴漏综合征等。

    作者:许素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汤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阿托伐汀钙和马来酸依那普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降压有效率97.5%、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92.5%、血脂控制有效率90.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降压,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庭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26例报告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6例后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70 min;术中出血30~100 ml,平均50 ml。结论后腹腔镜单纯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不干扰腹腔内脏器、没有污染腹腔的危险,尤其适合于治疗无功能肾。

    作者:刘学进;张涛;熊建荣;朱要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临界病变中的应用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血管微细结构的识别能力,使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影像学技术应用于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介入诊疗过程中。其对协助医生诊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识别易损斑块、制定治疗策略、评估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疗效等多方面均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将简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作者:胡艳;肖践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分析

    目的: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内黄县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 A 组与 B 组,A 组46例给予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B 组34例给予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A 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 B组,手术时间明显较 B 组短,3个月后患者听力明显优于 B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 B 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铁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后发生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相关预测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B 型钠尿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胱抑素 C( CysC)与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后发生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 CRT 的 DCM 患者36例,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静脉血检测 BNP、TNF-α、CysC 水平;术后随访1年,CRT 起搏器记录随访期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VT)、心室颤动(VF)的发生次数并经程控仪分析。结果共完成随访34例,其中无事件组23例(67.65%),VT/ VF 组11例(32.35%);两组相比较,仅 LVED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NP、LVEF、TNF-α、CysC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VEDD 是 DCM 患者 CRT 治疗后发生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准确的预测因子,没有发现 BNP、LVEF、TNF-α、CysC 与此有关。

    作者:孙辉;陈谦谦;徐勤成;孙晓斐;魏子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Bmi-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对 Bmi-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与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结直肠癌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标本各50例,分别作为甲组与乙组,采取免疫组化法对两组标本中 Bmi-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 Bmi-1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Dukes 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甲组 Bmi-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乙组,甲组中低分化患者 Bmi-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分化与高分化,有淋巴结转移者 Bmi-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Dukes分期 C 期 Bmi-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 A 期与 B 期。结论 Bmi-1的异常表达可对结直肠癌的发病、进展予以反映,且在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李玉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重组人干扰素雾化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赛诺金)雾化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于扶沟县人民医院就诊的2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类药物常规治疗,连续3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赛诺金)雾化吸入,连续3 d。对比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吸入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显著,病程短,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方便、无痛苦,患儿及家属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邹爱玲;陈秋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价值。方法将100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囊肿剥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及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1次月经第3天,观察组 LH、FSH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组织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卵巢功能保留好。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 Ph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 Ph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8例 Ph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观察组,进行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后交替应用伊马替尼与化疗治疗;另选同期化疗治疗的18例 Ph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1 例,有效率为94.4%;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6例,未缓解7例,有效率为61.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联合治疗过程中骨髓抑制 4例,感染5例,对应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对照组骨髓抑制6例,感染6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性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 Ph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许惠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面肌痉挛面神经微血管减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面神经微血管减压用于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58例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进行医治的面肌痉挛患者,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面神经阻滞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及随访1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7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年后,实验组的复发率(6.90%)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明显,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

    作者:姬馨彤;赵峻波;马小二;薛俊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