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琴;戴秀珍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患者昏迷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镇平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196例昏迷患者,进行仔细诊断并合理抢救,分析其昏迷原因及处理效果。结果导致昏迷原因包括:脑血管疾病占32.7%、中毒占27.6%、糖尿病占20.4%、心血管疾病占14.3%、其他占5.1%。入院抢救后5级12例、3~4级180例、1级4例。结论引发急诊内科患者昏迷的因素包括脑血管疾病、中毒、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及时予以诊断治疗,能够确保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稳定,减少患者病死率。
作者:郭丛径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治疗对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伴有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滤过( HDF)组和血液透析( HD)组,经过8周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甲状旁腺素的变化。结果 HDF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甲状旁腺素较HD组下降明显( P﹤0.01)。结论 HDF能有效清除甲状旁腺素等中分子毒素,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效果优于HD。
作者:耿鹏军;刘柱;董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内黄县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出血,未发现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临床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不会引起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杜铁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在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兰考县人民医院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在药物治疗不佳的情况下给予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等改善情况等,同时进行B型尿钠肽( BNP)、C-反应蛋白( CRP)以及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的检查统计。结果经CRRT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16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1%。血浆BNP、CRP较治疗前有所降低。结论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可通过清除水分及溶质促进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水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尉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丁咯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丁咯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症状与体征评分变化及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神经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MNCV、SNCV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丁咯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明显改善神经症状、体征,增加神经传导的速度,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陆小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宫内妊娠28~34周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羊水过少孕妇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0.4 ml皮下注射和间苯三酚120 mg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组应用低分子肝素0.4 ml皮下注射,对照组静脉补液2000 ml。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羊水指数( AFI)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结果联合治疗组、低分子肝素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联合治疗组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三组孕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宫内妊娠28~34周羊水过少能显著增加羊水量,且不增加产后出血风险。
作者:徐颖媚;胡碧洪;向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 TCI)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于鄢陵县中心医院行LC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均为ASAⅠ~Ⅱ级。按给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TCI组( A组)和恒速输注组( B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插管时( T2)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低于基础值(T1),B组低于A组(P﹤0.05);A组丙泊酚、雷米芬太尼总用量均少于B组(P均﹤0.05);A组初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较B组提前( 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呼吸抑制及术中知晓。结论对老年LC术患者使用TCI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安全有效,有利于指导合理用药,提高麻醉安全性。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伴发疾病及临床治疗,总结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博爱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7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其发病诱因、首发临床症状、伴发疾病及治疗情况等。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发病诱因为感染,76.6%的老年患者同时有2种及以上的诱发因素;老年患者多以呼吸困难和咳嗽、咳痰为主要的首发临床症状;发病时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其他内科疾病,85.1%的患者同时伴有2种及以上疾病,以冠心病为主,但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往往有多个诱发因素和多个伴发疾病,而症状不典型,非特异性症状繁琐复杂;临床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联合用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适当休息与锻炼,正确的指导饮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仝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食管癌累积野照射与选择淋巴引流区照射的毒性反应与疗效。方法将60例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累积野照射组和选择淋巴引流区照射组。两组PTV照射50.4 Gy,共28次, PGTV照射59.36 Gy,共28次。两组均同期给予DF方案化疗2个周期。结果累积野照射组和选择淋巴引流区照射组1、2生存率分别是83%、65%和8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4,P=0.317)。累积野照射组和选择淋巴引流区照射组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和96.6%(2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7,P=0.335)。急性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时采用累积野照射与选择淋巴引流区照射疗效相同,急性不良反应相同,应进一步观察晚期损伤,放疗中应使用照射野较小的累积野照射。
作者:孙荣刚;张光斌;任润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预防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H型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发生率以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有效地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脑卒中发生率。
作者:慕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所导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ntreal Cngnitive Assessment)筛查轻度认知障碍( MCI),收集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根据MRI表现分为脑白质疏松( LA )、腔隙性脑梗死( LI )和 LA与 LI 并存( LA+LI )3种类型。结果共纳入150例,其中MCI组70例,非MCI组8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MCI组年龄、性别构成比与非MC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受教育年限显著短于非MCI组[(9.06±4.46)岁vs(11.48±3.51)岁;t=-5.116,P﹤0.001],而高血压病(71.4% vs 45.0%;χ2=8.325,P=0.004)、糖尿病(55.7% vs 40.00%;χ2=4.801,P=0.028)、高脂血症(48.5%vs 23.7%;χ2=9.552,P=0.002)、颈动脉硬化(42.8% vs 18.7%;χ2=6.871,P=0.010)、吸烟(34.3% vs 13.8%;χ2=6.581,P=0.011)构成比及总胆固醇[(5.26±1.26)mmol/L vs(4.56±1.23)mmol/L;t =3.326,P =0.001]、尿酸[(351.81±83.21)mmol/L vs(323.03±80.43)mmol/L;t=2.102,P=0.0371]水平显著高于非MCI组。结论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硬化、吸烟及教育水平较低是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MCI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牛智领;牛好敏;刘远洪;葛晓航;郝静;闫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焦作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88例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单用左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观察组采取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学差异。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T1、T2和T3时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时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具有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且能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菊意;周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 IVIG)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在兰考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98例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治疗组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指标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为65.3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的出血症状控制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的改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明显,且起效迅速,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代翠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甘露醇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重症脑血管病并发的脑水肿患者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辅助人血白蛋白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意识状态好转的起效时间及第1、14天的神经功能评分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意识状态好转的起效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人血白蛋白治疗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允琴;戴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淇县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8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纤维化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2%,对照组为8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血清纤维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纤维化各项指标变化程度均大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常学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通心络胶囊联合分时段给药治疗不完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将42例不完全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组采取联合分时段口服比索洛尔、通心络胶囊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美托洛尔、通心络胶囊联合口服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方案相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分时段给药治疗冠状动脉不完全心肌桥较美托洛尔、通心络胶囊联合给药的治疗方法显效率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好,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前景。
作者:杜秀娟;李旭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不同的降糖策略及清创时机对糖尿病足溃疡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快速降糖组及渐进降糖组,比较组间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足溃疡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不同降糖策略下溃疡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渐进降糖组比较,快速降糖组血糖达标早、低血糖发生频繁。两组患者清创越早,其溃疡愈合时间越短( P﹤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住院期间降血糖不应苛求血糖达标,应重视避免低血糖的风险,尽早行清创手术。
作者:程劲松;汪四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鼻内镜下治疗结构性鼻炎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汤阴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2例结构性鼻炎患者,其中鼻中隔轻度偏曲65例次,筛大泡34例次,中鼻甲气化22例次,中鼻甲曲线反常19例次,下鼻甲内伸18例次,钩突骨质增生或者向内偏曲14例次,下鼻甲肥厚伴随骨质增生14例次,中鼻甲骨质增生11例次。分别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经过6~18个月的随访,治愈例数为67例(81.71%),有效例数为12例(14.63%),无效例数为3例(3.66%);无效的3例患者均为下鼻甲肥厚伴随骨质增生者,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愈。82例患者中的4例患者出现鼻内结构粘连,及时分离换药后治愈。结论鼻内镜治疗结构性鼻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针对各种结构性鼻炎治愈率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范述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自体脂肪组织在外伤性鼓膜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来宿州市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进行治疗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49例,共计52患耳,所有患者均采用耳内镜下自体脂肪组织进行修补治疗。结果49例患者52患耳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小穿孔患者治愈率﹥中等穿孔患者治愈率﹥大穿孔患者治愈率,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耳内镜下自体脂肪组织鼓膜修补术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尤其适用于鼓膜穿孔直径较小、中央型穿孔患者的治疗。
作者:郝中平;肖嵩;王杏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牙素治疗牙合支托窝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将81例患者共198颗牙合支托窝牙本质敏感的天然牙随机分为脱敏组及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牙合支托窝脱敏后1d、1周、2周和3周时敏感程度的差异。结果患者的牙合支托窝脱敏后1 d、1周和2周时,脱敏组敏感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周时脱敏组敏感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护牙素治疗牙合支托窝牙本质过敏症可收到一定效果,但在脱敏后2~3周有必要再经行一次脱敏治疗。
作者:李培;李亮;许颖;任京雪;夏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