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冰;宋云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的镜下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细胞肺癌以男性多见,好发于中老年,男女比例为2.33∶1,多有吸烟史,常见症状为咳嗽、胸痛、咯血等,影像学表现以中央型多见.纤维支气管镜表现:管内增生型占52.2%,管壁浸润型占31.1%,管腔外压型占3.3%,混合型占13.3%.纤维支气管镜钳检90例,阳性率为100%;刷检89例,阳性率为8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细胞肺癌好发于中老年,且男性多见,多发于左肺,以管内增生型多见,钳检阳性率高于刷检,两者联合能提高诊断阳性率.
作者:张龙举;刘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术毕前应用镇痛药地佐辛对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呛咳程度、镇静程度的影响,探讨其在麻醉苏醒期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需要全身麻醉,ASAⅠ~Ⅱ级的肿瘤手术患者60例.根据手术结束前30 min用药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ontrol,C组)和地佐辛组(Dezocine,D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方案相同.以静脉注射芬太尼及丙泊酚、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以丙泊酚靶控,异氟醚吸入,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静脉给予单次剂量的地佐辛0.125 mg/kg或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术毕当达到拔管指征时,拔除气管导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拔管期各观察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的变化,呛咳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记录镇静评分,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MAP、HR值在拔管时及拔管后2 min在C组显著增高,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呛咳严重程度及发生率D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评分及导管拔除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25 mg/kg,能有效减轻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和气道反应,对术后呼吸运动无影响,且不影响患者苏醒.
作者:陈亚丽;杨菊玲;张义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颍县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2例有心房颤动病史的高血压病患者,同时以48例无心房颤动病史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对照,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血浆BNP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脏超声检测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变化可以作为高血压病患者房颤的发生、治疗以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同时还能进行临床病情评估.
作者:王春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难治性肺炎治疗的研究,评价支气管局部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难治性肺炎患者经纤支镜支气管局部灌洗治疗,并与同期不愿接受支气管灌洗局部治疗的难治性肺炎患者33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32例中显效10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4.4%;对照组33例中显效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30.3%.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支气管局部灌洗是治疗难治性肺炎的较好方法.
作者:王永;宁大米;韩明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孟鲁斯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92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吸入布地奈德;Ⅱ组口服孟鲁司特;Ⅲ组口服酮替芬.结果 孟钽司特组68例,治疗后显效5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9.7%;而地奈德组58例,治疗后显产3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77.6%;酮替芬组66例,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39.4%,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孟鲁斯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优于糖皮质激素及酮替芬,且患儿依从性好.
作者:薛东生;许惠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确诊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奥曲肽微泵注射和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疗程均为4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t=2.13,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较好,安全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峰;张汉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传统药物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研究组采用传统药物联合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为85.42%,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42%,对照组为16.67%,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十分重要,传统药物联合蓝光治疗效果确切,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优于传统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成分水蛭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改变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于发病第8天起,每天给予疏血通注射液4 ml,连用14 d.两组均于发病第14、21天行头颅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改变.结果 治疗组第14、21天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明显缩小(P<0.01).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促进出血吸收、缩小血肿周围低密度区,而且安全;非凝血功能障碍性脑出血稳定后可尽早应用.
作者:梁中奎;杨彦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社区健康促进在糖尿病前期患者管理中的干预效果,同时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促进模式进行探讨.方法 将121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为期2年的健康促进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行为指标和生化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经常锻炼率、血压控制率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餐后2 h血糖下降,干预组糖尿病年转化率较对照组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腰围、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科团队式社区健康促进干预患者依从性较好,可以改变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认知和行为,使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餐后2 h血糖下降、糖尿病年转化率下降.
作者:王黎霞;顾逸群;孙嘉曦;崔晓园;沈莉微;时秋;高伟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技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10年12月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60 min,术中平均出血450 ml;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1例,中转开腹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 d,无感染、胰漏及腔内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操作技巧的前提下,腹腔镜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作者:吕海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0 年1月至12月行孕期检查并住院分娩的16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方法 观察产程、接产;观察组80例采取导乐陪伴分娩,观察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 h 出血量、焦虑程度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 h 出血量、焦虑程度及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能促进产程进展,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解除或降低产妇的焦虑程度,减少新生儿窒息,从而有效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林春燕;朱伟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尉氏县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共100例,按入院顺序及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对两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学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E-cadherin蛋白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E-cadherin蛋白在5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5例导管内癌组织和13例乳腺囊性增生病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cadherin蛋白在乳腺囊性增生组织、导管内癌及乳腺浸润性导癌中表达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浸润性导管癌中其表达与病理分级、脉管浸润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结论 E-cadherin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作者:赵卫;陈芙蓉;任宏政;王磊;樊琳蕊;陈奎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68 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和常规多次皮下注射组,每组34例,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并对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CSⅡ组血糖控制良好,胰岛素用量较少、低血糖发生次数、血糖达标所需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更有效地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和血糖波动的发生.
作者:薛冰;宋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在早产发病中的作用及CRH水平在早产预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产、早产及抗早产药物治疗前后母体血浆中CRH水平的变化.结果 分娩时足月妊娠妇女母体血浆CRH高于早产妊娠妇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妊娠母体血浆CRH值明显高于先兆早产继续妊娠母体血浆CRH值,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早产孕妇经治疗后继续妊娠者母体血浆CRH水平明显回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H可能是人类分娩启动的触发因子,母体血浆CRH水平不仅可能预测早产,也可能成为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判断先兆早产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
作者:秦彩云;王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探讨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特征及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沂南县人民医院诊治的89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在不停止母乳喂养的情况下给予茵栀黄口服液配合蓝光照射治疗.结果 所有患儿全部治愈,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配合蓝光照射治疗母乳性黄疸退黄效果好,而且安全.同时又可继续母乳喂养,增加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促进了母婴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祖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复杂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的辨认及处理方法,以减少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方法 A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30例患者术中探查发现Calot三角分离困难、肝外胆管损伤几率较大时,则切开胆囊壶腹或体部,吸净胆汁、取出结石后从胆囊腔内辨认胆囊管开口位置,作为分离Calot三角的标志,若胆囊管可完全分离则予以钛夹夹闭或丝线结扎,若胆囊管粗短并紧贴胆总管而难以分离时,则于腹腔下缝扎胆囊管断端.结果 A组发生胆管损伤5例,B组无胆管损伤,两组在胆管损伤、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Calot三角分离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切开胆囊壶腹,从胆囊腔内辨认胆囊管开口位置,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利于胆囊管的识别等优点,可进一步减少肝外胆管损伤的几率.
作者:褚光平;刘强;袁林;肖亿;谭盛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QT间期离散度(QTd)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时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预后的评价.方法 将6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分为轻度(n=36)和重度两组(n=26),选择28例日龄、性别与窒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无窒息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cTnI,并在安静或睡眠情况下描记心电图,测定QTd值.结果 窒息组cTnI、QT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中cTnI可作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且QTd比cTnI对心肌损害的判断具有特异性.
作者:张慧勇;李树军;王团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SLIPA喉罩通气全麻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气管插管全麻做比较.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记录插管(罩)前(T0)、插管(罩)即刻(T1)、插管(罩)后5 min(T2)、气腹后15 min(T3)、拔管(罩)前(T4)、拔管(罩)即刻(T5)及拔管(罩)后5 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气道峰压(Ppeak),记录拔管(罩)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与T0时比较,T组T1 、T4 、T5时SBP、DBP 明显升高,HR增快,且相应时点均高于S组(P﹤0.05).②两组间SpO2 、PETCO2和Ppeak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组发生躁动、呛咳、咽痛的患者明显多于S组(P﹤0.05).结论 SLIPA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倪洪湖;刘永材;谢永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舒血宁2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4 d.治疗组采用舒血宁2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同时应用奥扎格雷8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4 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6%,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石晓岭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