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及乙肝病毒载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关系

张玲;潘虹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V-DN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血清乙肝病毒载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77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HB患者HBeAg阳性和阴性的血清HBV-DNA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95.65%和52.94%,HBeAg阳性和阴性的ALT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阴性组ALT与阳性组ALT的水平的高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表达阳性的各组中,乙肝患者血清HBV-DNA的载量与AST的水平的高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 与HBV-DNA 载量关系密切,HBeAg 阴转不表示病毒停止复制,ALT升高与HBV-DNA阳性有关,但与病毒载量多少无关.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饮食试指导,观察组15例实施个性化饮食干预.观察6个月后,将两组透析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活动耐力、透析伴随的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心力衰竭改善率为26.6%,贫血改善率为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性化饮食干预能有效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晓俐;周观彦;董金;汪凤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尔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疗效

    目的 探讨米非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的孕14~28周引产的183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羊膜腔内注利凡诺尔,同时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单纯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结果 观察组平均引产时间为(32±8)h,总产程(6.6±3.2)h;对照组平均引产时间为(44±8)h,总产程(12.0±2.8)h.观察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引产时间及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尔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使用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薇;周玲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安宫黄体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子宫大小、内膜厚度、血清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子宫前后径为(4.6±1.3)cm,子宫横径为(5.8±1.1)cm,子宫体积为(65.2±3.2)cm3,子宫内膜厚度为(2.8±0.3)cm、促卵泡生成素为(8.4±2.2)U/L,黄体生成素为(6.4±1.5)U/L,孕激素为(1.7±1.6)nmol/L,雌二醇为(108.3±1.2)pmol/L,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375%,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乔成敏;来君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门诊西药房275例药物咨询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郏县人民医院门诊西药房275例药物咨询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对我院门诊西药房的275例药物咨询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对门诊西药房的275例药物咨询情况中,对于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药物咨询相对较多,分别有56例(20.36%)、46例(16.73%)、40例(14.55%).对药物的临床疗效、药物的相互作用、用药时间等方面的咨询比例相对较高,分别有48例(17.45%)、45例(16.36%)、43例(15.64%).结论 掌握药物咨询的内容,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物服务,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刘刚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修复四肢关节部位巨痣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修复四肢关节部位巨痣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关节部位巨痣切除后的创面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修复,术后进行4~12个月随访.结果 所有巨痣患者关节部位移植皮片全部成活,无皮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植皮区、供皮区无明显瘢痕增生或挛缩,皮肤色泽及弹性与创周正常皮肤较接近,关节活动不受限.结论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是修复关节部位巨痣的较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代涛;赵为民;袁德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案,并总结护理对策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研究新野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83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76例(治愈率90.47%),好转3例,转院治疗5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在此病症上推广应用.

    作者:金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仅盲端肿大的急性阑尾炎声像图特征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典型表现是转移性腹痛、恶心、呕吐、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对92例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45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其中25例超声提示阑尾呈仅盲端肿大,经本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分析其声像图特征.

    作者:陈文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唑来磷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

    目的 观察唑来磷酸钠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57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应用唑来磷酸钠治疗后进行疗效分析,评定止痛效果、影像学及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变化.结果 唑来磷酸钠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治疗疗效评估有效率为73.7%,影像学评价有效率为66.7%,血清磷酸酶评价有效率为86.0%.结论 唑来磷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有效.

    作者:常占国;徐全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电子内镜与硬管食管镜结合取食管异物200例

    食管异物传统的诊治模式是用X线检查或吞钡棉X线检查确定异物存在及部位后,使用硬管食管镜取出异物.这种诊治食管异物模式在世界上已应用近百年.但这种模式有许多不足之处,如X线检查漏诊率高,硬管食管镜视野窄小等.

    作者:陈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临床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对策

    护理工作是有压力的职业,国内外学者早已认识到压力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护理工作压力对护士、医院、患者及家属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21世纪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风险,过度的压力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护士的出勤率、护理人员流动率,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1].

    作者:杜君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腹及经外阴超声检查在胎盘前置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经腹及经外阴超声在评价妊娠晚期胎盘状态的临床效果,以提高产妇围产期的保健水平.方法 对89例中晚期妊娠妇女行经腹超声检查,对提示为胎盘前置的可疑患者,经外阴超声进一步检查胎盘情况,同时进行产时诊断,然后比较两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经腹超声检查发现81例中晚期妊娠妇女确诊为胎盘前置患者,其中15 例经外阴超声检查及产时诊断均为胎盘位置正常,3例产时诊断为前置胎盘;经腹超声检查8例为可疑胎盘前置患者,再经外阴超声检查以及产时诊断均为胎盘前置,66例经腹超声检查和经外阴超声检查均诊断为前置胎盘,其中有29例胎盘前置患者在妊娠晚期胎盘位置转为正常,其余37例胎盘前置患者持续存在胎盘位置前置状态,并经产时诊断所证实.结论 经外阴超声追踪胎盘前置状态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经腹部超声,因此经外阴超声是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应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银屑病患者208例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采用目前世界使用较多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来完成.选取门诊患者208例完成问卷的询问及填写,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银屑病患者在尴尬选项的评分高,其次是生活麻烦、社交娱乐等.结论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其影响着患者的心理、治疗、社交、娱乐等各个方面,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同时也提示银屑病是一种心身疾病.

    作者:彭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0年01月至2011年08月期间,汝南县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其入院时、出院时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血尿素氮(BUN)水平进行检测,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与入院时患者的ALT(50.51±23.12)U/L、Cr(1.15±0.87) mg/dl和BUN(16.01±6.52)mg/ml水平相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出院时,患者的ALT(46.35±26.43) U/L、Cr(1.19±0.94)mg/ml和BUN(15.87±5.49)mg/ml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肝肾功能没有明显的损害,操作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新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312例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肺功能分析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及肺功能特点、治疗经过及转归情况,以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31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12例中男183例,女139例;年龄5个月~14岁,平均(6.7±2.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312例(100%),发热253例(81.1%),气促63例(20.2%),喘息82例(26.3%),胸痛24例(7.7%),肺外表现92例(29.5%);肺部有阳性体征133例(42.6%);血白细胞数正常149例(47.8%),轻度增高132例(42.3%);中性粒细胞数正常178例(57.5%),轻度升高82例(26.3%);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216例(69.2%);胸片肺实质阴影179例(57.3%),肺不张52例(16.7%);84例行胸部CT,表现为大片浸润影34例(40.5%),斑片状影21例(25.0%),肺不张11例(13.0%);76例行肺通气功能,52例(68.4%)有轻中度受损,多为小气道功能改变; 36例行支气管舒张试验,5例阳性(13.8%);40例支气管激发试验,8例阳性(20.0%).转归:住院时间(17±4)d,出院时治愈252例(80.8%),好转57例(18.3%),死亡3例(0.9%).随访(6.3±1.3)个月,出院时胸部CT有病变的33例患儿中病变基本吸收25例,仍有8例(9.5%)肺不张,肺通气功能轻中度受损的24例患儿中21例正常,仍有6例(25.0%)轻度受损,6例肺功能轻度受损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0例阳性,21例肺功能正常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1例(4.7%)阳性.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部分患儿可有肺通气功能受损,暂时气道反应性增高,临床大多预后良好,但对重度患儿可伴有肺不张、胸腔积液、肺脓肿及坏死性肺炎等,并可引起肺外并发症,甚至迁延不愈,应重视定期随访,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刘蓉;余静;李艳;谢坚;何晓芸;王敏;刘亚琼;吉庸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曲美他嗪片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片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将1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曲美他嗪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片,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观察患者半年中心绞痛发作的情况以及2年内进展为心肌梗死的情况.结果 联用曲美他嗪片治疗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进展为心肌梗死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美他嗪片能对抗交感毒性作用,改善缺血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维持跨膜钠-钾泵的正常转运功能,减少细胞内酸中毒以及钙超载,维持缺血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和减轻氧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从而缓解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许荣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和利巴韦林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利巴韦林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5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再给予盐酸氨溴索和利巴韦林氧气驱动雾化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5.3±0.9)d]显著低于对照组[(7.7±1.3) d](P<0.01),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但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和利巴韦林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焦凤兰;杨文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探查术在外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在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收治的40例具有急性腹痛、不同程度腹部压痛和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结果 40例全部在腹腔镜下获得诊断,漏诊2例,均为多发伤中的腹膜间位器官,确诊率95%,28例同时完成治疗,其中5例仅为置管引流,4例无需手术治疗,8例确诊后中转开腹,治疗率70%.漏诊2例,术后再次出现腹膜炎症状而开腹探查,1例出现肠粘连并发症.2例结肠肿瘤穿孔患者中转开腹后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结论 腹腔镜探查术是直观、准确、安全、微创的探查手段,其适用于一般辅助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急腹症患者,其作用不单在于明确诊断,而且兼有治疗作用,且术后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但中转率较高.

    作者:段立纪;杨云江;徐财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方法的选择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治疗方法 的选择.方法 对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其发病因素、早期临床症状进行的治疗方法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患者发病与9种因素有关,因饮食、高脂血症、酗酒等因素54例患者选择内科保守治疗,因胆道疾病、造成梗阻32例选择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因素多而复杂,根据其发病因素早期采取相应治疗方法,可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禹连付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危重,常需应用多种药物,且输液时间长,在抢救时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泵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经外周输液常导致静脉穿刺困难、液体外渗、静脉炎等情况的发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插入、导管尖端定位在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具有创伤性小、操作便捷、保留时间长和并发症少的特点,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肠外营养或输注刺激性、高渗性及黏稠药物患者[1].

    作者:兰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回顾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9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经应用左旋甲状腺素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依据观察内容对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并及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亚临床甲减治疗中积极应用左旋甲状腺素补充治疗可以预防甲减的进展,恢复机体功能,防止并发症发生及可以预防甲减的发生.

    作者:田艳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