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亮
目的 观察西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清洁及祛泡效果.方法 将在解放军152中心医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20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2例应用复方聚乙二醇4000散,研究组101例在应用复方聚乙二醇4000散的基础上加用西甲硅油,观察两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以及肠道内泡沫情况.结果 肠道清洁率肠道内无泡和少泡率研究组(94%)明显高于对照组(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的准备中可有效去除肠道内的泡沫,提高视野的清晰度.
作者:郭变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5例支原体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并设同期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6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感染有较好疗效.
作者:莫万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脾蒂结扎法在腹腔镜脾切除术(LS)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对8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4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其中3例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超声刀离断脾周韧带,丝线结扎并钛夹夹闭脾蒂,切除脾脏.合并胆囊结石者,同时切除胆囊.结果 12例均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02 min,术中出血平均90 ml,无中转开腹,术后2例切口皮下血肿.结论 脾蒂结扎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手术费用低,是易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手术结合微波侧方切断栉膜带与部分内、外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200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手术结合微波侧方切断栉膜带与部分内、外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200例,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200例全部治愈,无大便失禁等后遗症的发生,一次手术治愈率为100%.结论 采用手术结合微波的方法进行侧方切断栉膜带与部分内、外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效果好,术式操作简单,痛苦小,无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林立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女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对30例女青年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青年肺癌除呼吸道症状外,常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肿瘤多见于右肺,腺癌多见,周围型多见,与主动性吸烟关系不明显;肿瘤进展快,转移早,可手术率低.结论 女青年出现早期的呼吸道症状如刺激性咳嗽、胸痛、血痰或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头痛呕吐,应警惕肺癌.争取早期正确诊断,早期根治切除肿瘤,以提高女青年肺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建明;徐淑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68例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天晴甘美)150 mg加入到5% ~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68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100 ml加入到5%~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两组均1次/d,连续使用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恢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生化指标,无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庆杰;和振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2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病房资料完整的早产儿16例.入选标准: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500 g(其中<1500 g 9例,≥1500 g 7例),出现动脉导管未闭(PDA)症状,经超生心动图检查确诊为PDA,并排除先天畸形、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出生体质量(1650±128)g,胎龄(31.9±0.8)周.16例中超低出生体质量儿1例(6.25%),极低出生体重儿5例(31.25%),低出生体质量儿10例(62.5%).胎龄28~30周4例(25%),31~37周12例(75%).PDA发生均在生后3~7 d出现.开始治疗时间为PDA发生时间.
作者:林发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指征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三医院1996年10月至2009年10月甲状腺全切除术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甲状腺癌38例,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单侧切除术后对侧复发8例.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术后2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均治愈.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或伴有远处转移或良性病变但已失去正常甲状腺组织,为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主要手术指征.术中细致解剖是确保手术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陈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 病例报道患者,男,17岁,因肺结核于2010年5月10日入院治疗.患者既往药物过敏史:对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过敏.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每日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003041)15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8月2日输入约0.5 min突然出现抽搐、口唇紫绀、意识模糊,立即停用此组药物.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静脉推注,停止抽搐,又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加滴管,患者清醒,双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心悸,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吸氧,约5 min后上述症状缓解.4 h后体格检查:体温37.2 ℃,脉搏80次/min,呼吸35次/min,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作者:张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原因,总结预防措施.方法 探讨确山县第一人民医院2001年10月至2010年10月364例肝切除手术中69例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影响因素.结果 69例肝切除术后并发症,治愈65例(占94.2%),死亡4例(占5.8%),其中2例继发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1例继发腹腔感染死亡.结论 手术适应证的严格掌握,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巧,正确而充分的引流,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刘景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接受放化疗综合治疗的结果.方法 5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图像引导放疗联合NP方案化疗模式治疗.化学治疗方案采用NP方案(N:国产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使用;P:顺铂,25 mg/m2,第2~4天使用;28 d为1个周期),化疗从放疗开始第1天起同期应用,分别于第1、5周给予,放疗结束后巩固1个周期,共3个周期.图像引导放疗方法应用医科达Synergy医用直线加速器行图像引导放疗.中位放疗剂量62 Gy(55~69 Gy).结果 50例患者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 34例,稳定 6例,进展 4例,总有效率为80%.1年生存率为74%,4例(8%)患者出现NCI CTC≥3级放射性肺炎,16例(32%)患者出现放射性食管炎(Ⅰ~Ⅱ级).结论 图像引导放疗联合NP方案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季艳霞;康振桥;杨志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热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3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电切后行丝裂霉素(MMC)膀胱热灌注化疗.结果 34例患者中,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4例,好转7例,复发3例.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及膀胱区疼痛,肉眼血尿14例.全身反应少见.在6~24个月复发再次电切气化切除,随访期间内未发现恶变者.结论 经尿道电切联合MMC膀胱热灌注化疗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作者:唐中山;毛利峰;魏广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伤(DAI)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通过分析71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诊断标准、及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71例,死亡例13例(18.3%),植物生存状态12例(16.9%),苏醒38例(53.5%).结论 以亚低温冬眠疗法、神经节苷脂、安宫牛黄丸等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改善DAI患者预后有明显的的疗效,显著提高了重型DAI的苏醒率.
作者:井慎;李莫振;高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及青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儿科医生十分关注MP感染带来的诸多临床问题.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除呼吸道感染症状外还可有多系统损害.现收集我院近3年内合并肺外并发症的62例M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肺外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吴晓平;江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母亲妊娠期糖尿病的婴儿(IDM)生长发育情况,为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儿童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68例IDM进行了系统管理(IDM1组),与68例儿保科体检的正常婴儿(对照组)及60例非系统管理IDM(IDM2组)进行了比较,观察其体格、智能发育及气质类型进行了随访.结果 IDM出生体重与母亲孕期血糖控制水平有关;IDM1组围生期总的并发症明显低IDM2组(P<0.05),至1岁时体格发育达标率及智能发育均高于IDM2组(P<0.01)及与对照组近似;儿童1岁时气质评估无明显差异.结论 IDM母亲孕期控制血糖、婴儿出生后进行系统管理,可减少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及至儿童1岁时体格和智能发育接近正常儿;远期发育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璟;严学勤;高建慧;何淑华;栾峰;陈宇明;刘仲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起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36例髌骨骨折,疗效满意.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全部患者均获得临床愈合,无伤口感染、骨折端再移位、疼痛及断丝等并发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空心拉力螺钉钢丝张力带法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临床效果满意,提高了固定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避免了传统张力带固定的并发症.
作者:张光耀;景心国;姜大权;周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上蔡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2006年7月到2008年6月住院收治的91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 91例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13例,发生率为14.3%; ②临床诊断败血症与确诊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相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化脓性脑膜炎组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临床首发症状相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败血症常见并发症之一,脑脊液检查是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可靠指标.
作者:曹香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30例患者,对其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并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并且患者恢复情况较好.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确切.
作者:李桂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鼻肠管与鼻胃管喂养对有创通气患者中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进行创通气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鼻肠管喂养组和鼻胃管喂养组,观察喂养期间VAP的发生情况.结果 鼻肠管喂养组VAP发生率为30%,鼻胃管喂养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肠管喂养有利于减少有创通气患者中VAP的发生.
作者:张巨荣;王法霞;林转娣;粱结柱;蔡晶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由高血压导致的脑实质内出血性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及长期合并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老年人群.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造成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为急性血肿占位效应及血肿代谢物对周围脑组织的损害,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清除颅内血肿、降低周围脑组织的受压以改善颅内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继发性脑水肿成为外科治疗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外科治疗HICH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唐建勋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