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云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田中克典等人的研究小组,利用含有炔丙氧基的丙炔酯可选择性地与癌细胞内多胺发生酰胺化反应的原理,成功鉴别出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哺乳动物细胞内有20多种多胺,如精胺、亚精胺、腐胺等.多胺的浓度通过其合成与分解及在细胞内外移动,被严格控制在一定水平之内.带有正电荷的多胺与通常带有负电荷的RNA结合,促进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惊厥是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的结果,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大多数发生在急骤高热或者持续高热数小时后,复发率高[1].首发年龄越小越易复发[2].小儿高热惊厥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可使脑细胞损坏,严重者则易引起癫痫及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3].现在从急救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三个方而对小儿高热惊厥综述如下.
作者:刘文菁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针对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孕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门诊实施院工流产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与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孕妇应用心理护理效果明显,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紧张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术后身体恢复.
作者:白利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至今已成为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近些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在许多国家都呈现出上升趋势,无论给个人还是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诱发哮喘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环境因素、自身因素、遗传、心理、生理因素等.在人群的遗传因素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环境因素被认为是哮喘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本文就近些年来有关环境因素与哮喘之间的关系的调查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哮喘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管书兵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病人手术中应用硝酸甘油滴鼻降压的临床效果与特点.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124例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并通过随机样表法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每组患者各62例,对照组抽取的对象按照常规药物降压,即应用艾司洛尔降压.对照组抽取的62例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全部应用硝酸甘油滴鼻降压,探究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不同方法进行降压的效果与特点.记录两组年高血压病人手术患者在血压稳定后降压前即刻、降压半小时、停止降压后一刻的心率(HR)、血压(SBP、DBP、MAP)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应用硝酸甘油滴鼻降压后其开始降压时间为2.5±0.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常规降压时间为5.7±1.4min,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手术中应用硝酸甘油滴鼻降压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在高血压病人手术中快速的起到稳定和降低血压,舒张静脉和动脉,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荐和应用.
作者:陈伟;胡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分析和腹膜穿刺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在患者确诊后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分析CT影响诊断的准确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多层螺旋CT诊断,其中有被诊断为急性水肿型的患者有75例,被诊断为出血坏死型的患者有25例,诊断准确率为100.00%.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影响诊断的准确率较高,能有效诊断出患者的病变类型,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罗昌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析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脓毒症的治疗效果以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脓毒症患儿40例平分两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临床疗效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65% (P<0.05);治疗后,观察组检测出的CD3+、CD4+、CD8+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可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脓毒症,在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同时能有效提高免疫功能,有助于患儿的康复.
作者:廖霓;张国英;熊梓宏;周芹;王孟;赵亚凡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总结新的接产方法——“无保护会阴接产法”在降低和减轻助产士职业性腰背痛的效果.方法:分析造成助产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原因,针对传统接产法中造成助产士职业性腰背痛的主要因素进行改良,形成全新的,安全的、有效的“无保护会阴接产法”用于降低和减轻接产中因姿势不当造成助产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结果:“无保护会阴接产法”客观上明显减少了助产士侧颈,弯腰、托举、用力保护的接产状态及时间,减轻了因工作姿势不当造成腰肌慢性积累性损伤的因素.主观上助产士身体不适感也明显减轻.结论:“无保护会阴接产法”提高自然分娩,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能有效降低和减轻助产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提高了助产士生活质量在助产领域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陈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从水稻“种”出供人体使用的血清白蛋白终于从梦想一步一步走到现实.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获国家食品药品审评中心批准进入临床研究.这是湖北省首个获批临床的生物一类创新药,也是国际上第一个通过水稻来生产的一类创新药.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了解眼睑松弛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眼睑松弛症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参与本次调查的眼睑松弛症患手术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矫正效果,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55%.结论:对眼睑松弛症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时行双重睑设计切口,分析眼睑解剖结构,更利于术中操作,提高手术效果,不仅实现了疾病的治疗还达到了眼部美容之效,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谭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提供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5月-2015.5月间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普通组),进行手术期一般护理,于2015.7月-2016.8月间收治的30例患者(研究组),采取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措施.结果:研究组膝关节恢复有效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骨折愈合及肢体负重恢复用时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提供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措施,大部分患者表示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较高.且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主诉满意,患者骨折愈合及机体完全负重用时较短.
作者:章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成功破解鼻咽癌的全基因组图谱,这一突破性发现有助评估鼻咽癌病人的预后情况,并向鼻咽癌的个人化治疗迈出一大步.鼻咽癌是华南地区常见的癌症,也是一种极具侵略性的头颈癌.据介绍,鼻咽癌大多与感染EB病毒相关.由于缺乏早期病征,60%至70%患者于确诊时已届晚期,治疗效果较差.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要点和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124例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性护理)和实验组(手术室护理干预),各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较低,满意度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骨科患者切口感染,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作者:李桂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发病广泛、种类多的疾病之一,病情可轻可重,大大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随着新型微生物的出现,以及已知的微生物的不断变异,寻找新型的快速、便捷、准确的微生物检验方法是临床检验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课题.现有的微生物快速检验的方法也涉及到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多方面的技术.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临床资料,对微生物快速检验的技术作一综述.
作者:王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分析CT对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于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此次收治于我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B超检查,研究组患者给予CT检查,分析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部创伤患者,实施C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准确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唐洪勇;邓春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目前家庭医生同理心水平、签约病人的自强能力水平以及两者的相关因素,探索一种借助提高医生同理心来加强病人自强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运用中心服务效果评估量表,对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医门诊和全科门诊各600名患者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结果:比照全科门诊,家庭医生由于与病人的良好沟通能够让医生能更大程度的激起同理心,站在病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对病人表现出关心友善;家庭医生制度支持下慢性病签约患者的自强能力水平明显高出对照组的病人.数据分析发现家医制度的建设不仅仅要发展青年医生,也要发展资深医师;同时应注意到对家庭医生在常见慢性病方面都要展开系统培训.结论:同理心良好的医患沟通大大提升病人的自强能力.病人看诊医生后能够明白他们的健康问题,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并且能够提高面对、处理他们的身心问题的能力,避免盲目就诊及医疗资源的浪费,也使医患关系更和谐.
作者:殷秀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60例儿科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及观察组(风险管理)各80例,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5%,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13.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可作为优选护理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张筱莉;杨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对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利用调查问卷方法对我科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职的16位临床护理人员工作资料进行调查,对这一年间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本次探究中,意外针刺伤发生率是25.0%(4/16),主要发生时机为抽血之后以及各种注射后注射器处理时,约18.75%(3/1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是操作不够细心以及操作不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等自身因素.结论:临床上需要对护理人员专业的培养及进行进一步加强并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有效降低意外针刺伤发生率.
作者:陈安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用于药库药品供应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药库发放药品39800件为对照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药库方法药品43200件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观察两组药品使用、报损及去向.结果:观察组药品使用有效率(99.4%)及去向明确率(99.99%)均高于对照组,报损率(0.0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药库药品供应实施PDCA循环法,药品使用有效率增加,使用去向明确率提升,报损情况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金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快速、高灵敏且便宜的新型检测工具,不仅能直接检测到蚊子体内和人体体液中的寨卡病毒,还能区分寨卡病毒的非洲株和亚洲株,可更有效地追踪寨卡病毒的传播.寨卡病毒是一种虫媒传播病毒,与登革热、黄热病和西尼罗河病毒同属.寨卡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分为亚洲系和非洲系两大谱系.感染后常见症状包括发烧、疹子、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头痛和结膜炎等.孕妇感染可导致婴儿小头症等严重出生缺陷.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