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静;王慧森;刘明;魏征;梁瑞峰;李更生
象思维是中医学思维方式的核心,常被哲学家划分为非理性思维,但我们认为象思维具有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协同运作的特点,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非逻辑思维为主导的一种思维方式.象思维主要包括物象、意象、大象三个层次,物象层次中以直觉思维为先导,以逻辑思维为核心;意象层次中主要运用类比思维和直觉思维;大象层次中主要运用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等.大象层次是象思维区别于其他思维方式的关键所在,这个层次具有主客融合、体象融合两大特点.通过厘清象思维的思维特点,把象思维从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两个方面来阐释具有开放自我系统的作用;把象思维依照物象、意象、大象三个层次来阐释具有建立中医自信、突出心灵作用的意义.
作者:张翀;杨化冰;王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移植于特殊环境的间充质干细胞不易存活是制约其临床研究的首要问题.应激环境可诱导细胞自噬发生,并对细胞起到“双向”调控作用,即适度自噬可对细胞形成自我保护,使其处于相对稳态,然而应激因素同样会导致细胞自噬过度,诱发细胞凋亡,因此自噬对细胞存活存在利弊双重意义.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众多中药成分对应激条件下的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其机制还不够清楚,其功效的发挥可能与对细胞自噬的调控有关.本文就自噬对缺血、电离辐射、炎症等常见移植环境中间充质干细胞生存产生的影响及相关中药对移植环境中细胞自噬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程豪;刘永琦;骆亚莉;伍志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心康冲剂对心衰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方法:各组大鼠实验完毕后行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测,心脏切片行HE及免疫荧光染色,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大鼠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 D31)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明显下降,HE染色示血管形态轮廓模糊,免疫荧光染色示大量荧光点分布,ET-1、vWF、CD31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剂组、缬沙坦组心功能增强,HE染色示血管形态形态轮廓较清晰,免疫荧光染色示少量荧光点分布,ET-1、vWF、CD31水平下降.与缬沙坦组比较,高剂量组ET-1、vWF水平升高.结论:心康冲剂低、中剂量能保护心肌微血管内皮功能抗心衰.
作者:刘蓉芳;张辉;谭雄;聂孝平;刘建和;毛以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候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心脏功能形态学差异.方法:入选131例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肾素(PRA),超声学评价其心脏功能形态学情况.结果:AngⅡ:脾肾阳虚、水饮内停>痰湿壅盛>阴虚阳亢,且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D:脾肾阳虚、水饮内停>痰湿壅盛>阴虚阳亢,且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gⅠ、ALD、PRA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脾肾阳虚、水饮内停组患者左室后壁、室间隔厚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脾肾阳虚、水饮内停组患者EF、E/A、FS显著低于其他2组.结论:盐敏感性高血压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证RAS激活为显著,同时伴有更严重的心脏功能损害.
作者:褚瑜光;路士华;胡元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慢性盆腔炎多发于育龄期妇女,是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实时准确治疗而致病情迁延的炎性后遗症,以病程久、病情反复、拖延难愈为特点.因女性生活习惯、自身免疫力等个人因素,以及妇科手术增多、操作不严格等医源性因素,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独特优势,临床以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为治法,口服中药、中成药,适当配合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硬膏贴敷、中药熏洗等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李雨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将12例痰热壅肺证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在g__Enterobacter,g__Eubacterium,g__Eggerthella,f__Eubacteriaceae 4种菌群丰度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在改善患者COPD综合评估上有一定优势,可影响AECOPD痰热壅肺型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但这种改变与疾病改善关系还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刘璇;张治国;魏娟;童要志;赵晶晶;赵小鹏;王波;白雯;乔树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现代社会由痰湿体质导致的多种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脉诊作为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可以为疾病的不同阶段提供“同病异治”的辨证依据.笔者通过3种与痰湿体质关系密切的脉象——滑脉、弦脉、涩脉,来探讨痰湿体质不同阶段的脉象变化及特征.滑脉多见于痰湿证的初期,是痰湿患者的常见脉象;弦脉则见于痰湿日久、阳气始衰、生发不利的病证;涩脉见于老痰、顽痰、久病精亏血少、气血郁滞、变证百出的阶段.
作者:徐刚;魏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高血压病患病率仍在快速增长并呈年轻化趋势,故针对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十分迫切和必要.通过对近年采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代表性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从基础治疗、西医治疗、中药内服、针法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代表性观点作一综述,以期总结归纳出符合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特点的治疗方案,为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进一步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更可为慢性病年轻化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值.
作者:师润田;王振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研究中药降糖复方颗粒剂对KK-Ay小鼠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及机制.将KK-Ay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复方低、中、高浓度组5组各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二甲双胍组灌胃盐酸二甲双胍250 mg·kg-1,中药降糖复方低、中、高浓度组分别灌胃2 g·kg-1、4g· kg-1、8g·kg-1复方颗粒剂,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共12周.实验过程中检测小鼠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肾功能、糖基化终末端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及糖基化终末端产物受体(receptor of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表达,定期监测饮食、饮水量.于灌胃结束后取肾脏做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染色.研究结果发现,复方能改善小鼠多饮多食多尿症状,降低小鼠血糖、血脂,改善小鼠肾脏的病理形态学及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体内AGEs和RAGE有关.
作者:洪金妮;王学美;富宏;张宁;黎巍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观察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UUO)模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UUO组、厄贝沙坦组、保元排毒丸低、中、高剂量组各8只,假手术组只分离输尿管不结扎,其余均制备右侧UUO肾纤维化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灌胃14 d.于末次灌胃后收集24h尿液,眼眶采血,取右侧肾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分别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测法测肾组织E-cadherin、a-SMA表达.结果:UUO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均高于其他各组,肾小管、间质病变及纤维化重于其他各组,a-SMA表达强,E-cadherin表达弱.保元排毒丸低、中、高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均低于UUO组,肾小管、间质病变及纤维化程度轻于UUO组,a-SMA表达明显少于UUO组,E-cadherin表达高于UUO组.结论:保元排毒丸有改善肾脏纤维化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有关.
作者:王身菊;唐丽君;邵馨;朱美凤;郑宏香;陈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双参通脉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IRI)、西药组(DH)、中药低、中、高剂量组(GSG-L、GSG-M、GSG-H),灌胃4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模,测定心功能、病理变化、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内皮素(ET)、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评估心肌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检测心肌核转录因子-κB(NF-κB)、Iκκβ蛋白表达.结果:DH组、GSG各剂量组与MIRI组比较,心功能改善明显,DH组、GSG各组血清ET、MPO水平、心肌NF-κB蛋白表达明显低于MIRI组,GSH-PX、CAT水平、心肌Iκκβ蛋白表达明显高于MIRI组.结论:GSG可抑制大鼠心肌缺血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ET、MPO含量,抑制NF-κB蛋白表达,增加GSH-PX、CAT含量,提高Iκκβ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陈卓;李文杰;杨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循证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18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和治疗组各61例,对照组A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B在对照组A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组在对照组B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B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B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循证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占花;曹洪涛;任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当代吴门医派名老中医临证治疗便秘的病案情况,采用现代信息学技术深度挖掘其辨治便秘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根据研究诊断和纳入标准收集我院三位当代吴门医派名老中医门诊辨治便秘病例,并进行数字化采集和处理建立临床病历数据库,对病历基本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采用频数分析法研究便秘证型、方药治法分布用药频次和药性构成情况,关联分析法挖掘病-药配伍经验,复杂网络分析治疗便秘有效药对和药组,结合人机交互方法梳理、总结当代吴门医派名老中医辨治便秘的经验.结果:便秘证型分布呈现以气虚血瘀证、脾肾阳虚证和脾虚湿热证居多的趋势,临证常用全当归、炙甘草、生白术、内苁蓉、枳实等中药,以生白术-枳实、杏仁-槟榔、当归-肉苁蓉、升麻-枳壳、栝楼仁-杏仁为治疗便秘的5个常用的药对,元参-麦冬-火麻仁、厚朴-枳壳-大黄、生地-麦冬-玄参为治疗便秘的常用3个药组,分析核心处方发现理气健脾、辛润通络为治疗便秘主要治法.结论:当代吴门医派名老中医辨治便秘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用药侧重活血化瘀、辛润通络类中药;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资料数据挖掘,总结被名中医认可的诊疗规律和有效方药等信息,以利于青年医者继承名中医经验并临床推广.
作者:甄曙光;王晓鹏;乐音子;颜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建立长期肝郁脾虚证大鼠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模型.方法:用慢性束缚、塑料夹夹尾、慢性束缚+塑料夹夹尾3种方法诱导大鼠长期肝郁脾虚肥胖模型,筛选出佳方法后再对该模型进行更全面的考察和评价.结果:3种造模方法诱导出的大鼠肝郁脾虚症状均较明显,摄食量和体质量早期均显著减少而后期均有所增加.尤其是束缚+夹尾组大鼠后期体质量增加较稳定,于第8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束缚+夹尾法诱导的模型评价结果可见,体质量在第8周时超过正常对照组,血糖具有缓慢上升的趋势,TG升高,HDL降低,肝脏和肾脏指数增加,脾脏和胸腺则出现萎缩,血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酮水平增加,而葡萄糖输注率则降低.结论:长期慢性束缚加夹尾法能成功诱导肝郁脾虚证大鼠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这种方法具有成模后肝都脾虚症状明显、体质量增加较稳定,伴有血脂代谢和激素分泌的异常,同时出现胰岛素抵抗和免疫抑制现象,与人类因情志不遂导致的肝郁脾虚证相似.
作者:张旭;周珊;陈慧臻;高阳;朱宇溪;陈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鉴于整体观念、治未病与复方用药似乎并非是中医药学所独有,辨证施治也因为其作用非特异性而不被很多人所重视.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理念,在对中西医药学整体观念、治未病与复方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他们却确有不同,是由于二者的不同认识方法所决定与形成的.辨证施治——状态分析与处理是一种“多因素非线性分析与处理”的认识方法,不同于西医药学的“单因素线性分析与处理”,是中医药学的大特色与优势.转变科学观念,充分认识辨证施治在认识方法上的科学性与重要性,正确处理中西医药学关系,以促进中西医药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与结合.
作者:罗超应;罗磐真;王贵波;李锦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区别于西医学重要的学术特征之一.然而,“辨证”理论却是中医学中概念为模糊、争议多的理论,“辨证论治”所辨之“证”究竟所指为何?“辨证”与“辨病”又是什么关系?在历史长河中“辨证”理论是如何演进的?在临床实践中“辨证”理论又是如何具体运用的?这一系列问题始终都是众说纷纭,争议颇多.本文拟从“辨证”概念的辨析与理论学术源流角度,对中医辨证理论作一简要考察.
作者:张宇鹏;尹玉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狭义的腹诊专指腹部触诊,广义的腹诊包括胸部及腹部的望闻问按触等诊疗手段.腹诊在国内外应用广泛,但心脏疾病诊疗中应用不多.通过归纳总结古今中外医学典籍及科研文献发现,腹诊在心脏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典型心脏疾病诊疗中可作为辅助诊疗手段应用于临床,通过局部视诊、触诊、叩诊等方法了解心脏气血、功能;在非典型心脏疾病诊疗中,腹诊可作为疾病鉴别手段,通过腹诊胸胁部和脘腹部判断心脏、肝、脾、胃、腹内压等情况,间接完善心脏诊断指导中医治疗,应将腹诊作为心脏疾病常规诊疗手段之一并使其标准化.
作者:王宏芳;赵英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是通过研究天时气候、物候规律及其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以预测和防治人体疾病的一门学科.人体受胎孕期运气禀赋的影响而呈现出个体体质差异性,继而影响个体后天脏腑的盛衰和罹患疾病的倾向,成为疾病的根本成因.本文基于先天运气理论,从体质、脏腑角度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汲取古籍中的经验,创新运气理论指导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思路,在分析患者不同年运体质的基础上施以针灸治疗改善其预后.创造性地提出运气-体质-脏腑-针灸的临证思维,以体质为中介,五脏为中心,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先天运气,有效指导其针灸治疗和疾病防治.
作者:邹小秋;郑淑珍;汤顺莉;李月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清胃止痛微丸联合西药作为补救治疗方案对根除失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的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清胃止痛微丸,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枸橼酸铋钾,疗程10 d,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根除效果记录治疗前后症状并评分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3.33% (22/30),与对照组66.67%(20/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0天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停药后4周末,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与对照组96.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胃止痛微丸联合西药方案对根除失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是有效的补救措施,清胃止痛微丸有望替代铋3建立安全有效的中西药物结合补救治疗方案.
作者:余瑶;贾玉婷;徐晓雯;王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贴敷配合川椒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敷贴组、中药组.治疗组65例,在初伏、中伏和末伏分别取不同穴位药膏敷贴,敷贴期间同时口服川椒方,连服30 d为1个疗程;敷贴组与中药组50例分别仅用药膏敷贴穴位或仅服用中药川椒方治疗,各组均治疗1~3个疗程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敷贴组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随着疗程的增加,疗效逐渐提升.结论:三伏天穴位敷贴配合川椒方综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丽;贺严;高健生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