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肢大动脉损伤围术期护理

单廷芝

关键词:四肢, 动脉伤, 保肢,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大动脉损伤的患者保肢治疗及进行急救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36例四肢大动脉损伤患者机体变化早期救治处理,保肢手术后肢体血供的观察等进行总结.结果在血循环重建后,挽救肢体效果优良33例,发生感染2例,截肢1例.通过随访,功能评定良好.结论规范术前抢救处理程序,根据损伤部位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妥善保护伤肢,保证输液管道畅通,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eige综合征12例临床报告

    Meige综合征又称为特发性眼睑、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临床上极易误珍,现将我们诊治的12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高宏业;郭明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鹅头钉固定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鹅头钉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一组38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鹅头钉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组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愉快康复出院.结论积极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重视预防术后并发症和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护理的主要措施.

    作者:蔡华琼;欧秋燕;何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静脉用肌松药加机械通气抢救顽固性抽搐疗效观察

    四肢强直性抽搐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临床较常见.一般应用安定等静脉注射治疗有效,但在少数病人无效;而且顽固性频繁或持续抽搐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随时危及生命,必须立即终止抽搐发作.我们在应用止惊药物治疗无效后,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前提下,15例患者应用骨骼机松弛药(肌松药):维库溴铵(万可松)治疗,起到了良好的止惊效果,挽救了部分病人的生命,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炳强;童桂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如何从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发现右室梗死

    自1998年5月~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右心室(简称右室)梗死患者67例.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67例右室梗死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改变,旨在从中发现右室梗死的诊断线索,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光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CDI动态观察对乳腺增生症疗效的评价

    乳腺增生症是一类发病率很高,治疗周期较长的病变.因存在癌变的可能,在治疗中或间歇期都需要长期监测,并做出疗效评价.目前,对其疗效的评估,临床尚缺乏客观的手段.

    作者:高学忠;董树枫;袁素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儿结核病误诊72例分析

    小儿结核病由于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常易误诊.现将我院1998~2004年入院时被误诊的72例结核病人进行分析.

    作者:金可;王亦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8例治疗体会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围生期各种因素引起的脑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早诊断、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不仅可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还能减少存活者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现将2003年4月~2005年4月收治的68例HIE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芝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子宫内膜癌B超误诊原因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持续保持为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2倍[1],我院2004年3月~2005年9月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病漏、误诊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钱春蓓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置管引流难治性腹水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置管引流难治性腹水的护理体会.方法应用深静脉穿刺针进行腹腔置管引流腹水.结果经过对10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治疗的观察,疗效良好,感染机会及并发症少.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避免反复穿刺,患者痛苦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沈珏;董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重症哮喘的治疗

    重症哮喘是指哮喘急性发作期的重度和危重度患者出现休息时气短、体位为前弓位、体力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夜间不能睡觉[1].近年来有关老年哮喘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证实,>60岁的老年哮喘发病率为5%~7%,其中2/3左右为新发病例[2].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住老年(≥60岁)哮喘患者112例,其中重症哮喘47例,占同期哮喘住院患者的41.2%,现就重症哮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莫文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创伤性膈肌破裂围术期护理

    创伤性膈肌破裂是胸腹结合部严重损伤的一种类型,大多数病例合并有其他脏器的严重损伤,且易误诊、漏诊,病死率高[1].因此对这类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尤显重要,我院2002~2004年度收治22例膈肌破裂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八仙;张春斐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四肢大动脉损伤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四肢大动脉损伤的患者保肢治疗及进行急救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36例四肢大动脉损伤患者机体变化早期救治处理,保肢手术后肢体血供的观察等进行总结.结果在血循环重建后,挽救肢体效果优良33例,发生感染2例,截肢1例.通过随访,功能评定良好.结论规范术前抢救处理程序,根据损伤部位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妥善保护伤肢,保证输液管道畅通,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单廷芝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脑膜瘤手术8例观察护理

    脑膜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13.4%,仅次于胶质瘤[1,2].我院于2004年8月~2005年8月收治脑膜瘤8例.经治疗及护理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桂民;陈云秀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特点及科学护理要点.方法对106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治愈率83.9%,疗效满意.结论良好有效的救护措施能促进患者心身早日康复.

    作者:张梅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洛赛克合用痢特灵与丹参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近期疗效观察

    2002年1月~2005年8月,我们应用洛赛克合用痢特灵与丹参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PU)48例,现将其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维明;陈仲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体会

    本文总结了56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探索出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因素,现将手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青;刘平;时晓鑫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个急性并发症,它是因体内胰岛素缺乏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以往病死率很高.自1972年Soksen等人报告用小剂量胰岛素连续静脉滴注治疗以来,病死率大大降低.国内现多采用此法,现将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4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郭月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彩超导向下的射频消融治疗肝癌

    肝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ter ar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目前被公认为是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但经化疗栓塞后原有的肝动脉供血系统受到影响,侧支循环必然建立,而进一步化疗栓塞困难较大,从而影响了疗效,近年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技术开辟了肝癌介入治疗的新途径.我们将TACE和彩超导向下的RFA结合起来,寻求综合介入治疗肝癌的方法,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作者:蒋明;王天昌;王晓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一种常见并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近期许多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心律失常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对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共78例拟诊SAS患者的呼吸紊乱指数、夜间低氧血症与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进行观察,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蔡永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心静脉导管接可来福在心包置管引流中的应用

    心包积液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短期内积液迅速形成或大量积液可造成急性心包填塞,危及生命[1],中心静脉导管装置进行心包置管引流具有安全、创伤小、使用方便等优点[2~4],但置管后易出现导管阻塞现象[3],为克服以上缺点,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对52例心包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接CLC 2000型可来福无针式密闭输液接头,间断针筒抽吸心包积液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无一例发生阻塞现象,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新晓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