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袁士良“清化法”溯源与应用

袁保;杨静;翟金海;夏秋钰;花海兵;龚伟

关键词:清化法, 释义, 源流, 应用, 袁士良
摘要:袁士良教授是清末名医柳宝诒先生的再传弟子,故以柳宝诒先生所存医案中找出立论依据为切入,根据江阴地方区域特点和疾病谱特点,提出并具体阐述清化法在临床的具体应用.推崇“三因”,力主清化,活用温胆、异病同治,并立足湿热论治肝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肾阴阳转化”理论探讨“不及、太过”两类月经病的防治

    基于“肾阴阳转化”理论阐释月经周期的生理调节,继而运用“肾阴阳转化”分析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及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的渐进病理演变规律,将其归纳为“不及、太过”两类.针对两类月经病病理变化,遵循《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谨守病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宗旨,把“肾阴阳转化”理论贯穿两类月经病的始终,减少疾病演变,凸显“不及、太过”两类月经病防治的重要性.

    作者:贺晓霞;王若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于前瞻性注册登记研究的风热犯肺证4项炎症指标特征分析

    目的:通过对肺部和呼吸道感染风热犯肺证与痰热蕴肺证患者IL-1β、IL-4、IL-6、IL-8血液样本检测指标的特征分析,探求外感风热是否区别于痰热成为导致4项指标变化的本质原因.方法:采用前瞻性注册登记式研究方法,分析180例肺部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信息,采用倾向性评分方法控制混杂因素,通过对肺部和呼吸道感染风热犯肺证与痰热蕴肺证患者血液样本的炎性指标进行分析,探求外感风热是否区别于痰热而成为影响4项白介素指标变化的本质因素.结果:风热犯肺较痰热蕴肺对IL-1β3、IL-4、IL-6、IL-8指标的影响皆有显著意义.结论:现有数据显示,与痰热比较外感风热是影响IL-1β、IL-4、IL-6、IL-8的本质因素,但还需实验室基础研究及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于乐;谢雁鸣;王连心;常艳鹏;尤丽;易璐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络特征及传变规律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经络特征、体质类型、证候特点及传变规律.方法:采用中医经络检测仪诊断系统于透析前和透析6个月后进行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同期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辨证.结果:透析后患者体质以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和瘀血质为常见,证型主要以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透析后患者的自律神经系统、运动状态和体能等检测数据升高,代谢状态、精神状态、检测数据下降.透析前心经、大肠经、小肠经、胃经和膀胱经正值向上,容易患实证;而三焦经、脾经、肾经和肝经负值向下,容易患虚证或慢性病.透析后肺经、心包经和胆经基本处于正常能量区;其他经络处于相对低能量区或相对高能量区.结论:透析后患者向虚性体质转化,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为主要证型;经络检测结果基本上反映了上述体质和中医证候的变化规律,可为临床提供量化、客观的诊断依据.

    作者:李增变;张国胜;张玉霞;杨科朋;纠三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6(丙申)下半年:厥阴风木在泉

    运气理论中有主气、客气之论,主气又名地气,始于春木,终于冬水,居恒不变;客气又名天气,按照五运行的规律,从阴阳先后次序排定六步,即司天之气、在泉之气、上下左右四间气.客气与五运中的主运、客运一样,是运气理论的另一类章法,显示“阴阳之中复有阴阳”的理论.客气的动静,加在主气的时段之内,“上下相遘,寒暑相临”,变化顺逆,便由斯见了.翻开任应秋老师《运气学说》书后所附“六十年运气交司表”,在丙申年列为:“四气的主气太阴湿土,客气阳明燥金;五气的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太阳寒水;六气的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厥阴风木”.按照“主胜逆,客胜从”的规律,丙申年四至六气的客主加临均是相生关系极为顺遂,也就是丙申年的气候偏向性均以主气为主,而在3个时段内仅有客气的短暂影响.2016年下半年北京的气候变化情况是否如此,只有靠“神明为之纪”来回顾.

    作者:李俊龙;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从脾胃论治耳鸣探析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源泉,其中对耳鸣的论述达17处,清楚地解释了耳鸣的机理.《内经》认为脾胃失调是导致耳鸣的根本原因,而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失畅是引起脾胃失调的3个重要因素,因此通过调整饮食、睡眠、情志来调理脾胃是治疗耳鸣的关键.

    作者:曹祖威;岳凤娟;何伟平;刘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陆子贤“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评析

    陆子贤“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为温病学斑疹点睛之笔.此语滥觞于华佗“胃烂发斑”,且较之幸虚谷“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更具纲领性的指导意义.斑疹“和而不同”,陆子贤由“胃烂发斑”提出“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的贡献在于:立足于叶天士温病斑疹诊治模式,统合张仲景、叶天士寒温学术体系,把卫气营血、三焦、经络、脏腑辨证体系统一起来.陆氏寒温统一学术较之现代新安名医程门雪“伤寒本寒而标热,温病本热而标寒”“温病在伤寒基础上发展了清气热、凉营清热、清心开窍等法”的认识且各有时代特色,斑疹诊治应统合寒温学术及中西医病证结合.

    作者:金丽;郑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袁士良“清化法”溯源与应用

    袁士良教授是清末名医柳宝诒先生的再传弟子,故以柳宝诒先生所存医案中找出立论依据为切入,根据江阴地方区域特点和疾病谱特点,提出并具体阐述清化法在临床的具体应用.推崇“三因”,力主清化,活用温胆、异病同治,并立足湿热论治肝病.

    作者:袁保;杨静;翟金海;夏秋钰;花海兵;龚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黄芪多糖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多糖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线粒体膜电位、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活性及钙离子浓度等指标的影响,以探索黄芪多糖产生心肌保护作用的线粒体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35只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黄芪多糖预处理组、黄芪多糖后处理组、阳性药物腺苷对照组各7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测定心肌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活性、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及ROS水平等指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线粒体膜电位、mPTP的开放程度、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及ROS水平均显著升高,而经黄芪多糖处理后线粒体膜电位、mPTP的开放程度、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及ROS水平明显降低.结论:黄芪多糖可通过减轻钙超载,减少ROS产生,降低膜电位水平及抑制mPTP过度开放,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线粒体膜结构的破坏,保护线粒体功能,进而保护心脏舒缩功能.

    作者:范宗静;谢连娣;董巧稚;崔杰;刘洋;吴旸;逯金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论服药时间对山药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

    目的:分析服药时间对山药功效发挥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的方剂进行收载记录,收集山药方剂320首,以山药的服药时间为主线,用EXCEL对其进行图表分析.结果:山药服药时间与功效的关系具体表现为“饭后”补脾,“饭后“或“临卧”服用补肺益肾,“空腹”固肾.结论:服药时间对山药的功效发挥有较大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参考价值.

    作者:周滢;唐欣;舒承倩;周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羌活提取物对热敏通道TRPV1的影响

    目的:探讨羌活水提物和醇提物对热敏通道TRPV1的影响.方法:在瞬转人源TRPV1的HEK293细胞上,运用膜片钳技术测量羌活提取物对细胞跨膜电流的影响.结果:羌活提取物可激活TRPV1通道产生明显的跨膜电流,该跨膜电流与TRPV1激动剂辣椒素诱发的电流在电流密度和电流-电压关系各方面均类似;羌活水提物在生药1 g/ml时稀释10倍左右,对跨膜电流的影响达到大,并可以被TRPV1竞争性抑制剂辣椒素完全阻断.结论:羌活提取物中含TRPV1激动剂,该通道活化后产生的系列效应可能是羌活解表、止痛的重要分子机制.

    作者:刘珍洪;高琳;汪文来;赵红霞;高蔚;安致君;郭蓉;吴丹桐;Michael Xi Zhu;杨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秋季腹泻病因初探

    历版《温病学》教材中大都认为秋燥所致水泄如注般的大便泄泻是感受燥热之邪所致,甚至有“燥极而泽”“重燥则湿”之说,故对此说法提出了不同看法.并从燥热之邪的致病特点和各家治疗秋燥和小儿秋季腹泻用药的角度,对秋季腹泻的病因进行了谈讨.认为秋季腹泻之因不惟是感受燥热之邪,当同时兼有湿邪等才会导致每日10余次的水样泻.

    作者:赵桂芝;于兴娟;祝建材;王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脾益气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的理论机制探讨

    探讨健脾益气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作用,从CAG发病的中医病机基础、健脾益气方的立法处方架构、所含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病证结合的理论应用等角度进行分析研讨,认为脾胃虚弱为CAG的主要病机和病理过程;益气健脾方具有健脾益气、活血行气之效,其组方药物具有改善胃黏膜血流和胃分泌功能、保护胃黏膜屏障及抗癌变的药理作用,并基于“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理论和方法而发挥作用,其研究为健脾益气方对CAG发挥疗效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方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从气一元论分析中医元整体观及其科学性

    气一元论为中医学元整体观念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基础,故通过研究气一元论的演变并结合现代科学的生成整体论、混沌理论、耗散系统等内容阐释中医元整体观念的哲学基础并分析其科学性,以丰富中医理论体系内涵,为中医现代化研究开启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孟庆岩;相光鑫;颜培正;张庆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周超凡谈无毒中药的潜在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不仅指药物的毒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成瘾性、继发性反应以及引起后代畸形、癌症等.近年来,随着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在国内外的频繁报道,其安全性问题逐渐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周超凡教授为《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一生致力于中药安全性研究.他强调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同时应参考现代药理、毒理学研究成果,在重视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不良反应风险.

    作者:张玉辉;赵凯维;刘理想;杜松;于峥;金香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意识障碍患者静息态脑网络对针刺合谷、太冲穴的反应性研究

    目的:探讨意识障碍病人静息态脑网络对针刺合谷、太冲的反应性.方法:以后扣带作为种子点,做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然后对意识障碍病人静息态脑网络在针刺合谷、太冲前后的反应变化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默认网络和额硕网络.结果: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强度在针刺前后未发生显著变化,后扣带回与额顶控制网络中的额上回及缘上回的拮抗作用在针刺后显著增强.结论:针刺合谷、太冲可能对意识障碍病人负责内外部意识的2个网络之间功能交互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马淑娟;程玮涛;王宁;徐跃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关于建立大型标准中医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探索性构想

    随着中医药文化和卫生事业在国内外的迅速发展,中医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的宏伟目标需要中医英语标准化早日确立.而作为推动这一标准化的中医汉英语料库的建设,需要从徽观点状的探索阶段进入宏观系统的实施阶段.因此,倡导建立大型标准中医汉荚平行语料库,意在从语料库创建所需的前提条件和创建过程面临的诸多挑战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并预想标准语料库系统建成后带来的成果及影响,以期引起相关科研单位的注意,为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长足发展做出微薄力量.

    作者:窦川川;李婷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外科正宗》针法治疗痈疽经验

    对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在中医治疗痈疽方面的学术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外科正宗》中包含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其中中医外治法有针法、灸法、外敷、熨法、吹药等,而常用的外治法是针法和灸法.故主要从陈实功针法治疗痈疽经验方面进行总结,用以指导现代临床的应用,现将陈实功使用针法治疗痈疽过程中常用针具、针刺时机、针刺方法、针刺禁忌等方面进行总结.

    作者:张晓霞;吕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当归水煎液对刀豆蛋白A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当归水煎液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采用目内眦静脉注射ConA方法制备急性肝损伤小鼠致死模型,同时给予当归水煎液口服灌胃,观察小鼠生存率;制备急性肝损伤非致死模型,10 h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进行病理染色,3h、10 h后采用流式CBA(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方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造模3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 mRNA表达水平,造模6h后检测脾脏IFN-γ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onA模型组比较,给予当归水煎液治疗后生存率显著升高,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ALT、AST水平降低.当归水煎液治疗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2、IL-6和IFN-γ降低,肝脏iNOS mRNA表达水平降低,但对脾脏IFN-γ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作用.结论:当归水煎液对ConA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抗炎和保肝作用.

    作者:陈芯;马雅銮;李蕊;朱鏐娈;王宪波;张剑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丹枝饮对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枝饮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慢性盆腔痛疼痛缓解率、慢性盆腔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临床中医证候评分、抑郁状态评分、焦虑状态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符合标准的60名患者分为丹枝饮组和对照组,丹枝饮组采用自拟方丹枝饮治疗,对照组采用膈下逐瘀汤治疗,连续治疗21d,观察2组治疗前后慢性盆腔痛疼痛缓解率、慢性盆腔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临床中医证候评分、抑郁状态评分、焦虑状态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丹枝饮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3.4%,其中痊愈6.7%,有效56.7%,显效20%;丹枝饮可以减轻患者的慢性盆腔痛VAS评分,可以改善中医证候学评分、抑郁状态评分和焦虑状态评分.结论:丹枝饮可以改善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是临床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梁照;许琳;金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毫火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DP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毫火针,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治疗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多伦多临床症状评分(TCS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多伦多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结论:毫火针治疗DPN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潘秋;李硕;潘满立;王静飞;庞秀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