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归水煎液对刀豆蛋白A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陈芯;马雅銮;李蕊;朱鏐娈;王宪波;张剑平

关键词:当归水煎液, 刀豆蛋白A, 急性肝损伤, 细胞因子
摘要:目的:研究当归水煎液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采用目内眦静脉注射ConA方法制备急性肝损伤小鼠致死模型,同时给予当归水煎液口服灌胃,观察小鼠生存率;制备急性肝损伤非致死模型,10 h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进行病理染色,3h、10 h后采用流式CBA(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方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造模3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 mRNA表达水平,造模6h后检测脾脏IFN-γ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onA模型组比较,给予当归水煎液治疗后生存率显著升高,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ALT、AST水平降低.当归水煎液治疗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2、IL-6和IFN-γ降低,肝脏iNOS mRNA表达水平降低,但对脾脏IFN-γ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作用.结论:当归水煎液对ConA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抗炎和保肝作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主动脉形态及免疫调节因子HMGB-1、Foxp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主动脉HMGB-1、Foxp3表达及病理形态学影响,探讨其调节免疫因子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PF级Wistar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立普妥组、新血府逐瘀汤(NXFZY)低剂量组、NXFZY高剂量组及NXFZY+立普妥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NXFZY低剂量组新血府逐瘀汤9 g/(ks·d)、NXFZY高剂量组新血府逐瘀汤18g/(kg·d)灌胃,立普妥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 mg/(kg·d)水溶液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8周后HE染色后镜下观察胸主动脉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胸主动脉HMGB-1、Foxp3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新血府逐瘀汤可显著降低HMGB-1表达,升高Foxp3表达,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结论:新血府逐瘀汤可通过下调促炎因子HMGB-1、上调抗炎因子Foxp3表达,调节AS过程中促炎与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发挥抗AS的作用.

    作者:姜婷;纪文岩;隋永妮;刘妮娜;吉中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论服药时间对山药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

    目的:分析服药时间对山药功效发挥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的方剂进行收载记录,收集山药方剂320首,以山药的服药时间为主线,用EXCEL对其进行图表分析.结果:山药服药时间与功效的关系具体表现为“饭后”补脾,“饭后“或“临卧”服用补肺益肾,“空腹”固肾.结论:服药时间对山药的功效发挥有较大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参考价值.

    作者:周滢;唐欣;舒承倩;周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子》情志摄生思想探析

    老子的情志摄生思想寓有浓厚的哲学内涵,他所倡导的俭啬收敛、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谦下不争等观点对于中医情志养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成为后世诸多养生思想的泉源,在中医养生学著作中也有着生动体现.故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整理、归纳《老子》中所蕴含的情志养生理论,对名篇名句逐一解读,分析、梳理其对《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以及后世摄生思想的影响,深入挖掘中医养生观的哲学基础,并分析传统养生思想方法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岚;邹纯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面瘫的实验研究概况

    面瘫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适宜针灸治疗的病种之一,也是针灸科就诊量较大、主要的几个病种之一.针灸治疗面瘫有悠久的历史、系统的理论及成熟的临床实践.故旨在探讨近10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实验研究进展,从解剖形态学机制、神经电生理学、病毒学、血流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综述.针灸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张二超;李晓燕;刘志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丹枝饮对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枝饮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慢性盆腔痛疼痛缓解率、慢性盆腔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临床中医证候评分、抑郁状态评分、焦虑状态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符合标准的60名患者分为丹枝饮组和对照组,丹枝饮组采用自拟方丹枝饮治疗,对照组采用膈下逐瘀汤治疗,连续治疗21d,观察2组治疗前后慢性盆腔痛疼痛缓解率、慢性盆腔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临床中医证候评分、抑郁状态评分、焦虑状态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丹枝饮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3.4%,其中痊愈6.7%,有效56.7%,显效20%;丹枝饮可以减轻患者的慢性盆腔痛VAS评分,可以改善中医证候学评分、抑郁状态评分和焦虑状态评分.结论:丹枝饮可以改善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是临床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梁照;许琳;金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脾益气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的理论机制探讨

    探讨健脾益气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作用,从CAG发病的中医病机基础、健脾益气方的立法处方架构、所含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病证结合的理论应用等角度进行分析研讨,认为脾胃虚弱为CAG的主要病机和病理过程;益气健脾方具有健脾益气、活血行气之效,其组方药物具有改善胃黏膜血流和胃分泌功能、保护胃黏膜屏障及抗癌变的药理作用,并基于“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理论和方法而发挥作用,其研究为健脾益气方对CAG发挥疗效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方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治疗重症呕吐经验

    目的:呕吐是临床各科常见的消化道症状,西医常规治疗虽可暂时缓解其临床症状但易反复,且对重症呕吐往往效果不甚理想.笔者旨在运用传统中医探求治疗重症呕吐的有效方药,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和历代先贤临证经验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运用中医八纲辩证,采用审证用药的方法治疗重症呕吐.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重症呕吐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呕吐症状,减轻伴随症状,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郭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维吾尔医治疗冠心病方剂的“药-效-量”配伍理论及新方数据挖掘研究

    目的:采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治疗冠心病维吾尔医方剂的组方配伍理论进行数据挖掘.方法:以古方为线索,借助于现代统计软件,建立冠心病方剂的Microsoft Excel数据库,应用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和样本聚类方法,分析处方中高频药组的关联规则及其剂量关系,挖掘核心药物组合和候选新方剂.结果:符合标准的127首方剂进行统计,药物之间具有强关联规则(支持度≥17%、置信度≥75%)的药物组合21组,挖掘出10个核心药物组合,得到6首候选新方剂.讨论:挖掘的核心组合和候选方剂所谓“木排日亚提”的加减方,从结构可推断以强心为主药,配伍强筋、补脑、补肾以及相应成熟药的基本组方及其剂量配伍理论,继而为新药研发提供新方剂线索.

    作者:买买提依力·努尔买提;吐尔洪·阿西木;阿布都热依木·阿不都克里木;艾尼瓦尔·塔力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探讨

    通过查阅古籍文献中的中医经典理论,分析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是因六淫邪气、情志过极直接侵犯少阳,或传变至少阳,致使少阳胆气上逆,相火随之失位,于上生热化火,于下不温生寒;少阳三焦水道运行失常,生湿生痰,形成寒热错杂、以热为主,并且是以湿热夹杂虚寒为主,兼有中气虚而不运的基本病机.

    作者:冯学武;朱宝;宋瑞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外宣资料英译

    中医外宣资料的英译是中医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体,其外宣资料以信息型文本为主体,兼顾表情型文本和感染型文本,不同的文本实现不同的功能.故基于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探讨不同文本类型的中医外宣资料在英译时应采用的翻译策略.信息功能文本的英译应注意内容的表达、言简意赅,同时保留信息的时代性和历史性,而对于感染功能文本则需采用编译等翻译手段以诱导所期望的反应.

    作者:罗海燕;邓海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肾虚证骨质疏松与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索肾虚证骨质疏松与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去卵巢复制肾虚证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将Topgal转基因小鼠、野生型小鼠、Axin2基因敲除小鼠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于造模1个月后分离相应组织进行X-gal染色和细胞B-gal活性检测以及Micro-CT扫描分析骨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肾虚证模型组Topgal转基因小鼠肾脏组织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的活性均被明显抑制.Micro-CT检测结果发现,通过Axin2基因敲除可明显抑制小鼠去卵巢所致的胫骨骨量减少.结论:肾虚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病理机制与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失活密切有关,通过激活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可明显抑制肾虚引起的骨质疏松.

    作者:肖延华;唐德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方剂数据库顶层设计原则初探

    方剂是中医治病与养生的主要形式与手段,是中医理论与临床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方剂数据库利用电子手段组织、存储和检索的作品或资料集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电子手段组织方剂内容,有利于中医方剂的传播与利用,有利于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通过分析现有方剂数据库的特点,试总结方剂数据库整体设计的三个关键因素,即方剂源流的纳入、方剂的分类、方剂原生信息的处理,对方剂数据库的文献纳入、检索与利用功能的合理布局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作有益的探索.

    作者:孙海舒;李宗友;王映辉;李鸿涛;李敬华;于彤;李兵;王蕊;邱润苓;张一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黄芪多糖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多糖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线粒体膜电位、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活性及钙离子浓度等指标的影响,以探索黄芪多糖产生心肌保护作用的线粒体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35只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黄芪多糖预处理组、黄芪多糖后处理组、阳性药物腺苷对照组各7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测定心肌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活性、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及ROS水平等指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线粒体膜电位、mPTP的开放程度、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及ROS水平均显著升高,而经黄芪多糖处理后线粒体膜电位、mPTP的开放程度、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及ROS水平明显降低.结论:黄芪多糖可通过减轻钙超载,减少ROS产生,降低膜电位水平及抑制mPTP过度开放,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线粒体膜结构的破坏,保护线粒体功能,进而保护心脏舒缩功能.

    作者:范宗静;谢连娣;董巧稚;崔杰;刘洋;吴旸;逯金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6(丙申)下半年:厥阴风木在泉

    运气理论中有主气、客气之论,主气又名地气,始于春木,终于冬水,居恒不变;客气又名天气,按照五运行的规律,从阴阳先后次序排定六步,即司天之气、在泉之气、上下左右四间气.客气与五运中的主运、客运一样,是运气理论的另一类章法,显示“阴阳之中复有阴阳”的理论.客气的动静,加在主气的时段之内,“上下相遘,寒暑相临”,变化顺逆,便由斯见了.翻开任应秋老师《运气学说》书后所附“六十年运气交司表”,在丙申年列为:“四气的主气太阴湿土,客气阳明燥金;五气的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太阳寒水;六气的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厥阴风木”.按照“主胜逆,客胜从”的规律,丙申年四至六气的客主加临均是相生关系极为顺遂,也就是丙申年的气候偏向性均以主气为主,而在3个时段内仅有客气的短暂影响.2016年下半年北京的气候变化情况是否如此,只有靠“神明为之纪”来回顾.

    作者:李俊龙;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关于建立大型标准中医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探索性构想

    随着中医药文化和卫生事业在国内外的迅速发展,中医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的宏伟目标需要中医英语标准化早日确立.而作为推动这一标准化的中医汉英语料库的建设,需要从徽观点状的探索阶段进入宏观系统的实施阶段.因此,倡导建立大型标准中医汉荚平行语料库,意在从语料库创建所需的前提条件和创建过程面临的诸多挑战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并预想标准语料库系统建成后带来的成果及影响,以期引起相关科研单位的注意,为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长足发展做出微薄力量.

    作者:窦川川;李婷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于“形神合一”探讨心理内容在中医体质辨识中的重要性

    “形神合一”是中医学和中医心理学的重要思想,其内涵主张心身一体.中医体质理论兼顾生理和心理的阐述,正是对形神合一思想的体现.在形神合一思想指导下,辨识个体身心特征是中医体质研究的重要工作,其中生理与心理均是重要方面.现有中医体质辨识理论中,心理内容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在现有的中医体质量表中,对心理内容有一定重视,但各个量表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故基于形神合一思想,结合中医体质内涵,经理论探讨及文献研究,认为心理内容在中医体质辨识中有一定必要性,建议在今后中医体质量表编制中应补充心理内容,增加相应条目或以心理辨识配合体质辨识,以有利于心身合一辨识的临床应用.

    作者:徐祥芸;王昊;杜渐;李志荣;刘珍珠;巩亚男;杨秋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于“热饮”理论之清肺蠲饮汤治疗小儿肺炎热饮阻肺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肺蠲饮方治疗小儿肺炎热饮阻肺证的临床效果,验证“热饮阻肺”为小儿肺炎初期独立证型的理论假设.方法:将7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肺炎病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清肺蠲饮汤,对照组给予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疗程7d,西医治疗均参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1],比较2组疾病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单项证候及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疾病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主证积分(稀涎、肺部罗音)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中医次证积分及退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肺蠲饮汤组治疗小儿肺炎(热饮阻肺证)临床疗效显著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热饮阻肺证为小儿肺炎喘嗽初期的一个独立证型.

    作者:闫永彬;马淑霞;任献青;曾培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通腑解毒方改善严重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及短期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通腑解毒方干预严重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严重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取西医标准化方案+通腑解毒方每日1剂,连服7d;对照组采取西医标准化方案,同时监测2组治疗前后肠功能障碍评分及腹腔压力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可明显降低肠功能障碍评分,28 d总死亡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早期加用通腑解毒方,能够明显降低肠功能障碍评分,并可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作者:王旭升;范文君;吴志松;宋麦芬;王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太平圣惠方》纠误举隅

    北宋官修的医药方书《太平圣惠方》在当代缺乏完善的传本,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根据多种抄本互校增补的排印本,广受学界推崇,但其中仍存在缺字、字误等现象,不利于该书的使用.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征引的宋本《太平圣惠方》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故依据《证类本草》国内现存早的两大传本对《太平圣惠方》进行纠误.

    作者:周云逸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秋季腹泻病因初探

    历版《温病学》教材中大都认为秋燥所致水泄如注般的大便泄泻是感受燥热之邪所致,甚至有“燥极而泽”“重燥则湿”之说,故对此说法提出了不同看法.并从燥热之邪的致病特点和各家治疗秋燥和小儿秋季腹泻用药的角度,对秋季腹泻的病因进行了谈讨.认为秋季腹泻之因不惟是感受燥热之邪,当同时兼有湿邪等才会导致每日10余次的水样泻.

    作者:赵桂芝;于兴娟;祝建材;王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