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提依力·努尔买提;吐尔洪·阿西木;阿布都热依木·阿不都克里木;艾尼瓦尔·塔力甫
目的:观察仙芪方治疗肾脾两虚型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肾脾两虚型ED患者6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应用仙芪方,对照组应用他达拉非,2组均用药6周,观察统计干预后肾脾两虚型ED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经过6周干预,试验组IIEF-5评分、中医证候评分、TSS评分分别为(18.34±1.08)分、(0.72±0.55)分、(0.62±0.47)分、(0.74±0.52)分、(0.69±0.51)分、(43.34±2.09)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IIEF-5评分、中医证候评分、TSS评分分别为(23.20±1.17)分、(1.51±0.78)分、(1.36±0.76)分、(1.34±0.72)分、(1.45±0.82)分、(59.20±2.17)分,IIEF-5评分、T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仙芪方可提高肾脾两虚型ED患者IIEF-5评分、TSS评分并改善临床伴发症状.
作者:吴秀全;王福;高庆和;余国今;张修举;张继伟;曾银;邱峻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探讨健脾益气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作用,从CAG发病的中医病机基础、健脾益气方的立法处方架构、所含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病证结合的理论应用等角度进行分析研讨,认为脾胃虚弱为CAG的主要病机和病理过程;益气健脾方具有健脾益气、活血行气之效,其组方药物具有改善胃黏膜血流和胃分泌功能、保护胃黏膜屏障及抗癌变的药理作用,并基于“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理论和方法而发挥作用,其研究为健脾益气方对CAG发挥疗效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方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考察“半萎贝及攻乌”反药组合对制川乌镇痛效果的影响并探索相关机制.方法:基于甲醛足底皮下注射致病模型,检测致痛小鼠给药后2个时相的舔足时间,明确制川乌和法半夏、栝楼、川贝母、浙贝母、白及各单药及1∶1、1∶2和1∶3配伍组合的镇痛效果,并通过联用κ阿片受体激动剂U-69593或拮抗剂Nor-BNI以及ELISA检测致炎足NO、PGE2和TNF-α含量方法,进一步分析相关作用机制.结果:制川乌单用能明显缩短致痛小鼠2个时相的舔足时间,配伍法半夏、栝楼、浙贝母和白及后此作用减弱,呈量效关系.制川乌联用Nor-BNI后可使舔足时间延长至不给药的状态;联用U-69593后舔足时间比之前缩短,再配伍法半夏、白及后舔足时间明显延长;制川乌单用能明显降低甲醛致痛小鼠炎症足中NO、PGE2和TNF-α的含量,配伍法半夏、栝楼、浙贝母和白及后相关因子含量升高.结论:降低乌头的镇痛功效可能是“半蒌贝及攻乌”反药组合相反的具体表现之一,其机制与干扰κ阿片受体活化及增高炎症局部促炎介质含量有关.
作者:汪倩倩;孙丹妮;刘春芳;王超;王慧;孙丛丛;何莲花;林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中医药文化和卫生事业在国内外的迅速发展,中医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的宏伟目标需要中医英语标准化早日确立.而作为推动这一标准化的中医汉英语料库的建设,需要从徽观点状的探索阶段进入宏观系统的实施阶段.因此,倡导建立大型标准中医汉荚平行语料库,意在从语料库创建所需的前提条件和创建过程面临的诸多挑战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并预想标准语料库系统建成后带来的成果及影响,以期引起相关科研单位的注意,为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长足发展做出微薄力量.
作者:窦川川;李婷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基于“肾阴阳转化”理论阐释月经周期的生理调节,继而运用“肾阴阳转化”分析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及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的渐进病理演变规律,将其归纳为“不及、太过”两类.针对两类月经病病理变化,遵循《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谨守病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宗旨,把“肾阴阳转化”理论贯穿两类月经病的始终,减少疾病演变,凸显“不及、太过”两类月经病防治的重要性.
作者:贺晓霞;王若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服药时间对山药功效发挥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的方剂进行收载记录,收集山药方剂320首,以山药的服药时间为主线,用EXCEL对其进行图表分析.结果:山药服药时间与功效的关系具体表现为“饭后”补脾,“饭后“或“临卧”服用补肺益肾,“空腹”固肾.结论:服药时间对山药的功效发挥有较大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参考价值.
作者:周滢;唐欣;舒承倩;周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组合规律.方法:采集VD患者95例依据中医辨证量表(SDSVD)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比较各证候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构成差异,分析各证候出现率及证候组合方式,对证候积分进行相关矩阵分析.结果:VD患者各证候间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构成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D患者证候出现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腑滞浊留证>气血亏虚证>火热内盛证>肝阳上亢证,出现率分别为86.32%、56.84%、54.74%、45.26%、40.00%、33.68%、32.63%.其中单证占8.42%,两证组合占14.74%,三证组合占25.26%,两证组合以肾精亏虚证+瘀血阻络证出现多,三证组合中以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出现多.证候相关矩阵分析显示,火热内盛证与肝阳上亢证相关性大,其次为腑滞浊留证与痰浊阻窍证均呈正相关.结论:VD的证候主要以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为常见,证候组合以虚实夹杂为其主要特点,肾虚血瘀痰阻为其基本病理机制;证候积分相关矩阵分析提示,清肝泻火有助于平肝潜阳,合理采用通腑降浊法有助于化痰开窍醒神.
作者:王玮;于文涛;聂金涛;蓝纯英;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羌活水提物和醇提物对热敏通道TRPV1的影响.方法:在瞬转人源TRPV1的HEK293细胞上,运用膜片钳技术测量羌活提取物对细胞跨膜电流的影响.结果:羌活提取物可激活TRPV1通道产生明显的跨膜电流,该跨膜电流与TRPV1激动剂辣椒素诱发的电流在电流密度和电流-电压关系各方面均类似;羌活水提物在生药1 g/ml时稀释10倍左右,对跨膜电流的影响达到大,并可以被TRPV1竞争性抑制剂辣椒素完全阻断.结论:羌活提取物中含TRPV1激动剂,该通道活化后产生的系列效应可能是羌活解表、止痛的重要分子机制.
作者:刘珍洪;高琳;汪文来;赵红霞;高蔚;安致君;郭蓉;吴丹桐;Michael Xi Zhu;杨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意识障碍病人静息态脑网络对针刺合谷、太冲的反应性.方法:以后扣带作为种子点,做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然后对意识障碍病人静息态脑网络在针刺合谷、太冲前后的反应变化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默认网络和额硕网络.结果: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强度在针刺前后未发生显著变化,后扣带回与额顶控制网络中的额上回及缘上回的拮抗作用在针刺后显著增强.结论:针刺合谷、太冲可能对意识障碍病人负责内外部意识的2个网络之间功能交互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马淑娟;程玮涛;王宁;徐跃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袁士良教授是清末名医柳宝诒先生的再传弟子,故以柳宝诒先生所存医案中找出立论依据为切入,根据江阴地方区域特点和疾病谱特点,提出并具体阐述清化法在临床的具体应用.推崇“三因”,力主清化,活用温胆、异病同治,并立足湿热论治肝病.
作者:袁保;杨静;翟金海;夏秋钰;花海兵;龚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客观评价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检索各文献数据库创库至今所有针灸治疗本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Jadad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分,运用Revman 5.3辅以STATA 13.0软件对其有效率效应结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5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累计5865例病例.温针、电针及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本病疗效分别优于对照组.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本病疗效分别优于封闭治疗、口服西药和单纯推拿,总有效率方面针灸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电针、普通针刺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对照组,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本病优于封闭疗法、口服西药及单纯推拿,可综合推论针灸治疗本病具有良好疗效,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强本结论.
作者:罗晓舟;唐纯志;杨雪捷;黄健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哮喘属于中医学“哮证”“喘证”范畴,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通过曹正柳教授治疗哮喘验案,分析其治疗哮喘的经验.曹正柳教授认为哮喘的病因病机是肺肾两虚是本,痰阻气闭为标,非时之邪为诱因.治疗上选用加味七紫汤为本病的专方,预防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双侧肺俞穴位注射.整体治疗上体现了标本兼治,攻补兼施,肺肾同调,药穴同用,防治结合,衷中参西.
作者:彭中娟;曹正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了“心胸内关谋”这一经典论述,研究内关穴治疗心脏疾病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揭示经穴脏腑相关特异性的机理.近年来,针刺内关穴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颇多,除了传统的心电图、病理学组织切片、B超外,还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膜片钳技术、脑功能成像以及PET成像等技术来探讨针刺对脑的经典神经递质、神经激素、神经元代谢等影响,从器官、系统到细胞、受体、细胞核、基因、蛋白质分子等不同的层次上,为针刺抗心肌缺血的中枢神经调节机制提供大量的实验基础,故针对近年来针刺内关穴抗心肌缺血的中枢神经调节作用研究进展加以讨论.
作者:薛艳;吴松;李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面瘫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适宜针灸治疗的病种之一,也是针灸科就诊量较大、主要的几个病种之一.针灸治疗面瘫有悠久的历史、系统的理论及成熟的临床实践.故旨在探讨近10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实验研究进展,从解剖形态学机制、神经电生理学、病毒学、血流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综述.针灸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张二超;李晓燕;刘志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经络特征、体质类型、证候特点及传变规律.方法:采用中医经络检测仪诊断系统于透析前和透析6个月后进行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同期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辨证.结果:透析后患者体质以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和瘀血质为常见,证型主要以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透析后患者的自律神经系统、运动状态和体能等检测数据升高,代谢状态、精神状态、检测数据下降.透析前心经、大肠经、小肠经、胃经和膀胱经正值向上,容易患实证;而三焦经、脾经、肾经和肝经负值向下,容易患虚证或慢性病.透析后肺经、心包经和胆经基本处于正常能量区;其他经络处于相对低能量区或相对高能量区.结论:透析后患者向虚性体质转化,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为主要证型;经络检测结果基本上反映了上述体质和中医证候的变化规律,可为临床提供量化、客观的诊断依据.
作者:李增变;张国胜;张玉霞;杨科朋;纠三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方剂是中医治病与养生的主要形式与手段,是中医理论与临床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方剂数据库利用电子手段组织、存储和检索的作品或资料集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电子手段组织方剂内容,有利于中医方剂的传播与利用,有利于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通过分析现有方剂数据库的特点,试总结方剂数据库整体设计的三个关键因素,即方剂源流的纳入、方剂的分类、方剂原生信息的处理,对方剂数据库的文献纳入、检索与利用功能的合理布局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作有益的探索.
作者:孙海舒;李宗友;王映辉;李鸿涛;李敬华;于彤;李兵;王蕊;邱润苓;张一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通腑解毒方干预严重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严重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取西医标准化方案+通腑解毒方每日1剂,连服7d;对照组采取西医标准化方案,同时监测2组治疗前后肠功能障碍评分及腹腔压力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可明显降低肠功能障碍评分,28 d总死亡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早期加用通腑解毒方,能够明显降低肠功能障碍评分,并可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作者:王旭升;范文君;吴志松;宋麦芬;王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陆子贤“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为温病学斑疹点睛之笔.此语滥觞于华佗“胃烂发斑”,且较之幸虚谷“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更具纲领性的指导意义.斑疹“和而不同”,陆子贤由“胃烂发斑”提出“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的贡献在于:立足于叶天士温病斑疹诊治模式,统合张仲景、叶天士寒温学术体系,把卫气营血、三焦、经络、脏腑辨证体系统一起来.陆氏寒温统一学术较之现代新安名医程门雪“伤寒本寒而标热,温病本热而标寒”“温病在伤寒基础上发展了清气热、凉营清热、清心开窍等法”的认识且各有时代特色,斑疹诊治应统合寒温学术及中西医病证结合.
作者:金丽;郑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源泉,其中对耳鸣的论述达17处,清楚地解释了耳鸣的机理.《内经》认为脾胃失调是导致耳鸣的根本原因,而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失畅是引起脾胃失调的3个重要因素,因此通过调整饮食、睡眠、情志来调理脾胃是治疗耳鸣的关键.
作者:曹祖威;岳凤娟;何伟平;刘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丹枝饮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慢性盆腔痛疼痛缓解率、慢性盆腔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临床中医证候评分、抑郁状态评分、焦虑状态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符合标准的60名患者分为丹枝饮组和对照组,丹枝饮组采用自拟方丹枝饮治疗,对照组采用膈下逐瘀汤治疗,连续治疗21d,观察2组治疗前后慢性盆腔痛疼痛缓解率、慢性盆腔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临床中医证候评分、抑郁状态评分、焦虑状态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丹枝饮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3.4%,其中痊愈6.7%,有效56.7%,显效20%;丹枝饮可以减轻患者的慢性盆腔痛VAS评分,可以改善中医证候学评分、抑郁状态评分和焦虑状态评分.结论:丹枝饮可以改善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是临床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梁照;许琳;金哲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