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山岭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采取常规强心、利尿等内科治疗,而试验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动脉压及心脏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肺动脉平均压及肺动脉收缩压降低,也其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及射血分数升高,也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肺动脉压,显著改善其心功能指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杨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坎地沙坦是一种ARB类药物,属于联苯四唑类非肽类ARB。多年来研究表明坎地沙坦不仅仅具有降压作用,还可以对心力衰竭、对冠心病、对心房颤动均有保护作用,本文针对上述坎地沙坦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静;杨志明;鲁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中医辩证治疗小儿肠痉挛性腹痛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2月期间诊治的肠痉挛性腹痛患儿共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结合患儿的病情及临床资料,对其均采用中医辩证进行治疗。结果:36例肠痉挛性腹痛患儿经中医辩证治疗后,痊愈者占17例,好转者占17例,无效者占2例。结论:对肠痉挛性腹痛患儿实施中医辩证治疗,有效减轻了患儿的腹痛程度,其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是痉挛性腹痛患儿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置入物的设计方法,及其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本院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冯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子宫肌瘤术的23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15)和观察组(n=115),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按摩,观察组予以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均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4.678,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1.5±2.4)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6.8±2.7)分,组间比较,t=8.609,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采用药物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中老年R A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采用硫酸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加用调脂药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脂指标、ESR、CRP水平及临床特征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硫酸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治疗中老年RA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崔若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在白内障临床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治疗方法并对其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方法:收集临床路径前后的诊疗信息,以此得出实施临床路径后白内障患者的满意度等数据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通过收集实施临床路径白内障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满意度等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患者的满意度较临床路径前有提高,(P<0.05)。结论:临床路径能够优化诊疗服务和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崔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给药错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处方点评办法分析750例不合理医嘱。结果:不合理医嘱可分为溶媒种类选择不当、溶媒体积选择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或配伍禁忌、重复用药及录入医嘱错误等。结论:临床药师应提高审方能力,积极与临床医师沟通共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言;阮露;钱磊;王珊珊;许元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比重度子痫前期早产与自发性早产的临床结果,分析重度子痫对早产母婴的影响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60例作为观察组,后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进行分娩的60例自发性早产孕妇为对照组,对其临床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记录统计,观察组60例孕妇中有51例孕妇进行了剖宫产,剖宫产率为85%;对照组60例孕妇中有13例孕妇进行了剖宫产,剖宫产率为21.7%,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妇胎死率为15%,观察组孕妇胎死率13.3%,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相关疾病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早产和自发性早产对胎儿均有影响,都有一定的胎死率,但重度子痫前期早产对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影响较重,因此应对孕妇早产采取一定的产前诊断和干预措施,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新生儿质量。
作者:高永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钦州地区受检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423疑诊患者标本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4423例标本中阳性标本为1966例,阳性率为44.44%,男309例(6.98%),女1657例(37.46%)其中单纯U u感染为1337例(68%),单纯M h感染为75例(3.8%),U u和M h混合感染为554例(28.2%)。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89%、78%、77%、69%。结论:女性支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解脲脲原体(U u)感染率高于人型支原体(M h),支原体阳性患者对交沙霉素、多西环素、阿奇霉素有较强的敏感率,对甲砜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高,药敏结果有助于临床用于筛选药物,指导合理用药。
作者:苏玉芬;Li Qiongfang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弱视情况及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均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术后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手术年龄患儿弱视程度及预后情况均存在很大差异,年龄越小,视力预后越理想,其中双眼白内障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单眼白内障患儿,患儿依从性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有效性。结论: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和重视屈光矫正,对弱视进行综合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视功能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罗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后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后伴发抑郁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实施心理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抑郁程度、精神状态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理干预护理后的HAMD、N-BPR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后伴发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能有效降低抑郁程度,改善精神状态,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张逸飞;祁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危象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急救方法及其安全性,为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个体化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于我院治疗的60岁以上共114例高血压危象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及急救治疗措施进行整理总结,并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急救治疗,患者中均未出现死亡情况,34例(29.82%)治疗效果显著,78例(68.42%)有效,2例治疗无效(1.75%),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结论:及时的院内急救措施对于提高高血压危象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重要,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以对症治疗为原则,及时有效的控制血压,选择正确的治疗药物,给予其相应的个体化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杨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胆囊结石患者,6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4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腹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均有显著疗效,但腹腔镜手术还具有出血少、用时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术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2014年2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8例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48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取采取传统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操作相对简单,耗时少,术中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临床治疗过程中可适当选择应用。
作者:韩松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在基层医疗机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咳喘的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在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全程加服中药加味止嗽散并辨证加减,对照组48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83.2%,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小儿咳喘,标本兼治,有协同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尹彩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2013年和2014年医院感染的细菌药敏实验结果,为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以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对本院分离出的774株细菌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G+菌与2013年G+菌比较,χ2=4.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监测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部分药物的耐药性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的细菌仍以G-杆茵为主。菌种及细菌耐药敏感的变化使经验性的选择抗生素变得复杂。临床医师应尽量合理用药,以控制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宋爱芹;孟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心理资本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选取急诊科护士40名和内外科护士40名,运用工作倦怠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心理资本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倦怠中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P<0.05),个人成就感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P<0.05);心理资本各维度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提升心理资本,从而降低职业倦怠,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
作者:严鹏;王兴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T联合钡餐造影在临床评价食管癌放疗后近期疗效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的方法对研究对象应用CT联合钡餐造影进行食管癌放疗后近期治疗疗效评价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放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2%、40.14%、31.47%。接受CT联合钡餐造影诊断的食管癌患者仅3例患者CT区域无法确定,有2例患者放疗后发现了新病灶(PD),78例患者中18例(23.08%)患者癌症症状完全缓解(CR),57例(73.08%)患者癌症症状部分缓解(PR),5例(6.41%)患者癌症症状无变化(NR)。结论:CT联合钡餐造影在评价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的近期临床治疗效率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颖;杨培金;魏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诊断和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63例性病门诊就诊者、120例非梅毒病例患者、12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梅毒治疗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后的血清标本用TRUST法与TPPA法联合检测,记录结果并分析。结果:1763例性病门诊就诊者中,TRUST检出阳性303份(17.19%), TPPA检出阳性493份(27.96%),TRUST和TPPA均阳性296份(16.79%);120例非梅毒患者的TRUST和TPPA阳性率分别为6.67%和0;120例健康体检者的TRUST和TPPA阳性率分别为0.83%和0;TRUST阳性滴度>1:4、滴度≤1:4的样品TPPA检测结果有差异;100例梅毒治疗患者随访检测结果显示,TPPA均为阳性,TRUST出现滴度下降或转阴。结论:TRUST和TPPA都是梅毒诊断快速有效的方法, TPPA特异度和灵敏度均明显高于TRUST,但TRUST适合大批量标本筛查,且在疗效观察价值上明显好于TPPA,建议对高危人群就诊者、初诊患者使用TRUST和TPPA联合检测,在治患者可只进行TRUST检测。
作者:罗德维;王开宇;王顺东;周林碧;彭焕文;袁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