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与护理

蒋丽红;岳秋实;姬瑞英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静脉置管术, 穿刺成功率, 应用, 效果满意, 护理体会, 病人, 消毒, 污染, 四肢, 人行, 颈部, 活动, 床被, 报告
摘要: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以其易固定、易消毒及护理不易被污染、不影响病人颈部及四肢活动、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自2000年10月~2002年10月,我科对88例病人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效果满意,现将其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16和P53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P16和P5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16和P53的基因表达.结果:63例膀胱癌中P16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8%和52.4%.P16和P53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在肿瘤病理分级和复发等方面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16和P5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均可作为膀胱癌病人综合判断的有效指标.

    作者:夏慧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抑郁程度对喉癌患者生存的影响

    目的:研究喉癌患者中抑郁程度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我科1999~2000年113名喉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研究不同抑郁程度与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3.4%(49/11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其中轻度抑郁10.6%(12/113)、中度抑郁24.8%(28/113)、重度抑郁8%(9/113),平均随访时间37个月.无抑郁组生存期明显大于中、重度抑郁组(P《0.01).结论:在喉癌患者的治疗中应充分重视抑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杜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2例VAP的临床特点、病原体的构成、药敏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VAP的发生率为35.8%,VAP的发生与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体位、医疗操作、使用H2受体阻滞剂或制酸剂等有关;VAP的平均发病时间为7.6天;其主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药敏示多重耐药.结论:VAP的死亡率高,应予重视.

    作者:朱丹;李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98例肺结核患者诊治及转诊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肺结核诊治过程及转诊情况,发现并及时纠正肺结核治疗及管理中的不规范现象,提高综合医院对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对7年来收入我院内科98例患者诊治及转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9例经正规抗痨治愈,7例因合并其它疾病死亡,2例经复治稳定,登记管理78例,占79.6%.结论:正确诊断,全程督导化疗及时转诊,是目前控制肺结核的重要措施.

    作者:宗喜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附10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治疗前后病人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复习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文献并分析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甲减可导致病人心肌酶谱增高.但病人心肌酶谱随甲减症状的控制而下降,未做任何保护心脏的治疗亦未构成临床危害.

    作者:罗培;沈冶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围产期心肌病的护理

    围产期心肌病是指在妊娠后三个月或产后三个月内发生的以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心脏病,其病理表现类似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以急性左心衰和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病因之一.1998年1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该病患者23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卢洪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颅脑外伤病人手术护理中差错事故的预防

    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颅脑外伤病人随之增加.对颅脑外伤的病人,手术室的护理十分重要,各项无菌操作及各项查对工作必须细致.现将颅脑外伤病人手术护理中差错事故的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建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与护理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以其易固定、易消毒及护理不易被污染、不影响病人颈部及四肢活动、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自2000年10月~2002年10月,我科对88例病人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效果满意,现将其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丽红;岳秋实;姬瑞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56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可引起继发性癫痫,是癫痫发作的常见病因之一,继发性癫痫可发生于脑血管病的任何时期,有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就诊.本文就近年来收治的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血管病56例报告如下,以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癫痫的病因机制.

    作者:岳恒志;聂方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56例老年胃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60岁以上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老年胃癌患者常有梗阻、出血,合并症多(64%),肿瘤切除率为8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围手术期死亡率为5%.结论:手术切除是目前老年胃癌病人好治疗方法,而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建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硬膜外导管拔出困难1例的处理体会

    1病例介绍女,27岁,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取右侧卧位经L2~3正入法硬膜外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4ml后,头向置管4cm,经过顺利.确诊无腰麻征象后继以注人丁卡因、利多卡因复合液8ml,无阻力,麻醉效果优.术后接术后止痛泵回病房,镇痛效果满意,术后2天拔管困难.经恢复原穿刺体位、改为左侧卧位、导管周围注射局麻药、硬膜外导管内插入钢丝等措施,仍不能拔出.后,将病人转为平卧位休息以后,重新摆好穿刺体位下试拔,结果导管较顺利地拔出.硬膜外导管前端2.2cm处有压痕.

    作者:周洁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与应用甘利欣治疗作为对照,评估两组对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HBV复制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在HBsAg、HBeAg、HBV-DNA阴转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肯定的效果.

    作者:姜宏伟;叶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急诊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探讨急诊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急诊微创手术,清除血肿.结果:全部病例血肿清除彻底,无再出血,术后死亡16例(18.7%),6月后随访ADL分级Ⅰ~Ⅱ级25例,Ⅲ~Ⅳ级42级,Ⅴ级3例.结论:急诊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林忠;李英斌;张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硬膜外腔注射曲马多、芬太尼、丁丙诺非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的评估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注射曲马多、芬太尼、丁丙诺非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90例腹部、盆腔、后腹膜等部位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Ⅰ组0.25%布比卡因8m1加曲马多100mg;Ⅱ组0.25%布比卡因8ml加芬太尼0.1mg;Ⅲ组0.25%布比卡因8ml加丁丙诺非0.15mg;观察三组镇痛时间、疼痛缓解率及有无并发症.结果:Ⅰ组为(5.67±3.00)h,Ⅱ组为(3.57±1.25)h,Ⅲ组为(10.29±3.1)h,各组均无出现依赖性和不良反应.结论:丁丙诺非术后镇痛时间长、效果好、副作用少.

    作者:杨海武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降钙素原对急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急性胰腺炎(A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45例AP患者入选本研究,根据是否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分为SIRS组(25例)和非SIRS组(20例);根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17例)和非感染组(28倒).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PCT.结果:SIRS组患者血清PCT水平(2.7±1.1)μg/L,明显高于非SIRS组(1.3±0.5)μg/L,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3.5±1.3)μg/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1.2±0.4)μg/L(均P《0.001).结论:PCT对AP患者合并感染具有鉴别意义,对病情判断和正确处理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时兢;陆荣国;衡军锋;宋秀琴;俞亚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常规放射治疗配合后装腔内放射治疗对晚期食管癌120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常规放射治疗与后装腔内放射治疗配合对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常规60Co照射,每日1次,每次1.5~2.0Gy,每周5次,6~7周总量55~60Gy.结束1周后,用192依后装腔内放射治疗,单次放疗参考点为距源外2cm,剂量每次3.0Gy~5.0Gy,每周1次,配用2~3次.结果:120例病人,均能顺利治疗结束.取得CR 34例、PR 50例,总有效率70%,轻度恶心、呕吐、24例,白细胞下降12例,放射性咽炎72例,无肝肾功能损害,1年生存率48例(70%),2年生存率84例(40%),3年生存率18例(15%).结论:常规放射治疗配合后装腔内放射治疗提高了晚期食管癌局控率,延长了病人生存期,提高了生存质量,毒副作用无增加.

    作者:朱保江;李留成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症1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症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16例新生儿溶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的诊断、治疗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论:新生儿溶血症作为一种临床危重病症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通过积极的、早期的干预治疗大多数患儿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外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治疗严重的溶血症患儿时具有简便、快速、安全的疗效,可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袁桂红;肖志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前列地尔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重型病毒性肝炎属于临床危重症,病死率高,其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末有十分特效药物,笔者应用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治疗重症肝炎,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张帮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我们应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支气管镜检查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常庆显;张素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目的:观察离断性肾盂成形术(dismembered pyeloplasty)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UJO)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36例中,男性29例,女性7例,右侧12例,左侧21例,双侧5例.年龄5~49岁.积水容积50~1200ml,术中发现有纤维索带压迫19例,异位血管压迫14例,连接处狭窄21例,合并结石16侧,3例为孤立肾.均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32例获得随访,26侧肾积水明显减轻(76.4%),6侧积水无变化但无加重(17.6%),2侧肾积水加重(0.58%).结论: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理想方法.

    作者:田杰奎;张阳;吕云凯;鲁庆昌;张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