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腔注射曲马多、芬太尼、丁丙诺非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的评估

杨海武

关键词:硬外腔注射, 曲马多, 芬太尼, 丁丙诺非, 镇痛
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腔注射曲马多、芬太尼、丁丙诺非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90例腹部、盆腔、后腹膜等部位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Ⅰ组0.25%布比卡因8m1加曲马多100mg;Ⅱ组0.25%布比卡因8ml加芬太尼0.1mg;Ⅲ组0.25%布比卡因8ml加丁丙诺非0.15mg;观察三组镇痛时间、疼痛缓解率及有无并发症.结果:Ⅰ组为(5.67±3.00)h,Ⅱ组为(3.57±1.25)h,Ⅲ组为(10.29±3.1)h,各组均无出现依赖性和不良反应.结论:丁丙诺非术后镇痛时间长、效果好、副作用少.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疝囊成形加精索后移位术治疗老年巨大腹股沟疝8例

    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1年3月间采用自体疝囊成形加精索后移位术治疗老年巨大腹股沟疝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随访2年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玉成;刘在文;袁立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临床分析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常见的病因是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经典手术治疗包括各种深静脉瓣膜重建术、高位结扎、交通支结扎、分段抽剥术,只是因其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周期长,且遗留疤痕,部分病人不愿接受.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4年3月应用DIOMED激光结合手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50例,近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龙庆;于栋梁;史后华;徐龙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小儿术前两种不同给药途径的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肌注与口服咪唑安定(MIZ)、氯胺酮(KET)混合液的临床效应.方法:ASA Ⅰ级,年龄2~6岁择期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术前30min肌注MIZ 0.1mg/kg+KET 1mg/kg混合液;B组术前30min口服MIZ 0.5mg/kg+KET 5mg/kg混合液,容量为0.25ml/kg,用果汁配制.待小儿镇静后行骶管阻滞.观察并记录小儿对两种给药途径的接受程度;用药后的HR、RR、SpO2变化;记录用药后的显效时间,首次睁眼时间;评估用药后小儿的镇静、情绪状态、与家长分离和静脉穿刺时的行为变化以及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小儿100%反对肌注,B组90%容易接受口服液;A组小儿用药后HR、RR均加快,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用药后行为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A组显效时间比B组快(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两组术前给药方案用于小儿,镇静效果良好,与肌注途径比较,口服给药具有无痛苦、小儿易接受、安全等优点,因此更适合于小儿.

    作者:陈欣;万文华;王云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的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64例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进行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中采用MesserKlinger技术,根据CT所见及术中情况进行相应处理.结果:随访6月以上评定疗效,治愈29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8.4%,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疗效较好,对鼻息肉病效果欠佳,中鼻甲残根和后鼻孔上穹隆为手术重要的安全标志.

    作者:兰龙江;徐志坚;徐珏;罗旭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心血管并发症临床分析

    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常发生多种心血管并发症,是透析病人首位死因.因此,了解和正确处理心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将我院2000年2月~2001年5月透析的23例病人共428例次出现的心血管并发症变化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朱为爱;朱强;高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胃双对比造影诊断早期贲门癌

    贲门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已引起高度重视.应用胃双对比造影提高了早期贲门癌的检出率.现就本院近年来经胃双对比造影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早期贲门癌的15例(其中3例X线检查漏诊)讨论如下:

    作者:詹欣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目的:观察离断性肾盂成形术(dismembered pyeloplasty)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UJO)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36例中,男性29例,女性7例,右侧12例,左侧21例,双侧5例.年龄5~49岁.积水容积50~1200ml,术中发现有纤维索带压迫19例,异位血管压迫14例,连接处狭窄21例,合并结石16侧,3例为孤立肾.均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32例获得随访,26侧肾积水明显减轻(76.4%),6侧积水无变化但无加重(17.6%),2侧肾积水加重(0.58%).结论: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理想方法.

    作者:田杰奎;张阳;吕云凯;鲁庆昌;张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单孔钻颅持续低负压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目的:分析总结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H)的手术处理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本院采取单孔钻颅持续低负压引流治疗的CSH56例,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人均治愈出院,复查CT示脑组织复弹好,随访中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结论:单孔钻颅持续低负压引流术是治疗CSH的良好方法.

    作者:刘智;兰佩钦;黄平;宋翼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P16和P53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P16和P5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16和P53的基因表达.结果:63例膀胱癌中P16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8%和52.4%.P16和P53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在肿瘤病理分级和复发等方面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16和P5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均可作为膀胱癌病人综合判断的有效指标.

    作者:夏慧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56例老年胃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60岁以上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老年胃癌患者常有梗阻、出血,合并症多(64%),肿瘤切除率为8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围手术期死亡率为5%.结论:手术切除是目前老年胃癌病人好治疗方法,而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建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253例次骨髓穿刺临床分析

    我院1997年1月~2004年1月共进行骨髓穿刺术253例次,现总结如下:

    作者:辛建民;陈亚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食管癌贲门癌合并2型糖尿病手术的护理体会

    1988年~2002年我科共治疗食管癌贲门癌合并2型糖尿病人36例,占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的1.56%,由于此类病人对手术耐受力差,如治疗护理不当,手术不但没有解除病人的痛苦,反而造成严重并发症.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惠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肝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各种肝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它们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apoA1、apoB、TG、HDL-C水平.结果:各种肝病患者血清apoA、HDL-C水平明显下降.结论:apoA1、HDL-C在肝病发展过程申有一定作用,其水平变化与肝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兰立志;赵建平;王宏伟;李和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并存临床改变的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并存临床改变的关系.方法:对58例年龄61~90岁确诊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与多种并存临床改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该病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高血压是促进病变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控制危险因素,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延缓病程,改善预后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细川;吴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支气管癌

    以特殊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支气管癌(肺癌),临床医师常对其认识不足而误诊.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初诊以肺外表现为主的肺癌20例如下:

    作者:肖卫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心病与多器官功能衰竭(附88例临床分析)

    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是近年来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一个新课题,是一组多个重要器官或系统同时或相继进入功能衰竭的综合征,治疗困难,预后极差.为探讨老年肺心病并发MODS的原因及发生机制,进一步提高疗效与预后,现将我院1990年5月~2003年5月收治的88例65岁以上老年肺心病MODS分析如下:

    作者:王国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重组干扰素α1b(赛若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

    目的:重组干扰素α1b(赛若金)和重组干扰素αⅡb(干扰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赛若金300万单位/天,15天后改为300万单位/隔天×5个月治疗;对照组用干扰能治疗,其剂量、用法、疗程均同于赛若金组,其间定期检测肝功能、血清乙肝病毒标志、HBV-DNA、血常规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程结束时比较,HBeAg转阴率各为43%和41%,HBV-DNA转阴率各为51%和48%,两组无显著差异.另外于疗程结束时,对赛若金治疗后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进行比较,其治疗前和治疗后HA各为162.7±68.5与97.5±43.3,Ⅳ-C各为79.8±36.7与56.5±24.2,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赛若金和干扰能相比具有疗效相仿、副反应低的优点.赛若金有抗肝纤维化疗效.

    作者:黄克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胃肠道补液及胰岛素微泵输入在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胃肠道补液及胰岛素微泵输入在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42例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诊断及治疗等方面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临床表现不一,经予以胃肠道补液及胰岛素微泵输入治疗后,治愈和好转39例,有效率93%.结论:胃肠道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的合理应用,是目前抢救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善存;何翼翔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胸内甲状腺肿的诊断和治疗(附10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胸内甲状腺肿的诊断方法及手术方式.方法:收集自1988~2003年间经病理证实为胸内甲状腺肿者l0例.结果: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X线、同位素扫描及CT检查.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径路分为颈部领式切口、低位领式切口加胸骨正中切开、开胸等.结论:手术切徐是胸内甲状腺肿的首选治疗方法.喉返神经损伤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依据肿物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径路.宜先行衣领式切口,估计操作困难病变达主动脉弓以下者,宜行胸骨切开或开胸处理.

    作者:焦世峰;周克春;高锋善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穿孔的发生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因行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结果:17例子宫穿孔中,施行人工流产致穿孔12例,占70.59%(12/17);放环致穿孔3例,占17.65%(3/17);取环致穿孔2例,占11.76%(2/l7).手术治疗10例,保守治疗7例,合并脏器损伤6例.结论:子宫穿孔往往是手术者检查子宫位置、大小错误或未按手术操作常规进行,操作粗暴所致.其临床表现与穿孔大小、部位、是否伴有血管、内脏损伤有关.

    作者:闫水蓉;高淑琴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