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细川;吴荣
1988年~2002年我科共治疗食管癌贲门癌合并2型糖尿病人36例,占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的1.56%,由于此类病人对手术耐受力差,如治疗护理不当,手术不但没有解除病人的痛苦,反而造成严重并发症.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惠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离断性肾盂成形术(dismembered pyeloplasty)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UJO)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36例中,男性29例,女性7例,右侧12例,左侧21例,双侧5例.年龄5~49岁.积水容积50~1200ml,术中发现有纤维索带压迫19例,异位血管压迫14例,连接处狭窄21例,合并结石16侧,3例为孤立肾.均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32例获得随访,26侧肾积水明显减轻(76.4%),6侧积水无变化但无加重(17.6%),2侧肾积水加重(0.58%).结论: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理想方法.
作者:田杰奎;张阳;吕云凯;鲁庆昌;张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寻找治疗儿童频发及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的新方法.方法:使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CTX-PT)治疗30例,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结果:CTX-PT治疗儿童频复发及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明显优于将单独强的松加量或长期拖尾巴疗法.结论:CTX-PT方法简单,副作用小,可以用来治疗儿童频复发及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
作者:张锐锋;尚培薇;王洪清;陈绍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丙泊酚是一种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良好的镇静和镇痛作用,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将丙泊酚用于胃镜无痛检查和治疗,不仅解除了病人记忆性痛苦,且更方便于医生操作,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解凤娥;陆岳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AF)的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术前口服胺碘酮结合术后即刻电复律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Inoue单球囊扩张风心病二狭伴AF38例,PBMV术后即刻给予100~300J电复律,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本组PBMV术后即刻电复律成功率高(92.11%),无严重心律失常及栓塞并发症.口服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有效率(88.57%).结论:PBMV术后心房颤动即刻电复律不仅安全可行,而且效果满意.
作者:郭艾武;张雏东;王爱琴;杨亚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Ⅰ型硅胶管置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交通性、张力性、复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8例交通性、张力性和症状较重的闭合性或复发性气胸患者,用套管针Ⅰ型穿刺,Ⅰ型硅胶管置入行胸腔闭引流术.结果:48例气胸患者均痊愈,有效率100%.结论:套管针穿刺,Ⅰ型硅胶管置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交通性、张力性、症状较重的闭合性及复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长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颅脑损伤后瞳孔散大临床较常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一侧瞳孔散大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发展为双侧瞳孔散大,进入频危状态.本文的16例病例是脑疝引起对侧瞳孔散大的颅脑损伤,较引起同侧瞳孔散大者为少见,报告如下.
作者:庞采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是近年来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一个新课题,是一组多个重要器官或系统同时或相继进入功能衰竭的综合征,治疗困难,预后极差.为探讨老年肺心病并发MODS的原因及发生机制,进一步提高疗效与预后,现将我院1990年5月~2003年5月收治的88例65岁以上老年肺心病MODS分析如下:
作者:王国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随着技术的成熟,冠心病的介入治疗逐步开展,每年介入治疗的病人逐渐增多.但是老年病人,尤其对高龄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特点以及其安全性值得分析.现将在我院行冠脉介入术(PCI)的135例高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胡作英;陈绍良;段宝祥;叶飞;马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60岁以上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老年胃癌患者常有梗阻、出血,合并症多(64%),肿瘤切除率为8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围手术期死亡率为5%.结论:手术切除是目前老年胃癌病人好治疗方法,而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建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治疗前后病人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复习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文献并分析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甲减可导致病人心肌酶谱增高.但病人心肌酶谱随甲减症状的控制而下降,未做任何保护心脏的治疗亦未构成临床危害.
作者:罗培;沈冶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以其易固定、易消毒及护理不易被污染、不影响病人颈部及四肢活动、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自2000年10月~2002年10月,我科对88例病人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效果满意,现将其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丽红;岳秋实;姬瑞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胸内甲状腺肿的诊断方法及手术方式.方法:收集自1988~2003年间经病理证实为胸内甲状腺肿者l0例.结果: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X线、同位素扫描及CT检查.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径路分为颈部领式切口、低位领式切口加胸骨正中切开、开胸等.结论:手术切徐是胸内甲状腺肿的首选治疗方法.喉返神经损伤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依据肿物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径路.宜先行衣领式切口,估计操作困难病变达主动脉弓以下者,宜行胸骨切开或开胸处理.
作者:焦世峰;周克春;高锋善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常发生多种心血管并发症,是透析病人首位死因.因此,了解和正确处理心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将我院2000年2月~2001年5月透析的23例病人共428例次出现的心血管并发症变化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朱为爱;朱强;高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症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16例新生儿溶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的诊断、治疗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论:新生儿溶血症作为一种临床危重病症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通过积极的、早期的干预治疗大多数患儿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外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治疗严重的溶血症患儿时具有简便、快速、安全的疗效,可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袁桂红;肖志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围产期心肌病是指在妊娠后三个月或产后三个月内发生的以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心脏病,其病理表现类似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以急性左心衰和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病因之一.1998年1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该病患者23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卢洪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尿石症的疗效肯定,临床已广泛应用.我院1991年6月~2003年6月采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464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一华;张会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脑血管病是糖尿病(DM)诸多血管并发症之一,老年2型糖尿病中腔隙性脑梗塞发病率甚高,严重影响老年糖尿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现将我院1995年~2003年住院的42例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杨国林;林伟;王继成;刘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肌注与口服咪唑安定(MIZ)、氯胺酮(KET)混合液的临床效应.方法:ASA Ⅰ级,年龄2~6岁择期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术前30min肌注MIZ 0.1mg/kg+KET 1mg/kg混合液;B组术前30min口服MIZ 0.5mg/kg+KET 5mg/kg混合液,容量为0.25ml/kg,用果汁配制.待小儿镇静后行骶管阻滞.观察并记录小儿对两种给药途径的接受程度;用药后的HR、RR、SpO2变化;记录用药后的显效时间,首次睁眼时间;评估用药后小儿的镇静、情绪状态、与家长分离和静脉穿刺时的行为变化以及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小儿100%反对肌注,B组90%容易接受口服液;A组小儿用药后HR、RR均加快,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用药后行为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A组显效时间比B组快(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两组术前给药方案用于小儿,镇静效果良好,与肌注途径比较,口服给药具有无痛苦、小儿易接受、安全等优点,因此更适合于小儿.
作者:陈欣;万文华;王云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急性脑血管病可引起继发性癫痫,是癫痫发作的常见病因之一,继发性癫痫可发生于脑血管病的任何时期,有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就诊.本文就近年来收治的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血管病56例报告如下,以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癫痫的病因机制.
作者:岳恒志;聂方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