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支气管癌

肖卫

关键词:肺外表现, 首发症状, 原发性支气管癌, 特殊临床表现, 临床医师, 肺癌, 误诊, 初诊
摘要:以特殊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支气管癌(肺癌),临床医师常对其认识不足而误诊.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初诊以肺外表现为主的肺癌20例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53例次骨髓穿刺临床分析

    我院1997年1月~2004年1月共进行骨髓穿刺术253例次,现总结如下:

    作者:辛建民;陈亚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原发性高血压红细胞CD35分子表达及其免疫调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致动脉硬化者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CR1、CD35)分子表达和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胸隙素的非特异免疫调整作用.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红细胞CD35,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IL-6、IL-8、TNF-α水平,用聚乙二醇(PEG)法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并使用胸腺素调整患者上述免疫指标异常.结果:患者红细胞CD35分子表达明显低下(P《0.001),CIC在血管内大量堆积,而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019),通过实验治疗,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红细胞CD35分子表达和前炎症细胞因子异常作为重要免疫病理机制,参与了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而胸腺素对促进红细胞CD35表达,清除过量CIC,下调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具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美先;缪群;冷建杭;潘韵峰;汪子伟;张玉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防治的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提高其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预防发病.方法:对一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组病例经积极诊断及时治疗,治愈65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同时也发现该病有年龄、职业、发病季节和诱因等特点.结论:该病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一般可以作初步诊断,胃镜检查更具优越性,可做到正确诊断.应重在止血和原发病的治疗,对休克患者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在保守治疗24小时以上仍未控制病情,应及时外科会诊予手术治疗.依据该病发病有年龄、职业、季节和诱因等特点,应加强相关医学知识宣传,可防止其发病,做到预防为主.

    作者:陈献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的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64例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进行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中采用MesserKlinger技术,根据CT所见及术中情况进行相应处理.结果:随访6月以上评定疗效,治愈29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8.4%,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疗效较好,对鼻息肉病效果欠佳,中鼻甲残根和后鼻孔上穹隆为手术重要的安全标志.

    作者:兰龙江;徐志坚;徐珏;罗旭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56例老年胃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60岁以上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老年胃癌患者常有梗阻、出血,合并症多(64%),肿瘤切除率为8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围手术期死亡率为5%.结论:手术切除是目前老年胃癌病人好治疗方法,而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建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CRP与FIB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预测价值

    CRP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被广为重视[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粥样斑块破裂和微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础.FIB在血栓形成中扮演了主要角色,病灶内FIB的代谢、降解与血浆纤维蛋白元存在着必然的联系[2].本文旨在探讨CRP、FIB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及二者的相互关系,以期对心脏事件的发生起到预测作用.

    作者:郑文亮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生物节律疗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生物节律疗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近期疗效.方法:CVA 90例,分为生物节律组50例,按生物节律分别给予强的松、舒弗美、赛庚啶顿服;普通组40例,给予常规氨茶碱、强的松、赛庚啶口服,疗程均为一个月.结果:19例6岁以上患儿在CVA发作期PEF值均在80%预计值以下,吸入喘乐宁后,复测PEF值平均升高15%以上.两组间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7%、69.6%和15.0%、32.5%)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均《0.01).结论:CVA主要是中央气道狭窄并存在高气道反应性.生物节律疗法近期疗效明显优于普通疗法.

    作者:吴小挺;陈丽惠;李花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周期性麻痹31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周期性麻痹的表现与诊断,减少误诊.方法:对31例周期性麻痹病人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周期性麻痹多数预后良好;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早期诊断和及时恰当的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关注重症病人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于建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103例的处理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是外科危重病症之一,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中常见的原因,约占50%以上[1].我院自1996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10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深泉;黄民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无症状性脑膜瘤

    随着影像学检查的增多,无症状性脑膜瘤常因其他原因如外伤而被发现,但是否要手术,是否必须手术,是我们临床医生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总结了我科近五年的无症状性脑膜瘤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一棋;钟兴明;郑惠民;阳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整体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由于围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多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腰椎侧突,腰部活动受限,压痛及骶棘肌痉挛,马尾神经受压.椎间盘突出带来的不适,影响个人生活及工作效率.一般椎间盘突出经保守治疗无效,神经根症状严重,反复发作疑有神经根粘连或马尾神经受压,可考虑行髓核摘除术.应用整体护理对病人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使其处于良好的身心状态,顺利经历手术,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陈彩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自体疝囊成形加精索后移位术治疗老年巨大腹股沟疝8例

    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1年3月间采用自体疝囊成形加精索后移位术治疗老年巨大腹股沟疝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随访2年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玉成;刘在文;袁立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复方半边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52例

    目的:观察复方半边莲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复方半边莲静脉滴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52例,随机对照组35例.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生过敏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复方半边莲注射液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有效和安全可靠的中药制剂.

    作者:李俊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集体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与护理

    目的:总结集体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护理经验.方法:采用隔离、分组及心理护理等方法,对2002~2003年发生的集体食物中毒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结果:经过上述方法救护后,3批83例集体食物中毒全部患者(包括25例重症组,58例轻症组)于1~5d内痊愈出院.结论:素质高,责任心强,业务技术熟练的护理人员是救护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廖全全;王从华;邹红梅;叶平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附13例报告)

    近六年来我们经手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13例,其中移行细胞癌12例、鳞状细胞癌1例,随访10例,5年生存率50%.主要手术方式为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

    作者:许海斌;江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高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35例临床分析

    随着技术的成熟,冠心病的介入治疗逐步开展,每年介入治疗的病人逐渐增多.但是老年病人,尤其对高龄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特点以及其安全性值得分析.现将在我院行冠脉介入术(PCI)的135例高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胡作英;陈绍良;段宝祥;叶飞;马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江苏省徐州市1999年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并急性肾衰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徐州市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流行情况及并发急性肾衰的临床表现.方法:将1999年收治的147例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并发急性肾衰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论:1999年夏季,徐州市铜山县、丰县及与接壤的安徽萧县发生了大肠杆菌O57:H7感染性腹泻的大规模爆发性流行,病人除以腹泻为主要表现外,还以急性肾衰、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特征.病情来势凶猛,病程进展迅速,预后严重,死亡率高达80%.由于菌株的变种,2000年发病率明显下降.

    作者:陈茂杰;王惠新;吴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硬膜外导管拔出困难1例的处理体会

    1病例介绍女,27岁,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取右侧卧位经L2~3正入法硬膜外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4ml后,头向置管4cm,经过顺利.确诊无腰麻征象后继以注人丁卡因、利多卡因复合液8ml,无阻力,麻醉效果优.术后接术后止痛泵回病房,镇痛效果满意,术后2天拔管困难.经恢复原穿刺体位、改为左侧卧位、导管周围注射局麻药、硬膜外导管内插入钢丝等措施,仍不能拔出.后,将病人转为平卧位休息以后,重新摆好穿刺体位下试拔,结果导管较顺利地拔出.硬膜外导管前端2.2cm处有压痕.

    作者:周洁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丙泊酚用于胃镜治疗的临床观察

    丙泊酚是一种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良好的镇静和镇痛作用,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将丙泊酚用于胃镜无痛检查和治疗,不仅解除了病人记忆性痛苦,且更方便于医生操作,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解凤娥;陆岳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降钙素原对急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急性胰腺炎(A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45例AP患者入选本研究,根据是否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分为SIRS组(25例)和非SIRS组(20例);根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17例)和非感染组(28倒).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PCT.结果:SIRS组患者血清PCT水平(2.7±1.1)μg/L,明显高于非SIRS组(1.3±0.5)μg/L,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3.5±1.3)μg/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1.2±0.4)μg/L(均P《0.001).结论:PCT对AP患者合并感染具有鉴别意义,对病情判断和正确处理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时兢;陆荣国;衡军锋;宋秀琴;俞亚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