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症状性脑膜瘤

汪一棋;钟兴明;郑惠民;阳建国

关键词:无症状性, 脑膜瘤, 影像学检查, 现报告如下, 手术, 临床医生, 外伤
摘要:随着影像学检查的增多,无症状性脑膜瘤常因其他原因如外伤而被发现,但是否要手术,是否必须手术,是我们临床医生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总结了我科近五年的无症状性脑膜瘤12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毒鼠强中毒12例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儿童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统计12例毒鼠强中毒患儿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全部12例患儿均痊愈,经随访无后遗症发生.结论: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毒鼠强中毒有效,多药联合抗惊厥为治疗关键,新生儿可采取换血疗法.

    作者:王楠楠;王志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常规放射治疗配合后装腔内放射治疗对晚期食管癌120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常规放射治疗与后装腔内放射治疗配合对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常规60Co照射,每日1次,每次1.5~2.0Gy,每周5次,6~7周总量55~60Gy.结束1周后,用192依后装腔内放射治疗,单次放疗参考点为距源外2cm,剂量每次3.0Gy~5.0Gy,每周1次,配用2~3次.结果:120例病人,均能顺利治疗结束.取得CR 34例、PR 50例,总有效率70%,轻度恶心、呕吐、24例,白细胞下降12例,放射性咽炎72例,无肝肾功能损害,1年生存率48例(70%),2年生存率84例(40%),3年生存率18例(15%).结论:常规放射治疗配合后装腔内放射治疗提高了晚期食管癌局控率,延长了病人生存期,提高了生存质量,毒副作用无增加.

    作者:朱保江;李留成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98例肺结核患者诊治及转诊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肺结核诊治过程及转诊情况,发现并及时纠正肺结核治疗及管理中的不规范现象,提高综合医院对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对7年来收入我院内科98例患者诊治及转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9例经正规抗痨治愈,7例因合并其它疾病死亡,2例经复治稳定,登记管理78例,占79.6%.结论:正确诊断,全程督导化疗及时转诊,是目前控制肺结核的重要措施.

    作者:宗喜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胸壁穿刺插管闭式引流治疗气胸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Ⅰ型硅胶管置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交通性、张力性、复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8例交通性、张力性和症状较重的闭合性或复发性气胸患者,用套管针Ⅰ型穿刺,Ⅰ型硅胶管置入行胸腔闭引流术.结果:48例气胸患者均痊愈,有效率100%.结论:套管针穿刺,Ⅰ型硅胶管置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交通性、张力性、症状较重的闭合性及复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长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胃肠道补液及胰岛素微泵输入在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胃肠道补液及胰岛素微泵输入在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42例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诊断及治疗等方面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临床表现不一,经予以胃肠道补液及胰岛素微泵输入治疗后,治愈和好转39例,有效率93%.结论:胃肠道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的合理应用,是目前抢救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善存;何翼翔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过期妊娠29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过期妊娠的危害与正确处理方法,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本文对一组293例过期妊娠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过期妊娠的手术产率和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均高于足月妊娠组,有显著性差异,胎盘Ⅲ级、羊水过少者围产儿病率更高.过期妊娠经及时正确诊断与积极处理,疗效满意.结论:对于过期妊娠应予以重视,认真做好产前监护,酌情及时终止妊娠;根据宫颈成熟度作好分娩计划,可采取促宫颈成熟措施,并结合阴道检查决定是否可经阴道分娩;对于引产失败、胎儿宫内窘迫、羊水少而有胎粪污染或无羊水应及时进行剖宫产术.

    作者:王永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4643例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尿石症的疗效肯定,临床已广泛应用.我院1991年6月~2003年6月采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464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一华;张会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集体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与护理

    目的:总结集体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护理经验.方法:采用隔离、分组及心理护理等方法,对2002~2003年发生的集体食物中毒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结果:经过上述方法救护后,3批83例集体食物中毒全部患者(包括25例重症组,58例轻症组)于1~5d内痊愈出院.结论:素质高,责任心强,业务技术熟练的护理人员是救护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廖全全;王从华;邹红梅;叶平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江苏省徐州市1999年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并急性肾衰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徐州市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流行情况及并发急性肾衰的临床表现.方法:将1999年收治的147例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并发急性肾衰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论:1999年夏季,徐州市铜山县、丰县及与接壤的安徽萧县发生了大肠杆菌O57:H7感染性腹泻的大规模爆发性流行,病人除以腹泻为主要表现外,还以急性肾衰、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特征.病情来势凶猛,病程进展迅速,预后严重,死亡率高达80%.由于菌株的变种,2000年发病率明显下降.

    作者:陈茂杰;王惠新;吴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肿瘤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20例分析

    目的:探讨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SIADH)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0例肿瘤合并SIADH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预后.结果:难以纠正的低钠血症是SIADH的一大特点,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肿瘤合并SIADH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上极易误诊,早期诊断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作者:刘涛;何东华;刘兆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103例的处理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是外科危重病症之一,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中常见的原因,约占50%以上[1].我院自1996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10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深泉;黄民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与护理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以其易固定、易消毒及护理不易被污染、不影响病人颈部及四肢活动、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自2000年10月~2002年10月,我科对88例病人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效果满意,现将其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丽红;岳秋实;姬瑞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颅脑外伤病人手术护理中差错事故的预防

    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颅脑外伤病人随之增加.对颅脑外伤的病人,手术室的护理十分重要,各项无菌操作及各项查对工作必须细致.现将颅脑外伤病人手术护理中差错事故的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建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防治的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提高其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预防发病.方法:对一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组病例经积极诊断及时治疗,治愈65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同时也发现该病有年龄、职业、发病季节和诱因等特点.结论:该病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一般可以作初步诊断,胃镜检查更具优越性,可做到正确诊断.应重在止血和原发病的治疗,对休克患者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在保守治疗24小时以上仍未控制病情,应及时外科会诊予手术治疗.依据该病发病有年龄、职业、季节和诱因等特点,应加强相关医学知识宣传,可防止其发病,做到预防为主.

    作者:陈献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心血管并发症临床分析

    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常发生多种心血管并发症,是透析病人首位死因.因此,了解和正确处理心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将我院2000年2月~2001年5月透析的23例病人共428例次出现的心血管并发症变化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朱为爱;朱强;高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无症状性脑膜瘤

    随着影像学检查的增多,无症状性脑膜瘤常因其他原因如外伤而被发现,但是否要手术,是否必须手术,是我们临床医生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总结了我科近五年的无症状性脑膜瘤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一棋;钟兴明;郑惠民;阳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Castleman病(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Casrleman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Castleman病病例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多中心性Castleman病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困难.结论:淋巴结活检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作者:钱素英;夏兆雄;陈亚敏;徐建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小儿术前两种不同给药途径的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肌注与口服咪唑安定(MIZ)、氯胺酮(KET)混合液的临床效应.方法:ASA Ⅰ级,年龄2~6岁择期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术前30min肌注MIZ 0.1mg/kg+KET 1mg/kg混合液;B组术前30min口服MIZ 0.5mg/kg+KET 5mg/kg混合液,容量为0.25ml/kg,用果汁配制.待小儿镇静后行骶管阻滞.观察并记录小儿对两种给药途径的接受程度;用药后的HR、RR、SpO2变化;记录用药后的显效时间,首次睁眼时间;评估用药后小儿的镇静、情绪状态、与家长分离和静脉穿刺时的行为变化以及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小儿100%反对肌注,B组90%容易接受口服液;A组小儿用药后HR、RR均加快,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用药后行为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A组显效时间比B组快(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两组术前给药方案用于小儿,镇静效果良好,与肌注途径比较,口服给药具有无痛苦、小儿易接受、安全等优点,因此更适合于小儿.

    作者:陈欣;万文华;王云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支气管癌

    以特殊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支气管癌(肺癌),临床医师常对其认识不足而误诊.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初诊以肺外表现为主的肺癌20例如下:

    作者:肖卫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胃双对比造影诊断早期贲门癌

    贲门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已引起高度重视.应用胃双对比造影提高了早期贲门癌的检出率.现就本院近年来经胃双对比造影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早期贲门癌的15例(其中3例X线检查漏诊)讨论如下:

    作者:詹欣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