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咳嗽变异性哮喘生物节律疗法的疗效观察

吴小挺;陈丽惠;李花英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 治疗, 生物节律
摘要:目的:探索生物节律疗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近期疗效.方法:CVA 90例,分为生物节律组50例,按生物节律分别给予强的松、舒弗美、赛庚啶顿服;普通组40例,给予常规氨茶碱、强的松、赛庚啶口服,疗程均为一个月.结果:19例6岁以上患儿在CVA发作期PEF值均在80%预计值以下,吸入喘乐宁后,复测PEF值平均升高15%以上.两组间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7%、69.6%和15.0%、32.5%)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均《0.01).结论:CVA主要是中央气道狭窄并存在高气道反应性.生物节律疗法近期疗效明显优于普通疗法.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目的:观察离断性肾盂成形术(dismembered pyeloplasty)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UJO)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36例中,男性29例,女性7例,右侧12例,左侧21例,双侧5例.年龄5~49岁.积水容积50~1200ml,术中发现有纤维索带压迫19例,异位血管压迫14例,连接处狭窄21例,合并结石16侧,3例为孤立肾.均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32例获得随访,26侧肾积水明显减轻(76.4%),6侧积水无变化但无加重(17.6%),2侧肾积水加重(0.58%).结论: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理想方法.

    作者:田杰奎;张阳;吕云凯;鲁庆昌;张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肿瘤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20例分析

    目的:探讨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SIADH)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0例肿瘤合并SIADH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预后.结果:难以纠正的低钠血症是SIADH的一大特点,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肿瘤合并SIADH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上极易误诊,早期诊断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作者:刘涛;何东华;刘兆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儿童频复发及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

    目的:寻找治疗儿童频发及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的新方法.方法:使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CTX-PT)治疗30例,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结果:CTX-PT治疗儿童频复发及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明显优于将单独强的松加量或长期拖尾巴疗法.结论:CTX-PT方法简单,副作用小,可以用来治疗儿童频复发及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

    作者:张锐锋;尚培薇;王洪清;陈绍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江苏省徐州市1999年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并急性肾衰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徐州市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流行情况及并发急性肾衰的临床表现.方法:将1999年收治的147例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并发急性肾衰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论:1999年夏季,徐州市铜山县、丰县及与接壤的安徽萧县发生了大肠杆菌O57:H7感染性腹泻的大规模爆发性流行,病人除以腹泻为主要表现外,还以急性肾衰、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特征.病情来势凶猛,病程进展迅速,预后严重,死亡率高达80%.由于菌株的变种,2000年发病率明显下降.

    作者:陈茂杰;王惠新;吴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原发性高血压红细胞CD35分子表达及其免疫调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致动脉硬化者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CR1、CD35)分子表达和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胸隙素的非特异免疫调整作用.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红细胞CD35,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IL-6、IL-8、TNF-α水平,用聚乙二醇(PEG)法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并使用胸腺素调整患者上述免疫指标异常.结果:患者红细胞CD35分子表达明显低下(P《0.001),CIC在血管内大量堆积,而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019),通过实验治疗,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红细胞CD35分子表达和前炎症细胞因子异常作为重要免疫病理机制,参与了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而胸腺素对促进红细胞CD35表达,清除过量CIC,下调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具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美先;缪群;冷建杭;潘韵峰;汪子伟;张玉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胸内甲状腺肿的诊断和治疗(附10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胸内甲状腺肿的诊断方法及手术方式.方法:收集自1988~2003年间经病理证实为胸内甲状腺肿者l0例.结果: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X线、同位素扫描及CT检查.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径路分为颈部领式切口、低位领式切口加胸骨正中切开、开胸等.结论:手术切徐是胸内甲状腺肿的首选治疗方法.喉返神经损伤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依据肿物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径路.宜先行衣领式切口,估计操作困难病变达主动脉弓以下者,宜行胸骨切开或开胸处理.

    作者:焦世峰;周克春;高锋善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临床分析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常见的病因是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经典手术治疗包括各种深静脉瓣膜重建术、高位结扎、交通支结扎、分段抽剥术,只是因其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周期长,且遗留疤痕,部分病人不愿接受.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4年3月应用DIOMED激光结合手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50例,近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龙庆;于栋梁;史后华;徐龙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并存临床改变的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并存临床改变的关系.方法:对58例年龄61~90岁确诊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与多种并存临床改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该病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高血压是促进病变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控制危险因素,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延缓病程,改善预后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细川;吴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病毒唑雾化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50例报告

    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病源菌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我院从1998年10月~2002年11月共收治小儿喘憋性肺炎100例,在抗炎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病毒唑加入氧气射流雾化治疗,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群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Castleman病(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Casrleman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Castleman病病例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多中心性Castleman病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困难.结论:淋巴结活检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作者:钱素英;夏兆雄;陈亚敏;徐建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周期性麻痹31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周期性麻痹的表现与诊断,减少误诊.方法:对31例周期性麻痹病人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周期性麻痹多数预后良好;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早期诊断和及时恰当的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关注重症病人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于建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87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7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就临床资料、诊断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础疾病复杂,并慢性肺心病者多(40.2%),多因呼吸道感染(47.1%)和阵发性剧咳(26.4%)起病,胸痛较少(20.7%).气胸类型以交通型居多(47.1%),右侧者常见(49.4%).发病时症状体征不典型,伴发或单纯特殊表现者多(57.5%),误诊率为6.9%.并发症多,治疗困难,胸腔内注药治疗(24.1%)能加速溃瘘口闭合,提高治愈率.治疗后,治愈78例,死亡9例(10.3%).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危重,诊治疑难,易误诊,病死率高,应详细检查,积极救治,提高治愈率.

    作者:苏海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施他宁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几个临床问题(附138例报告)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超出血容量的20%以上并伴有血容量减少所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1].临床上的突出表现是大量呕血和黑便或血便、血压下降≤12kPa,脉搏≥100次/分.这类病人发病急骤、病势凶险,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外科手术治疗危险性高.1996~2003年8年间,我们应用施他宁(Stilamin,为瑞士Serono公司产品)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138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结合本组资料对施他宁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中的几个临床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徐亮;刘兴贵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硬膜外腔注射曲马多、芬太尼、丁丙诺非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的评估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注射曲马多、芬太尼、丁丙诺非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90例腹部、盆腔、后腹膜等部位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Ⅰ组0.25%布比卡因8m1加曲马多100mg;Ⅱ组0.25%布比卡因8ml加芬太尼0.1mg;Ⅲ组0.25%布比卡因8ml加丁丙诺非0.15mg;观察三组镇痛时间、疼痛缓解率及有无并发症.结果:Ⅰ组为(5.67±3.00)h,Ⅱ组为(3.57±1.25)h,Ⅲ组为(10.29±3.1)h,各组均无出现依赖性和不良反应.结论:丁丙诺非术后镇痛时间长、效果好、副作用少.

    作者:杨海武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手术治疗手指血管球瘤10例

    目的:探讨手指血管球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对10例手指血管球瘤的病人均在显微镜下操作,彻底切除瘤体.结果:10例病人经0.5年~3年的随访,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无复发病例.结论:手术治疗手指血管球瘤效果满意.

    作者:崔庆元;王祥善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重组干扰素α1b(赛若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

    目的:重组干扰素α1b(赛若金)和重组干扰素αⅡb(干扰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赛若金300万单位/天,15天后改为300万单位/隔天×5个月治疗;对照组用干扰能治疗,其剂量、用法、疗程均同于赛若金组,其间定期检测肝功能、血清乙肝病毒标志、HBV-DNA、血常规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程结束时比较,HBeAg转阴率各为43%和41%,HBV-DNA转阴率各为51%和48%,两组无显著差异.另外于疗程结束时,对赛若金治疗后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进行比较,其治疗前和治疗后HA各为162.7±68.5与97.5±43.3,Ⅳ-C各为79.8±36.7与56.5±24.2,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赛若金和干扰能相比具有疗效相仿、副反应低的优点.赛若金有抗肝纤维化疗效.

    作者:黄克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心房颤动即刻电复律的探讨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AF)的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术前口服胺碘酮结合术后即刻电复律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Inoue单球囊扩张风心病二狭伴AF38例,PBMV术后即刻给予100~300J电复律,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本组PBMV术后即刻电复律成功率高(92.11%),无严重心律失常及栓塞并发症.口服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有效率(88.57%).结论:PBMV术后心房颤动即刻电复律不仅安全可行,而且效果满意.

    作者:郭艾武;张雏东;王爱琴;杨亚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无症状性脑膜瘤

    随着影像学检查的增多,无症状性脑膜瘤常因其他原因如外伤而被发现,但是否要手术,是否必须手术,是我们临床医生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总结了我科近五年的无症状性脑膜瘤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一棋;钟兴明;郑惠民;阳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自体疝囊成形加精索后移位术治疗老年巨大腹股沟疝8例

    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1年3月间采用自体疝囊成形加精索后移位术治疗老年巨大腹股沟疝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随访2年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玉成;刘在文;袁立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硬膜外导管拔出困难1例的处理体会

    1病例介绍女,27岁,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取右侧卧位经L2~3正入法硬膜外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4ml后,头向置管4cm,经过顺利.确诊无腰麻征象后继以注人丁卡因、利多卡因复合液8ml,无阻力,麻醉效果优.术后接术后止痛泵回病房,镇痛效果满意,术后2天拔管困难.经恢复原穿刺体位、改为左侧卧位、导管周围注射局麻药、硬膜外导管内插入钢丝等措施,仍不能拔出.后,将病人转为平卧位休息以后,重新摆好穿刺体位下试拔,结果导管较顺利地拔出.硬膜外导管前端2.2cm处有压痕.

    作者:周洁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