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奇侠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isp)及P波长时间(Pmax)与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关系.方法:观察32例有阵发性心房纤颤病人的Pdisp及Pmax,并与32例无心房纤颤病人相比较.对有心房纤颤者给予乙胺碘呋酮口服,观察治疗前后Pdisp及Pmax变化.结果:有心房纤颤病人的Pdisp及Pma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有心房纤颤者用乙胺碘呋酮后Pdisp及Pmax均明显减少(P<0.001).结论:Pdisp及Pmax可预测心房纤颤的发生,且是观察抗房性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指标.
作者:王云书;周国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与阑尾炎相关疾病的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2018例阑尾炎与相关疾病130例误诊临床资料.结果:询问病史不够及遗漏必要的体格检查;阑尾炎早期症状定位不准;阑尾炎并发症导致的混淆;阑尾解剖位置变异;固定病灶原于阑尾根部;忽视辅助检查;门、急诊部分医师首诊责任观念差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阑尾炎一经确诊,应早期手术.保障手术创面浆膜化、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宁奇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双极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02年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102例重度宫颈炎患者,用双极宫腔镜行宫颈锥形切除,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术后随访半年.结果:术后1月宫颈上皮覆盖约80%,术后2月宫颈上皮覆盖达100%,宫颈光滑,一次性治愈率迭97%,有效率达100%,85.3%的患者宫颈恢复正常大小,平均手术时间12分钟,术中出血5~20ml.结论: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易接受.可作为慢性宫颈炎治疗的方法之一.
作者:夏秋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贲门癌经胸腔手术与经腹腔手术治疗的选择.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04例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胸腔手术治疗66例占63.5%,经腹腔手术38例占36.5%.经胸腔手术肺部感染6例占9.1%,返流性食管炎5例占7.6%,心律失常1例占1.5%.经腹腔手术肺部感染1例占2.6%,返流性食管炎3例占7.9%.两组手术均无吻合口瘘或吻合口狭窄,无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无死亡.结论:贲门癌行近端胃、食管部分切除经腹腔手术并发症明显少于经胸腔手术,并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梁利波;梁锐华;王旭东;蔡淡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疗效.方法:心衰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胺碘酮组给胺碘酮150mg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注射,然后以0.5mg/min维持静滴,24小时总量不超过800mg.西地兰组:先用西地兰0.2mg稀释后缓慢静推,若20分钟无效再给0.2mg,24小时总量不超过1.0mg,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比较首次用药后不同时刻的心室率变化、24小时后复律情况.结果:两组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西地兰组起效快于胺碘酮组(P<0.01),胺碘酮组有效率高于西地兰组(P<0.05),胺碘酮组用药后转复窦律13例,西地兰组5例(P<0.05).结论:胺碘酮可有效降低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并能使部分患者房颤转复.
作者:徐忠;朱宗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自1999年3月~2002年3月间采用微粒化非诺贝特,每晚200毫克,治疗高脂血症83例,其中Ⅱa型13例,Ⅱb型30例,Ⅳ型40型,治疗8周后结果显示Ⅱa和Ⅱb患者血清胆固醇明显降低,Ⅱb和Ⅳ型患者甘油三酯明显降低,同时可明显升高HDL-C和降低LDL-C水平.
作者:赵群辉;魏青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与诸多因素的作用有关.交感神经活动的增强是高血压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1],心率变异(HRV)能反映交感和迷走神经对心血管系统平衡的调节.
作者:史君英;侯善荣;赵世琴;刘薇;吴克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科医生进产房,产儿科结合与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相关性及重要意义.方法:1995年1月~1998年12月由产科医护人员实施新生儿窒息复苏为产科复苏组,1999年1月~2002年6月儿科医生进产房(手术室),产儿科结合实施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为产儿科复苏组.结果:产科复苏组新生儿窒息复苏152例,死亡20例,窒息死亡率为13.16%.产儿科复苏组新生儿窒息复苏133例,死亡3例,窒息死亡率为2.26%.两组死亡率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窒息死亡率下降10.9%.结论:儿科医生进产房,产儿科结合推广新法复苏,是减少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关键.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添加托吡酯对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与副作用.方法:对18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加用TPM后观察其发作频率并与加用前比较,计算总的效率.同时进行临床疗效和副作用观察.结果:病人加用托吡酯后总有效率为50%,其中显效率达22.2%(3例未再发作).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及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发生率为52.6%.结论:加用TPM治疗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
作者:郑诚东;车峰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在临床是一种常见的中毒性疾病,其引起呼吸衰竭是AOPP的首要死亡原因,因此在急性期尽早正确使用机械通气(MV)显得十分重要,可以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现将我院1990年9月至2001年12月间183例AOPP救治中MV使用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金忠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感染病灶性心律失常是指由急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各种心律失常.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常易忽视感染灶的存在,尤其是一些慢性感染灶极易造成误诊误治.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感染病灶心律失常报道如下.
作者:周西彦;杨圣翠;朱孟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低血糖对机体的影响以神经系统为主,尤其是脑部及交感神经.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高级神经功能失常为主要症状.当低血糖症仅表现为偏瘫或以偏瘫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时,称为低血糖偏瘫[1].
作者:林燕;王小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后重建技术在襄枢关节脱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9例寰枢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标准体位的多层螺旋CT检查,在MPVR二维图像中测量齿状突与寰椎侧块距离差(DO)、寰齿前间隙(AO)、寰枕线与齿状突轴线的夹角(α);在SSD模式3D图像中,作枕骨大孔正后缘与硬腭正中的连线和寰枢椎双侧横突孔中心的连线,测量两者的夹角(β).结果:齿状突与寰椎侧块关系失常者15例,AO间距增宽者11例,α值小于正常值者7例,β值失常者7例.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直观、立体、多角度显示枕寰枢椎三者之间的关系;多数据测量更准确评估寰枢关节脱位的类型、受伤部位及程度,对临床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天明;张继良;杨振岭;郭灋;朱绍成;谢瑞刚;葛英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慢乙肝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反复感染后的严重结果.拉米呋定抗病毒药的研制成功,为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带来了希望.拉米呋定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合成.
作者:于桂琴;周小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指每次发作时,口、鼻气流停止通达10秒以上,并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成人每晚7小时的睡眠期间,发作次数常达30次以上.
作者:张荣强;杨丽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08例心肌梗死前有心绞痛患者(IP组)与72例心肌梗死前无心绞痛患者(NP组)进行有关项目的比较.结果:IP组在心肌梗死面积、CPK及CPK-MB峰值,Killip2级以上泵功能衰竭、某些心律失常、住院病死率方面明显低于NP组.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怀京;黄容晖;杨雅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采用多种方法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126例经过6个月~7年随访并采用功能百分评价法对各种方法进行评定.结果:(1)多枚斯氏针内固定因操作简便,对股骨头损伤小,适用于老年人,特别是伴有心、肺疾病患者.(2)中空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有对骨折端加压、抗旋转、减少剪切应力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骨折,特别对骨质疏松者有其优越性.(3)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可减少卧床时间,但因手术创伤大,不适用于年老体弱者.(4)角型钢板有一定的强度和宽度,适用于治疗粗隆间骨折.
作者:贾玉章;宋景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自2000年1月以来,我科采用CT立体定向血肿排空加尿激酶溶化治疗46例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锡类散治疗婴幼儿迁延性腹泻疗效.方法:锡类散0.3~0.6/次,用10%葡萄糖液20ml冲服或用生理盐水20ml保留灌肠,bid,3~5天用于30例使用抗生素常规治疗10天以上未治愈的迁延性腹泻婴幼儿.结果:治愈22例,好转3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且无不良反应.结论:锡类散对非感染因素所致的婴幼儿迁延性腹泻见效快,治愈率高.
作者:董懿珍;赫安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索穿刺治疗盆腔囊肿的方法及适应症.方法:对30例临床和B超确诊为盆腔囊肿的病人,在超声引导和监视下,经阴道穿刺抽液,依据囊液细胞学检验结果注入相应的药物(抗菌、抗结核)或硬化剂.结果:治疗30例,23例一次穿刺治愈,1例两次穿刺治愈(治愈率80%),3例两次穿刺后明显缩小(有效率90%).平均随访3年10个月未复发.结论:超声引导和监视下穿刺治疗盆腔囊肿具有简便易行、微创、安全、实用、疗效可靠等优点.不失为治疗盆腔囊肿的佳方法之一.
作者:滕想;丁玉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