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忠富
目的:探讨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30例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予无创性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变化.结果:无创性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在治疗开始后的1/2h内PCO2有显著性差异(P<0.05),HR、RR、pH、SBP和PO2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符合指征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可首先使用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
作者:龙威;邓星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胃食道返流(GER)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端食道括约肌(LES)的功能不全,使胃内容物返流入食道的一种病态.在美国常称此为松弛症.易发生于新生儿期,尤其是早产儿,预后较好.我科从1999年5月~2002年1月共诊断42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郭熙英;陈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贲门癌经胸腔手术与经腹腔手术治疗的选择.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04例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胸腔手术治疗66例占63.5%,经腹腔手术38例占36.5%.经胸腔手术肺部感染6例占9.1%,返流性食管炎5例占7.6%,心律失常1例占1.5%.经腹腔手术肺部感染1例占2.6%,返流性食管炎3例占7.9%.两组手术均无吻合口瘘或吻合口狭窄,无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无死亡.结论:贲门癌行近端胃、食管部分切除经腹腔手术并发症明显少于经胸腔手术,并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梁利波;梁锐华;王旭东;蔡淡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46例GCS 3分特重型颅脑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1998年3月至2002年5月收治的GCS 3分特重型颅脑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6例GCS 3分特重型颅脑伤存活18例(39%),死亡28例(61%).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GCS3分特重型颅脑伤病人的预防后.
作者:王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青光眼小梁切除中应用丝裂霉素可有效地抑制瘢痕形成,防止滤过泡瘢痕化导致滤道粘连而手术失败.由于丝裂霉素有较强的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术后早期可出现引流过畅或滤过泡渗漏性浅前房,从而引起角膜水肿、晶体混浊、低眼压性黄斑水肿.
作者:颜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9例CT检查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进行分析.结果:恶性15例,良性4例.CT表现的共同点为:(1)肿瘤较大;(2)密度多不均匀;(3)除囊性病变外,增强扫描可见不同程度的强化;(4)良性肿瘤引起邻近组织受压、移位;恶性腹膜后肿瘤多有与周围组织粘连或侵犯的表现.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较高,多种影像检查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但病理类型的确定有赖于穿刺活检和术后病理检查.
作者:陈永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双极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02年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102例重度宫颈炎患者,用双极宫腔镜行宫颈锥形切除,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术后随访半年.结果:术后1月宫颈上皮覆盖约80%,术后2月宫颈上皮覆盖达100%,宫颈光滑,一次性治愈率迭97%,有效率达100%,85.3%的患者宫颈恢复正常大小,平均手术时间12分钟,术中出血5~20ml.结论: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易接受.可作为慢性宫颈炎治疗的方法之一.
作者:夏秋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低血糖对机体的影响以神经系统为主,尤其是脑部及交感神经.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高级神经功能失常为主要症状.当低血糖症仅表现为偏瘫或以偏瘫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时,称为低血糖偏瘫[1].
作者:林燕;王小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颈丛阻滞可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多数观点认为是颈动脉窦及迷走神经被阻滞,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所致[1,2].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控制颈丛阻滞引起的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建新;谭旭初;谢瑜;贺夫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东莨菪碱用于减少曲马多静脉镇痛的副作用.方法:选择800例胃、胆道、乳腺癌及脊柱手术者ASA为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Ⅰ级(曲马多800mg+东莨菪碱0.3mg),Ⅱ组(曲马多800mg),均在静吸复合全麻下手术,术毕予首次镇痛剂量为Ⅰ组(曲马多1.5mg/kg+东莨菪碱0.1mg),Ⅱ组曲马多1.5mg/k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静注,然后采用AuBex一次性镇痛泵2ml/h持续静注,观察48小时,记录VAS值及镇痛满意率,恶心呕吐、多汗、嗜睡、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Ⅰ组VAS值为0.71,满意率为93.67%,Ⅱ组VAS值为1.36,满意率为86.23%,有显著差异(P<0.01),恶心呕吐、多汗发生率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嗜睡、尿潴留发生率相比两组无显著差别.结论:东莨菪碱能减少曲马多术后静脉镇痛的副作用,增强镇痛效果,提高镇痛的满意率.
作者:林宪法;郑燕国;翁荣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气压性食管破裂的处理经验和教训.方法:对本院1998年3月~2002年10月所收治的6例气压性食管破裂诊断、处理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误诊,先剖腹后改剖胸,1例术前行食管钡剂造影,术后并发脓胸,经开放引流治愈.其余4例顺利康复.结论:早期明确诊断,避免刺激性大的钡剂造影而用刺激性小的水溶性有机碘造影及早期手术是关键.
作者:冯江;蒋红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感染病灶性心律失常是指由急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各种心律失常.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常易忽视感染灶的存在,尤其是一些慢性感染灶极易造成误诊误治.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感染病灶心律失常报道如下.
作者:周西彦;杨圣翠;朱孟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前可利用的火菌方法中,压力蒸气灭菌器是应用甲,效果好,使用广泛的一种,这种灭菌装置在正确运用下可达到火活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及抵抗力强的细菌芽胞.现将灭菌程序、灭菌性能、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总结如下.
作者:邹湘莉;郑慧珍;邹刚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肝硬化时糖代谢异常多表现为糖耐量减低,部分患者终发生糖尿病称之为肝性糖尿病.本文就我院1999年~2001年收治的肝硬化185例中并发糖尿病的住院患者30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万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粘度测定的准确性.方法:以温氏管法测定的红细胞压积(Hct)分别与两台不同系列的血细胞分析仪所测定的Hct进行比较.结果:两台血细胞分析仪所得的Hct值均低于温氏管法.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分析仪1(t=20.4 630,P<0.01),分析仪2(t=10.97996,P<0.01).结论:建议基层医院,目前在不能开展ICSH推荐的参考方法(放射性核素法)测定Hct的情况下,进行血粘度测定时,兼顾参考温氏管法,以利于提高血粘度测定的准确性.
作者:郑平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本研究拟观察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肺叶切除病人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病人呼吸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亚珍;王金娥;陈吉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成药作为临床用药,其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优势已为临床所证明,而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针对中药药剂的研究开发,本人提出一些观点与思考,以供同道指正.
作者:余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与阑尾炎相关疾病的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2018例阑尾炎与相关疾病130例误诊临床资料.结果:询问病史不够及遗漏必要的体格检查;阑尾炎早期症状定位不准;阑尾炎并发症导致的混淆;阑尾解剖位置变异;固定病灶原于阑尾根部;忽视辅助检查;门、急诊部分医师首诊责任观念差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阑尾炎一经确诊,应早期手术.保障手术创面浆膜化、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宁奇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次小量应用尿激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严格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静滴尿激酶20万单位,每天1次,共5天.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88.37%,对照组分别为76.82%、76.92%,两组在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方面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量、多次尿激酶对UAP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刘忠祥;高瑛子;王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衰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106例CHF患者和50例对照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CHF患者较正常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FT3)水平明显减低,甲状腺素(T4)、游离T4(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T3、FT3水平的改变可以作为判断CHF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李锦秀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