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书;周国栋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它对药物代谢有着不同和程度的影响,能够抑制许多脂溶性药物的生物转化产生酶抑制作用,与某些药物如扑热息痛、利福平合用会使毒性增加;与甲硝唑及某些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噻肟钠、头孢孟多合用诱发戒酒硫样反应.
作者:郭银峰;冯金萍;杨巧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9例CT检查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进行分析.结果:恶性15例,良性4例.CT表现的共同点为:(1)肿瘤较大;(2)密度多不均匀;(3)除囊性病变外,增强扫描可见不同程度的强化;(4)良性肿瘤引起邻近组织受压、移位;恶性腹膜后肿瘤多有与周围组织粘连或侵犯的表现.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较高,多种影像检查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但病理类型的确定有赖于穿刺活检和术后病理检查.
作者:陈永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型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也较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故同步治疗可防大血管并发症,降低致残、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但临床用药种类数量繁多,服药时间要求复杂,长期治疗使病人服药依从性降低,从而降低疗效.
作者:赵婷;徐长辉;王爱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东莨菪碱用于减少曲马多静脉镇痛的副作用.方法:选择800例胃、胆道、乳腺癌及脊柱手术者ASA为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Ⅰ级(曲马多800mg+东莨菪碱0.3mg),Ⅱ组(曲马多800mg),均在静吸复合全麻下手术,术毕予首次镇痛剂量为Ⅰ组(曲马多1.5mg/kg+东莨菪碱0.1mg),Ⅱ组曲马多1.5mg/k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静注,然后采用AuBex一次性镇痛泵2ml/h持续静注,观察48小时,记录VAS值及镇痛满意率,恶心呕吐、多汗、嗜睡、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Ⅰ组VAS值为0.71,满意率为93.67%,Ⅱ组VAS值为1.36,满意率为86.23%,有显著差异(P<0.01),恶心呕吐、多汗发生率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嗜睡、尿潴留发生率相比两组无显著差别.结论:东莨菪碱能减少曲马多术后静脉镇痛的副作用,增强镇痛效果,提高镇痛的满意率.
作者:林宪法;郑燕国;翁荣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用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70例HD病人573次深静脉置管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置管部位、局部换药及封管方法、留置时间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系.结果: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6.6%,置管局部感染率为11.5%,其中股静脉为18.4%,高于颈内静脉的8.7%(P<0.05).留置时间>3周者易发生局部感染(P<0.01),导管血及(或)外周血培养阳性高(P<0.05),抗生素封管及局部应用加3M敷贴固定,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局部换药及浓肝素封管法.结论:股静脉置管易发生局部感染,导管留置时间>3周易发生局部感染及导管相关性血源感染,抗生素封管及局部应用加3M敷贴固定,有助于降低感染率.
作者:高莉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感染病灶性心律失常是指由急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各种心律失常.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常易忽视感染灶的存在,尤其是一些慢性感染灶极易造成误诊误治.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感染病灶心律失常报道如下.
作者:周西彦;杨圣翠;朱孟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骨化性纤维瘤亦称纤维骨瘤,是由纤维组织和骨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以纤维组织构成为主称为骨化性纤维瘤,肿瘤发生于髓腔骨,有向骨质及纤维组织双向发展的特点,发生于四肢长骨者国内报道少见.本文报道8例,病理证实胫骨骨化性纤维瘤.
作者:郭殿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难治性气胸是临床常见病.我们应用榄香烯乳粘连治疗难治性气胸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继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前可利用的火菌方法中,压力蒸气灭菌器是应用甲,效果好,使用广泛的一种,这种灭菌装置在正确运用下可达到火活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及抵抗力强的细菌芽胞.现将灭菌程序、灭菌性能、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总结如下.
作者:邹湘莉;郑慧珍;邹刚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青光眼小梁切除中应用丝裂霉素可有效地抑制瘢痕形成,防止滤过泡瘢痕化导致滤道粘连而手术失败.由于丝裂霉素有较强的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术后早期可出现引流过畅或滤过泡渗漏性浅前房,从而引起角膜水肿、晶体混浊、低眼压性黄斑水肿.
作者:颜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在临床是一种常见的中毒性疾病,其引起呼吸衰竭是AOPP的首要死亡原因,因此在急性期尽早正确使用机械通气(MV)显得十分重要,可以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现将我院1990年9月至2001年12月间183例AOPP救治中MV使用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金忠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粘度测定的准确性.方法:以温氏管法测定的红细胞压积(Hct)分别与两台不同系列的血细胞分析仪所测定的Hct进行比较.结果:两台血细胞分析仪所得的Hct值均低于温氏管法.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分析仪1(t=20.4 630,P<0.01),分析仪2(t=10.97996,P<0.01).结论:建议基层医院,目前在不能开展ICSH推荐的参考方法(放射性核素法)测定Hct的情况下,进行血粘度测定时,兼顾参考温氏管法,以利于提高血粘度测定的准确性.
作者:郑平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后重建技术在襄枢关节脱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9例寰枢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标准体位的多层螺旋CT检查,在MPVR二维图像中测量齿状突与寰椎侧块距离差(DO)、寰齿前间隙(AO)、寰枕线与齿状突轴线的夹角(α);在SSD模式3D图像中,作枕骨大孔正后缘与硬腭正中的连线和寰枢椎双侧横突孔中心的连线,测量两者的夹角(β).结果:齿状突与寰椎侧块关系失常者15例,AO间距增宽者11例,α值小于正常值者7例,β值失常者7例.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直观、立体、多角度显示枕寰枢椎三者之间的关系;多数据测量更准确评估寰枢关节脱位的类型、受伤部位及程度,对临床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天明;张继良;杨振岭;郭灋;朱绍成;谢瑞刚;葛英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30例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予无创性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变化.结果:无创性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在治疗开始后的1/2h内PCO2有显著性差异(P<0.05),HR、RR、pH、SBP和PO2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符合指征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可首先使用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
作者:龙威;邓星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自2000年1月以来,我科采用CT立体定向血肿排空加尿激酶溶化治疗46例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检测正常人及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白血病(AL),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血清EPO浓度,探讨该类贫血发生的机制.方法:ELISA法测定正常人及AA、MDS、AL、IDA患者血清EPO浓度.结果:AA、MDS患者血EPO浓度较正常明显增高,P<0.01,AL患者血EPO浓度较正常增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DIA患者血EPO浓度较正常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PO浓度除与缺氧及Hb水平有关外,可能还与骨髓功能有关.
作者:刘芳;邹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在哪些方面增加,是否合理.方法:对本院分娩的4434例中施行剖宫产的13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在各方面均明显放宽,相对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臀位、妊娠并发症成为剖宫产主要指征.结论:提高产科医师技术水平,对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采用积极处理产程,医患配合,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可望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陆金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器治疗肺炎旁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对32例合并胸腔积液的病人根据年龄、积液量的多少,维持引流器大负压值的1/2压力进行间断引流,引流2小时,夹管2小时,持续间断引流48~72小时.如B超示仍有积液,或呈多房分隔状,则将尿激酶从导管处做胸腔内注射.结果:32例中显效13例(41%),余为有效,无脓胸形成.结论:该方法损伤少,效果好,对积液引流彻底,费用也较低.
作者:陈秋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应用新型DNA芯片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的耐药性.方法:20株耐INH、RFP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PCR扩增并荧光标记包含结核分支杆菌katG、rpoB基因突变热点的片段,与芯片杂交.结果:耐INH、RFP20株经DNA芯片检测,14株katG基因突变(70%)、17株rpoB基因突变(85%).结论:用DNA芯片检测结核分支杆菌株耐药性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且快捷.
作者:端木和运;张钢;邓为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含乳糖奶粉治疗迁延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1例迁延性腹泻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不含乳糖奶粉喂养,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结果:治疗组腹泻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X2=23.68,P<0.01).结论:迁延性腹泻患儿常存在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所以对迁延性腹泻患儿暂停含乳糖食物,给予无乳糖奶粉喂养,可减轻临床症状,缩短腹泻时间.
作者:李媛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