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5O例临床观察

赵婷;徐长辉;王爱敏

关键词:格列美脲, 同步治疗, 型糖尿病, 大血管并发症,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患者, 合并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临床用药, 高脂血症, 服药时间, 种类数, 致死率, 冠心病, 致残, 疗效, 病人
摘要:2型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也较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故同步治疗可防大血管并发症,降低致残、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但临床用药种类数量繁多,服药时间要求复杂,长期治疗使病人服药依从性降低,从而降低疗效.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毛滴虫病3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人毛滴虫病的临床表现及甲硝唑治疗人毛滴虫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共治疗36例人毛滴虫患者,口服甲硝唑剂量为0.4g,日3次,连服7~10d为一疗程,其中服1个疗程的有29例,服2个疗程的有7例.结果:经治疗后,全部患者的症状如腹泻及(或)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消失,粪检阴转.用药中不良反应较轻.结论:甲硝唑治疗人毛滴虫病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作者:郭鄂平;宋明华;郭冀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双极宫腔镜电切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探讨

    目的:探讨双极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02年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102例重度宫颈炎患者,用双极宫腔镜行宫颈锥形切除,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术后随访半年.结果:术后1月宫颈上皮覆盖约80%,术后2月宫颈上皮覆盖达100%,宫颈光滑,一次性治愈率迭97%,有效率达100%,85.3%的患者宫颈恢复正常大小,平均手术时间12分钟,术中出血5~20ml.结论: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易接受.可作为慢性宫颈炎治疗的方法之一.

    作者:夏秋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不含乳糖奶粉治疗迁延性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含乳糖奶粉治疗迁延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1例迁延性腹泻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不含乳糖奶粉喂养,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结果:治疗组腹泻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X2=23.68,P<0.01).结论:迁延性腹泻患儿常存在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所以对迁延性腹泻患儿暂停含乳糖食物,给予无乳糖奶粉喂养,可减轻临床症状,缩短腹泻时间.

    作者:李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快速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疗效.方法:心衰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胺碘酮组给胺碘酮150mg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注射,然后以0.5mg/min维持静滴,24小时总量不超过800mg.西地兰组:先用西地兰0.2mg稀释后缓慢静推,若20分钟无效再给0.2mg,24小时总量不超过1.0mg,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比较首次用药后不同时刻的心室率变化、24小时后复律情况.结果:两组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西地兰组起效快于胺碘酮组(P<0.01),胺碘酮组有效率高于西地兰组(P<0.05),胺碘酮组用药后转复窦律13例,西地兰组5例(P<0.05).结论:胺碘酮可有效降低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并能使部分患者房颤转复.

    作者:徐忠;朱宗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肝硬化并发糖尿病30例临床分析

    肝硬化时糖代谢异常多表现为糖耐量减低,部分患者终发生糖尿病称之为肝性糖尿病.本文就我院1999年~2001年收治的肝硬化185例中并发糖尿病的住院患者30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万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5O例临床观察

    2型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也较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故同步治疗可防大血管并发症,降低致残、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但临床用药种类数量繁多,服药时间要求复杂,长期治疗使病人服药依从性降低,从而降低疗效.

    作者:赵婷;徐长辉;王爱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盆腔引流在直肠癌Mile's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手术后盆腔引流方式的选择.方法:时250例行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其盆腔引流分别采用经会阴和经腹腔两种方式.结果:采用橡皮管经腹腔或腹膜外引流,会阴部切口的Ⅰ期愈合率明显高于会阴部切口直接引流,而感染率显著下降,术后住院天数减少.

    作者:崔友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氨力农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氨力农粉针剂静脉滴注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肺心痛急性加重期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国产氨力农粉针剂150mg,每天静脉滴注,疗程15天.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积极抗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通气,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综合治疗,疗程1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8%,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氨力农作为一种新型的强心药物,其强心作用及扩血管作用是肯定的.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既能减轻右心前负荷,又起到降低全心肌耗氧的作用,降低肺血管阻力,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得到改善,明显提高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作者:刘双梅;郭玉显;李海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P波离散度及其长时间与心房纤颤的关系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isp)及P波长时间(Pmax)与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关系.方法:观察32例有阵发性心房纤颤病人的Pdisp及Pmax,并与32例无心房纤颤病人相比较.对有心房纤颤者给予乙胺碘呋酮口服,观察治疗前后Pdisp及Pmax变化.结果:有心房纤颤病人的Pdisp及Pma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有心房纤颤者用乙胺碘呋酮后Pdisp及Pmax均明显减少(P<0.001).结论:Pdisp及Pmax可预测心房纤颤的发生,且是观察抗房性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指标.

    作者:王云书;周国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调节缝线在应用丝裂霉素的小梁切除术中的疗效观察

    青光眼小梁切除中应用丝裂霉素可有效地抑制瘢痕形成,防止滤过泡瘢痕化导致滤道粘连而手术失败.由于丝裂霉素有较强的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术后早期可出现引流过畅或滤过泡渗漏性浅前房,从而引起角膜水肿、晶体混浊、低眼压性黄斑水肿.

    作者:颜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消化性溃疡1686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0年元月至2001年12月因胃疾患行胃镜检查18500例,其中检出消化性溃疡(PU)1686例,占受检人数的9.1%,十二指肠溃疡(DU)1200例,占71.17%,胃溃疡(GU)358例,占21.23%,复合性溃疡128例,占7.59%,DU与GU之比为3.35:1,年龄小14岁,大83岁,胃溃疡的平均年龄43.08岁,十二指肠溃疡平均年龄40.3岁.

    作者:张天成;闫永立;李晓伟;陈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腮腺恶性肿瘤误诊14例分析

    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腮腺恶性肿瘤发病的比例较高.腮腺肿瘤中,恶性肿瘤又占29%左右,而且容易误诊.我科从1988年至2001年共收治18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生在腮腺的恶性肿瘤43例,其中误诊14例.

    作者:洪碧波;洪晓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阿托品作为胆道手术硬膜外麻醉前用药的再评价

    目的:评价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用药预防胆心反射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两组各4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胆道手术病人术前使用阿托品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指端血氧饱和度等情况.结果:发现术前使用阿托品并不能降低其胆心反射的发生率(P>0.05),且术前应用阿托品可增快心率,甚至发生心律失常.阿托品使唾液分泌减少,引起口渴不适.在老年人还有可能引起兴奋和谵妄等中枢神经症状.结论:作者建议阿托品可不作为硬膜外麻醉下胆道手术的常规术前用药.

    作者:唐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在寰枢关节脱位中的应用探讨(附19例检查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后重建技术在襄枢关节脱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9例寰枢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标准体位的多层螺旋CT检查,在MPVR二维图像中测量齿状突与寰椎侧块距离差(DO)、寰齿前间隙(AO)、寰枕线与齿状突轴线的夹角(α);在SSD模式3D图像中,作枕骨大孔正后缘与硬腭正中的连线和寰枢椎双侧横突孔中心的连线,测量两者的夹角(β).结果:齿状突与寰椎侧块关系失常者15例,AO间距增宽者11例,α值小于正常值者7例,β值失常者7例.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直观、立体、多角度显示枕寰枢椎三者之间的关系;多数据测量更准确评估寰枢关节脱位的类型、受伤部位及程度,对临床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天明;张继良;杨振岭;郭灋;朱绍成;谢瑞刚;葛英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新鲜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比较

    目的:比较采用多种方法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126例经过6个月~7年随访并采用功能百分评价法对各种方法进行评定.结果:(1)多枚斯氏针内固定因操作简便,对股骨头损伤小,适用于老年人,特别是伴有心、肺疾病患者.(2)中空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有对骨折端加压、抗旋转、减少剪切应力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骨折,特别对骨质疏松者有其优越性.(3)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可减少卧床时间,但因手术创伤大,不适用于年老体弱者.(4)角型钢板有一定的强度和宽度,适用于治疗粗隆间骨折.

    作者:贾玉章;宋景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低血糖偏瘫

    低血糖对机体的影响以神经系统为主,尤其是脑部及交感神经.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高级神经功能失常为主要症状.当低血糖症仅表现为偏瘫或以偏瘫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时,称为低血糖偏瘫[1].

    作者:林燕;王小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42例新生儿胃食道返流的临床分析

    胃食道返流(GER)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端食道括约肌(LES)的功能不全,使胃内容物返流入食道的一种病态.在美国常称此为松弛症.易发生于新生儿期,尤其是早产儿,预后较好.我科从1999年5月~2002年1月共诊断42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郭熙英;陈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血透用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用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70例HD病人573次深静脉置管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置管部位、局部换药及封管方法、留置时间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系.结果: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6.6%,置管局部感染率为11.5%,其中股静脉为18.4%,高于颈内静脉的8.7%(P<0.05).留置时间>3周者易发生局部感染(P<0.01),导管血及(或)外周血培养阳性高(P<0.05),抗生素封管及局部应用加3M敷贴固定,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局部换药及浓肝素封管法.结论:股静脉置管易发生局部感染,导管留置时间>3周易发生局部感染及导管相关性血源感染,抗生素封管及局部应用加3M敷贴固定,有助于降低感染率.

    作者:高莉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血液病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检测的意义

    目的:检测正常人及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白血病(AL),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血清EPO浓度,探讨该类贫血发生的机制.方法:ELISA法测定正常人及AA、MDS、AL、IDA患者血清EPO浓度.结果:AA、MDS患者血EPO浓度较正常明显增高,P<0.01,AL患者血EPO浓度较正常增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DIA患者血EPO浓度较正常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PO浓度除与缺氧及Hb水平有关外,可能还与骨髓功能有关.

    作者:刘芳;邹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胆管炎37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病人的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时机及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ACST病人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死亡5例,其中手术治疗死亡2例.结论:ACST病人应在出现五联征之前手术,对于已出现休克的病人,应先给予适当的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手术.贻误手术时机、手术时间过长、手术复杂化、严重并发症、高龄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大刺量应用地塞米松治疗ACST,可缓解病情.

    作者:虞锦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