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盆腔引流在直肠癌Mile's术中的应用

崔友福

关键词:直肠癌, Mile's手术, 引流方式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手术后盆腔引流方式的选择.方法:时250例行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其盆腔引流分别采用经会阴和经腹腔两种方式.结果:采用橡皮管经腹腔或腹膜外引流,会阴部切口的Ⅰ期愈合率明显高于会阴部切口直接引流,而感染率显著下降,术后住院天数减少.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量多次尿激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多次小量应用尿激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严格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静滴尿激酶20万单位,每天1次,共5天.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88.37%,对照组分别为76.82%、76.92%,两组在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方面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量、多次尿激酶对UAP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刘忠祥;高瑛子;王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氨力农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氨力农粉针剂静脉滴注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肺心痛急性加重期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国产氨力农粉针剂150mg,每天静脉滴注,疗程15天.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积极抗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通气,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综合治疗,疗程1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8%,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氨力农作为一种新型的强心药物,其强心作用及扩血管作用是肯定的.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既能减轻右心前负荷,又起到降低全心肌耗氧的作用,降低肺血管阻力,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得到改善,明显提高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作者:刘双梅;郭玉显;李海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P波离散度及其长时间与心房纤颤的关系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isp)及P波长时间(Pmax)与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关系.方法:观察32例有阵发性心房纤颤病人的Pdisp及Pmax,并与32例无心房纤颤病人相比较.对有心房纤颤者给予乙胺碘呋酮口服,观察治疗前后Pdisp及Pmax变化.结果:有心房纤颤病人的Pdisp及Pma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有心房纤颤者用乙胺碘呋酮后Pdisp及Pmax均明显减少(P<0.001).结论:Pdisp及Pmax可预测心房纤颤的发生,且是观察抗房性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指标.

    作者:王云书;周国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儿科产科医生协作对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意义

    目的:探讨儿科医生进产房,产儿科结合与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相关性及重要意义.方法:1995年1月~1998年12月由产科医护人员实施新生儿窒息复苏为产科复苏组,1999年1月~2002年6月儿科医生进产房(手术室),产儿科结合实施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为产儿科复苏组.结果:产科复苏组新生儿窒息复苏152例,死亡20例,窒息死亡率为13.16%.产儿科复苏组新生儿窒息复苏133例,死亡3例,窒息死亡率为2.26%.两组死亡率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窒息死亡率下降10.9%.结论:儿科医生进产房,产儿科结合推广新法复苏,是减少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关键.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是否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方法:对138例择期IC患者随机分为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组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组两组,比较术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结果: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组感染率2.9%(2/68),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组感染4.2%(3/70),两组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对年龄在70岁以下,无糖尿病等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无躯体其它部位感染,胆囊非急性炎症患者,围手术期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作者:贺亚东;金肖丹;张学森;宋洪亮;尹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机械通气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在临床是一种常见的中毒性疾病,其引起呼吸衰竭是AOPP的首要死亡原因,因此在急性期尽早正确使用机械通气(MV)显得十分重要,可以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现将我院1990年9月至2001年12月间183例AOPP救治中MV使用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金忠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双极宫腔镜电切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探讨

    目的:探讨双极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02年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102例重度宫颈炎患者,用双极宫腔镜行宫颈锥形切除,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术后随访半年.结果:术后1月宫颈上皮覆盖约80%,术后2月宫颈上皮覆盖达100%,宫颈光滑,一次性治愈率迭97%,有效率达100%,85.3%的患者宫颈恢复正常大小,平均手术时间12分钟,术中出血5~20ml.结论: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易接受.可作为慢性宫颈炎治疗的方法之一.

    作者:夏秋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超早期阿托品应用剂量研究

    目的:观察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超早期阿托品应用剂量不同对抢救结果的影响.方法:对6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首次阿托品剂量为40~60mg静推,以后每5~8分钟观察治疗反应,如无反应,继续应用阿托品,超过常规剂量,并根据病情一般以5~10分钟应用阿托品10~20mg.结果:治疗组在抢救成功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组较对照组阿托品应用总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重度有机磷中毒超早期给予冲击剂量可以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8例胫骨骨化性纤维瘤X线诊断分析

    骨化性纤维瘤亦称纤维骨瘤,是由纤维组织和骨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以纤维组织构成为主称为骨化性纤维瘤,肿瘤发生于髓腔骨,有向骨质及纤维组织双向发展的特点,发生于四肢长骨者国内报道少见.本文报道8例,病理证实胫骨骨化性纤维瘤.

    作者:郭殿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探讨

    手术实际上是对病人施行的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因此,手术的部位、类型、时间的长短、成功与否及预后等都是病人思考的问题.所以,做好术前术后的准备,对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恢复期、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等均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作者:刘建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83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9年3月~2002年3月间采用微粒化非诺贝特,每晚200毫克,治疗高脂血症83例,其中Ⅱa型13例,Ⅱb型30例,Ⅳ型40型,治疗8周后结果显示Ⅱa和Ⅱb患者血清胆固醇明显降低,Ⅱb和Ⅳ型患者甘油三酯明显降低,同时可明显升高HDL-C和降低LDL-C水平.

    作者:赵群辉;魏青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与饮酒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它对药物代谢有着不同和程度的影响,能够抑制许多脂溶性药物的生物转化产生酶抑制作用,与某些药物如扑热息痛、利福平合用会使毒性增加;与甲硝唑及某些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噻肟钠、头孢孟多合用诱发戒酒硫样反应.

    作者:郭银峰;冯金萍;杨巧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衰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106例CHF患者和50例对照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CHF患者较正常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FT3)水平明显减低,甲状腺素(T4)、游离T4(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T3、FT3水平的改变可以作为判断CHF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李锦秀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联用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用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心电图、血脂、血糖、肾功能、眼底变化.结果:经治四周后观察血压稳定下降(P<0.05),同时改善了肾功能和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结论:钙通道拮抗剂氨氯地平缓释片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的联合使用,对高血压病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莫昌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GCS3分特重型颅脑外伤46例分析

    目的:总结46例GCS 3分特重型颅脑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1998年3月至2002年5月收治的GCS 3分特重型颅脑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6例GCS 3分特重型颅脑伤存活18例(39%),死亡28例(61%).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GCS3分特重型颅脑伤病人的预防后.

    作者:王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肺叶切除术后曲马多静脉镇痛效应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拟观察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肺叶切除病人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病人呼吸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亚珍;王金娥;陈吉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立体定向置管加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护理的探讨

    自2000年1月以来,我科采用CT立体定向血肿排空加尿激酶溶化治疗46例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并发尿崩症的诊治体会

    颅脑损伤并发尿崩症临床少见,我科从1998年3月~2002年6月共收治19例,报道如下.

    作者:杨志刚;杨成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心肌缺血预适应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08例心肌梗死前有心绞痛患者(IP组)与72例心肌梗死前无心绞痛患者(NP组)进行有关项目的比较.结果:IP组在心肌梗死面积、CPK及CPK-MB峰值,Killip2级以上泵功能衰竭、某些心律失常、住院病死率方面明显低于NP组.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怀京;黄容晖;杨雅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剖宫产率增加原因探讨(附136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在哪些方面增加,是否合理.方法:对本院分娩的4434例中施行剖宫产的13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在各方面均明显放宽,相对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臀位、妊娠并发症成为剖宫产主要指征.结论:提高产科医师技术水平,对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采用积极处理产程,医患配合,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可望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陆金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