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再发脑梗塞病人的病灶侧和病灶对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变化

董亚贤

关键词:急性再发脑梗塞, 大脑中动脉, 血流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再发脑梗塞(ARCI)病人的病灶侧和病灶对侧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变化.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TCD)观测经CT/MRI证实的120例ARCI病人和120例健康对照者的病灶侧和病灶对侧MCA的血流变化.结果:ARCI病人的病灶侧和病灶对侧MCA血流均低于健康对照者;病灶侧和病灶对侧MCA血流降低无显著差异.结论:ARCI梗塞病人的病灶侧和病灶侧和病灶对侧MCA血流均降低;而降低的血流无区别.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动脉栓塞23例行溶栓术的护理

    我院对23例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治疗后得出急性动脉栓塞行溶栓术促使阻塞血管再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利平;赵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60例小儿头面部烧伤治疗体会

    目的:介绍小儿头面部烧伤的治疗体会.方法:4个月~14岁小儿头面部烧伤共160例,TBSA5%~48%.采用1‰新洁尔灭彻底清创后,外涂3%磺胺嘧啶银混悬液或烧伤酊剂,暴露创面.Ⅲ度伤创面早期切痂等治疗;对深Ⅱ度和Ⅲ度伤患儿,在治疗创面的同时给予芙康片口服,愈后涂芙康膏并辅以弹力面罩压迫等治疗,以减轻瘢痕增生.结果;160例患儿全部治愈,深Ⅱ度以下创面全部一期愈合;瘢痕增生较轻.6例因创面感染严重,愈合时间长,且瘢痕增生严重.结论:小儿头面部烧伤,应特别重视愈合的质量,尽可能地减轻瘢痕的增生.

    作者:李强;何健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好发部位及致病菌特点.方法:对14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院内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感染89例,泌尿系感染30例,消化道感染10例,其他部位感染14例,在培养出的227株致病菌中,G-菌168株,G+菌43株,真菌16株.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多种易感因素,尽可能去除易感因素,做好各种预防措施,合理使用预防性药物,才能使院内感染控制在小的程度.

    作者:黄海能;赵邦;邓元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哈伯因片剂的稳定性试验

    哈伯因(HuperzineA Tablets)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制,河南竹林安特制药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一种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可逆性真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记忆力衰退、中老年记忆障碍和脑器质性痴呆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雷万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静注丙种球蛋白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免疫球蛋白(Ig)变化.方法:将62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IVIG,按每次500~1000mg/kg给予,仅用1次.应用前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测定免疫球蛋白.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IgG明显升高(P<0.01).结论:IVIG治疗SIRS临床疗效确切并可调节免疫机制,改善预后,且安全,可作为佐治SIRS的主要药物.

    作者:程海瑛;王英姿;卢雪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开封市城区3~5岁儿童铅水平及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开封市城区3~5岁儿童体内铅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末梢血锌原卟啉(ZPP)检测技术及问卷调查法.结果:排除缺铁性儿童,对1089例儿童的末梢血ZPP值进行测定,1089例儿童的ZPP值呈正态分布,平均值(x)为0.58umol/L,标准差(S)为0.015umol/L.同时对入选的正常儿童230名ZPP值进行描述分析:呈正态分布,x±1.96s=0.5565,±0.25548umol/L.结论:开封市城区3~5岁儿童ZPP正常参考值为0.56umol/L,上限值为0.81umol/L;对ZPP影响因素依大小为:幼儿园装修材料(油漆、仿瓷涂料),家庭装修材料(板材、仿瓷涂料),手口不良习惯、年龄、父母职业、户外活动时间及住房年代.

    作者:刘石岭;付保玲;何建业;郝建华;罗继霞;王成现;贾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有机磷农药致发作性睡病1例

    1病历报告男性,41岁.夏季果树喷洒乐果稀释液时药液常浸湿衣物和皮肤,连续施药20天,出现胸闷、气短、头昏、眩晕、恶心、出汗、乏力、失眠、颜面浮肿及肌颤而入院.

    作者:何平;孙飒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人血压波动与心肌缺血关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昼夜血压波动是否可诱发心肌缺血,以及血压波动的程度是否与心肌缺血的程度相一致.方法:选择高血压病人为观察对象,同时佩带动态血压仪及动态心电图仪,测量时间上午9~10时至次日上午9~10时,以上午9~10时至当日晚上10时为昼间血压,晚上10时至次日早6时为夜间血压,每30分钟测量一次.结果:ST段血压低组和无压低组间的平均血压值以及年龄、体重、办公室血压,24小时平均心率等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心率与ST段压低相关分析中,所有89次ST段压低时的心率较ST段压低前的心率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动态血压与心肌缺血ST段压低之间无明显相关而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肌缺血出现ST段压低.

    作者:贾文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口服右旋糖酐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以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为主,伴见许多脏器机能改变的病症.近年,我们采用右旋糖酐铁治疗IDA,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祥麒;黄景玉;耿国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0%葡萄糖输液pH值对头孢哌酮钠溶解性的影响

    头孢哌酮钠(cfoperazone,CPZ)为头孢哌酮的钠盐,是目前较为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在与10%葡萄糖输液(10%G·S)混合应用中,偶尔会产生混浊或白色沉淀现象.头孢哌酮极微溶于水,pH值为2.00~4.00;而其钠盐极易溶于水,pH值为4.50~6.50[1].因此推断当CPZ与pH值较低的10%G·S(pH值3.50~5.50)混合时,随着混合溶液的pH值降低可使部分头孢哌酮游离出来,从而产生混浊或沉淀.笔者考查了10%G·S的pH值对CPZ溶解度影响,以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赵穗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误区的指导

    尽管透析疗法已广泛应用于晚期肾衰病人,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治疗仍是慢性肾衰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孔梅芳;贾慧霞;赵金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白血病体外药敏试验的实验研究

    化疗是急性白血病重要的治疗手段,应ATT法对白血病细胞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对判断急性白血病患者对联合化疗的敏感性,观察体外药敏结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对临床选择敏感的化疗方案,施行个体化治疗,提高临床缓解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赖毅妍;谭获;冯莹;蔡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5例双子宫的B超诊断分析

    双子宫属于先天性子宫发育畸形,临床少见.我院自1997年8月~2001年4月间,经B超诊断双子宫患者15例,其中6例临床妇科检查证实,9例经手术证实.双子宫患者在临床上以月经过多、腹部包块、带环妊娠就诊.

    作者:祁月霞;朱亚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LC)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6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出现各种并发症39例,胆管损伤、胆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18例,其中死亡2人,均为非技术性死亡,轻度并发症21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注意胆囊三角的解剖关系及存在变异情况,避免盲目自信是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程守服;王修奎;方继承;姜光辉;周刚;王文忠;王海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不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误诊各种疾病28例分析

    我们自1992年至1999年共误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28例,为了总结经验、吸收教训,现回顾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张宝娥;周利霞;周利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6例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16例临床资料,对其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组16例中1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另1例误行手术治疗,于再次手术后20天恢复.结论:①腹部手术合并严重营养不良、糖尿病,术前胃流出道梗阻以及毕Ⅱ式胃肠吻合的病人发病率较高;②X线检查和胃镜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③保守治疗效果肯定,应予首选;④本病在术后3周左右多能恢复,应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谢良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纤维胃镜下异物的取出及护理体会

    消化道异物多由于误吞所致,也有少数是出于某种原因故意吞服或被迫吞服的.有些异物可以经消化道自行排出,但那些尖锐的、体积太大不易自然排出的,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异物,需经内镜下取出.

    作者:宋爱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弹咬合板在磨牙症治疗中的应用

    磨牙症是由于咀嚼肌产生的一种功能性收缩,使下颌正常生理休息位中断,表现为磨动牙齿或将牙齿咬紧.对人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有害影响,如牙列不正常的磨耗,

    作者:张培军;张学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脑血管意外的观察与康复护理

    通过对3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观察与康复护理,发现脑血管意外是股骨颈骨折患者致命性的并发症之一,所以,作者认为,除对疾病本身的观察康复护理外,脑血管意外的观察与康复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宋玉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54例门诊哮喘患者药物防治的调查分析

    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于1995年制定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为哮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观念及诊疗规范,特别是哮喘的药物防治方面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变更.

    作者:刘忠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