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瑞博思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52例疗效观察

王齐全

关键词:普瑞博思, 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症状, 器质性疾病, 患者, 上腹部, 不适感, 安全性, 住院, 厌食, 疼痛, 呕吐, 门诊, 疗效, 局部, 进食, 间断, 反胃, 恶心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间断或持续的上腹部的疼痛或不适感,与进食有关或无关,可伴有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反胃等消化不良症状,并持续4周以上,而无局部或全身器质性疾病的患者[1].我院于1999~2001年对门诊及住院的152例FD患者观察了普瑞博思的疗效及其的安全性.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肝脏创伤的外科综合治疗

    目的:改善肝脏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0年间收治的230例肝脏损伤患者的处理原则、手术方法及预后进行了总结.手术治疗180例,以大网膜填塞修补,Pringle法阻断肝蒂后肝内止血或清创切除,肝周填塞或加选择性肝动脉结扎作为处理Ⅲ~Ⅴ级肝损伤的主要方法.结果:手术治疗组存活154例,其中23例肝后静脉损伤者存活8例,大输血量10 000ml.总病死率12.2%,除死于合并伤外,大失血或合并凝血障碍为主要原因.结论:正常操作的肝后填塞和适当的辅助治疗对肝后静脉损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邵光彩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子宫肌瘤临床治疗探讨

    不开刀治疗子宫肌瘤,是近年来广大妇科医务工作者正在研究的热门课题,我院从2001年1月至10月采用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通过自然腔道,以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共 66 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婷婷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与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i,Hp)的关系.方法:FD患者342例和健康对照组36例均在内镜下从胃窦部取粘膜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并做14C尿素呼气试验,两试验都阳性者确诊Hp感染.结果:对照组36例中,Hp阳性8例,阴性28例,Hp阳性率22.2%;342例FD病人中,Hp阳性230例,阴性112例,Hp感染率67.3%.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FD病人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

    作者:韦红;吴克利;全会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普瑞博思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52例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间断或持续的上腹部的疼痛或不适感,与进食有关或无关,可伴有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反胃等消化不良症状,并持续4周以上,而无局部或全身器质性疾病的患者[1].我院于1999~2001年对门诊及住院的152例FD患者观察了普瑞博思的疗效及其的安全性.

    作者:王齐全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探讨

    笔者自1999年2月~2001年2月采用博尔泰力联合清肝灵糖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并以30例α-1b干扰素治疗作为对照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予以报道.

    作者:王恒庆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159例老年烧伤病人的治疗

    目的:介绍老年烧病人的治疗.方法:共收治159例老年烧伤病人,从致伤原因、创面处理、合并症的处理及补液和抗生素的应用等几方面阐述老年烧伤的治疗经验和体会.结果:159例病人中139例治愈,13例有效(好转)7例死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皮岛生长缓慢,深Ⅱ°伤要早期手术治疗;对合并症如糖尿病等要同时治疗;需兼顾休克期补液的速度和数量.

    作者:李强;牛希华;谭秀丽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探讨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较常见关节骨折之一,处理不当可致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等不良后果,为探讨其优良治疗方案,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5例踝关节骨折病例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1例骨折移位轻者采用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10例获优良效果;对骨折移位严重、肿胀明显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54例,其中48例得到随访,优良率达91. 6%.我们认为:必须做到解剖复位,固定可靠;并须重视腓骨下段或外踝复位的重要性.

    作者:陈舜亮;罗绍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对安阳市区域内20余家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思考

    2001年10月,我市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区域内20余家医院进行了医疗服务质量百质考评活动.其中三级综合医院1家,二级综合医院14家,三级专科医院1家,二级专科医院4家,共建76个模式病房.作者有幸作为护理组检查成员参加了这次检查.检查表明,虽然护理管理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但存在问题仍然不少,有待进一步改进.

    作者:马社君;晁艳茹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对近三年内3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及护理进行了回归性分析.结果:36例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均治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若处理不当,将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术后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丁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锁骨下静脉双腔留置管行血液透析的方法和护理

    血液透析通路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线.怎样建立快速而有效的血液透析通路一直是透析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我院自1993年以来为58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留置管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建立临时或长期血液通路,透析效果满意.

    作者:张永艺;刘素红;张芙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对肾病并发感染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对肾病并发感染病人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5月~1999年12月,期间135例住院病人临床资料.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64例,头孢曲松钠组71例,7~14d为一疗程.比较用药前后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临床有效率,氟罗沙星组92.2%,头孢曲松钠组为87.3%;不良反应,氟罗沙星组17.2%,头孢曲松钠组12.7%.两者均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人用药前后肾功能均无恶化倾向.结论:氟罗沙星与头孢曲松钠均为治疗肾病并发感染病人的良药,其疗效确切,肾毒性小.

    作者:何玉芝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及与消化性溃疡愈合、复发的关系

    目的:研究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Hp根除、溃疡愈合及溃疡复发的关系.方法:113 例诊断为Hp感染者中DU86例、GU27例.对上述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给药:A组:奥美拉唑20mg 1次/日+阿莫西林500mg 4次/日+甲硝唑400mg 3次/日;B组:雷尼替丁300mg 1次/晚+阿莫西林500mg 4次/日+甲硝唑400mg 3次/日.两组抗Hp治疗均为2周,其后奥美拉唑、雷尼替丁再用2周,疗程共4周.于治疗后1个月、疗程结束后1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复查胃镜及Hp,观察溃疡复发及Hp再感染情况.对症状再发者随时复查胃镜.结果:在Hp根除的70例DU患者中,2年共复发12例(17.1%),Hp未根除的16例DU患者中,2年共复发10例(62.5%).两组相比,P<0.01,差异有特别显著意义.Hp根除的21例GU患者中,2年共复发5例(23.8%).Hp未根除的6例GU患者中,2年共复发3例(50%).两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除1例复发DU外,其余复发的DU和GU,均为Hp再感染者.

    作者:韦红;吴克利;韩彩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机械通气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

    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正压通气防碍呼吸道纤毛运动,气管插管阻止痰液的排出.因此,掌握正确的吸引技术是安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作者:乔冬梅;苑淑珍;姬菊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以糖代谢障碍为主的综合性疾病.严重危胁着人类的健康,被列为当代三大顽症之一.因而,如何有效地改善及防治糖尿病就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项重要研究科目.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吕久省;宋青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500例经颅多普勒(TCD)观察

    头痛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中以血管性头痛占多数.我院自1995年5月引进TCD仪器,检测出血管性头痛900例,其中发现有脑血管痉挛所致的有500例,均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并应用TCD检测治疗后的脑血管血流变化与临床症状的改变来加以确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霞;张瑞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宫颈电圈切除术

    宫颈电圈切除术(the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是采用金属环通过高频电流锥形切除宫颈组织,是近年来用于治疗宫颈病变的新方法,此项技术早见于1981年法国Cartier的报道[1].另一种提法为大直径环型电极、电热灼除宫颈上皮移行带(large loop excis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zone,LLETZ).

    作者:诸雪峻;唐力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心肌肌钙蛋白Ⅰ定性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评价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分为AMI组和UA组,抽取静脉血进行cTnI的定性检测,同时测定血清CK、CK-MB及AST.结果:AMI组cTnI阳性率为85.9%,UA组阳性率为17.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TnI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的指标,cTnI定性检测可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鉴别诊断,其临床意义优于血清CK、CK-MB及AST.

    作者:马西凡;解翠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膦甲酸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加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效果.方法:16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前ALT升高2~5倍,治疗组膦甲酸钠(PFA)3.0静脉点滴,每日一次,28天为一疗程,拉米夫定(LMD)100mg每日一次,疗程6个月.对照组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疗程6个月.结果:联合用药的HBeAg血清转阴率明显高于单一用药者(P<0.05)4周内HBVDNA水平迅速下降,ALT复常.结论:联合用药可提高血清HBeAg转阴率,促进HBVDNA清除,ALT复常.

    作者:段军民;蔡水泽;商红卫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术中危重病人输液、输血的护理

    术中输液、输血是维持术中病人有效循环的重要手段,因此,术中输液、输血的护理也是保证危重病人安全的一个关键问题.现就有关术中危重病人的输液、输血的护理作以下探讨:

    作者:孙晓惠;余乐平;杨会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倍他乐克治疗梗塞后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梗塞后心绞痛疗效.方法:全部病例随机分倍他乐克组、对照组,观察28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为60%,差异显著.结论:倍他乐克无论从疼痛发作次数或缓解情况来说,对梗塞后心绞痛有良好效果.

    作者:杨振和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