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雪峻;唐力明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梗塞后心绞痛疗效.方法:全部病例随机分倍他乐克组、对照组,观察28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为60%,差异显著.结论:倍他乐克无论从疼痛发作次数或缓解情况来说,对梗塞后心绞痛有良好效果.
作者:杨振和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13例腰椎滑脱患者使用RF-Ⅱ加TFC治疗的临床分析,探讨其在腰椎滑脱的作用.方法:13例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RF-Ⅱ加TFC植入.结果:所有病人原有症状均改善.本组随访12~24个月,平均14.5个月,优良率84.6%,融合率100%.结论:RF-Ⅱ加TFC能对腰椎滑脱患者治疗起到稳定脊柱、坚固骨融合、神经减压作用及易于护理和早期重返工作岗位.
作者:骆家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小儿颅脑创伤的致伤原因和临床特点,纠正早期处理过程中的缺陷.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3年来112例小儿颅脑创伤病例,分析其致伤原因、临床过程及转归.结果:(1)小儿颅脑损伤以坠跌伤和交通伤为主要致伤原因.(2)小儿病情变化快,但转归较好.(3)急诊医生专业知识欠缺,普遍存在疏忽询问病史、不仔细观察病情、盲目行头颅CT检查的问题.(4)早期救治中疏于呼吸道的管理,患儿合并呼吸道感染比例较大.结论:应根据小儿临床特点,详细了解创伤过程和程度,仔细观察病情变化,适时选择头颅CT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注意呼吸道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捷;邱振雄;周育瑾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间断或持续的上腹部的疼痛或不适感,与进食有关或无关,可伴有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反胃等消化不良症状,并持续4周以上,而无局部或全身器质性疾病的患者[1].我院于1999~2001年对门诊及住院的152例FD患者观察了普瑞博思的疗效及其的安全性.
作者:王齐全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短波与红外线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和单纯红外线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把本院872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6例,观察组采用超短波与红外线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红外线治疗,按疗效标准进行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证明超短波与红外线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红外线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超短波与红外线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疗效明显,无副作用,无痛苦,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张书霞;张建伟;刘润森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我科在1999年12月~2001年12月期间,采用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禄晓红;赵华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Hp根除、溃疡愈合及溃疡复发的关系.方法:113 例诊断为Hp感染者中DU86例、GU27例.对上述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给药:A组:奥美拉唑20mg 1次/日+阿莫西林500mg 4次/日+甲硝唑400mg 3次/日;B组:雷尼替丁300mg 1次/晚+阿莫西林500mg 4次/日+甲硝唑400mg 3次/日.两组抗Hp治疗均为2周,其后奥美拉唑、雷尼替丁再用2周,疗程共4周.于治疗后1个月、疗程结束后1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复查胃镜及Hp,观察溃疡复发及Hp再感染情况.对症状再发者随时复查胃镜.结果:在Hp根除的70例DU患者中,2年共复发12例(17.1%),Hp未根除的16例DU患者中,2年共复发10例(62.5%).两组相比,P<0.01,差异有特别显著意义.Hp根除的21例GU患者中,2年共复发5例(23.8%).Hp未根除的6例GU患者中,2年共复发3例(50%).两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除1例复发DU外,其余复发的DU和GU,均为Hp再感染者.
作者:韦红;吴克利;韩彩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近两年我院内科收住的部分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实施了健康教育和整体护理同步的一体化护理模式,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丽;刘惠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骨外固定是利用生物力学原理达到骨折端复位与固定,促进骨愈合和功能恢复的一项治疗技术.1990~1999年,我院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41 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书勤;郭春燕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成年人支气管哮喘的院外治疗情况、诱发因素及促使病情转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5~1999年间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并乐意接受随访的187例患者经门诊的随访、家访或电话随访的方式随访二年,记录其院外发作情况、发作诱因、用药情况及依从性治疗、并发症及转归.结果:我市成年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大部分处于2级状态(62.03%);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依次为呼吸道感染(54.6%)、气侯变化或冷空气(43.31%)、鼻炎或鼻窦炎(38.5%)等;发作时院外治疗以茶碱类药物应用较普遍(71.3%),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71. 14%)及/或抗生素(95.72%)较多,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应用较少(7.595),治疗的认依从性差,经常更换治疗及乱投医现象严重(66.84%).结论:我市成年人支气管哮喘的院外治疗很不规范.
作者:张华茹;李海明;张勇刚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腹水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在临床上不易鉴别,尤其是顽固性腹水的病因诊断,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近年来很多新的检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率.关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方法,本文作一综述.
作者:刘素丽;王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正压通气防碍呼吸道纤毛运动,气管插管阻止痰液的排出.因此,掌握正确的吸引技术是安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作者:乔冬梅;苑淑珍;姬菊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脑梗塞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对93例脑梗塞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检测加以分析,以便协助临床对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张茜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以糖代谢障碍为主的综合性疾病.严重危胁着人类的健康,被列为当代三大顽症之一.因而,如何有效地改善及防治糖尿病就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项重要研究科目.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吕久省;宋青 刊期: 2002年第07期
2001年10月,我市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区域内20余家医院进行了医疗服务质量百质考评活动.其中三级综合医院1家,二级综合医院14家,三级专科医院1家,二级专科医院4家,共建76个模式病房.作者有幸作为护理组检查成员参加了这次检查.检查表明,虽然护理管理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但存在问题仍然不少,有待进一步改进.
作者:马社君;晁艳茹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或不合理用药过程中常常导致呼吸衰竭.而呼吸衰竭又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过程中主要致死原因,正确识别及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1999年1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口服皮肤中毒68例,其中23例均出现呼吸衰竭,占36.5%.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综合分析原因如下:
作者:马海花;吕利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本文对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中吡罗昔康片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将以甲醇为溶剂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改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美洛昔康为内标,甲醇-乙腈-2%庚烷磺酸钠溶液-冰醋酸(70:10:50:2)为流动相,351nm为紫外检测波长,测定吡罗昔康片的含量.该法结果表明:吡罗昔康在8~48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99.9%,100.1%,99.8%,RSD分别为0.83%,1.03%,0.73%(n=5),方法简便、准确、可行.
作者:仲平;陈珍珊;李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分为AMI组和UA组,抽取静脉血进行cTnI的定性检测,同时测定血清CK、CK-MB及AST.结果:AMI组cTnI阳性率为85.9%,UA组阳性率为17.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TnI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的指标,cTnI定性检测可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鉴别诊断,其临床意义优于血清CK、CK-MB及AST.
作者:马西凡;解翠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介绍老年烧病人的治疗.方法:共收治159例老年烧伤病人,从致伤原因、创面处理、合并症的处理及补液和抗生素的应用等几方面阐述老年烧伤的治疗经验和体会.结果:159例病人中139例治愈,13例有效(好转)7例死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皮岛生长缓慢,深Ⅱ°伤要早期手术治疗;对合并症如糖尿病等要同时治疗;需兼顾休克期补液的速度和数量.
作者:李强;牛希华;谭秀丽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呼吸支持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0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支持的应用.结果:所有病例在术后6小时内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肺部及心脏方面的并发症.结论:呼吸支持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对于术后患者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秀华;穆心苇;张辉;章淬;陶和;施乾坤 刊期: 200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