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丽;刘惠敏
腹水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在临床上不易鉴别,尤其是顽固性腹水的病因诊断,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近年来很多新的检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率.关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方法,本文作一综述.
作者:刘素丽;王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成年人支气管哮喘的院外治疗情况、诱发因素及促使病情转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5~1999年间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并乐意接受随访的187例患者经门诊的随访、家访或电话随访的方式随访二年,记录其院外发作情况、发作诱因、用药情况及依从性治疗、并发症及转归.结果:我市成年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大部分处于2级状态(62.03%);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依次为呼吸道感染(54.6%)、气侯变化或冷空气(43.31%)、鼻炎或鼻窦炎(38.5%)等;发作时院外治疗以茶碱类药物应用较普遍(71.3%),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71. 14%)及/或抗生素(95.72%)较多,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应用较少(7.595),治疗的认依从性差,经常更换治疗及乱投医现象严重(66.84%).结论:我市成年人支气管哮喘的院外治疗很不规范.
作者:张华茹;李海明;张勇刚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Hp根除、溃疡愈合及溃疡复发的关系.方法:113 例诊断为Hp感染者中DU86例、GU27例.对上述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给药:A组:奥美拉唑20mg 1次/日+阿莫西林500mg 4次/日+甲硝唑400mg 3次/日;B组:雷尼替丁300mg 1次/晚+阿莫西林500mg 4次/日+甲硝唑400mg 3次/日.两组抗Hp治疗均为2周,其后奥美拉唑、雷尼替丁再用2周,疗程共4周.于治疗后1个月、疗程结束后1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复查胃镜及Hp,观察溃疡复发及Hp再感染情况.对症状再发者随时复查胃镜.结果:在Hp根除的70例DU患者中,2年共复发12例(17.1%),Hp未根除的16例DU患者中,2年共复发10例(62.5%).两组相比,P<0.01,差异有特别显著意义.Hp根除的21例GU患者中,2年共复发5例(23.8%).Hp未根除的6例GU患者中,2年共复发3例(50%).两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除1例复发DU外,其余复发的DU和GU,均为Hp再感染者.
作者:韦红;吴克利;韩彩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临床上出现的消化道应激性出血是机体在遭受严重创伤感染、重度脑血管病变、休克、重要脏器如心、肺、肝、肾功能受损及手术后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胃肠道急性粘膜病变,被视为胃肠道衰竭表现,是危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我科自1996年12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42例危重患者,其中,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18例,现将其原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间断或持续的上腹部的疼痛或不适感,与进食有关或无关,可伴有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反胃等消化不良症状,并持续4周以上,而无局部或全身器质性疾病的患者[1].我院于1999~2001年对门诊及住院的152例FD患者观察了普瑞博思的疗效及其的安全性.
作者:王齐全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内源性一氧化碳(CO)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肺心病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血浆CO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反映肺动脉压的超声指标-右室射血前期时间(RVPEP)与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AT)的比值.结果:肺心病组急性加重期血浆CO水平(1. 78±0.79)和缓解期血浆CO水平(1.21±O.38)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87±O.23)(P<0.001,P<O.O01);且血浆CO水平与ET-1、RVPEP/AT呈正相关;与PaO2呈负相关.结论:内源性CO参与了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肺心病患者血浆CO水平升高对于延缓肺动脉高压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意义.
作者:张曼林;杨新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近两年我院内科收住的部分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实施了健康教育和整体护理同步的一体化护理模式,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丽;刘惠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呼吸衰竭是老年肺心病的常见并发症,病情复杂,愈后差.合理的护理是改善愈后的重要方法.我科自1998~2001年共收治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5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洪英霞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难以得到根治的疾病[1],直接在前列腺内注入敏感的抗菌素,观察疗效有无改观.方法:在B超定位下将药物注射到前列腺内.结果:近期疗效显著,治愈率78%;远期疗效差于近期疗效(治愈率44%).结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因极其复杂,细菌感染仅是其中的一个致病因素.
作者:罗琦;沈燕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短波与红外线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和单纯红外线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把本院872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6例,观察组采用超短波与红外线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红外线治疗,按疗效标准进行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证明超短波与红外线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红外线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超短波与红外线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疗效明显,无副作用,无痛苦,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张书霞;张建伟;刘润森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长期生理性起搏对慢-快综合征患者阵发性房颤转归的影响.方法:36例患者均于术后1,3,6个月复查常规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以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随访时间13~97个月,观察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经长期随访,生理性起搏治疗者术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AAI组转复率为75%;DDD起搏治疗组转复率为8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理性起搏对病窦综合征合并的房颤有良好的长期治疗作用,应是慢-快综合征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
作者:司定然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或不合理用药过程中常常导致呼吸衰竭.而呼吸衰竭又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过程中主要致死原因,正确识别及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1999年1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口服皮肤中毒68例,其中23例均出现呼吸衰竭,占36.5%.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综合分析原因如下:
作者:马海花;吕利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不孕症是妇产科的常见病,慢性输卵管炎性阻塞引起不孕为重要的原因之一,过去我们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疗效慢,疗程长,颇为棘手.1996年12月至2001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129例.与单纯性西药治疗58例对照,效果满意.
作者:冯秀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塞(AMI)再灌注的重要方法.护士若能掌握好溶栓的方法,缩短AMI患者发病至溶栓的迟滞时间,就会使更多的心肌受到保护和功能改善[1].我们对58例AMI患者进行了尿激酶溶栓加扩冠、抗凝等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敬旭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梗塞后心绞痛疗效.方法:全部病例随机分倍他乐克组、对照组,观察28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为60%,差异显著.结论:倍他乐克无论从疼痛发作次数或缓解情况来说,对梗塞后心绞痛有良好效果.
作者:杨振和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肾病综合征病程长、易复发,需要长期服药,而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病人有时不易接受,特别是一些年轻患者,心理负担较重.为此,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工作,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早日康复,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的护理实践和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杨景娜;郭秀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骨外固定是利用生物力学原理达到骨折端复位与固定,促进骨愈合和功能恢复的一项治疗技术.1990~1999年,我院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41 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书勤;郭春燕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是2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3型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喘憋及气道阻塞症状.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提高毛支疗效的关键.本文采用氧驱动喘乐宁雾化吸入佐治毛支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彩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血液透析通路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线.怎样建立快速而有效的血液透析通路一直是透析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我院自1993年以来为58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留置管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建立临时或长期血液通路,透析效果满意.
作者:张永艺;刘素红;张芙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与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i,Hp)的关系.方法:FD患者342例和健康对照组36例均在内镜下从胃窦部取粘膜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并做14C尿素呼气试验,两试验都阳性者确诊Hp感染.结果:对照组36例中,Hp阳性8例,阴性28例,Hp阳性率22.2%;342例FD病人中,Hp阳性230例,阴性112例,Hp感染率67.3%.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FD病人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
作者:韦红;吴克利;全会标 刊期: 200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