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2例小儿颅脑创伤的早期处理

黄捷;邱振雄;周育瑾

关键词:小儿, 颅脑创伤, 早期, 处理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颅脑创伤的致伤原因和临床特点,纠正早期处理过程中的缺陷.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3年来112例小儿颅脑创伤病例,分析其致伤原因、临床过程及转归.结果:(1)小儿颅脑损伤以坠跌伤和交通伤为主要致伤原因.(2)小儿病情变化快,但转归较好.(3)急诊医生专业知识欠缺,普遍存在疏忽询问病史、不仔细观察病情、盲目行头颅CT检查的问题.(4)早期救治中疏于呼吸道的管理,患儿合并呼吸道感染比例较大.结论:应根据小儿临床特点,详细了解创伤过程和程度,仔细观察病情变化,适时选择头颅CT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注意呼吸道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RF-Ⅱ椎弓根螺钉系统加钛钢螺纹椎体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对13例腰椎滑脱患者使用RF-Ⅱ加TFC治疗的临床分析,探讨其在腰椎滑脱的作用.方法:13例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RF-Ⅱ加TFC植入.结果:所有病人原有症状均改善.本组随访12~24个月,平均14.5个月,优良率84.6%,融合率100%.结论:RF-Ⅱ加TFC能对腰椎滑脱患者治疗起到稳定脊柱、坚固骨融合、神经减压作用及易于护理和早期重返工作岗位.

    作者:骆家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或不合理用药过程中常常导致呼吸衰竭.而呼吸衰竭又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过程中主要致死原因,正确识别及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1999年1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口服皮肤中毒68例,其中23例均出现呼吸衰竭,占36.5%.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综合分析原因如下:

    作者:马海花;吕利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对肾病并发感染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对肾病并发感染病人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5月~1999年12月,期间135例住院病人临床资料.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64例,头孢曲松钠组71例,7~14d为一疗程.比较用药前后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临床有效率,氟罗沙星组92.2%,头孢曲松钠组为87.3%;不良反应,氟罗沙星组17.2%,头孢曲松钠组12.7%.两者均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人用药前后肾功能均无恶化倾向.结论:氟罗沙星与头孢曲松钠均为治疗肾病并发感染病人的良药,其疗效确切,肾毒性小.

    作者:何玉芝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乳果糖加莫沙必利治疗老年便秘90例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乳果糖加莫沙必利治疗老年便秘的疗效.方法:90 例病人分三组,A组单用乳果糖,B组单用莫沙必利,C组乳果糖加莫沙必利口服,疗程2周.结果:A组与C组在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B组与C组在排便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果糖与莫沙必利合用,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裘松祥;黄小荣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应用免疫组化SP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非妊娠期及妊娠期尖锐湿疣组织中HPV DNA

    目的:检测非妊娠期、妊娠期尖锐湿疣组织中的HPV DNA的表达,探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尖锐湿疣组织中HPV DNA的敏感性.方法:收集非妊娠期、妊娠期尖锐湿疣标本各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及原位杂交法检测HPV 6/11型DNA.结果:原位杂交法检测优于免疫组化法.结论:(1)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广泛存在于外阴尖锐湿疣;(2)原位杂交法检测HPV DNA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有助于尖锐湿疣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杨建萍;宫亚红;冯秀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氨甲喋呤单次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37临床观察

    对37例生命体征稳定,无腹腔内活跃出血表现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MTX单次肌肉注射(50mg/m2),不用四氢叶酸解毒的方案治疗,治愈标准为血β-HCG正常,结果33例成功,成功率89.2%,成功与失败患者的孕龄,异位妊娠包块直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前腹痛症状的发生率及血β-HCG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诊断和严格筛选病例是此方法治疗成功的关键.无腹疼症状、异位妊娠包块直径≤5cm、血β-HCG<2000IU/L为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作者:陈淑霞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应用多层CT螺旋程序扫描及后重建技术减少腰椎疾病漏诊

    目的:探讨螺旋扫描技术及其后重建在腰椎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多层CT螺旋程序扫描技术扫描腰3~骶1,将所得资料传到工作站行多层面重建、三维重建.结果:经螺旋扫描发现腰椎病变222例,其中有77例若仅行椎间盘扫描则可能漏诊,包括19例椎间盘病变,34例椎体病变,24例峡部病变.结论:利用螺旋扫描技术及其后重建,不但能对椎间盘病变进行诊断,还能发现常规扫描所遗漏的疾病.

    作者:张继良;葛英辉;王永红;朱绍成;杨振岭;程天明;谢瑞刚;孙晓平;郭濴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B超引导下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近、远期疗效结果的分析(附50例报道)

    目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难以得到根治的疾病[1],直接在前列腺内注入敏感的抗菌素,观察疗效有无改观.方法:在B超定位下将药物注射到前列腺内.结果:近期疗效显著,治愈率78%;远期疗效差于近期疗效(治愈率44%).结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因极其复杂,细菌感染仅是其中的一个致病因素.

    作者:罗琦;沈燕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去粘膜带蒂肠片在膀胱瘘修补中的应用

    带蒂肠片修补膀胱瘘是应用去粘膜带蒂肠片加强修补、隔离膀胱瘘处,膀胱缩小者用大小适宜带蒂肠片扩大膀胱容量,以达到恢复膀胱功能、修复瘘的效果.我们通过对11例难修复性膀胱瘘临床应用观察,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桥;韩彦昌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护理观察及注意事项

    1 掌握适应证和不良反应1.1适应证:口服硫酸镁有导泻及利胆作用,注射给药具有抗惊厥和降压作用,外用可消肿止痛,注射硫酸镁主要治疗子癫、破伤风等病人的惊厥.镁离子还有直接舒张外周血管的作用,可使血压降低,故临床常用于高血压危象的治疗.

    作者:赵华民;魏征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重症肌无力危象18例临床分析

    本文分析了18例(23例次)重症肌无力危象(myasthenia gravis crisis)(MGC)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讨论了使MGC死亡率降低的治疗措施.我们认为,及时进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抢救MGC的关键,同时根据MGC的类型,严重程度,适当调整抗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用量,联合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注意控制感染等综合措施治疗MGC,可使 MGC 病死率明显降低.

    作者:李阳春;潘剑罡;李燕珍;邢永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41例的护理

    骨外固定是利用生物力学原理达到骨折端复位与固定,促进骨愈合和功能恢复的一项治疗技术.1990~1999年,我院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41 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书勤;郭春燕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呼吸支持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呼吸支持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0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支持的应用.结果:所有病例在术后6小时内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肺部及心脏方面的并发症.结论:呼吸支持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对于术后患者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秀华;穆心苇;张辉;章淬;陶和;施乾坤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疗效观察

    不孕症是妇产科的常见病,慢性输卵管炎性阻塞引起不孕为重要的原因之一,过去我们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疗效慢,疗程长,颇为棘手.1996年12月至2001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129例.与单纯性西药治疗58例对照,效果满意.

    作者:冯秀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子宫肌瘤临床治疗探讨

    不开刀治疗子宫肌瘤,是近年来广大妇科医务工作者正在研究的热门课题,我院从2001年1月至10月采用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通过自然腔道,以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共 66 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婷婷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阿托品预防术后浅前房

    目的:探讨阿托品预防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效果.方法:回顾本院83例105只眼青光眼外滤过术,其中术中应用阿托品结膜下注射50眼,术中未应用阿托品55例,记录并比较二者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结果:A组50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率8%.B组55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率29%,二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剂量阿托品术中结膜下注射有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作用.

    作者:苗保庆;樊旭东;刘世挺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和甲氰咪胍治疗寻常痤疮

    2000~2001年我们联合应用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和甲氰咪弧治疗寻常痤疮,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吴桂芳;马晓焕;柳同庆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19例消化道类癌患者临床分析

    本文回顾分析了19例消化道类癌患者临床资料.病例显示,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仅1例有类癌综合征,临床极易误诊,行内镜检查的病例误诊率达100%,全部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5年生率为63.2%.预后与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有关.

    作者:刘宏新;吴会战;苏洁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生理性起搏对慢快综合征房颤转归远期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长期生理性起搏对慢-快综合征患者阵发性房颤转归的影响.方法:36例患者均于术后1,3,6个月复查常规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以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随访时间13~97个月,观察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经长期随访,生理性起搏治疗者术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AAI组转复率为75%;DDD起搏治疗组转复率为8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理性起搏对病窦综合征合并的房颤有良好的长期治疗作用,应是慢-快综合征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

    作者:司定然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以糖代谢障碍为主的综合性疾病.严重危胁着人类的健康,被列为当代三大顽症之一.因而,如何有效地改善及防治糖尿病就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项重要研究科目.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吕久省;宋青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