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8例临床分析

路红凡;徐学聚

关键词:溶血性贫血, 首发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精神障碍症状, 铜代谢障碍, 慢性肝损害, 锥体外系, 肾脏损害, 角膜, 铜沉积, 肝硬化, 组织, 特征, 神经, 报告
摘要: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因铜沉积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急慢性肝损害(肝硬化)、锥体外系为主的神经精神障碍症状、角膜K-F环、肾脏损害等,而以溶血性贫血(HA)为首发症状的WD较为少见.现将我院近十年收治的以HA为首发症状的WD8例报告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聚丙烯线前房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目的:探讨聚丙烯线前房植入术治疗新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在深层巩膜切除的基础上行聚丙烯线前房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情况.结果:患者术前应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平均29.50±10.05nmHg,术后一周眼压平均为14.53±6.75mmHg,差异有显著性(t=6.903,P<0.05).术后1周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无前房出血、浅前房、晶体混浊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随访功能滤过存在.结论:在深巩膜切除的基础上,行聚丙烯线前房植入术,眼压控制可靠,术后视力无明显变化,是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的有效方法.

    作者:董敬民;张英;王灿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癌症患者化疗期的护理

    化疗是癌症综合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抗癌药物在抗癌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细胞也具有杀伤力.所以,为了大限度的降低毒副作用,减轻患者痛苦,保证化疗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必需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及预防措施.

    作者:苏小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局部切除术治疗壶腹部癌

    壶腹部癌的治疗方法根据肿瘤治疗原则,目前仍首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于体质差,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经济困难,而且肿瘤直径在2.0cm之内者,宜行局部切除术.自1996年10月~2001年10月作者共行局部切除术治疗壶腹部癌23例,术后辅以化疗及免疫治疗,近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焦纯杰;贺杰;薛焕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顽固高血压病三组治疗方案的比较

    目的:对联合用药治疗顽固高血压病三组方案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双盲研究,经洗脱期(2周~4周)后,随机分为三组:尼群地平+卡托普利+双氢克尿塞(尼卡双组,85例),尼群地平+氨酰心安+双氢克尿塞(尼氨双组,87例),卡托普利+氨酰心安+双氢克尿塞(卡氨双组,85例).平均每日各药用量:尼群地平30mg,氨酰心安38mg,卡托普利56mg,双氢克尿塞12.5mg.随访12个月,观察各组疗效、副作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论:三组联合用药均可有效降压,尤其对较顽固的高血压,但以尼氨双组降压效果佳,卡氨双组差,而尼卡双组的累计药物副作用、生活质量改善及依从性相对更好.

    作者:郭明;曹道俊;慕春言;杨琴;苏毅;赵树范;郭中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凯妮汀治疗妊娠期念珠菌阴道炎40例疗效观察

    我院在2001年1~10月应用拜耳医药公司生产的克霉唑阴道片(商品名为凯妮汀片)对40例妊娠期念珠菌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8例临床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因铜沉积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急慢性肝损害(肝硬化)、锥体外系为主的神经精神障碍症状、角膜K-F环、肾脏损害等,而以溶血性贫血(HA)为首发症状的WD较为少见.现将我院近十年收治的以HA为首发症状的WD8例报告如下.

    作者:路红凡;徐学聚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甲状腺癌致呼吸困难误诊4例分析

    甲状腺癌致呼吸困难误诊病例较为少见.自1996年以来,作者遇到4例,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李桂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新生儿全静脉营养39例临床体会

    危重新生儿的营养支持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而对于不能口服、鼻饲困难或禁食的危重新生儿,全静脉营养(TPN)尤显重要.现总结1999年至2002年我院新生儿病房TPN39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柳慧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流行性腮腺炎并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3例

    脑膜脑炎为儿童期流腮常见的并发症,而流腮并化脑则鲜为少见,现将本院1999年10月~2001年8月收治入院的227例流腮中出现的3例并发化脑案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幸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黄连及黄连素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本人在临床工作中,中西合参,巧用黄连素及黄连,取得良好疗效,现略述如下. 黄连性寒、味苦,人心、肝胆、胃、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黄连素为黄连的主要提取成份,为一种广谱抗菌素,在临床上常用于胃肠道疾病.黄连与黄连素虽然为两种药物,其功用为中西医两种理论解释,但在临床上的应用并无二致,且可互通,只是剂量上有所不同而已.

    作者:刘富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肺结核并肺部绿脓杆菌感染68例分析

    近年来,肺部绿脓杆菌感染日渐增多,作为条件致病菌,它严重威胁着体弱多病患者的生命.特别是肺结核合并绿脓杆菌感染,给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现将我院1988年以来收集到的68例肺结核并肺部绿脓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

    作者:王子玲;刘新;王秀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拜心同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比较

    目的:评价并比较拜心同与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0例,给予拜心同30mg,po,qd;B组60例,给予氨氯地平5mg,p0,qd,疗程均为4W.结果:治疗4W后,A组SBP和DBP下降差值分别为(14±11)mmHg和(14±5)mmHg;B组为(17±7)和(16±8)mmHg(均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拜心同可能在第3、4W已发挥佳疗效,氨氯地平则可能需4W以上.两者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及血清电解质无明显影响.治疗期间拜心同组心率无显著变化,氨氯地平组心率明显加快.结论:拜心同与氨氯地平均能显著降压,前者较后者发挥佳疗效快,氨氯地平可使心率加快.

    作者:魏承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新生儿的心理护理

    新生儿具有脑,并接受环境的各种刺激而产生心理现象.新生儿做为人类与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初生命阶段的心理、生理发育,对成人后的心理性格发育有深远影响.所以,只有对他们进行精心培养,才能使其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下面谈谈对新生儿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及体会.

    作者:张金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NAG测定及其意义

    笔者对60例尿蛋白定性和肾功能正常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6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尿微量白蛋白、NAG的含量测定,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尿微量白蛋白和NAG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肾小球及肾小管有损伤,尿微量白蛋白与NAG测定比尿定性检查更为灵敏,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作者:徐玉梅;周中源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休克期切痂植皮的护理

    休克期切痂植皮是抢救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自1991年以来,我科对15例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TBSA,Ⅲ°>15%TBSA)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进行了休克期切痂植皮.由于加强了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马爱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宫腔镜电切术在宫颈良性病变中的应用

    慢性宫颈炎、宫颈肌瘤等为宫颈良性病变,治疗以局部为主.我院宫腔镜门诊于2001年12月~2002年6月对56例宫颈良性病变者行电切术,现将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报告如下:

    作者:席秀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宫内节育器取器困难的处理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嵌顿于子宫肌壁可使取器发生困难,现将我所门诊自1999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56例IUD嵌顿取器困难的处理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靳炳慈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疗效分析

    小儿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小儿时期较常见且危及生命的疾病,我们采用脑脊液置换的方法对18例患儿进行治疗,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期,减少后遗症,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湘云;王慧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双腔导管行股静脉穿刺在血液灌流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经股静脉穿刺置人双腔导管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安全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病人行血液灌流即确保了充足的血流量,又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机.我院自1 999年8月至2001年8月对35例中毒病人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收到了满意效果.

    作者:谢明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30例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为29:1.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或四肢软瘫,部分有呼吸肌麻痹,伴有血钾降低的29例.30例FT3、FT4均高于正常.结论: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以青壮年男性多见,以低钾性周期麻痹为首发症状者易误诊;补钾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有效控制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复发的关键是抗甲状腺治疗.

    作者:李华;郭永成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