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呼吸道感染住院用药分析

黄雪莲;吕俊华

关键词:用药分析, 儿科, 呼吸道感染, 药物利用指数
摘要:目的:了解儿科吸吸道感染用药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客观评估用药情况,为合理调控用药结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DD(Defined Daily Dose,限定日剂量)和DUI(药物利用指数)法[1]分析我院1996~2000年五来儿科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用药情况.结果:对处方及长期医嘱进行统计分析,全部药物DUI值<1,提示我院儿科对呼吸道感染用药使用完全合理.从药物使用频率和金额构成显示,头孢类抗菌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类抗菌素的使用呈逐年上升趋势.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1997年以来,我科采用锥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中等量以上的脑出血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对58例患者的治疗观察,现将该项手术在治疗方面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廷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QT间期离散度增加与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关系 (附30例AMI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AMI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QTd)进行分析.结果: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及猝死者的QTd明显长于无VT、Vf及非猝死者(P<0.01),前壁心肌梗塞组QTd明显长于下后壁心肌梗塞组(P<0.01).结论:QTd是预测AMI近期预后的一项敏感指标.

    作者:崔志红;杨香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肛周脓肿42例一期根治术治疗体会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急性感染所致,起病急,常伴有畏寒发热,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因此必须早期采取正确、有效的外科治疗.笔者从2000年7月~2002年1月共治疗急性肛周脓肿42例,采取一期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晓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卵黄管纤维系带”致肠梗阻1例报告

    患儿,男性,6岁,住院号:101106.因腹痛、腹胀、厌食4天入院,经X线摄片提示:中上腹部多个液平面.彩色超声提示,腹腔内少许积液.

    作者:徐宝石;李家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结果分析

    肌酸激酶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重要酶学指标之一,灵敏度高,特异性也较强,为了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对我院2001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78例窒息新生儿进行血清CK水平监测,采用酶偶联测定方法,结果发现窒息组新生儿血清CK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经有效治疗二周后,各组新生儿CK水平趋向一致.

    作者:常彩红;牛德亮;贾莉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鲁南欣康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本文分析应用国产鲁南欣康注射液(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8例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输卵管单纯缝扎66例复通随访结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997年10月至2000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双侧输卵管单纯缝扎患者66例,其中剖宫产术中行输卵管缝扎36例,哺乳期行输卵管缝扎16例,经后3~7天行输卵管缝扎14例,平均年龄34.3岁(29岁~42岁).

    作者:张晓兰;李琴;范秀丽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小剂量激素短期使用在减少甲状腺术后切口水肿粘连中的应用

    甲状腺术后切口水肿,粘连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术后切口上皮瓣水肿外凸,吞咽时切口疤痕牵扯凹陷及主观局部牵拉异物感.术后切口粘连、水肿直接影响颈部美观,吞咽时不适感,且给患者精神上带来沉重负担.

    作者:张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内科医生误诊35例宫外孕原因分析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但患者常因腹痛、恶心、呕吐、里急后重、腹泻、胃痛、腰痛、尿急等症急诊于内科,8年来我院共收治宫外孕391例,其中内科医生首诊82例,被误诊35例,为吸取教训,现分析如下:

    作者:陈瑾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2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体会

    目的:回顾总结我院开展2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体会.方法:手术采取四孔操作法.结果:完成LC2000例,出现各种并发症41例.胆管损伤、胆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0例.其中,死亡2例,均为非技术性死亡,轻度并发症21例.结论:严格规范化培训,聘请专家指导,开展初期从严掌握手术指针,采取正确的胆囊三角解剖技巧,适时中转开腹,合理放置引流,是顺利开展LC的关键.

    作者:王修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疏血通与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疏血通与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98例,分为2组,疏血通组50例.用疏血通6ml加5%GS或0.9%NS注射液500ml,静滴,qd;川芎嗪组48例,用川芎嗪注射液160mg加5%GS或0.9%NS注射液500ml,静滴,qd,2组疗程均为20天.结果:疏血通组总有效率94%,不良反应少.川芎嗪组总有效率79.1%,组间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较川芎嗪显著.

    作者:孙守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的关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尽管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极快,但可因反复脑缺血造成脑组织的病理性损伤形成脑梗死.

    作者:梁艳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12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恶化因素与转归

    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是一自身进展性疾病,除了原发肾脏疾患的广泛程度和严重性外,很多因素可以加速其恶化.本文通过对121例CRF病例的总结,对这些因素及其转归分析如下:

    作者:张弘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曲安缩松用于跟骨骨质增生治疗

    足跟痛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40岁以上成年人,疼痛的发生大多与跟骨骨刺形成有关.我研究所自1999年11月至今应用曲安缩松(又名曲安奈德)治疗跟骨骨质增生患者11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兴龙;刘彦平;戴秀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9例报告

    糖尿病合并感染临床多见,但并发深部感染如细菌性肝脓肿相对少见,多属急、重症,且临床上易误诊、漏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警惕、重视,及早对其进行诊治,现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9例报道如下.

    作者:石艳清;黄敬泽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围生期健康教育的实施及体会

    围生期是指产前、产时、产后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对人的一生显得短暂,但孕妇却要经历妊娠、分娩和产褥期3个阶段.

    作者:冯玲玲;张惠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浅析影响整体护理实施的相关因素

    整体护理的实施要求护士用护理知识和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依据病人的基本需要为服务对象提供身心护理,它要求每一位护士不仅讲究工作效率,更要讲究工作质量,注意工作效果.从临床整体护理实施中发现,护理观念,护理管理,护士素质,诸多因素影响着整体护理的实施效果.

    作者:宋保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25例头痛型癫痫的脑电图分析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头痛、腹痛、肢体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癫痫已逐步被肯定.现将近6年来以发作性头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经脑电图证实、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并确诊为头痛型癫痫的25例患者的脑电图分析如下.

    作者:魏丽红;张颖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产时宫缩胎心率图型分析

    我院产科于2000年起使用胎心监护仪对产时产妇常规作短期胎心率监护,并证实其对预测产时胎儿缺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解洪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首诊于眼科的神经系统疾病误诊分析

    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视力及视野改变,患者常首诊于眼科,易引起误诊.我院眼科自1996年~2001年就诊的患者中,有12例经神经科会诊后确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现就12例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水平.

    作者:翟国锁;张金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