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红;王密密
自发性低颅压是指原因不明,颅内压低于0.69k P a (70m m H20),多以体位性头痛,呕吐及颈强直为主要表现,可伴眩晕、精神障碍、癫痫发作、自主神经症状[1]。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脊神经根的硬膜袖折返处撕裂导致脑脊液漏而致低颅压。硬膜外血贴治疗(EBP)即通过自体血硬膜下注入,可形成无菌性炎症修补漏处[2]。硬膜下血肿(CSDH)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硬脑膜下腔。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头痛较为突出,部分有痴呆、淡漠和智力减退等精神症状[3]。
作者:万方圆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对结肠、直肠癌活检的病理诊断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临床诊疗的300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以及30例腺瘤癌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时采用活检石蜡切片进行病理诊断,并与术后切除标本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术前经活检可知,300例均诊断为癌的患者,术后经复查切片,184例无法确认癌侵及黏膜下层。随后行手术切除标本均确诊为浸润癌,癌的浸润深度:21例为癌侵及黏膜下层,128例为癌侵及肌层,151例为癌侵及浆膜。经活检诊断为腺瘤癌变的30例患者中,术后标本病理诊断结果:2例局限在黏膜内,4例侵及黏膜下层,9例侵及肌层,15例侵及浆膜。结论:虽然结肠、直肠癌活检具有一定的确诊率,但对无法确诊的病例,不得将其诊断为黏膜内肿瘤,其原因为,经术后切片病理诊断,均可见癌浸润;而且,针对腺瘤癌变可采取黏膜内肿瘤诊断。
作者:何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研究低浓度罗哌卡因预防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患者在术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择期手术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后选择小一号导尿管留置导尿,试验组在手术结束前30分钟经导尿管注入0.2%罗哌卡因20m l夹毕导尿管15分钟后松开导尿管,观察并记录术后苏醒期患者的躁动分级情况。结果:试验组仅出现轻微躁动8例、不躁动42例,对照组出现4级躁动3例、3级躁动14例、轻微躁动18例、不躁动15例,试验组术后苏醒期躁动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可以有效预防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患者的术后苏醒期躁动。
作者:林大勇;刘晏辛;李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方法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40例在我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经治疗5天无效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显效20例,改善14例,无效6例自动出院,有效率85%。结论:行周密观察其可逆转和可治疗的病因。在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非血管扩张剂等药物联合应用时,需要以有创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来评估其改善状况。
作者:尹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认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韦玉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究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肩周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信封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仅接受推拿治疗,实验组则接受推拿与穴位注射联合治疗,对比2组肩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肩周炎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肩周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肩周炎患者优, P<0.05。结论: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崔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已随机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腹腔引流时间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具有康复迅速、安全可靠等特性,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华君;李忠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双唑泰栓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烟台市2010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有关双唑泰栓的151份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年龄分布、合并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名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患者以21~40岁之间居多,占报告总数的80.13%;患者合并使用其他药物的仅占报告总数的5.30%,且均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症状涵盖面广,以瘙痒、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为高。结论:应重视双唑泰栓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及时就诊。企业应重视不良反应监测,加强药品的安全性研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刘玉菲;李星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药学服务是药师所提供的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合理药物治疗为中心的相关服务。社区医院药师处于药学服务的一线,要提高药学服务的水平,可以从提供全程化、标准化和互动式的药学服务入手。尽快实现药学工作任务从“以药物保障供应为中心”到“以病人合理药物治疗为中心”的转变。
作者:朱雯雯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通过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拔管。方法:回顾性分析前三年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针对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培训后组织实施。结果: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ICU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了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徐素佳;尤敏;王兴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作为我国传统疾病治疗方式,中医疗法在带状疱疹疾病治疗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应用率极高,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辩证治疗,疗效较高。本研究主要围绕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归纳了有效的中医治疗法,以期指导带状疱疹疾病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
作者:宋爽;李忻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究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结合使用于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41例,观察组137例。对照组单独使用缩宫素,观察组则将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结合使用。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30%和95.62%,且观察组出血天数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结合使用于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且能保证安全性,应当在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
作者:何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现将敦煌市医院1990~2013年心内科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1626例,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司亚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在出院后的护理需求增加,但是医院的人力资源相对紧张,无法为出院患者提供完善的医疗护理服务,社区护理中开展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满足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需求。社区家庭开展延续性护理可以将医院与社区卫生站工作联系在一起,以医院为中心,联合多个社区的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从医院到社区的完整医疗服务。
作者:张欢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收集整理本院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并分析,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在日常工作中收集整理并归纳出我院常见的几种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院各类超说明书用药多数较为合理,亦有少数属不合理用药。结论:虽然临床实践中超说明书用药现象非常普遍,但必须慎重,应找出对策,通过药剂科与医务科的共同干预,尽量减少或避免。
作者:杨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对于直肠癌属于Ⅱ期以及Ⅲ期的患者,在手术后行放疗结合化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术后通过病理诊断确定为直肠癌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放疗结合化疗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的放疗治疗。对于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有关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3年以及4年的生存率以及远处转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近期毒副反应方面,实验组出现腹泻和呕吐以及恶心的情况略高于对照组,但症状均为轻微,经相应处理后,患者均可正常完成治疗。而其他种类的毒性反应结果较为一致。结论:采用放疗结合化疗的方式,对Ⅱ期、Ⅲ期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毒副反应较低且均可耐受,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颖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报告了1例急性胰腺患者的护理,其措施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围手术期动态监测血钙、凝血功能的改变、尿量的观察、加强营养和心理支持、手术后各种管道的护理、营养支持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由于监测严密,选择手术时机及护理得当,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胡双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术后进行有效控制低钙血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我科收入一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并发低钙血症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通过有效的控制低钙血症的护理,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有效的控制甲状腺癌根治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常规进行预防性静脉滴注钙剂治疗。在进行静脉补钙治疗的过程中,从护理方面加强病情观察,落实相应护理措施,有效控制低钙血症重症发作导致严重后果,病人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作者:王晓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复方骨肽注射液促进四肢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感染、补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骨肽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8.2±1.3)周,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4±1.9)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骨肽注射液能有效的促进四肢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煜;程斌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骨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实践运用。方法:60名在本院实习的护理中职学生依据学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应用护理程序进行骨科护理教学查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教学查房方式,对两组护生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以及带教质量(包括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增加、交流水平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等)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护生成绩比较,实验组护生理论与实践成绩分别为(83.12±10.91)、(94.11±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0±8.10)、(81.76±4.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带教质量比较,实验组护生均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护理程序在骨科护理教学查房中值得推广。
作者:陈小琴;王翠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