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冷冻治疗面部基底细胞癌16例体会

向建光

关键词:液氮冷冻治疗, 现报告如下, 基底细胞癌, 治疗效果, 理想
摘要:我科于1994年1月~1998年10月间,用液氮冷冻治疗面部基底细胞癌16例,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重症胰腺炎29例手术治疗体会

    急性重症胰腺炎系指形态学上有胰腺坏死,临床按危险因素分类属于Ⅱ、Ⅲ级的急性胰腺炎,约占急性胰腺炎的8%~15%.它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是外科临床中危重的良性疾病之一.笔者总结我院自1994年2月至2001年10月对2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驰;马春峰;齐朝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撕拉法剖宫产术切口不缝线204例临床观察

    剖宫产是挽救难产患者的一项有效措施,但是也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为了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根据临床经验,在新式剖宫产即采用Joel-Cohen的开腹方法基础上不断改良简化,于1999年元月至2001年12月开展新式简化剖宫产切口不缝线204例,并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素霞;陈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脊柱结核伴截瘫的治疗

    手术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33例,均治愈.探讨了当已出现截瘫后,不应硬按常规抗结核2~3周,仅需抗结核3~5天即可行手术治疗以及术后坚持化疗18个月~24个月的重要性.

    作者:康毅;冯东禧;谭宏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和乙肝后硬化患者血清IgM型HBcAb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PHC)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gM型HBcAb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免疫法测定HBsAg阳性PHC组(40例)和乙肝后肝硬化组(45例)血清IgM型HBcAb的阳性率.结果:HBsAg阳性PHC组IgM型HBcAb的阳性率(23/40)明显高于乙肝后肝硬化组(6/45),P<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清IgM型HBsAb是HBsAg阳性PHC的肿瘤标记物.

    作者:王业忠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AFP增高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AFP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拉米夫定100mg/天,6个月后进行第一阶段评定,接连第二阶段仍以拉米夫定攻固.结果:8例病人经6个月治疗后HBV-DNA全转阴,AFP、ALT随HBV-DNA阴转而逐渐恢复正常.但是第二阶段治疗时有2例HBV-DNA复阳,其中一例YMDD变异.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伴AFP增高疗效显著,但是用药时间不宜过长,长期服用会出现病毒耐药和变异.

    作者:傅淑艳;赵慧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甲亢患者血清胃泌素的测定及意义

    目的:探讨甲亢病人胃泌素水平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甲亢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并与手术后及正常人的水平相比较.结果:正常人胃泌素水平为75±30.6ng/L,甲亢患者为173±70.5ng/L,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手术后胃泌素水平为98±18.4ng/L,接近正常人水平.相关分析表明,胃泌素水平的增高与血清T3、T4水平相平行,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胃泌素水平可以作为甲亢患者实验室诊断及临床疗效观察的另一种指标.

    作者:陈坚;刘金华;朱建伟;梅广林;方庆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Richards髋部加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附73例报告)

    目的:了解Richrds髋部加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我院1995年至2001年间应用Richards髋部加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73例(年龄52~81岁).本组有二种以上并存症23例(35%),并存症以心血管疾病为主,其次为糖尿病.本组85%病人获平均21月随访.结果:优76%,良18%.术后并发症9例(12.3%).结论:作者认为应用Richrds钉治疗具有早期离床、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多数病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等特点,是目前较好的治疗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钉.

    作者:刘玉林;王国喜;王化南;王珏;陈为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颅内血肿合并糖尿病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60例该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高血糖的发生机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该型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8例,高渗性昏迷2例,感染12例.临床治愈36例;好转9例:轻残3例,中残4例,重残2例;死亡12例.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及时确诊和治疗糖尿病,防治并发症,可减少死亡率和残存率.

    作者:杨本勤;丰喆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无反应性结核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6岁,因发热、咳嗽半月入院.一年前曾因右侧自发性气胸,经闭式引流治愈.查体见:T38~39.5℃,R26次/分.

    作者:薛凌;韩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思美泰治疗药物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应用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肝炎32例,同时随机设对照组32例.治疗组用腺苷蛋氨酸注射液,同时用阿托莫兰、甘利欣、肝细胞生长因子等保肝药物.对照组不用腺苷蛋氨酸,其他保肝药物相同.并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的变化.结果在临床症状两组均有好转,肝功能(SB、ATL、GGT、ALP)等指标经统计学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50.00%,有效率40.63%,无效率9.38%,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显效率40.63%,有效率28.13%,无效率31.25%,总有效率68.75%.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有差异(P<0.05).提示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肝炎肝炎有效.

    作者:刘业云;史罗明;龚菁;张锁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118例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案及疗程.方法:选择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18例,随机分成4组,1组用硝酸咪康唑200mg,每天早晚各1次塞阴道,共7次为一疗程,2组在1组基础上,下1次月经干净后3天重复1疗程,3组在1组基础上,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日1次,共3天为一疗程.4组在3组基础上,下1次月经干净后3天重复1疗程.停药后4、8周评定疗效.结果:停药后4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8周1、2、3组与4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用药延长用药周期能有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作者:杨敏;劳金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若干问题

    人类寿命在延长,不论国内或国外,老年人口比例在增长,因此,老年人的医疗保健也日益被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全球1/3死亡人中,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所致,尤其是老年人.

    作者:张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内镜洗胃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26例

    口服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伴呼吸衰竭时,由于先行气管插管,胃管很难顺利插入,以致延长病人抢救时间病死率高.我院于1997年2月至2001年10月接诊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71例,其中26例采用机械通气支持胃镜洗胃救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陆岳林;鹿德智;王凤琴;厉发建;李琪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1335例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分析

    我院自1997年到1999年共做内镜检查14862例,其中内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有1335例,本文着重分析遗传及其它因素对发病的影响.

    作者:赵理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桡神经深支损伤的修复和功能重建

    目的:探索桡神经深支损伤后的修复与效果.方法:对1990年~2000年收治的21例因各种原因所致的桡神经深支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总结.完全断裂9例,不全断裂6例,挫伤4例,不可逆损伤2例.均于伤后2小时~8个月内作神经探查,行神经吻合12例(1例桡神经深支和伸肌群缺损,经尺桡骨缩短后吻合),神经松解4例,神经移植修复3例,肌腱移位2例.结果:21例均获得18~24个月随访.按Highet运动分级法评定,优:M4以上,良:M3,可:M2,差:M1或M0.其中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不熟悉桡神经深支局部解剖导致损伤并误诊误治;对桡神经深支损伤者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探查,行神经吻合、松解,可获得满意效果;对不可逆损伤在6个月以上,应行肌腱移位重建伸拇伸指功能.

    作者:徐叶青;徐德洪;陈土根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糖尿病合并肺部双重感染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肺炎或合并肺结核较多,但同时合并这两种感染很少,我院从1995年至2000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部双重感染1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维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口服有机磷农药48例临床分析

    1998年以来,我院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48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口服有机磷农药48例,男18例,女30例,年龄18~60岁.

    作者:钱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缺血性脑梗死早期康复疗效观察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的老年性疾病之一.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人及早康复.1998~2001年,我们对23例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了早期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祥庆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87例甲亢患者外周血象变化的临床观察

    甲亢可引起血液系统改变,笔者近年来共收集资料完整的病例87例,现将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象变化分析如下.

    作者:葛明;阮立功;嵇月月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罕见宫内异物残留致继发不孕1例

    胡某,女,29岁,工人,继发性不孕7年余.一诊:1999年7月21日,患者1991年结婚,婚前检查夫妇双方正常,婚后夫妻和睦,生活美满.1992年曾孕3月,行插管和钳刮术,自此以后,7年多来一直未再孕.此期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丈夫再次检查无异常.

    作者:胡文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