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惠萍
目的:探讨荧光标记聚合物胶束在实验性肝癌小鼠体内的靶向效应。方法:选取10只昆明种小鼠,将其随机分为罗丹明胶束组与游离罗丹明组,每组5只。比较两组小鼠活体成像情况及小鼠药物注射后的1,3,6,12,24,48h活体成像荧光强度值。结果:(1)游离组小鼠给药1h以内,游离的罗丹明会随着血液循环快速地遍布患者全身,药物代谢速度较大,24h之后药物代谢保持较大程度;罗丹明胶束组给药之后,小鼠体内药物水平会缓缓升高,3h肿瘤发生药物集聚情况,6h药物水平达到峰值,12h时药物水平仍然处于较高水平;(2)罗丹明胶束组小鼠在不同时间点活体成像荧光强度比值均高于相应时间点的游离罗丹明组(P<0.05~0.01)。结论:荧光标记聚合物胶束在实验性肝癌小鼠体内具有非常明显的靶向效应,从而为选择合理抗癌药物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吕欧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通过探讨普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疗效,旨在为减轻患者疼痛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普外科手术患者36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的VAS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外科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黄大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过伸体位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67例76个椎体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术前及术中手法复位,使压缩椎体形态改善后在过伸体位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形态的变化和疼痛缓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椎体内骨水泥注射量3.5~6.0m L,术前骨折椎体前平均高度为原椎体高度的(60.2±14.3)%,术后明显改善恢复至(81.23±13.5)%,骨折脊柱后凸也得到了明显的矫正;术后一周的治疗有效率100%,椎体成形术镇痛和稳定脊柱的有效率,症状缓解与成形术前后椎体形态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依存关系。
作者:王开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比较Endobutton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骨科收治的68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Endobutton袢钢板治疗组(观察组,34例)和锁骨钩钢板治疗组(对照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Karlsson标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dobutton袢钢板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优于锁骨钩钢板治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文峰;宋国昱;朱益华;毕守盈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对医院聘用护士离职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探讨了如何降低聘用护士离职现象,稳定护理人员队伍的方法。方法:对2015年度医院所有离职护士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护理工作量大,个人及家庭原因,由于倒夜班生活作息不规律,工作及福利待遇低以及自身能力等因素是导致聘用制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结论:在护理工作中,管理者应多主动关心聘用护士的心理状态,了解护士离职原因,给予支持及鼓励,更好地稳定护理队伍,降低离职率。
作者:何枭娟;马英;黄文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分析踝关节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的患者采取全面性的护理措施,护理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卫晓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究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Ⅳ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跟骨SandersⅡ~Ⅳ骨折患者106例,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54例患者采用撬拔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另外54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治疗方式分成撬拔组与切开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不同时间进行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跟骨Bohler’s角和Gissane’s角,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恢复期内切开组与撬拔组的患者Bohler’s角和Gissane’s角的恢复情况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1年足部功能评价发现SandersⅢ撬拔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切开组(P<0.05),SandersⅡ、Ⅳ切开组患者的评分高于撬拔组(P<0.05)。结论:临床中跟骨SandersⅡ~Ⅳ骨折的治疗采用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均较好,是应用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是根据跟骨骨折的类型不同需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术,以便获得较好预后效果。
作者:王斌;钟锡宏;邵晏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沐舒坦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8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沐舒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95.24%),且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采取沐舒坦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韦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软骨瘤病28例,其中28行X线检查,20例行C T检查,3例行M R I检查。结果:发生于膝关节24例,髋关节1例,踝关节2例,肩关节1例,1例双膝关节均发生。影像学表现关节间隙及周围大小不等、多发钙化的软骨小体,中心密度低,边缘密度稍高。结论:X线、CT、MRI检查对本病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李颖文;牛学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中药真伪,掺假对临床使用药效有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以下中药伪品及掺假,要认真区分鉴别,方法简便准确,值得推广。
作者:王乐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密闭式吸痰冲洗装置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科使用密闭式吸痰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滴注式冲洗,对照组采用手推式冲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冲洗过程中有无呛咳反应,冲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冲洗过程中实验组患者发生呛咳反应的机率低于对照组,冲洗前后实验组HR和SPO2的变化小于对照组HR和SPO2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蔡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评价基于CYP2C19基因型分组方式,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短期临床预后及安全性的评价。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6月至2014年11月我院住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至少置入一枚支架的患者,术后行CYP2C19基因检测,根据CPY2C19基因检测结果分为不同的代谢型组(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分别接受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100mg/d+氯比格雷150mg/d或者阿司匹林100m/+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主要观察主要心脏事件(心脏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以及预期外的支架植入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和不良事件(包括轻微出血、过敏、呼吸困难)。比较根据基因型分组后患者,上述事件的发生率是否存在组间差异。结果:204例接受了冠脉支架植入患者中,主要心脏事件在慢代谢组患者中依次高于中间代谢型(HR=1.026 P=0.01)和快代谢型患者(HR=1.036 P=0.02),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组间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指导下的ADP受体拮抗剂的选择对术后心脏缺血性事件的预测有意义,在CYP2C19位点基因突变的患者中波立维150mg以及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短期内安全有效。
作者:杨煜;张敏;张超群;陈建辉;王志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对我院2013年~2015年分娩的高龄孕产妇和同期非高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作对照分析,以了解高龄妊娠的妊娠结局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帮助。方法:对我院2013年~2015年分娩的高龄孕产妇和同期非高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作对照分析。结果:三年来,我院高龄孕妇妊娠人数逐年在增加。高龄组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孕期管理、监护,提高产科医师技术水平,严格掌握高龄孕产妇病理、生理特点。鼓励其阴道试产,为高龄孕产妇保驾护航。
作者:刘高慧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讨论研究应用正畸、修复联合疗法治疗牙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牙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普通组与联合组,分别给予常规方法及正畸、修复联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不同方法治疗后恢复情况及治疗优良率。结果:联合正畸修复组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75.5%(P<0.05)且3年后联合组各项功能恢复人数于复发人数均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使用正畸、修复联合疗法治疗牙缺损伴牙颌畸形可促进面部形态结构与咬颌关系恢复,能够更好的解决患者发音与咀嚼等各方面问题。
作者:张慧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探究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措施。方法:选择综合医院出现医院感染的18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医院感染病原菌和耐药性情况。结果:医院感染神经外科所占比重高,其次为普通外科、保健医疗部和血液科;所有1858例医院感染患者分离出1675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为69.43%,革兰阳性菌占27.22%,真菌占3.34%;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粪肠球菌均具有较高耐药性,只有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而大肠埃希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对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更低。结论:综合医院发生医院感染的现象较为严重,需要加强病原菌相关监测工作,强化细菌消毒等预防措施,并且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
作者:李伟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慢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选取的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35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更适合于我市目前慢性胃炎医疗状况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35例慢性胃炎患者都已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临床护理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关键之一,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不同氧浓度肺复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机械通气患者血气的影响和意义。方法:试验纳入80例患者,前瞻性自身对照,将4种氧浓度肺复张组合(A组氧浓度为30%,B组为40%,C组为50%,D组为60%)以随机顺序依次实施予各患者。监测肺复张(RM)前(T0)及RM后5min(T1)、1h(T2)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RM后5min各组患者PaO2大于复张前水平(P<0.05),RM后1h,A组PaO2恢复到复张前水平,B、C、D组仍大于复张前水平(P<0.05)。RM后,4组PaCO2和P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28,P>0.05;F=0.39,P>0.05)。结论:RM可改善ARDS患者氧和,采用至多40%氧浓度RM在维持RM效果的同时,避免了高浓度氧气的吸入对肺的损伤。
作者:彭冲;程青虹;李建华;刘瑞芳;刘颖;葸英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引产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方法:对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我站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妊娠中期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整个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80例患者均采用药物引产,仅1例出现子宫破裂征象并及时给予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均未见其他并发症,治疗方法安全可靠,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瘢痕子宫中期引产目前已不再是临床禁忌症,做好引产前风险评估、选择恰当的引产方法,在引产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出现子宫先兆破裂征象立即剖宫取胎。
作者:戚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中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剖腹产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中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84例患者中,12例(14.29%)凝血障碍,9例(10.71%)子宫肌瘤,10例(11.90%)切口撕裂,19例(22.62%)胎盘因素,34例(40.48%)宫缩乏力。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86.4±29.8m l,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案,经过治疗及护理后,所有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且无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改善患者的出血状况,手术中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正确的止血,提高止血效果,临床上要合理使用宫缩剂,及时补充患者的血容量,降低采用子宫切除术的几率。
作者:门香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与七氟烷控制性降压方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脊柱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行脊柱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联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方案,均使用同一种的麻醉诱导与维持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T0-T6的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SEVO(吸入七氟烷浓度)以及血乳酸浓度值。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T2-T5的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的T3~T6血乳酸浓度值与麻醉诱导后5分钟相比有所增加,而研究组的增加幅度比对照组低,并没有发现对机体代谢有明显影响。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啶与七氟烷控制性降压方案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安全可行。
作者:罗成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