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异物并发症的处理

蒋以亭

关键词:食管异物, 并发症, 主动脉食管瘘, 现报告如下, 食管纵隔瘘, 食管周围, 临床资料, 食管炎, 剥脱伤, 猪肉, 鱼骨, 义齿, 年龄, 内膜, 患者
摘要:我科自1995年1月至2002年4月收治食管异物并发症患者4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6例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6~18岁4例,18~78岁42例;患病后1小时~7天就诊入院.异物为鱼骨25例,鸡、鸭、猪肉骨14例,义齿7例.并发食管内膜剥脱伤5例,食管炎35例,食管周围炎3例,食管纵隔瘘2例,主动脉食管瘘1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前列腺炎致勃起功能障碍96例治疗体会

    2000年7月~2002年4月我院诊治慢性前列腺炎(CP)致勃起功能障碍(ED)96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新立;常艳华;武宝通;宋贯杰;卢燕民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成人错(牙合)畸形与正畸治疗86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成人正畸治疗情况,得出成人错(牙合)畸形治疗的特点,使成人正畸治疗顺利进行并取得满意效果.方法:根据86例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模型及部分头影测量X线片.经半年至两年随访观察无畸形复发.结论:成人错(牙合)畸形用固定治疗方法矫治,疗效显著,可广泛使用.

    作者:秦玉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多发性骨折的早期治疗

    由于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车辆急剧增加,多发性骨折的发病率有日益增加的趋势.我院自1995年1月~2002年5月共收治多发性骨折10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卫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面中部复合性骨折26例治疗体会

    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颅面复合伤有上升趋势.其中面中部骨折较常见,但常因为复合性骨折波及上颌骨、颧骨和鼻-眶-筛窦复合体,同时累及颅底,故在治疗中较难处理,现将我院1997年7月~2002年4月收治的26例面中部骨折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君;刘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乙酰胺救治急性氟乙酰胺药物中毒20例体会

    氟乙酰胺属剧毒灭鼠药,在农村该药物中毒比较常见.自1998~2001年我科共收治20例氟乙酰胺中毒病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树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68例常见皮肤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我们对68例不同病种的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资料:68例患者中,女45例,男23例,年龄17~58岁,平均28岁.其中接触性皮炎37例,湿疹20例,荨麻疹9例,神经性皮炎1例,支气管哮喘1例.

    作者:李雪莉;王西京;张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新生儿破伤风52例治疗体会

    1996年以来,我科收治新生儿破伤风52例,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病死率明显降低,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九月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98例胃平滑肌肿瘤诊治分析

    胃平滑肌肿瘤临床少见,因其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术前不易明确诊断,误诊率高.本文收集经手术治疗的胃平滑肌肿瘤98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胃平滑肌瘤48例,胃恶性平滑肌瘤50例(包括胃平滑肌肉瘤、胃平滑肌瘤恶变、胃平滑肌母细胞瘤).

    作者:吴海明;华晓阳;陶革方;朱德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与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的关系

    目的:探讨MONW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择33例MONW患者及50例健康者,分别观察5年,每年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各两次,并计算其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进行X2检验.结果:在观察期内,MONW组糖耐量异常发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经X2检验,P<0.01).结论:①MONW患者有明显的2型糖尿病发生倾向;②MONW概念的提出是对既往理想体重标准的一次修正;③应该尽早对诊断为MONW的患者采用节食及运动等有效的方法来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曾建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脑梗塞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我科自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桂红;李彩娟;徐斌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60例老年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体会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死亡率很高(30~50%),老年性颅脑损伤发生率约占10%,其死亡率可高达37.8~70%[1].现将GCS≤8分的广泛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的6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含蓄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肾病综合征(NS)患者常处于高凝状态,易并发血栓形成.肝素可防止血管内凝血及肾小球内凝血,但因易出血和需反复监测凝血时间而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低分子量肝素(LMWH)是由普通肝素通过酶学的或化学的降解而产生,具有普通肝素的抗凝作用,而其出血的副作用则很少.

    作者:梁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抗焦虑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消化性溃疡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心理-社会-生物模式的发展,目前普遍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范畴之一[1].近年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病人常有抑郁症状,并认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上,除了制酸剂及解痉剂以保护粘膜并促进愈合外,予以小量抗焦虑或抗抑郁剂以调节情绪[1],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夏追军;徐斌;章义贵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16例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1月~2002年5月误诊的16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首发症状以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及咯血为多见.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易与结核球和炎性假瘤误诊,浸润型和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易与肺部感染、浸润型肺结核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等误诊.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临床及X线表现多样,易误诊误治.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和早期开胸探查分别是诊断浸润型或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和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可靠方法.

    作者:杭建明;李坚;赵夕武;张蓝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原发性附睾肿瘤18例报告

    目的:加强对原发性附睾肿瘤的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18例附睾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良性肿瘤中12例行附睾肿瘤单纯切除术,5例行全附睾切除术;1例恶性肿瘤行根治性睾丸附睾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9年,良性肿瘤术后无复发,1例恶性肿瘤术后13个月死于全身衰竭及广泛转移.结论:诊断取决于病史、体检与B超检查,必要时埔以针刺活检,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

    作者:郭关中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10例张力性纵隔气肿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张力性纵隔气肿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收治的10例张力性纵隔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例均行纵隔切开引流术,无手术死亡,均康复出院.结论: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抢救张力性纵隔气肿的关键,纵隔切开引流术是治疗张力性纵隔气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向群;韩丕显;蒋朝阳;陈贵和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CO中毒致心肌损伤62例分析

    一氧化碳(CO)中毒是一种常见的致残和致死的疾病.对CO中毒所致的神经病变,已有较多文献报道,然而对其所致的心肌损害却少有提及.我院自1996年1月~2001年3月共收治CO中毒患者194例,其中62例达到了心肌损伤的诊断标准(CK-MB>5.0ng/ml),占住院患者的32%.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法娥;顾显水;顾云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四川地区13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及预后的分析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37例AR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7例ARF病例中,病因以肾实质性因素多(111例),其中毒蕈中毒56例,鱼胆中毒21例,各种肾炎10例.其次为肾前性因素(19例),包括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13例、产后大出血3例.肾后性4例.在全部病例中,以农民病员居多(72例).所有病例均予利尿及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64例进行血液透析,1例行腹膜透析.死亡17例,其中因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及产后大出血导致者共10例.结论:毒蕈中毒和鱼胆中毒是四川地区ARF的主要病因,该类病因所致的ARF预后较好,而肾前性因素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周树录;杨秀川;王莉;何强;王志静;张涛;罗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创伤及非肾上腺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创伤及非肾上腺术后所引起的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认识.方法:对12例创伤及非肾上腺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2例患者经过及时治疗,症状均完全缓解,痊愈出院.结论:创伤及非肾上腺术后以谵妄及嗜睡等症状为主的患者,排除肾上腺本身出血、药物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应考虑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予及时诊断及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作者:刘忠;戚艾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79例儿童肠套叠体会

    目的:探讨肠套叠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79例肠套叠的手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获治愈.2岁或2岁以上儿童发生继发性肠套叠的机会显著增加.结论:空气灌肠未能整复的肠套叠须行手术治疗,已整复成功的儿童尤其是≥2岁的儿童宜做进一步检查,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器质性病变并作相应处理.

    作者:顾锋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