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煜;程斌
中医历来重视养生和预防疾病。《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其理论体系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它对中医的养生、预防疾病具有指导作用。文章通过对黄帝内经天人合一、治未病养生思想的阐述结合个人学习体会,分析其现代意义,使中医经典养生思想得以推广和发展。
作者:沈淑慧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对管状胃在食管癌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分别行管状胃成形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P<0.05)。结论:应用管状胃成形术治疗管状胃患者,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明星;聂志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一直以来血吸虫病对人们生命健康都有着十分严重的危害,并且血吸虫病传播控制也是临床上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当前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已经达到预期目标,但之后的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的检测体系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本文就我国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的检测体系进行分析。
作者:刘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电动气压止血带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通过30例骨科手术患者电动气压止血带的使用中,严格掌握电动气压止血带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以取得配合;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止血效果好,术野清晰,便于术者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还可使手术出血量降至低限度,达到预期的目的。结论:电动气压止血带使用于骨科手术中可减少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马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利用克霉唑和氟康唑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了200例复发性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性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均利用克霉唑阴道片放入患者的阴道,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氟康唑进行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较好,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婷;李旭敏;肖庆;舒红利;杨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应用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58例,对患者行PICC导管置入进行化疗,并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的置管成功率为100%,置管留置时间为140d以上,0例患者出现药物渗漏性血管损伤以及皮肤损伤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PICC导管,同时加强实施导管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置管成功的情况,并更好的避免了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保留时间长,其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术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应用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选取82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保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保胎成功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的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与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β-HCG均获得明显提高,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用于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安全可靠,能够提高保胎成功率,促进临床症状的消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金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疤痕子宫自然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待产的疤痕子宫孕妇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并同时选取非疤痕子宫产妇9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通过阴道试产分娩方式分娩,对照组产妇通过自然方式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成功率,并对比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程耗时等。结果:观察组90例疤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76例,成功率84.44%;对照组非疤痕子宫产妇,自然分娩79例,成功率87.78%。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χ2=0.418);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和产程耗时经对比(T=0.86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疤痕子宫孕妇,自然分娩可行性较高。在进行分娩时,要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选择自然分娩方式或者剖宫产方式。
作者:覃惠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手法牵引复位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手法牵引复位联合PKP治疗法,对照组仅采用PKP手术治疗法。经治疗后,观察分析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疗效。结果:两组VAS评分不断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V A 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O D I评分不断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O D 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牵引复位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值的临床推广。
作者:郭海涛;蔡江林;张晓卫;栾斌;周占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扁桃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扁桃体恶性肿瘤患者1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时,原发病灶及转移灶完全消退者(CR)9例,消退在1/2以上者(PR)1例,无NR病例。经治疗后1~3年观察,1年生存率为70%,3年生存率为30%。结论:早期肿瘤( T1、T2期),常采用放疗,对经选择的早期病变也可行较宽范围的扁桃体切除术或经口行激光切除。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妊娠结局。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3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手术组(宫颈环扎术)32例和非手术组11例,比较两组的新生儿存活率、平均延长孕周两项指标。结果:新生儿存活率手术组为70.4%,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的33.3%(P<0.05);平均延长孕周:手术组13.6±3.212周,明显长于非手术组6.2±2.146周(P<0.01)。结论:宫颈机能不全容易导致妊娠晚期流产和早产,而宫颈环扎术可以显著延长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妊娠孕周,提高胎儿存活率。
作者:姜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对针刺介入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加以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抑郁症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SSRI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介入抗抑郁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第1、2、4、6周及随访时的HAMD抑郁量表评分状况以及治疗第1、2、4、6周的SERS副反应量表评分状况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第1、2、4、6周及随访时的HAMD抑郁量表总评分和S E R S副反应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给予患者进行针刺介入抗抑郁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有效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其临床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作者:屈小江;尹长江;严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本文详细地探讨了通过改进护理流程,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疗效产生的影响。有利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伤口愈合。方法:本文案例全选自于我院外科2015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患者共36例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分类。并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采取改进的护理流程。对照组仍采取常规护理,每组各18例患者。比较两组术后12周后的骨折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改进护理流程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愈合具有积极的意义,达到了完全治愈的目标。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作者:崔晶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析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及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婴幼儿腹泻患儿,分别实施常规细菌培养与免疫胶体金方法检测病原微生物。结果:100例患儿中共检出54例病原微生物,病毒阳性率为39%,致病菌为15%,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10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检测中,5例非伤寒沙门菌,占13.2%,3例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占7.9%,12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占31.6%,5例非伤寒沙门菌,占13.2%,共20例,均属于沙门菌属;4例福氏志贺菌,占11.1%,7例宋内志贺菌,占19.4%,共11例,均属于志贺菌属,1例白色假丝酵母菌,占2.8%,属于气单胞菌属,4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在免疫胶体金技术病毒检测过程中,34例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占34%,4例腺道病毒为阳性,2例埃可病毒与柯萨奇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占2%,共40例。结论: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以轮状病毒为主,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需实施针对性检测,以确定患儿的感染病菌,给予有效治疗,以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时止泻,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陈开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研究中医综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曲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观察组联合使用中西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西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均为期2周,终比较分析两组的颈椎曲度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显示的效率为91.5%,对照组显示的效率为76.9%,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椎曲度治疗前后差值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能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曲度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刘永全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产房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应对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随意抽取的2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上,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投诉与产妇并发症率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房护理中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对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投诉,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江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肠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肠结核患者6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胸腺肽α1辅助治疗肠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叶小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改进延胡索醋炙水煎工艺。方法:优化醋润参数,加快润透进程;以HPLC法测定醋炙品水煎液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比较加醋润透后,延胡索炒干与否对生物碱溶出的影响。结果:醋润参数优化后,润透速度提高7.1~38倍;润透后直接煎煮较炒干后煎煮,延胡索乙素提取率提高5.76%。结论:对于含醋延胡索且采用水煎工艺的中成药,合理工艺为:将延胡索破碎成粗粉,加0.2倍量的米醋拌匀,于40℃密闭闷润0.5小时,直接水煎。
作者:王睿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综合I C U口腔气管插管患者导管滑脱的预防和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92例I C U口腔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导管滑脱预防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临床的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预防和护理后的临床导管滑脱比。结果:经比较得知,增加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患者在导管滑脱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加预防管导管滑脱的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提高ICU口腔气管插管患者的救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疗纠纷,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贾青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术后进行有效控制低钙血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我科收入一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并发低钙血症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通过有效的控制低钙血症的护理,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有效的控制甲状腺癌根治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常规进行预防性静脉滴注钙剂治疗。在进行静脉补钙治疗的过程中,从护理方面加强病情观察,落实相应护理措施,有效控制低钙血症重症发作导致严重后果,病人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作者:王晓杰 刊期: 2016年第21期